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电化学勘查法寻找不同埋深隐伏金矿的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罗先熔 陈三明 +1 位作者 杜建波 胡云沪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6,共5页
隐伏金矿在宏观和微观原电池的作用下 ,产生电化学溶解 ,形成金的离子晕。在不同埋深的隐伏金矿上方 ,利用地球电化学勘查法能提取到这些金离子晕 。
关键词 隐伏金矿床 地球电化学 成晕机制 找矿方法
下载PDF
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床地电化学异常特征、成晕机制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先熔 周涛发 +5 位作者 罗先熔 周涛发 罗先熔 周涛发 罗先熔 周涛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通过在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区开展研究,在铜、镍矿体上同步垂直出现了Cu、Ni、Co、Pt、Cr、Sr异常。异常值的高低排列顺序是Cu>Ni>Co Pt>Cr>Sr,呈明显的电化学异常标志。对铜、镍矿的电化学溶解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当铜、镍... 通过在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区开展研究,在铜、镍矿体上同步垂直出现了Cu、Ni、Co、Pt、Cr、Sr异常。异常值的高低排列顺序是Cu>Ni>Co Pt>Cr>Sr,呈明显的电化学异常标志。对铜、镍矿的电化学溶解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当铜、镍矿标本电解到24h,其溶液中的Cu2+、Ni2+、Co2+离子质量分数分别达到2.2×10-6、1.8×10-6、1.5×10-6,充分证明铜镍矿床不但能产生电化学溶解,而且电化学溶解能力较强。经过在吉林红旗岭矿区深部找矿预测,发现3处具有成矿远景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 地电化学 异常特征 成晕机制 找矿预测
下载PDF
我国地电化学技术主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攀峰 罗先熔 +4 位作者 文美兰 郑超杰 欧阳菲 单江涛 高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2,共13页
在回顾我国地电化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地电化学技术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2011年以来地电化学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①提出了“分段理论”成晕机理,包括成矿相关金属微粒产生(以电化学溶解为主)—金属微粒迁移(分为... 在回顾我国地电化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地电化学技术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2011年以来地电化学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①提出了“分段理论”成晕机理,包括成矿相关金属微粒产生(以电化学溶解为主)—金属微粒迁移(分为包气带区和饱水带区)—金属微粒卸载(地球化学障);②优化了供电电源可控性,实现了地电化学提取过程中相关数据(瞬时电压、电流)的采集与记录,简化了提取电极制作工艺,提高了材料性能,完善了吸附材料(聚氨酯泡塑)预处理方法;③对地电化学技术整个流程(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报告编写)进行了规范化,并起草了《地电化学测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④在不同覆盖区(西北荒漠戈壁、东北原始森林、青藏高原冻土、内蒙风成砂等)的典型矿区取得了良好找矿成果,同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取得了预见性进展。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地电化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①从宏观角度研究浅地表(基岩/风化层—土壤)元素含量变化和赋存特征,从微观角度借助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观测元素迁移形式及可能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一步完善方法机制;②从轻便化、自动化、商品化角度出发,优化供电装置的时控性、数据储存功能,提升提取装置的可视化程度、环保材料的使用程度,并运用较为成熟的统计学方法提取地电数据中的弱异常信息,尽可能满足勘查市场需求;③加快编制相关技术规程,进一步深化地电化学技术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应用,增强技术应用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矿 成晕机理 技术规范 应用成效
下载PDF
甘肃白银银硐沟铜锌矿床地电化学异常特征、成晕机制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葆华 白智山 +1 位作者 文美兰 欧阳菲 《矿产与地质》 2009年第4期352-356,共5页
为了解铜、锌矿床的地电化学异常特征,探讨铜、锌矿床地电化学成晕机制,达到利用地电化学法来寻找隐伏铜、锌矿目的,在甘肃白银银硐沟铜锌矿床开展该方法的试验研究,并在已知矿体上方发现了Cu、Zn、Pb异常。异常值的高低排列顺序是Cu>... 为了解铜、锌矿床的地电化学异常特征,探讨铜、锌矿床地电化学成晕机制,达到利用地电化学法来寻找隐伏铜、锌矿目的,在甘肃白银银硐沟铜锌矿床开展该方法的试验研究,并在已知矿体上方发现了Cu、Zn、Pb异常。异常值的高低排列顺序是Cu>Zn>Pb呈明显的电化学异常标志。室内对铜、锌矿的电化学溶解试验的结果表明,当铜、锌矿标本电解到24h,其溶液中的w(Cu2+)、w(Zn2+)、w(Pb2+)分别达到2.4×1-0 6、1.8×10-6、1.4×1-0 6,充分证明铜锌矿床不但能产生电化学溶解,而且电化学溶解能力较强。经过在甘肃白银银硐沟铜锌矿区深部找矿预测,发现多处具有成矿远景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矿 地电化学 异常特征 成晕机制 找矿预测 甘肃白银
下载PDF
再论地球电化学测量法寻找隐伏矿床 被引量:33
5
作者 罗先熔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95-302,共8页
进一步论述地电化学现象,地电化学异常及形成,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等概念和成晕机制等问题。该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可行性试验研究、深部找矿预测效果及大量实际成果说明,地球电化学成晕理论是可靠的,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是无可置疑的... 进一步论述地电化学现象,地电化学异常及形成,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等概念和成晕机制等问题。该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可行性试验研究、深部找矿预测效果及大量实际成果说明,地球电化学成晕理论是可靠的,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是无可置疑的,利用地球电化学测量方法寻找隐伏矿效果较好,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矿床 成晕机制 找矿效果
下载PDF
晕-源对比暨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龚维琪 姚俊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关系,即使是深逾5 0 0 0m具严密盖层的油气藏也不例外。针对目前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比较薄弱的状况,对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的研究,应从深部地球化学场的观测入手,结合精细的地震地质资料追溯烃类微渗漏的形迹脉络,印证不同的机理假设;同时,还应重视地下油气微渗漏的动态观测,加强组构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成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源对比 油气化探 基础原理 异常形成机理 深部地球化学场 组构异常 模拟实验 微运移
下载PDF
湖南水口山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陈欢明 凌忠特 余祖龙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第22期9-12,共4页
水口山矿田地处南岭成矿带中部,矿田内矿床众多,矿种丰富,共发现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鸭巢铅锌金矿床、龙王山金矿床、仙人岩金矿床等11个主要矿床。矿床成矿受多期次构造、成矿热液多次叠加作用,成矿延续时间长,矿化范围广。本文通... 水口山矿田地处南岭成矿带中部,矿田内矿床众多,矿种丰富,共发现康家湾铅锌金银矿床、老鸭巢铅锌金矿床、龙王山金矿床、仙人岩金矿床等11个主要矿床。矿床成矿受多期次构造、成矿热液多次叠加作用,成矿延续时间长,矿化范围广。本文通过结合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分别分析矿田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浅析水口山矿田成矿成晕机理及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成晕机理 成矿规律 水口山矿田 湖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