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dual Evolution from Fluvial Dominated to Tide Dominated Deltas and Channel Type Transformation: A Case Study of MPE3 Block in the Orinoco Heavy Oil Belt of the Eastern Venezuelan Basin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 Wensong CHEN Heping +3 位作者 XU Fang MENG Zheng ZHANG Fanqin WU Su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909-1921,共13页
Based on the data of core description and sporopollen analysis,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deltas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channel types in the MPE3 block of the eastern Venezuela Basin have been surveyed ... Based on the data of core description and sporopollen analysis,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deltas in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channel types in the MPE3 block of the eastern Venezuela Basin have been surveyed by seismic phase and well logging facies interpret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great sea level rise,the sedimentary system of the Miocene Oficina Formation in the MPE3 block shifted from the distal-source sandy braided river delta to tide-affected delta,and eventually to tide-dominated delta.Vertically,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sedimentation of Oficina Formation,the distributary channels of the delta were dominated by braided river channels.While in the later stage,as the tidal effect was gradually intensified,the channel changed from braided channel to meandering channel.On plane,as a result of differential transgression,sedimentary framework and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ies vary across the study area.Compared with the eastern part,the western part has more braided channels,larger channel bars,less developments of distributary bay and higher ratio of sand to mud.Whereas the braided channels in the south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north.It is the first time we pointed out the impact of marine transgression differences on the sedimentary facies distribution and river type transition in the study area.Factors like the structural and paleogeomorphological change,sea level variation,supply of sediment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of sandbodies.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major sandbody is more developed in the central south,which can guide the subsequent horizontal wel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noco heavy oil belt Miocene Oficina Formation braided river-dominated delta tide-dominated delta river type transition
下载PDF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process of flushed zone in the Orinoco heavy oil belt, Venezuela
2
作者 CHEN Heping CHEN Hao +5 位作者 LI Changwen WANG Yusheng LI Jianping HUANG Rui TIAN Congcong HOU Qiu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3期585-593,共9页
The origins and logging responses of flushed zones in some blocks of Orinoco heavy oil belt, Venezuela are still unclear. To solve this issue, we examined the conventional logg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 The origins and logging responses of flushed zones in some blocks of Orinoco heavy oil belt, Venezuela are still unclear. To solve this issue, we examined the conventional logg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fluid viscosity, core analysis and oil field production data comprehensively to find out the logging responses and origins of the flushed zon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flushed zone is surface water invasion, which leads to crude oil densification. The crude oil densification produces asphalt membrane(asphalt crust) which wraps up free water, causing special logging responses of the flushed zon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ogging responses, we classified the flushed zones into two types and analyzed the 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 two types of flushed zon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gging curves after water flush, we confirmed that the water flush began earlier than the reservoir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shed zone asphalt crust crude oil thickening freshwater leaching foam oil flow orinoco heavy oil belt
下载PDF
Orinoco重油带重油成藏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亚明 谢寅符 +2 位作者 马中振 周玉冰 王丹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22,共8页
以油气成藏理论为基础,对Orinoco重油带的重油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成藏特征,预测了未来的勘探方向。重油带处于宽缓的前陆斜坡带,构造活动较弱,发育少量正断层。烃源岩为上白垩统Guayuta群浅海相泥岩,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生... 以油气成藏理论为基础,对Orinoco重油带的重油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成藏特征,预测了未来的勘探方向。重油带处于宽缓的前陆斜坡带,构造活动较弱,发育少量正断层。烃源岩为上白垩统Guayuta群浅海相泥岩,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生烃潜力大;储层主要为中新统Oficina组和渐新统Merecure组三角洲相砂岩,砂体呈大范围席状分布特征,在东西方向上厚度展布稳定,向南逐渐变薄,埋藏较浅,胶结程度低,孔隙度高,渗透率高,储集性能优越。重油带的封盖条件多样,封堵层包括储层顶部的区域性盖层和沥青、储层之间的层间泥岩以及储层侧面的下伏前白垩系基岩。圈闭类型以岩性-地层型圈闭为主,断层、不整合和层内砂岩共同构成了原油的运移通道。原油在晚中新世的长距离运移阶段和上新世—更新世的大规模成藏阶段遭受生物降解等作用而变稠。通过对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重油成藏具有生储盖优越、运移距离长和稠变作用强的特征。重油带的成藏模式为长距离运移降解和大规模集中浅成藏。重油带的重油资源潜力巨大,对其未来勘探,在勘探层位上以Oficina组为主,在勘探区带上以西部区带为主,在圈闭类型上以地层相关圈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成藏特征 勘探领域 重油 orinoco重油带 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Orinoco油藏泡沫油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健 覃达 +2 位作者 何冯清 胡雨涵 余恒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3,共6页
Orinoco稠油油藏采用的是压力自然衰竭的开发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产油量高、产气量低和降压速度慢等特征,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泡沫油"现象。为了研究泡沫油在地层中的稳定性及流变性,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泡沫油配样器配... Orinoco稠油油藏采用的是压力自然衰竭的开发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产油量高、产气量低和降压速度慢等特征,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泡沫油"现象。为了研究泡沫油在地层中的稳定性及流变性,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泡沫油配样器配制泡沫油,分析了黏度、温度、矿化度、溶解气油比等对泡沫油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流变仪和岩心流动装置分别测量了泡沫油的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脱气原油黏度增大,泡沫油的半衰期变长,稳定性越好;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溶解气油比越高,泡沫油稳定性增强;矿化度对稳定性影响并不明显;Orinoco泡沫油具有剪切变稀的性质和轻微触变性;在多孔介质中,随着注入压力的增大,泡沫油黏度先降低后增大,相同压力梯度下,泡沫油的流度明显高于脱气原油流度。该研究提升了人们对泡沫油性能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泡沫油性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noco重油带 泡沫油 稳定性 流变性
下载PDF
Orinoco重油带冲刷带测井响应特征及形成过程
5
作者 陈和平 陈皓 +5 位作者 李长文 王玉生 李剑平 黄瑞 田葱葱 侯秋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7-554,共8页
针对委内瑞拉Orinoco重油带部分区块冲刷带的成因和测井响应机理不清问题,通过对该区块常规测井数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流体黏度、岩心分析数据及油田生产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冲刷带测井响应为基础,对冲刷带的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 针对委内瑞拉Orinoco重油带部分区块冲刷带的成因和测井响应机理不清问题,通过对该区块常规测井数据、核磁共振测井数据、流体黏度、岩心分析数据及油田生产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冲刷带测井响应为基础,对冲刷带的成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冲刷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水侵入导致原油稠化,原油稠化形成沥青薄膜(沥青壳),沥青壳包裹自由水形成了冲刷带。根据测井响应的差异,对冲刷带进行分类,并对两类冲刷带形成的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冲刷后的测井曲线特征,证实冲刷开始时期早于油藏成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带 沥青壳 原油稠化 淡水淋滤 泡沫油流 orinoco重油带
下载PDF
东委内瑞拉盆地油砂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法贵方 康永尚 +2 位作者 王红岩 刘洪林 刘人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东委内瑞拉盆地是一个沉积构造复杂的前陆盆地,盆地南缘的奥里诺科重油带为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和油砂聚集区。盆地内丰富的油砂资源是被动边缘阶段广泛发育的上白垩统烃源岩、前陆盆地阶段发育的多套优质储盖组合、大范围连通砂体、足够... 东委内瑞拉盆地是一个沉积构造复杂的前陆盆地,盆地南缘的奥里诺科重油带为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和油砂聚集区。盆地内丰富的油砂资源是被动边缘阶段广泛发育的上白垩统烃源岩、前陆盆地阶段发育的多套优质储盖组合、大范围连通砂体、足够的油气远距离运移动力和相对开放的氧化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分析油砂成矿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盆地内不同的构造性质和构造位置,提出斜坡降解型和构造抬升型2种成矿模式,为今后油砂资源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 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东委内瑞拉盆地 奥里诺科重油带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油藏特征及开发潜力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君 戴国汗 +2 位作者 危杰 肖毅 徐学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5-730,共6页
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南部斜坡带,总面积55000 km2。重油带油藏埋深350~1200 m,储层主要为渐新统和中新统未固结砂岩,平均孔隙度33.4%,平均渗透率4760×10^-3μm2;油层温度40~55℃;油藏压力为常压;超重油重... 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南部斜坡带,总面积55000 km2。重油带油藏埋深350~1200 m,储层主要为渐新统和中新统未固结砂岩,平均孔隙度33.4%,平均渗透率4760×10^-3μm2;油层温度40~55℃;油藏压力为常压;超重油重度为7.5°~9° API,原地黏度介于1000~6000 cp;油藏有效厚度为6~120 m左右;探明原始地质储量11220×10^8 bbl,可采储量2600×108 bbl。重油带共有5个开发区块,日产油量约72×10^4 bbl,已形成一套经济可行的开发技术系列。重油带开发区块动用的可采储量仅占重油带可采储量的3%左右,尚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可采储量 油藏特征 开发潜力 奥里诺科重油带 委内瑞拉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Carabobo油区M区块Morichal段地层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浩 陈和平 +2 位作者 黄文松 万广峰 张超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2,共8页
综合岩心观察、测井、钻井和取样分析等资料,对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内Carabobo油区M区块Morichal段油层组沉积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richal段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综合岩心观察、测井、钻井和取样分析等资料,对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内Carabobo油区M区块Morichal段油层组沉积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richal段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进一步可以划分为辫状河道、心滩、溢岸\决口扇、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其中,辫状河道与心滩为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其骨架砂体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储集体,储层的展布形态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和沉积微相的展布。主河道沿南西—北东方向发育,溢岸\决口扇和泛滥平原微相仅在局部少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岩相特征 沉积演化 委内瑞拉
下载PDF
委内瑞拉水平井资料在地质统计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丹丹 周玉冰 +2 位作者 马中振 刘亚明 林金逞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2-1530,共9页
M区块位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其砂岩储层埋藏浅,厚度大,胶结疏松,内部泥岩隔夹层发育.该区块地震资料品质差,缺少声波测井资料,无法实现常规的地震反演,并且区块内大部分井是水平井,如何利用水平井资料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创... M区块位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其砂岩储层埋藏浅,厚度大,胶结疏松,内部泥岩隔夹层发育.该区块地震资料品质差,缺少声波测井资料,无法实现常规的地震反演,并且区块内大部分井是水平井,如何利用水平井资料难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应用直井和水平井资料进行地震反演,利用GR和电阻率曲线重构出拟声波曲线,在已有声波做速度趋势的约束下,利用倾角叠加技术对水平井进行层位标定,采用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模拟进行地震反演.研究表明,重构的拟声波波阻抗能够很好地区分岩性,水平井信息参与反演大大提高了储层和隔夹层的预测精度,从而实现了在缺少声波和密度资料的情况下的直井和水平井约束的地震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重构 水平井层位标定 稀疏脉冲反演 地质统计模拟 奥里诺科重油带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沉积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浩 陈和平 +2 位作者 黄文松 孟征 万广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开发程度最低的重油富集带。目前对油区主力储层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认识并不明确。基于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生物化石等资料,结合盆地构造演化、构造特征、地层特征等因素的分析,重点研...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是世界上储量最大、开发程度最低的重油富集带。目前对油区主力储层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认识并不明确。基于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生物化石等资料,结合盆地构造演化、构造特征、地层特征等因素的分析,重点研究了重油带主力储层的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重油带渐新统-中新统主力储层内主要发育12种岩相和6种岩相组合,其中以河流相岩相组合为主;地层由下到上可以划分出3个完整的海进海退沉积旋回(5个沉积单元);在探讨重油带主力储层沉积砂体平面演化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受河流控制、潮汐和沿岸流共同影响作用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期对类似油气聚集区的勘探、开发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构造演化 沉积微相 河控三角洲
下载PDF
奥里诺科重油带MPE-3区块Oficina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定量刻画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承焰 程盼 +4 位作者 任丽华 张静 李宗奇 刘书亭 黄文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0-622,共13页
委内瑞拉盆地奥里诺科重油带MPE-3区块Oficina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定量刻画难度大,是制约该区块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在区域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芯描述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该地区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区内主要发育辫... 委内瑞拉盆地奥里诺科重油带MPE-3区块Oficina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定量刻画难度大,是制约该区块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在区域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芯描述和分析化验资料,确定该地区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心滩、复合心滩坝、辫状河道、决口扇/溢岸、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席状砂和潮汐砂坝等微相。综合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现代沉积测量类比和经验公式等三种方法,实现了研究区主要沉积微相的定量刻画,认为辫状河河道带宽度介于1~5 km,水下分流河道宽度在1 km左右,建立了心滩宽与心滩长、心滩宽与辫状河道宽度、水下分流河道单河道宽度与深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进一步阐明了Oficina组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演化规律,为提高研究区超重油油藏采出程度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Oficina组 辫状河三角洲相 定量刻画 井震结合 现代沉积类比 经验公式
下载PDF
对外开放中的委内瑞拉石油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波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5年第1期14-19,共6页
委内瑞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石油生产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委内瑞拉政府为了振兴石油工业、恢复经济 ,逐步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的石油政策 ,积极推行石油工业的对外合作 ,其合作方式包括 :重油带的合作开发 ;新区的风险勘探、利润分成 ... 委内瑞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石油生产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委内瑞拉政府为了振兴石油工业、恢复经济 ,逐步修改和制定了一系列的石油政策 ,积极推行石油工业的对外合作 ,其合作方式包括 :重油带的合作开发 ;新区的风险勘探、利润分成 ;边际油田的二次开发 ;天然气开放计划 ;下游部门的国际化。一系列的石油开放举措在油气产量增长等方面颇有成效。但 2 0 0 2年的全国性大罢工使该国的石油业连遭重创 ,石油工业的投资环境有所恶化 ,尽管大罢工已经得到平息 ,查韦斯继续执政 ,但是严重不足的投资、粗糙的能源管理模式使得委石油发展前景变得扑朔迷离。如何进一步解除政策束缚 ,加大对外开发力度 ,保证社会局势的稳定成为委内瑞拉实现未来 1 0年发展规划目标 ,促进石油工业对外开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内瑞拉 石油工业 天然气计划 奥里诺科重油带 石油政策 对外合作 对外开放 20世纪90年代 能源管理模式 投资环境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的建立——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仕臻 林承焰 +3 位作者 任丽华 刘文婧 陈和平 黄文松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65-971,共7页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Oficina下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重油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研究区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的油藏评价阶段,平均井距较大且缺少三维地震资料覆盖,仅局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新钻水平井。考...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H区块Oficina下段发育大面积分布的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内重油资源丰富,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研究区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的油藏评价阶段,平均井距较大且缺少三维地震资料覆盖,仅局部存在一定数量的新钻水平井。考虑到现有资料的实际情况,首先从动态角度分别对心滩砂坝与辫状河道的形成、演化过程予以分析,并重点讨论了活动河道、砂质河道充填、废弃河道充填三种河道存在状态的区别。在此基础上,采用现代沉积类比、经验公式调研、水平井资料应用等手段,对研究区辫状河主要沉积单元的关键参数进行表征,以恢复其发育规模。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本区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并在其指导下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将该模型与研究区的储层分布预测工作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后续开发方案的实施以及提高新井的砂岩钻遇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沉积 经验公式 水平井 沉积模式 砂质辫状河 奥里诺科重油带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块新近系沉积储层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豪 陈和平 +2 位作者 黄文松 徐芳 孟征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2,共6页
针对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垂向演化不明、中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地震精细解释和测井相描述的方法,结合岩心上的沉积现象,明确了研究层段沉积体系类型和垂向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新统Oficina组Morichal段下部O-13、O-12... 针对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垂向演化不明、中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的问题,利用地震精细解释和测井相描述的方法,结合岩心上的沉积现象,明确了研究层段沉积体系类型和垂向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新统Oficina组Morichal段下部O-13、O-12砂组发育远源砂质辫状河河控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河道、心滩砂坝等优势砂体,平面上砂体呈南西—北东向大面积连片分布; Morichal段上部O-11S砂组处于海侵体系域时期,海平面上升快,发育潮汐影响的辫状三角洲沉积,泥质或粉砂质细粒沉积较多,Jobo段为高位体系域时期,海平面由上升逐渐转化为相对下降,发育潮汐沙坝、潮汐水道;储层的发育程度直接受控于沉积微相,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由下至上,储层非均质性逐渐增强。该研究可为油藏高效开发和类似沉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沉积微相 沉积演化 储层特征
下载PDF
成因与演化信息约束的辫状河储层地质建模——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块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仕臻 林承焰 +2 位作者 任丽华 张宪国 黄文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2-1101,935,共11页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重油富集区,地质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大。但是,由于该区主要产油层段是以砂质辫状河类型为主的河流相沉积,具有平面相变快、纵向上砂体叠置的特点,储层内部非均质性强,严重制约了后续的产量接替...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全球规模最大的重油富集区,地质储量丰富,开采潜力大。但是,由于该区主要产油层段是以砂质辫状河类型为主的河流相沉积,具有平面相变快、纵向上砂体叠置的特点,储层内部非均质性强,严重制约了后续的产量接替和开发方案实施。为此,以M区块Oficina组下部为例,根据岩心、测井、地震响应等特征,共识别和划分出复合心滩坝、辫状河道沉积、废弃河道沉积、残余洪泛泥岩沉积四种主要成因单元;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提取地层切片,分析成因单元的演化过程;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控制地质建模的概率体,以水平井和直井识别结果为硬数据,建立由成因与演化信息约束的地质模型。将该模型用于开发井设计,使水平井油层钻遇率提高至95%以上,表明方法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奥里诺科重油带 辫状河 地质建模 成因与演化信息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辫状河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以奥里诺科重油带JN4区块Merecure组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川 林承焰 +3 位作者 孟征 任丽华 程盼 陈仕臻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7,I0007,I0008,共15页
为揭示奥里诺科重油带JN4区块Merecure组砂体展布特征,基于岩心观察、直井和水平井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结合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Merecure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砂体发育模式,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 为揭示奥里诺科重油带JN4区块Merecure组砂体展布特征,基于岩心观察、直井和水平井测井曲线、三维地震等资料,结合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等地震沉积学技术,分析Merecure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砂体发育模式,确定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展布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Merecure组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2个中期旋回、3个短期旋回;主要发育心滩、砂质河道充填、废弃河道充填微相;经90°相位转换的三维地震资料可以得到更好的测井岩性标定,应用水平井资料能更有效刻画沉积微相。Merecure组沉积期发育辫状河道砂体,心滩砂体长轴方向近似为南西-北东向,发育规模较大,长度为800~1700 m,长宽比为2.0~2.5;砂质河道充填多呈宽条带状连片分布,宽度为200~500 m;废弃河道充填多呈孤立长条状分布,宽度为150~300 m。该结果丰富地震沉积学在辫状河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对研究区的沉积储层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辫状河 Merecure组 地震沉积学 90°相位转换 地层切片
下载PDF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地质与油气资源储量 被引量:44
17
作者 穆龙新 韩国庆 徐宝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89,共6页
奥里诺科重油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富集带,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南缘的北倾单斜上,总面积为54000km^2,重油地质储量约2000×10^8t,可采储量约500×10×8t。该重油带主要储集层是一套第三系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油层埋... 奥里诺科重油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富集带,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南缘的北倾单斜上,总面积为54000km^2,重油地质储量约2000×10^8t,可采储量约500×10×8t。该重油带主要储集层是一套第三系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油层埋藏浅,厚度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高,岩石固结程度差,非均质性强。重油带油藏以岩性圈闭为主,局部受断层控制。重油带被划分为4大区32个可开发区块,目前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JUNIN和CARABOBO两个地区,区内油藏具有三高一低可流动的特点,即:高比重,高含硫,高含重金属钒和镍,低黏度,可形成泡沫油。冷采条件下可流动并能获得很高的单井产能,水平井冷采产量一般可达200t/d,冷采采收率较低,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地质特征 区块划分 储量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天然淡水冲刷超重油储层测井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秋元 李长文 +3 位作者 黄文松 李剑平 田葱葱 王玉生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570-575,共6页
浅层超重油油藏存在被浅层天然淡水渗漏冲刷的问题,导致高电阻率水层的出现,通过传统方法有效识别储层比较困难。针对奥里诺科重油带的天然淡水冲刷问题,根据天然淡水冲刷带的特点,结合重油带上P油田实际测井资料,对天然淡水冲刷带的常... 浅层超重油油藏存在被浅层天然淡水渗漏冲刷的问题,导致高电阻率水层的出现,通过传统方法有效识别储层比较困难。针对奥里诺科重油带的天然淡水冲刷问题,根据天然淡水冲刷带的特点,结合重油带上P油田实际测井资料,对天然淡水冲刷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该油田16块重油岩样进行核磁共振测量与分析,确定T2,oil-cutoff和T2,cutoff两个截止值。提出一种综合利用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天然淡水冲刷超重油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实际应用证实,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结果相吻合,该方法为评价重油带、规避开发井出水风险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油田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天然淡水冲刷 测井响应特征 核磁共振测井 识别方法 奥里诺科重油带
下载PDF
奥里诺科重油带构造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穆龙新 韩国庆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8-493,共6页
奥里诺科重油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基本未开发的大规模重油富集带,它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边缘隆起带,总体是一北倾单斜,其上主要发育E-W向、NEE向和NE-SW向三组断裂,且以张性断裂为主,其中有一条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将奥里诺科重油带... 奥里诺科重油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基本未开发的大规模重油富集带,它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边缘隆起带,总体是一北倾单斜,其上主要发育E-W向、NEE向和NE-SW向三组断裂,且以张性断裂为主,其中有一条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将奥里诺科重油带在平面上划分为两大构造区,其各自的构造特征不同.奥里诺科重油带之所以有这样的构造特征是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加勒比板块与南美板块发生斜撞等一系列作用有关的.本文在总结奥里诺科重油带构造特征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对奥里诺科重油带构造解释和油气藏的控制因素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带 构造成因分析
下载PDF
超重油油藏水平井冷采加密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星民 陈和平 +2 位作者 韩彬 沈杨 李松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0,156-157,共3页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块泡沫油型超重油油藏采用600 m排距水平井平行布井冷采开发。利用物理模拟和多组分泡沫油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区块加密提高泡沫油开采效果的机理和加密技术策略,并通过经济评价综合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加密排距...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区块泡沫油型超重油油藏采用600 m排距水平井平行布井冷采开发。利用物理模拟和多组分泡沫油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区块加密提高泡沫油开采效果的机理和加密技术策略,并通过经济评价综合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加密排距。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加密能够激励泡沫油驱油作用,提高冷采效果;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综合研究表明,区块采用加密至300 m排距的水平井平行布井方式,在将冷采的采收率提高到12.6%的同时,综合经济评价指标亦最优,并且早期加密效果好于后期加密。M区块水平井加密实施效果明显,对该区块及类似区块实现冷采快速规模上产,并充分发挥泡沫油驱油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油冷采 水平井加密 数值模拟 泡沫油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