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式生物斑马鱼对口腔炎合剂的胚胎及肝肾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杨波 崔建蓉 +2 位作者 王娅俐 曹治兴 袁晓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446-1449,1455,共5页
目的利用斑马鱼为动物模型,初步分析口腔炎合剂对胚胎及肝肾发育的影响。方法待斑马鱼发育至受精后10 h(10 hpf)时以简单随机方法分组并添加梯度浓度的口腔炎合剂。药物作用72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炎合剂对胚胎及肝肾发育,并记录图像... 目的利用斑马鱼为动物模型,初步分析口腔炎合剂对胚胎及肝肾发育的影响。方法待斑马鱼发育至受精后10 h(10 hpf)时以简单随机方法分组并添加梯度浓度的口腔炎合剂。药物作用72 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炎合剂对胚胎及肝肾发育,并记录图像数据。结果当口腔炎合剂稀释浓度高于1.625×10^(-5)g/mL时对10 hpf斑马鱼开始出现胚胎发育毒性,表现为发育迟缓、心腔狭窄等。当口腔炎合剂稀释浓度高于6.500×10^(-5)g/mL时对36 hpf斑马鱼产生肝肾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肝脏与周边组织分界线不太明显,肾脏和鱼鳔区域明显增大,并伴有水肿瘀滞现象。结论口腔炎合剂具有一定的胚胎及肝肾毒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不得使用本品,必须使用时应严格限量,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炎合剂 模式生物 斑马鱼 肝肾毒性 胚胎毒性
下载PDF
干细胞模拟发育:细胞元件、胚胎模型与工程方法
2
作者 韩宜钊 郭佳 邵玥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4-753,共20页
近百年来,胚胎发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对模式动物的研究,珍稀哺乳动物的发育研究一直受到种间差异、伦理及技术手段等条件的制约。随着干细胞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者们利用干细胞构建体外胚胎模型突破传统发育研究的局限性。目前,胚胎模... 近百年来,胚胎发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对模式动物的研究,珍稀哺乳动物的发育研究一直受到种间差异、伦理及技术手段等条件的制约。随着干细胞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者们利用干细胞构建体外胚胎模型突破传统发育研究的局限性。目前,胚胎模型是否能够完全模拟真实胚胎的发育过程尚待验证,但这无疑为发育生物学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本文以小鼠和人为主要讨论模型,总结用于构建胚胎模型的干细胞种类,阐释不同干细胞在模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文章系统呈现了胚胎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关键事件和时空动态过程,全面阐述胚胎模型取得的显著成果,详细探讨如何评估胚胎模型的仿生度,以及生物工程学方法在胚胎模型开发中的关键作用,为胚胎模型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胚胎模型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细致地了解胚胎发育过程,并为早期发育研究、疾病研究、药物筛选、生殖医学及毒性评估等领域提供更为精确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工具,进而为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胚胎模型 哺乳动物胚胎学 微环境 生物工程 高保真度 自组装
下载PDF
鸡胚给养调控鸡体健康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夙旭 吴子林 +2 位作者 刘强 景胜凡 张海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5-112,共8页
随着无抗养殖和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的不断推进,对肉鸡和蛋鸡的无抗和高效健康养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需要关注养殖过程中的健康问题。鸡胚给养技术可以通过人为的营养干预和调控在孵化期提高鸡的早期营养和免疫能力,并对鸡体的生长... 随着无抗养殖和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的不断推进,对肉鸡和蛋鸡的无抗和高效健康养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需要关注养殖过程中的健康问题。鸡胚给养技术可以通过人为的营养干预和调控在孵化期提高鸡的早期营养和免疫能力,并对鸡体的生长和健康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文章对近五年发表的关于鸡胚给养技术对鸡的器官发育、肠道菌群、抗逆性和抗病性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鸡胚给养在禽类的健康养殖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给养 器官发育 肠道菌群 抗逆性
下载PDF
有机微量元素对肉牛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宏 孔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6期53-55,共3页
有机微量元素是指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其生命活动却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肉牛繁殖中,有机微量元素具有诸多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繁殖等方面。合理地应用有机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提高肉牛的繁殖能力和... 有机微量元素是指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其生命活动却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肉牛繁殖中,有机微量元素具有诸多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繁殖等方面。合理地应用有机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提高肉牛的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该文将综合介绍有机微量元素对肉牛繁殖的影响及其补充应用等方面,以期全面了解有机微量元素在肉牛繁殖中的重要作用,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微量元素 肉牛 繁殖 胚胎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胚胎组织总RNA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雁云 罗开梅 +2 位作者 李永青 朱传炳 吴秀山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8-90,共3页
简要介绍一种改进的提取人体器官组织总 RNA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费用低 ,快速简便 ,重复性好的优点 ,提取的 RNA无 DNA等污染物 。
关键词 人体器官 胚胎组织 总RNA 提取方法
下载PDF
葡萄花器官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宇 张朝红 +3 位作者 支玉玺 徐炎 李志谦 王跃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8-892,F0004,共6页
通过探索感病葡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为葡萄抗病基因转化提供受体材料与理论依据。通过对小孢子显微观察确定最佳取样时期,取雌蕊、雄蕊和小花蕾作为外植体,用2种消毒方法消毒后,对比污染率,接种于4种不同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中... 通过探索感病葡萄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建立再生体系,为葡萄抗病基因转化提供受体材料与理论依据。通过对小孢子显微观察确定最佳取样时期,取雌蕊、雄蕊和小花蕾作为外植体,用2种消毒方法消毒后,对比污染率,接种于4种不同的愈伤诱导培养基中,将诱导出的愈伤全部转移到体胚诱导培养基中,对体胚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观察,并比较4种不同培养基对次生胚诱导的效果。将体细胞胚置于成苗培养基中,在强光和弱光2种条件下培养,统计成苗率。结果表明,培养基PIV和培养基MSI有利于愈伤诱导,X6培养基是体细胞胚和次生胚诱导最适合培养基,WPM+0.15 mg.L-1 IBA最适合体细胞胚成苗,暗光培养3 d能提高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花器官 体细胞胚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鸡胚胎及其部分组织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海明 郭春燕 +2 位作者 朱金金 施寿荣 王志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78-80,共3页
对9.5~19.5日胚龄的新扬州鸡胚蛋称重,并对部分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相对胚重随胚龄的增大而增加,呈强正相关(P<0.01)。16.5~19.5日胚龄的胚重与入孵蛋重呈极显著相关。胚重、肝脏重、肌胃重、肠重、胫骨长... 对9.5~19.5日胚龄的新扬州鸡胚蛋称重,并对部分组织器官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孵化过程中相对胚重随胚龄的增大而增加,呈强正相关(P<0.01)。16.5~19.5日胚龄的胚重与入孵蛋重呈极显著相关。胚重、肝脏重、肌胃重、肠重、胫骨长随胚龄的增大而增加。各组织器官在胚胎发育中期的相对生长强度大于后期。胚胎及其组织器官的生长,既取决于胚胎的生理功能需要,同时也与营养物质的获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组织器官 生长发育
下载PDF
鸡胚胎及其部分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碧春 赵东伟 +1 位作者 王克华 陈国宏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39-43,共5页
选择苏禽 96鸡胚胎从孵化 3 d开始至 1 8d止 ,对胚胎及其部分组织器官进行测量 ,并对各测量值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 :胚胎和部分组织器官的重量和长度逐日增长 ,呈先快后慢的生长发育特点。相对生长分析表明 :生长最强烈的时期正是胚... 选择苏禽 96鸡胚胎从孵化 3 d开始至 1 8d止 ,对胚胎及其部分组织器官进行测量 ,并对各测量值进行生长分析。结果表明 :胚胎和部分组织器官的重量和长度逐日增长 ,呈先快后慢的生长发育特点。相对生长分析表明 :生长最强烈的时期正是胚胎组织器官处于分化的时期 ,其新陈代谢最旺盛。在孵化 7~ 9d,相对生长速度除体重和肺脏之外 ,其余器官均呈现强烈的生长 ,而体重和肺脏则分别在孵化 3~ 5和 1 3 d出现强烈的生长。绝对生长分析表明 :各个组织器官随分化而加快生长 ,一旦器官分化方向决定 ,则开始加快生长。体重、心脏重、肝脏重、前肢重、后肢重、胫长、喙长等性状在孵化 1 0~ 1 1 d,绝对生长速度开始加快 ,1 6d时达到生长高峰期。体长和头长的绝对生长速度出现快慢交替的波浪式生长规律。累积生长分析表明 :同一时期各器官生长速度不一致 ,可能与其功能需要有关。体重、肝脏重、肺脏重、卵巢重、睾丸长、头重、喙长等性状的累积生长逐日平缓生长 ,起伏不大 ,而体长、心脏重、头长、前肢重、后肢重、前肢长、后肢长、第 3趾长、胫长、眼泡直径等性状的累积生长 ,从孵化 5~ 6d开始加快速度生长 ,持续到 1 6d达到高峰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组织器官 生长发育 体重 测量
下载PDF
锌对骨发育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余增丽 李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研究锌对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1 6 d孕龄的小鼠 (每组 1 2只 )脱颈椎处死 ,无菌条件下切下胎鼠的前肢分 5组 ,分别在基础培养基 (Zn2 + 浓度为 2 0 μmol/L)及基础培养基中加终浓度为 2 0 μmol/L的 Zn2 +络合剂 (TPEN) ,及基... 目的 研究锌对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 1 6 d孕龄的小鼠 (每组 1 2只 )脱颈椎处死 ,无菌条件下切下胎鼠的前肢分 5组 ,分别在基础培养基 (Zn2 + 浓度为 2 0 μmol/L)及基础培养基中加终浓度为 2 0 μmol/L的 Zn2 +络合剂 (TPEN) ,及基础培养基中加 Zn SO4 至 Zn2 +浓度分别为45 μmol/L、70 μmol/L、1 2 0 μ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 6 d。结果  1 .培养后的胎鼠右肢与未培养左肢相比 ,其长骨长度、骨组织密度均有所增加 ;组织学分析显示 :骨组织呈活跃增殖分化相 ,骨小梁增加 ,骨基质深染。2 .生化指标及 4 5Ca示踪显示 :培养基中缺锌和在培养基中补充 Zn2 + 至 Zn2 + 浓度1 2 0μmol/L时 ,骨组织中骨钙素 (OC)和 4 5Ca含量减少 ,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降低 (P<0 .0 5 ) ;当在培养基中补充 Zn2 + 至 Zn2 + 浓度 45μmol/L、70μmol/L时 OC合成量 ,骨组织对钙的吸收及AKP活性增加 (P<0 .0 5 )。 3 .形态学指标 :X- ray显示 ,培养液中缺锌和锌浓度为 1 2 0 μmol/L时 ,长骨长度和密度与对照组相比 ,长骨长度较短 ,骨密度降低 ;当在培养液中 Zn2 +浓度分别为 45μmol/L和 70 μmol/L时 ,与对照组相比 ,长骨长度及其骨密度有所增加。结论 锌参与骨组织发育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锌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发育 胚胎器官培养 骨代谢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鸡胚免疫器官组织学发育过程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绍琛 刘迎春 +2 位作者 高怀涛 陈健舜 鲍恩东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7-61,共5页
通过对孵化至 12~ 2 1日龄鸡胚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及腔上囊进行组织学连续性观察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鸡胚免疫器官的组织发育过程。观察结果显示 ,胸腺的组织结构发育和形成较早 ,自 12日龄起胸腺就已形成原始的胸腺小叶 ;虽然脾在 12... 通过对孵化至 12~ 2 1日龄鸡胚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及腔上囊进行组织学连续性观察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鸡胚免疫器官的组织发育过程。观察结果显示 ,胸腺的组织结构发育和形成较早 ,自 12日龄起胸腺就已形成原始的胸腺小叶 ;虽然脾在 12日龄时就已初具轮廓 ,但脾直到 18日龄才开始隐约形成形态可辨的红髓和白髓 ;腔上囊淋巴滤泡自鸡胚发育到 17日龄时即渐趋明显 ,但完整的滤泡皮质和髓质结构在出壳前仍然处于分化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免疫器官 组织学 发育 胸腺 腔上囊
下载PDF
培养箱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与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婷婷 方丛 贾磊 《新医学》 2011年第12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培养箱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与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0年9-1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IVF-ET的100例105周期助孕患者,测量取卵后第1日(D1)、第2日(...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培养箱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与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0年9-1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IVF-ET的100例105周期助孕患者,测量取卵后第1日(D1)、第2日(D2)、第3日(D3)培养箱的VOC含量,分析其与受精率、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将行移植的75周期患者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结果:D1、D2、D3的培养箱VO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培养箱D1 VOC值与受精率在该研究测量范围内无相关性,培养箱总VOC值与卵裂率、胚胎质量、胚胎种植率在该研究测量范围内均无相关性(P>0.0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患者的年龄、周期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和胚胎移植数、D1、D2值、D3的VOC值、总VOC值、日平均VO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过程中,D1、D2、D3及总VOC含量在该研究测量范围内对胚胎质量、妊娠结局无影响,该中心胚胎室所用的培养箱在VOC方面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培养箱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胚胎质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鸡胚免疫器官发育中肥大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俊峰 李进国 +1 位作者 高登慧 姚红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为了探讨肥大细胞(MC)在鸡胚免疫器官中的作用,并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对不同日龄鸡胚胸腺、法氏囊、脾脏采用Carony’s液固定,阿尔新兰染色-藏红O复染(alcian blue-safrianin O,AB/SO)并对其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 为了探讨肥大细胞(MC)在鸡胚免疫器官中的作用,并提供组织形态学依据,对不同日龄鸡胚胸腺、法氏囊、脾脏采用Carony’s液固定,阿尔新兰染色-藏红O复染(alcian blue-safrianin O,AB/SO)并对其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arnoy’s液固定,AB/SO染色可以清晰地显示MC的组织结构,MC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大小不一;胸腺中MC主要分布在髓质,并有少量分布于血管和小叶间结缔组织;法氏囊中MC在淋巴小结周围的组织中分布;脾脏中MC分布在淋巴小结周围,血窦、血管中偶见。18日龄前脾脏、19日龄前法氏囊、20日龄前胸腺中MC的数量与器官发育呈正相关,其后MC的数量下降是否与MC的排出有关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 肥大细胞 器官发育
下载PDF
新建体外受精实验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鼠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辉田 李涛 欧建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新建成的体外受精(IVF)胚胎实验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浓度变化及不同浓度VOC环境下对小鼠IVF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去除实验室内VOC的方法。方法:按照胚胎在培养环境中是否接触培养室内空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室装修... 目的:探讨新建成的体外受精(IVF)胚胎实验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浓度变化及不同浓度VOC环境下对小鼠IVF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和去除实验室内VOC的方法。方法:按照胚胎在培养环境中是否接触培养室内空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室装修后每个月测定两组中VOC水平,比较两组不同浓度的VOC对小鼠体外受精率、2-细胞率、卵裂率和囊胚率的影响,比较排风扇抽风、Coda空气净化器和单纯活性炭吸附去除室内VOC的效果。结果:1装修后第1个月,实验组VOC浓度高于对照组(384.00±5.16 ppb vs 199.00±2.58 ppb,P<0.05);装修后第2个月,实验组VOC浓度高于对照组(279.50±3.70 ppb vs 201.75±3.50 ppb,P<0.05);装修后第3个月两组VO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装修后第1、2个月时实验组受精率、2-细胞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装修后第3个月时两组以上4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空气净化器的VOC去除率[(60.15±2.18)%]明显高于排风扇抽风[(51.88±2.23)%]和单纯活性炭吸附[(28.95±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室内高浓度的VOC会对小鼠IVF胚胎造成严重的胚胎毒性,导致胚胎质量下降和发育受阻;空气净化器是一种有效地去除实验室内VOC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鼠胚实验 胚胎发育 体外受精
下载PDF
室内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对离体培养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全新 朱伟 +1 位作者 周颖 袁立懋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5,28,共3页
目的探讨室内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对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9.5dSD大鼠胚胎与吸入染毒的大鼠即刻离心血清共培养48h,观察空气染毒大鼠血清对离体培养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在模拟... 目的探讨室内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对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9.5dSD大鼠胚胎与吸入染毒的大鼠即刻离心血清共培养48h,观察空气染毒大鼠血清对离体培养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在模拟小室中染毒10d,染毒浓度约为现场检测最高值的2、4、8、16倍。在16倍剂量组,胚胎的平均头长为2.07mm、干重为0.53mg、发育评分为26.1,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出现畸形胚胎。结论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对大鼠胚胎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 全胚胎培养 胚胎发育
下载PDF
鸡胚气管环纤毛对不同类型AIBV毒株的敏感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全忠 王红宁 +1 位作者 廖德惠 文心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8-450,共3页
以鸡胚气管环纤毛运动作指示系统,应用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不同血清型的7个标准AIBV毒株及5个不同致病型的分离毒株。采用50CD50病毒量IBV毒株感染鸡胚气管环培养物,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气管环纤毛的存活率。结果表明,... 以鸡胚气管环纤毛运动作指示系统,应用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不同血清型的7个标准AIBV毒株及5个不同致病型的分离毒株。采用50CD50病毒量IBV毒株感染鸡胚气管环培养物,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气管环纤毛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鸡胚气管环纤毛对不同血清类型的AIBV毒株敏感性各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胚胎 气管环培养物 支气管炎病毒 敏感性
下载PDF
鸭胚胎及其组织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文奇 宋卫涛 +3 位作者 章玲玲 宋迟 胡艳 李慧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9-32,共4页
为了研究高邮鸭胚胎及其重要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了高邮鸭胚胎的胚重、胚长、肝脏重、胸肌重及腿肌重,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鸭胚胎的胚重、肝脏、胸肌和腿肌性状的测定值由慢到快逐渐增大,而胚长的累积生... 为了研究高邮鸭胚胎及其重要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了高邮鸭胚胎的胚重、胚长、肝脏重、胸肌重及腿肌重,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鸭胚胎的胚重、肝脏、胸肌和腿肌性状的测定值由慢到快逐渐增大,而胚长的累积生长趋势较为平缓。鸭胚胎的胚重、肝脏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加,胚长的生长速度较为平缓,17胚龄达到高峰(0.59cm/d),然后缓慢下降;胸肌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17胚龄最高(0.06mg/d),然后逐渐下降;腿肌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但在27胚龄后有所下降。鸭胚胎的所有性状的相对生长都表现为前期强后期弱的趋势。不同孵化阶段鸭胚胎的各组织器官与整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13~27胚龄期间,肝脏、腿肌为晚熟部位,胸肌为早熟部位。本研究结果为鸭胚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组织器官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三七叶器官获得胚状体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鸿源 蒙爱东 +4 位作者 何冰 周凤珏 蓝桃菊 沙坡 许鸿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研究和改进三七组培技术。方法:以三七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1为基本培养基,再分别添加LFS,BA,KT或ZT各0.5mg·L^-1,于暗处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再在光下培养,诱导胚状体萌发... 目的:研究和改进三七组培技术。方法:以三七叶片和叶柄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以MS+2,4-D1.5mg·L^-1为基本培养基,再分别添加LFS,BA,KT或ZT各0.5mg·L^-1,于暗处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再在光下培养,诱导胚状体萌发成苗。结果与结论:只有添加LFS的培养基能诱导胚状体发生,45-60d是高峰期,最终发生率达85%左右,叶片愈伤组织优于叶柄愈伤组织。胚状体在光下培养,多数可以转绿萌发,30%可以发育成健壮的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发素 三七叶器官 胚状体 再生植株
下载PDF
重离子射线照射后家蚕胚胎造血器官的修复再生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世清 木口憲爾 +3 位作者 凌尔军 白井孝治 深本花菜 屠振力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为了研究重离子射线照射后家蚕造血器官的修复再生作用,用碳离子射线局部照射家蚕接近孵化时紧贴翅原基内侧的胚胎造血器官,局部细微手术损伤造血器官,观察了对幼虫造血功能的影响,了解了造血器官的修复程度。100Gy以上剂量照射,家蚕出... 为了研究重离子射线照射后家蚕造血器官的修复再生作用,用碳离子射线局部照射家蚕接近孵化时紧贴翅原基内侧的胚胎造血器官,局部细微手术损伤造血器官,观察了对幼虫造血功能的影响,了解了造血器官的修复程度。100Gy以上剂量照射,家蚕出现变态困难,幼虫和蛹的生存率下降,眠中、化蛹或羽化时期出现死亡个体等缺血生理障碍,其影响程度随射线剂量增加而加重。200Gy照射组5龄存活幼虫血细胞含量下降,但其中部分个体的血细胞含量接近对照未照射处理,其体内出现了再生的造血器官。家蚕幼虫有很强的修复再生造血器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射线照射 家蚕 胚胎 造血器官 修复再生 局部细微手术 放射损伤
下载PDF
小鼠胚胎肢芽器官培养中锌对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增丽 李云 段广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通过研究锌缺乏 /过量在骨形成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 ,探讨锌影响骨代谢的机制 ,为发挥锌在骨质疏松中的治疗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自制浸没式一次通气旋转装置对 16天孕龄小鼠胚胎肢芽器官进行培养 ,采用钼钯 X- ray乳腺... 目的 通过研究锌缺乏 /过量在骨形成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 ,探讨锌影响骨代谢的机制 ,为发挥锌在骨质疏松中的治疗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自制浸没式一次通气旋转装置对 16天孕龄小鼠胚胎肢芽器官进行培养 ,采用钼钯 X- ray乳腺机分析骨密度的变化。 结果 锌缺乏组和过量补锌组 与对照组相比 ,骨质较薄 ,长骨长度较短 ,骨密度降低 ;补锌组 、 与对照组相比 ,骨密度明显升高 ,长骨长度较长 ,骨质较厚。 结论 提示适量补锌有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的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器官培养 小鼠胚胎器官
下载PDF
小麦幼胚培养器官发育途径的组织形态学及量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伍碧华 郑有良 李桂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将脱分化培养阶段的总的愈伤组织剖分为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和非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对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发育为根、芽器官的百分比,以及器官起源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胚培养中既存在不定芽、不定根的发育,又... 将脱分化培养阶段的总的愈伤组织剖分为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和非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对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发育为根、芽器官的百分比,以及器官起源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胚培养中既存在不定芽、不定根的发育,又存在完整小苗的发育,其中,不定芽和完整小苗,均起源于致密或颗粒型愈伤组织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对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器官再生途径之间器官发育和生长优劣特点的比较与讨论,认为小麦幼胚培养的器官发育是以体细胞胚胎化途径为主,伴随器官再生途径的双重营养器官建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胚培养 器官发育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