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被引量:58
1
作者 侯读杰 包书景 +5 位作者 毛小平 陈新军 马宁 张小涛 杨光庆 孙超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7-16,共10页
综合国内外的页岩气研究现状,认为页岩气是未来重要的补充能源,但其发展尚需要大量的工作;中国学者对页岩气的概念和资源评价方法的认识逐渐趋向于统一,关注的泥页岩评价指标主要是总有机碳、成熟度、连续厚度和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 综合国内外的页岩气研究现状,认为页岩气是未来重要的补充能源,但其发展尚需要大量的工作;中国学者对页岩气的概念和资源评价方法的认识逐渐趋向于统一,关注的泥页岩评价指标主要是总有机碳、成熟度、连续厚度和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在对页岩气的定义进行限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气泥页岩层段和泥页岩含气系统的概念,应用这种概念更有利于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开发。除了常规的泥页岩评价指标外,应对泥页岩层段和系统中顶、底板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顶、底板主要特征,特别是不渗透岩层能封堵泥页岩中形成的天然气。在页岩气资源量计算中,应考虑到烃源岩纵横向上的非均质性,应用权重系数考虑不同厚度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参数;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泥页岩含气系统纵向单元精细划分方法。由于国内对页岩气中吸附气和游离气的测试方法尚不统一,对同一样品测试结果相差较大,缺乏相应的分析测试标准,因此提出了按照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及氢指数确定含气量的方法;该方法尽管结果不一定很精确,但对于目前测试数据误差较大或缺乏的情况,能提供重要参考。页岩气资源评价总体上应兼顾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依据勘探程度选择评价方法,分类评价与分级评价相统一。最后,建议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与总有机碳的乘积和开采系数的关系图,来预测开采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资源评价 泥页岩 含气系统 层段 总有机碳 镜质体反射率 开采系数
下载PDF
不同改造措施对马尾松低效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赖家明 李开志 +2 位作者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通过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试验,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全砍重造(QKCZ)、封山育林(FSYL)和补植混交(BZHJ))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碳(EOC)... 通过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试验,研究了不同改造措施(全砍重造(QKCZ)、封山育林(FSYL)和补植混交(BZHJ))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后土壤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碳(EOC)含量分别比未改造的马尾松低效林(对照,CK)增加了1.063.30 g.kg-1、16.81 142.29 mg.kg-1(P<0.05)、12.83 43.71 mg.kg-1(P<0.05)和0.16 g 0.54 g.kg-1(P<0.05);不同改造措施马尾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大小顺序,微生物量碳/有机碳(MBC/SOC)为FSYL>CK>QKCZ>BZHJ,易氧化碳/有机碳(EOC/SOC)为CK>BZHJ>FSYL>QKCZ,水溶性有机碳/有机碳(DOC/SOC)为BZHJ>CK>FSYL>QKCZ。说明3种马尾松低效林改造措施中QKCZ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固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措施 马尾松低效林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北京市PM_(2.5)化学组分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占山 李云婷 +5 位作者 刘保献 孙峰 张大伟 周健楠 刘兆莹 潘丽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82-2392,共11页
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北京市定陵、车公庄、房山和榆垡4个站点的15种PM_(2.5)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探讨各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4个站点PM_(2.5)组分中OC、SO_4^(2-)、NO_3^-和NH_4^+... 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北京市定陵、车公庄、房山和榆垡4个站点的15种PM_(2.5)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探讨各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4个站点PM_(2.5)组分中OC、SO_4^(2-)、NO_3^-和NH_4^+的含量较高,年均浓度分别为(22.62±21.86)、(19.39±21.06)、(18.89±19.82)、(13.20±12.80)μg/m3。各组分浓度在时间分布上多为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在空间分布上多为南部高,北部低;另外NH+4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早年间的监测结果。受燃煤的影响,冬季OC和EC平均浓度分别为夏季浓度的3倍和2.5倍。春、夏、秋、冬季4个站点平均OC/EC比值分别为4.9、7.0、8.1和8.4,表明北京市全年均存在较严重的SOC污染。采用OC/EC比值法估算得出全年定陵、车公庄、房山和榆垡站二次有机碳(SOC)占OC的比例分别为57.7%、60.0%、45.6%和57.6%。定陵、车公庄、房山和榆垡站年均[NO_3^-]/[SO_4^(2-)]比值分别为1.01、1.25、1.08和1.12,表明目前北京市排放源表现出固定源和移动源并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PM2.5 化学组分 有机碳(OC) 无机碳(EC) 二次有机碳 [NO3^-]/[SO4^2-]
下载PDF
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小利 郭振 +3 位作者 段建军 周志刚 刘彦伶 张雅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93-4601,共9页
【目的】不同保护机制的有机碳由于稳定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肥力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贵州省主要水稻土类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为区域稻田土壤固碳潜力评估和地力提升技术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不同保护机制的有机碳由于稳定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肥力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贵州省主要水稻土类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为区域稻田土壤固碳潜力评估和地力提升技术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贵州省黄壤性水稻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1995年),采集2006—2014年间5个偶数年份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低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0.5MNPK)和常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MNPK)5个处理的土样,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法和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及未保护(即游离活性)、物理保护、化学保护和生物化学保护4个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其演变特征。【结果】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M、0.5MNPK和MNPK)显著增加了土壤游离活性、物理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P<0.05),总有机碳提升15%—39%,其中以常量有机无机配施(MNPK)的提升幅度最高。拟合分析发现,2006—2014年间,4个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随时间均呈增加趋势,除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外,其余组分有机碳在有机肥处理下的线性增加趋势比单施化肥(NPK)处理下更为明显,不施肥处理随时间无明显变化。施用有机肥(M、0.5MNPK和MNPK)处理的土壤游离活性、物理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的年均增加速率和增幅均高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总有机碳的年均增加速率分别为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的3.5—3.7倍和1.5—1.6倍。游离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58%—63%)是其他组分的3—14倍。【结论】未保护游离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总有机碳的最大部分,且对施肥响应最敏感。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最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性水稻土 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半干旱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吴荣美 王永鹏 +1 位作者 李凤民 李小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55-2862,共8页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是我国旱作农业上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因集覆膜垄面集雨沟播、覆盖抑蒸和增加土壤温度为一体,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中增产效果突出而被大面积推广。但是目前该技术连续使用下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是我国旱作农业上的一项创新技术。该技术因集覆膜垄面集雨沟播、覆盖抑蒸和增加土壤温度为一体,在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种植中增产效果突出而被大面积推广。但是目前该技术连续使用下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及其调控途径不清楚。通过将田间实验与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分组技术相结合,研究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来评估将秸秆还田纳入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体系的可行性。实验地点位于甘肃省榆中县小康营乡(35°54'N,104°05'E;海拔2013 m;多年平均降雨量388 mm)。实验在垄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设置秸秆不还田不覆膜(对照,CK)、秸秆还田(S)、地膜覆盖(M)和秸秆还田+地膜覆盖(S+M)4个处理,重复3次。实验于2009年3月开始2010年10月结束。除了对玉米籽粒产量进行测定之外,分别于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时对表层15 cm土壤总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粒径2—0.05 mm)和轻组有机碳(密度<1.8 g/cm3)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表层15 cm土壤微生物量碳、"-葡萄糖苷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动态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M和S+M处理分别增加玉米产量89%-105%和93%-136%,但是S处理对玉米产量没有影响。综合2a的测定结果,与CK相比较S、M和S+M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没有影响,但是M处理具有降低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趋势,而S或者S+M处理具有明显的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趋势。与M处理相比较,S+M处理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的效果比与CK处理相比较的效果更明显。与CK相比较,S、M和S+M处理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和"-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尤其以S+M处理的增加效果更明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土壤中3种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说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但是连续使用可能对土壤有机碳库有不利影响;而纳入秸秆还田对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引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和微生物活性的维持或者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 玉米产量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轻组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生油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陆巧焕 张晋言 李绍霞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介绍了生油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有机质特点及生油岩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依据生油岩在不同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利用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信息,采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定性识别生油岩、声波-电阻率法定量计算生油岩参数... 介绍了生油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有机质特点及生油岩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依据生油岩在不同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利用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信息,采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定性识别生油岩、声波-电阻率法定量计算生油岩参数、利用岩心分析的有机碳含量与铀、钍、钾的关系回归计算评价生油岩等不同的方法,以滋2井、林30井、莱64井生油岩的定性、定量测井评价为例,分析测井资料在生油岩评价中的应用,在对不同的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后,认为测井资料在生油岩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生油岩 声波时差 电阻率 自然伽马能谱 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基于选择性模型组合的三维荧光光谱水质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武晓莉 李艳君 吴铁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6-1001,共6页
为提高三维荧光光谱水质分析的精度,提出一种选择性模型组合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三维荧光光谱激发波长进行选择,并将被选中的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水质竹析子模型采用岭回归法进行模型组合,得到对水质指标的组合模型。以一组... 为提高三维荧光光谱水质分析的精度,提出一种选择性模型组合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对三维荧光光谱激发波长进行选择,并将被选中的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水质竹析子模型采用岭回归法进行模型组合,得到对水质指标的组合模型。以一组总有机碳(TOC)范围在3.41~125.35mg·L^-1化学需氧量(COD)范围在22.80-330.60mg·L^-1的32个地表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水样做为研究对象,对其三维荧光光谱220-400nm范围内的10个激发波长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选择,分别针对TOC和COD指标筛选出260,280,400nm和220,280,400nm各3个激发波长。采用部分最小二乘方法建立上述激发波长下荧光发射光谱水质分析子模型,根据岭回归法计算各子模型的组合系数,分别得到对TOC和COD指标的组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组合模型对TOC和COD两种指标的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相比精度最高的单一荧光发射光谱子模型分别减小了15.4%和17.5%,相比未经模型选择的组合模型分别减小了6.1%和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模型组合 激发波长选择 模型选择 总有机碳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巩文峰 李玲玲 +1 位作者 张晓萍 史旦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2期280-285,共6页
为了揭示表层土壤对耕作方式的响应,阐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通过研究西北高原干旱区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 为了揭示表层土壤对耕作方式的响应,阐明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通过研究西北高原干旱区6种不同耕作方式下(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小麦→豌豆轮作长期的试验中0~5 cm、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T处理的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NT、TS、NTS处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P、NTP处理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T处理下,土壤容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他保护性耕作方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T、TS处理下土壤孔隙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他保护性耕作方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NT、NTS、NTP有利于土壤中较大粒径结构体的形成,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粒径逐渐增大,TS、NTS有利于表层团粒结构的形成,TP、NTP处理对于5~10 cm土层中土壤团粒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6种耕作方式中,总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NT、NTS和NTP处理总有机碳的含量均相应高于T、TS和TP,其中,NTS处理下总有机碳含量在0~5 cm、5~10 cm、10~30 cm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78、10.36、9.83 g/kg,相对于T处理分别提高了4.46%、14.98%、11.83%。综合结果显示,保护性耕作方式对于维持表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及总有机碳高效利用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耕作 保护性耕作 土壤物理质量 总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栽培草地CO_2通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庞莹莹 邓波 +3 位作者 张英俊 马学敏 杨世超 刘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39-1245,共7页
以种植第1年、第2年、第3年和第5年的紫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cv. Algonquin)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光合生理特性、土壤呼吸以及土壤有机碳的净通量等分析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碳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苜蓿草... 以种植第1年、第2年、第3年和第5年的紫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cv. Algonquin)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光合生理特性、土壤呼吸以及土壤有机碳的净通量等分析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碳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苜蓿草地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第1年和第5年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分别为50和69μmol/(m2.s),第2年和第3年在结荚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和72μmol/(m2.s),与叶绿素a和b的含量不相关(P>0.05)。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的动态变化呈不规则单峰曲线变化,6月24日达到最小值,7月达到最大值,平均值为第5年>第2年>第3年>第1年。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除第1年外,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P<0.05),其中,第3年和第5年极显著相关(P<0.01)。第1年、第2年、第3年和第5年的苜蓿土壤有机碳的净通量分别为3.71、-1.71、12.17和12.53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草地 光合生理特性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有机碳净通量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星 段建军 +4 位作者 王小利 徐虎 王桂红 郭振 王萍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贵州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为对象,探讨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陈家寨喀斯特小流域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42.03(±25.08)g/kg,其中灌木林地有... 以贵州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为对象,探讨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陈家寨喀斯特小流域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42.03(±25.08)g/kg,其中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7.44(±28.38)g/kg,是耕地有机碳含量的3.5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荒草地>人工林>果园>耕地,游离活性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人工林>荒草地>果园>耕地,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人工林>荒草地>耕地>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各活性碳组分间均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游离活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各活性有机碳组分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复杂性,因此不同活性有机碳的表征指标无论数值还是变化趋势不能直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活性组分 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
下载PDF
六种有机物在亚/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阳创 申哲民 +2 位作者 张亚南 姜伟立 周海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0,75,共5页
为了给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思路,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连续化的超临界水氧化仿工业化装置(压力为24MPa,H2O2过氧量倍数为3倍),选取甲基红、靛红、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4-二硝基苯肼6种芳香烃化合物... 为了给超临界水氧化设备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思路,本文设计制作了一套连续化的超临界水氧化仿工业化装置(压力为24MPa,H2O2过氧量倍数为3倍),选取甲基红、靛红、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2,4-二硝基苯肼6种芳香烃化合物进行了从亚临界过渡到超临界状态下的水氧化试验,并以总有机碳(TOC)为表征研究了6种化合物的去除效果,以幂指数方程描述了6种化合物从亚临界到超临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6种有机物在亚临界至超临界点时间段内,反应物TOC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下降趋势,且在亚临界状态下,足够的反应停留时间就能取得较好的TOC去除效果,而在超临界状态下,反应过程十分迅速,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也会取得较好的TOC去除效果,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在几分钟之内,TOC的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6种有机物的反应活化能介于26.2~54.341kJ/mol之间,表明不同结构化合物SCWO反应的温度升高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反应动力学 芳香烃化合物 总有机碳(TOC)
下载PDF
Changes in Organic Carbon Index of Grey Desert Soil in Northwest China Aft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被引量:9
12
作者 XU Yong-mei LIU Hua +3 位作者 WANG Xi-he XU Ming-gang ZHANG Wen-ju JIANG Gui-y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54-561,共8页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and SMBC quotient (SMBC/SOC, qSMBC) are key indexes of soil biological fertility be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 to soil nutrition supply capacity. Yet...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MBC) and SMBC quotient (SMBC/SOC, qSMBC) are key indexes of soil biological fertility be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 to soil nutrition supply capacity. Yet it remains unknown how these three indexes change, which limits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soil respond to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practices. Based on a 22-yr (1990-2011) long-term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 in northwest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s of SMBC and qSMBC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of winter whe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MBC, qSMBC,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concentrations, the carbon input and grain yield of wheat as well.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were 1) nonfertilization (control); 2) chemical nitrogen plus phosphate plus potassium (NPK); 3) NPK plus animal manure (NPKM); 4) double NPKM (hNPKM) and 5) NPK plus straw (NPK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MBC and qSMB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returning, jointing, flowering and harvest stages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And the largest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flowering stage. Values for SMBC and qSMBC ranged from 37.5 to 106.0 mg kg1 and 0.41 to 0.61%, respectively. The mean value rank of SMBC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of wheat was hNPKM〉NPK_M〉NPKS〉CK〉NPK. 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NPKM and NPKM, or between CK and NPK. The order for qSMBC was NPKS〉NPKM〉CK〉hNPKM〉NPK.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PK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of SMBC to SOC, i.e., qSMBC, compared with NPK fertilizer or other two NPKM fertilizations.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annual carbon input and SOC (P〈0.01) or SMBC (P〈0.05), and between the relative grain yield of wheat and the SOC content as well (P〈0.05). But the qSMBC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the annual carbon input. It is thus obviou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manure, straw with mineral fertilizer may be benefit to increase SOC and improve soil quality than using only mineral fertili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input Haplic Calcisol long-term fertilization Quotient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il organiccarbon index
下载PDF
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Caohai wetland ecosystem of Guizhou plateau, China 被引量:7
13
作者 Yunjie Wu Fengyou Wang Sixi Zh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51-556,共6页
We selected four kinds of land use types from Caohai wetlands of Guizhou plateau(a total number of 32 soil profile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soil. With different ways o... We selected four kinds of land use types from Caohai wetlands of Guizhou plateau(a total number of 32 soil profile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n soil. With different ways of land use,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oil profiles and organic carbon density show the tendency of decreasing firstly and then increasing from top to bottom.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th, the vertical difference becomes smaller first and then starts increasing. Land reclamation reduces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density, changing its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n topsoil. The average cont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Caohai wetlands are as follows: lake bed silt [ marsh wetland [ farmland [ woodland, the averag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lake bed silt, marsh wetland,farmland and woodland are 16.40, 2.94, 1.81 and 1.08 %,respectively. Land reclamation reduces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oil, therefore the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s to wetlands and the increase of forest coverage will help to fix the organic carbon in soil and increase its reser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ing pattern WETLANDS Soil organiccarbon Soil bulk density
下载PDF
Impact of mangrove vegetation on seasonal carbon burial and other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Vellar-Coleroon estuary, India 被引量:1
14
作者 Kandasamy Kathiresan Venugopal Gomathi +1 位作者 Raj Anburaj Kandasamy Saravanakuma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87-794,共8页
This work quantified the total carbon and 12 other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t 10 soil depths, in planted and or natural mangrove forests in comparison with non-vegetated soil for four seasons of the year 2009-2010 in... This work quantified the total carbon and 12 other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t 10 soil depths, in planted and or natural mangrove forests in comparison with non-vegetated soil for four seasons of the year 2009-2010 in the Vellar-Coleroon estuarine complex, India. The sedi- ment characteristics vari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mangrove-vegetated and non-vegetated habitats or seasons of analysis, but not between soil depths. The mangrove sediments were rich in total carbon and total or- ganic carbon as compared to non-mangrove sediments (p 〈0.01). Total carbon was 98.2% higher in mature mangroves and 41.8% in planted mangroves than that in non-mangrove 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was as much as 2.5 times greater in mature mangroves and 2 times greater in planted mangroves than that in unvegetated soil. Carbon contents also varied many fold by season. Total carbon content was 8.6 times greater during pre-monsoon, 4.1 times greater during post-monsoon and 2.5 times greater during monsoon than during summer (P〈0.01 in all cases). Similarly, total organic carbon was 5.9 times greater during pre-monsoon, 3.1 times greater during post-monsoon and 69% greater during monsoon than during summer. In general, higher levels of sediment carbon were recorded during pre and post-monsoon seasons than during other seasons. Total carbon concentration was correlated negatively to temperature, sand and phosphorus (P 〈0.01);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dox potential, silt, clay, C/N ratio, potassium (P 〈0.01) and nitrogen (P〈0.05); but not correlated with soil depth, pH or salinity. This work revealed that the carbon burial was rapid at the annual rate of 2.8% for total carbon, and 6.7% for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mangrove-planted sediment. Cleating of mangroves 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and rapidly reduced carbon stores.Our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natural and plantation mangrove stands for conserving sediment carbon in the tropical coastal dom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rove sediment carbon burial total carbon total organiccarbon
下载PDF
新疆北部中–晚泥盆世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净 徐洪河 蒋青 《植物学研究》 2014年第6期227-237,共11页
对新疆北部和布克赛尔地区呼吉尔斯特组上段中—晚泥盆世7属9种植物,206个样品开展了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包括草本石松类Haskinsia、Leclercqia,乔木状石松Hoxtolgaya,工蕨类Serrulacaulis,前裸子植物Tetraxylopteris,原始真蕨类Comps... 对新疆北部和布克赛尔地区呼吉尔斯特组上段中—晚泥盆世7属9种植物,206个样品开展了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包括草本石松类Haskinsia、Leclercqia,乔木状石松Hoxtolgaya,工蕨类Serrulacaulis,前裸子植物Tetraxylopteris,原始真蕨类Compsocradus,带蕨Taneocrada等,时代跨度从中泥盆世Eifelian期至晚泥盆世Frasnian期。新疆北部泥盆纪陆生植物δ13C值分布范围在?26‰~?19‰之间,与现代C3植物δ13C值分布范围一致。不同类群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大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同一植物属种不同器官的δ13C值并不完全相同,δ13C茎轴 >δ13C孢子叶。从Givetian期至Frasnian期,植物δ13C值下降3‰左右,推测与其对应的是CO2浓度的小规模上升,气候变暖。中泥盆世Eifelian期至Givetian期,植物δ13C值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整个中泥盆世气候可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泥盆纪 地球化学 古气候
下载PDF
环境中尿素等4种物质对土壤中磺胺间甲氧嘧啶吸附的影响
16
作者 金彩霞 皮云清 +3 位作者 吴春燕 薛万新 陈秋颖 刘军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以及尿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腐殖酸(HA)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MM在土壤中的吸附...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以及尿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腐殖酸(HA)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MM在土壤中的吸附分配系数Kd为18.9 mL.g-1,有机碳吸附常数KOC为466.2 mL.g-1,具有一定的移动性。50 mg.L-1尿素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可降低土壤对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吸附量,增大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500 mg.L-1尿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和腐殖酸(HA)也可增大SMM在土壤中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土壤 吸附 环境物质 分配系数Kd 有机碳吸附常数KOC
下载PDF
杉木和米槠凋落叶DOM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万菁娟 郭剑芬 +4 位作者 刘小飞 纪淑蓉 任卫岭 吴君君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148-8154,共7页
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土壤微生物呼吸的重要底物,凋落物淋溶的DOM对土壤碳矿化具有重要影响。选择中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凋落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月的短... 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土壤微生物呼吸的重要底物,凋落物淋溶的DOM对土壤碳矿化具有重要影响。选择中亚热带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凋落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月的短期室内培养,把不同凋落叶浸提出的DOM添加到培养瓶中,定期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计算土壤碳累积矿化量,探讨两种等浓度等量DOM添加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并分析DOM化学性质在土壤碳矿化过程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米槠凋落叶浸提得到的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和DON(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浓度均显著高于杉木凋落叶的(P<0.05),而杉木凋落叶浸提得到的DOM的UV吸收值(SUVA_(254))和HIX(Humification index)均显著低于米槠凋落叶的(P<0.01)。添加等浓度等量杉木和米槠凋落叶DOM到土壤中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碳矿化速率,在第1天内分别比对照高198%和168%,3d后下降到61.8%和44.1%,14d后基本处于平稳状态,表明外源有机物添加对土壤碳矿化的前期影响较大。培养过程中,添加杉木和米槠凋落叶DOM的土壤碳矿化累积量均能采用双因素指数模型进行拟合(r^2=0.99),但添加两者凋落叶DOM后土壤碳矿化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 杉木 DOM 凋落叶 有机碳矿化
下载PDF
水培植物生态槽对低C/N污水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海兵 何江涛 +2 位作者 王雨春 殷淑华 姜旭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9-843,共5页
选用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TN主要以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水培植物生态槽进行脱氮试验,着重研究了NO3--N的反硝化过程.结果表明,NO3--N与COD均得到有效去除;生态槽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18h,系统水力... 选用某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出水[(TN主要以硝态氮(NO3--N)形式存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水培植物生态槽进行脱氮试验,着重研究了NO3--N的反硝化过程.结果表明,NO3--N与COD均得到有效去除;生态槽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18h,系统水力负荷为1.33m3/(m3-d),不投外加碳源时,空槽运行NO3--N去除率为10.80%;种植能分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凤眼莲使NO3--N去除率升至15.89%;而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使NO3--N去除率提高至37.80%;投加葡萄糖时,TN与NO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20%和93.21%,出水浓度分别降到2.2,1.0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脱氮 水培植物 溶解性有机碳 硫自养反硝化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梦蝶 王秋敏 +4 位作者 徐鹏 林杉 邬磊 赵劲松 胡荣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6,共6页
以母质相同、有机碳含量不同的2个水稻土为研究材料,通过室内模拟光照,探讨紫外辐射(UV-B,280~315nm)对土壤总碳(T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复合酚(AEP)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层厚度不同(0.95,1.89,2.84mm)对UV-B辐射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 以母质相同、有机碳含量不同的2个水稻土为研究材料,通过室内模拟光照,探讨紫外辐射(UV-B,280~315nm)对土壤总碳(T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复合酚(AEP)含量的影响以及土层厚度不同(0.95,1.89,2.84mm)对UV-B辐射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黑暗处理相比,培养96h后,无论是在有机碳含量低的土壤(A土)还是在有机碳含量高的土壤(B土)中,UV-B辐射均显著降低了土壤TC的含量,却增加了土壤DOC的含量,在试验结束时,土壤A和B的TC含量分别降低了3.11%和6.18%,而土壤DOC含量分别增加了16.05%和9.89%。在UV-B辐射96h后,与1.89,2.84mm土层相比,土层厚度为0.95mm时土壤TC、DOC和AEP含量变化幅度最大,A和B两个土壤中TC含量分别降低了19.11%和14.35%,DOC和AEP含量分别增加了18.66%和18.92%与23.52%和22.70%,而UV-B辐射对厚度为1.89mm和2.84mm的土层TC、DOC和AEP含量并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V-B辐射对土壤碳库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碳库稳定性,应该尽量减少地表裸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TC DOC AEP 有机碳稳定性
下载PDF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与黑碳的分布及土壤固碳潜力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嘉晖 高雷 +1 位作者 孙颖 崔晓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6-246,共11页
稳定性土壤有机碳(SSOC)决定着土壤抗干扰与固碳能力。量化了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两种典型的SS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与黑碳(BC),并以矿物结合态碳库为碳饱和容量来估算土壤的固碳潜力。MOC的量化采取物理分组和化学分离两种方法,BC的... 稳定性土壤有机碳(SSOC)决定着土壤抗干扰与固碳能力。量化了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两种典型的SS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与黑碳(BC),并以矿物结合态碳库为碳饱和容量来估算土壤的固碳潜力。MOC的量化采取物理分组和化学分离两种方法,BC的分析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结果表明:粒级分组方法过高估计了MOC,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中的有机碳并非完全与矿物络合。BC占土壤有机碳(SOC)的比例约为25.4%,其中,颗粒有机质(POM)中BC所占比例约为26.3%,说明颗粒有机碳(POC)并非绝对属于活性组分。表层土壤碳饱和水平达到了97.8%,而深层仅有21.2%,表明深层土壤的固碳潜力巨大,为当前深层SOC储量的1.86倍。目前的碳饱和理论均以SSOC为基础,然而,BC于POM中的存在说明了POC在土壤固碳潜力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分组 稳定性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碳饱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