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Methanol Extract of Ormosia coccinea (Aubl,) Jacks in vivo
1
作者 Miguel Angel Diaz C. Lorena H. Cruz M. +4 位作者 Mahabir P. Gupta Dionisio Olmedo Jose Luis Lopez-Perez Estela Guerrero De Leon Juan Antonio Moran-Pinzon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7年第6期289-298,共10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methanol extract of rachis of Ormosia coccinea (Aubl.) Jacks (MEOC) using animal models of nociception and inflam...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methanol extract of rachis of Ormosia coccinea (Aubl.) Jacks (MEOC) using animal models of nociception and inflammation. The antinociceptive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was assessed using acetic acid-induced abdominal writhing, hot-plate, and formalin test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OC (500 mg/kg) produced significant (t7 〈 0.05)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when tested in mice using acetic acid-induced abdominal writhing test and on the inflammatory phase of the formalin test.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MEOC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sponse latency time to the heat stimulus in the thermal model of the hot plate test.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was assessed using carrageenan, histamine and serotonin induced oedema in rat paw.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OC showed maximum inhibition (64.29%) at 1 h on carrageenan edema, but it did not modify the edema induced by histamine and serotonin.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MEOC has a peripheral antinoe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mosia coccinea ANTINOCICEPTIVE ANTI-INFLAMMATORY fabaceae.
下载PDF
基于JACK虚拟仿真的学龄前脑瘫儿童助行器人机优化设计
2
作者 付晓莉 王腾腾 +1 位作者 张斌 党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2,59,共9页
目的减少学龄前脑瘫儿童助行器的安全隐患,解决患儿在训练过程中的肢体二次损伤问题,提升助行器人机舒适性,对学龄前脑瘫儿童助行器进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JACK虚拟仿真软件的RULA工具,分析得到学龄前脑瘫儿童在使用助行器过程中存在的... 目的减少学龄前脑瘫儿童助行器的安全隐患,解决患儿在训练过程中的肢体二次损伤问题,提升助行器人机舒适性,对学龄前脑瘫儿童助行器进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JACK虚拟仿真软件的RULA工具,分析得到学龄前脑瘫儿童在使用助行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姿势,并对其进行人机工学与受力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并进行设计优化,最后导入JACK虚拟仿真软件进行风险与舒适性验证。结果优化后的学龄前脑瘫儿童助行器的使用受伤风险从4级降低到1级,患儿躯干弯曲力矩、L4/L5脊柱压缩力、剪切力的姿势载荷指数分别降低53%、47%、81%,上身各关节处于舒适角度。结论经过JACK仿真分析及人机优化后的助行器,有效降低了学龄前脑瘫儿童在康复训练中的二次损伤风险,减轻了患儿步行训练中的身体负担,提升了助行器使用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CK仿真 助行器 学龄前脑瘫儿童 人机工学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原理与技术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建庄 徐浩林 +4 位作者 郭书浩 曾亮 夏冰 袁斌 蓝戊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顶升逆作法综合了顶升和逆作法两种技术的不同特性,是一种在邻近地面对建筑逐层建造并逐层顶升的新型建造工艺。通过对顶升各阶段的原理分析,结合强时变结构特点,对顶升点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竖向顶升位移不同步工况下的结构... 顶升逆作法综合了顶升和逆作法两种技术的不同特性,是一种在邻近地面对建筑逐层建造并逐层顶升的新型建造工艺。通过对顶升各阶段的原理分析,结合强时变结构特点,对顶升点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竖向顶升位移不同步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机理,厘清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的受力特点,梳理了现有的相关配套技术,指出了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新型建造工艺的强时变特征,提出了结合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两种技术进行智能调控的发展趋势,构建了面向减碳优化的综合目标函数,并通过算例证明合理的顶升方案对减少建造阶段构件内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依托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原理,采用机械化施工取代人工作业、大重量顶升替换高空吊运,减少设备的层间转运和材料的竖向运输,能够在提高施工建造效率的同时,将工艺流程控制在临近地面的有效高度范围内,有望降低环境影响、减少碳排放、提高建筑结构在未来服役末期的资源化可行性,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造 顶升逆作法 时变性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
下载PDF
消防员负重训练姿势仿真分析
4
作者 陈娜 梁漫 +1 位作者 胡毅彤 袁英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0,共6页
目的 研究消防员负重状态下不同训练姿势的损伤风险和疲劳状况,降低其身体损伤和职业病的发生。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某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的训练损伤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针对引起损伤原因中占比最高的运动疲劳因素,使用Jack软件中的下背... 目的 研究消防员负重状态下不同训练姿势的损伤风险和疲劳状况,降低其身体损伤和职业病的发生。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某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的训练损伤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针对引起损伤原因中占比最高的运动疲劳因素,使用Jack软件中的下背部分析、静态强度分析、疲劳度分析、舒适度分析等人因分析工具,对消防员的4种常用射水训练姿势,以及5层楼负重跑、挂钩梯攀爬科目的训练姿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该消防大队消防员损伤的最主要因素是运动疲劳,其引起的损伤占比为69.8%。4种射水姿势均会造成膝、踝关节受伤的风险增加,4种射水姿势的舒适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肩扛式、站立式、单膝跪地式、卧倒式。对于5层楼负重跑和挂钩梯攀爬的整个动态训练过程,消防员下背部均不会有增加的损伤风险,但踝、膝关节均有增加的损伤风险。结论 消防员负重训练存在某些训练姿势和部位不适、损伤风险增加等现象。研究结果为预防和降低消防员训练损伤、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以及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训练姿势 损伤风险 问卷调查 Jack仿真 职业病
下载PDF
高层建筑竖向构件分离顶升纠偏关键技术研究
5
作者 祝文畏 杨学林 +1 位作者 贾珅豪 周豪毅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6-150,共5页
为了揭示高层建筑竖向构件分离顶升纠偏工艺的内在机理,给出了顶升系统的理论模拟方法,分别从千斤顶布置、顶升控制模式和顶升误差三个因素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各因素影响下结构的内力计算结果,总结了墙柱分离顶升纠偏... 为了揭示高层建筑竖向构件分离顶升纠偏工艺的内在机理,给出了顶升系统的理论模拟方法,分别从千斤顶布置、顶升控制模式和顶升误差三个因素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各因素影响下结构的内力计算结果,总结了墙柱分离顶升纠偏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分离顶升过程中,单向双千斤顶布置形式不可取;“力为主、位移为辅”的双控顶升模式更适用于实际工程;顶升时的微小误差,可能会引起极大的结构附加内力,应通过理论分析和施工控制加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竖向构件分离顶升纠偏 千斤顶布置 顶升控制模式 顶升误差
下载PDF
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对既有管线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丰土根 周坤 +2 位作者 张箭 陈子昂 彭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顶管施工会扰动邻近建筑物,危及工程安全。该文以苏州市城北路综合管廊元和塘段顶管工程为背景,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研究顶管下穿地下管线施工对管周土及既有管线影响,并基于极限分析方法探讨了管线失稳模式。结果表... 顶管施工会扰动邻近建筑物,危及工程安全。该文以苏州市城北路综合管廊元和塘段顶管工程为背景,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研究顶管下穿地下管线施工对管周土及既有管线影响,并基于极限分析方法探讨了管线失稳模式。结果表明:大直径矩形顶管顶进方向的影响范围约为2倍顶管宽度,两侧的影响范围约为1倍顶管宽度,地下管线到顶管轴线的水平距离为0.5倍~1倍顶管宽度时,应注意管线受到的水平方向附加荷载是否会导致管线破坏;管线与顶管相对位置对管线破坏影响较为显著,越靠近顶管的管线破坏越严重,滑移线由顶管两侧经由管线向地面发展,破坏部位由管线顶部两侧延伸至底部;除受与顶管相对位置影响外,管线破坏模式还受矩形顶管形状影响,管线顶部及靠近顶管顶角区域破坏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数值模拟 地下管线 变形 极限分析上限法
下载PDF
沁伊黄河大桥主梁施工方案研究
7
作者 闫生龙 张波 +1 位作者 王健 宋松林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沁伊黄河大桥主桥采用85m+25×100m钢混组合梁,主梁采用整体槽型箱组合截面,主梁总高4.8m,桥面总宽16.56m。为了减少对河道的施工干扰,经综合比选,主桥施工时不在水中设置临时墩,采用无支墩顶推法施工。主梁采用多点自平衡分联顶推... 沁伊黄河大桥主桥采用85m+25×100m钢混组合梁,主梁采用整体槽型箱组合截面,主梁总高4.8m,桥面总宽16.56m。为了减少对河道的施工干扰,经综合比选,主桥施工时不在水中设置临时墩,采用无支墩顶推法施工。主梁采用多点自平衡分联顶推工艺,标准步距0.35m。钢主梁顶推到位后,分别对中支点和边支点设置20cm和25cm的预抬升,再按“皮尔格”法进行混凝土桥面板架设。计算结果表明,顶推过程中主梁各关键部位受力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梁 顶推法 施工技术 方案
下载PDF
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明芳 张燕 +1 位作者 陈家豪 张鹏 《工程建设》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研究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郑州市金水路(西三环至东四环)项目东明路行人非机动车下穿通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顶管及基坑施工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总结... 为研究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郑州市金水路(西三环至东四环)项目东明路行人非机动车下穿通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顶管及基坑施工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总结了新建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化特征,并将模拟值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下穿通道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诱发地铁1号线隧道的最大水平位移为0.52 mm,最大竖向位移为2.12 mm,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最大值均满足控制标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通道 既有隧道 顶管法施工 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静压桩残余应力对极限承载力影响
9
作者 高志刚 黑榆浩 +2 位作者 贾海梁 侯丕吉 兰哲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3-562,共10页
为研究静压桩回弹特性,明确静压桩残余应力性状,使静压桩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通过静压桩沉桩及静载荷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作用下静压桩的回弹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桩端残余应力对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为研究静压桩回弹特性,明确静压桩残余应力性状,使静压桩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通过静压桩沉桩及静载荷试验,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作用下静压桩的回弹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桩端残余应力对静压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卸荷过程中桩体回弹量占桩体总沉降量的80%,卸荷完成桩体回弹位移逐渐稳定;沉桩结束后,桩周土体应力最大达到被动土压力的4.5倍,卸荷后浅部土体桩周侧压应力消散程度大于深部土体;桩端土体应力消耗越多,桩端残余应力越小,卸荷后桩端土体回弹量越多;沉桩速率和卸荷速率增加都会导致桩端残余应力减小,从而桩端土体能够提供的承载力降低,致使桩体承载力降低。研究认为静压桩残余应力是影响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卸荷速率对静压桩残余应力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残余应力 回弹变形 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砂土中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乐丛欢 胡灏 +3 位作者 王昕 任建宇 张浦阳 丁红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的净距与桩靴直径之比(S/D)对筒型基础在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筒型基础的倾斜率、最大竖向位移以及筒壁应力随着S/D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插桩过程中,靠近桩靴一侧的筒裙和分舱板应力远大于远离桩靴一侧的筒型基础应力,且筒顶的土压力远小于筒底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自升式安装船 数值模拟 插桩 筒型基础
下载PDF
矩形顶管临近地铁施工地表变形特性
11
作者 龚建伍 任浩 杨泰华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42,共8页
伴随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对于矩形顶管工程的应用愈加广泛,为探究临近地铁隧道情况下,矩形顶管近距离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依托顶管工程,利用MIDAS-GTS-NX软件进行顶管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各施工参数数值的改变对地表变形的影... 伴随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对于矩形顶管工程的应用愈加广泛,为探究临近地铁隧道情况下,矩形顶管近距离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依托顶管工程,利用MIDAS-GTS-NX软件进行顶管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各施工参数数值的改变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顶管顶进过程中,顶管机刀盘前方土体受挤压产生隆起变形,后方因地层损失以及出土卸荷而出现地表沉降,开挖面处地表隆起变形较大,地层扰动明显;(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掘进压力可以有效维持掌子面稳定,减小地表沉降,降低对周围建筑及临近地铁造成损害的风险;(3)增大注浆压力可以控制土体扰动,减小地表沉降,但本工程条件下,超过140 kPa会出现过度补偿作用,反而增加地表沉降;(4)摩阻力相对于掘进压力与注浆压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较小,但地表整体沉降反映出随摩阻力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铁隧道 数值模拟 地表变形
下载PDF
反拉式顶管法施工联络通道对地铁盾构隧道力学性能影响
12
作者 张明聚 康博 +3 位作者 李鹏飞 庞跃魁 王锡军 吴昊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5-1173,共9页
为探究采用反拉式顶管法施工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过程中主隧道的力学响应机制,依托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建立模拟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继而研究联络通道施工对主隧道管片间错台位移、特... 为探究采用反拉式顶管法施工盾构隧道联络通道过程中主隧道的力学响应机制,依托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建立模拟联络通道施工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继而研究联络通道施工对主隧道管片间错台位移、特殊管片应力及变形、螺栓受力的影响,并分析反力模式对主隧道管片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始发管片破除对主隧道力学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联络通道进一步开挖,主隧道受力和变形缓慢增大。2)管片间最大错台位移为1.17 mm,发生在特殊管片与普通管片接缝底部。特殊管片最大拉应力为18.6 MPa,出现在开口的顶、底部;最大压应力为27.0 MPa,出现在开口的腰部;最大横向扩张位移和竖向收敛位移分别为2.13 mm和4.56 mm。主隧道管片环间螺栓最大拉应力为213 MPa。3)背推式反力模式更利于控制开口处的横、竖向位移,反拉式反力模式更利于控制开口对面管片应力变形及其接缝处错动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联络通道 反拉式顶管法 机械法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泥水平衡顶管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经伟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结合某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项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管穿越段京包客专、京包铁路、呼王联络线路基及呼王联络线桥梁变形进行仿真分析,揭示泥水平衡套管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对路基及桥梁的影响。结果表明... 结合某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项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管穿越段京包客专、京包铁路、呼王联络线路基及呼王联络线桥梁变形进行仿真分析,揭示泥水平衡套管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对路基及桥梁的影响。结果表明:客专线路路用便梁和管棚加固、普速线路路基采用管棚加固、桥梁基础采用注浆防护后,既有运营铁路路基及桥梁的变形值均能满足铁路运营的安全要求,根据三种不同等级的铁路,所提出的三种加固设计方案均切实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平衡顶管 下穿施工 运营铁路 线路加固 自动监测 安全管控 稳定性
下载PDF
软土地层双洞口顶管接收井下沉力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卢海军 崔旭辉 +2 位作者 陈春林 张延河 岳新兴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预设顶管接收洞口引起的结构局部刚度降低,会导致结构在初沉阶段受弯效应增强,从而使接收洞口附近的内层钢筋压应力减小并使钢筋转向受拉状态,并且在下沉后期加剧该处钢筋应力变化幅度;因沉井外壁摩阻力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弯矩作用,使结构内、外层纵向钢筋沿井壁厚度方向的内力分布不均。对软土地层进行土体加固,有利于提高顶管接收井结构稳定性和顶管机头接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口顶管接收井 软土地层 现场监测 力学特性 变形特性 土体加固
下载PDF
顶升纠偏技术在既有砌体住宅楼中的实践应用
15
作者 张弼伟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50-52,93,共4页
围绕某砌体结构住宅楼的纠偏工程案例,对此建筑物倾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该住宅楼由于地基土层受到多次侵蚀,导致小区道路地面沉陷明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PLC同步液压顶升法对住宅楼进行了纠偏,最终很好地完成了纠偏任务,将住宅楼... 围绕某砌体结构住宅楼的纠偏工程案例,对此建筑物倾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该住宅楼由于地基土层受到多次侵蚀,导致小区道路地面沉陷明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PLC同步液压顶升法对住宅楼进行了纠偏,最终很好地完成了纠偏任务,将住宅楼成功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砌体结构 PLC同步液压 纠偏 顶升法
下载PDF
JCCP三点法外压荷载试验与模拟研究
16
作者 王法武 赵利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9期48-51,57,共5页
为验证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顶管(JCCP)的承载能力,对JCCP进行了三点法外压荷载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裂缝产生、扩展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底部支撑梁的圆弧转角及其与管体的... 为验证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顶管(JCCP)的承载能力,对JCCP进行了三点法外压荷载试验,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裂缝产生、扩展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底部支撑梁的圆弧转角及其与管体的接触特性对JCCP裂缝的发展和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影响,有限元模拟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进施工法用钢筒混凝土顶管 塑性损伤 裂缝 有限元模拟 承载力
下载PDF
顶升法检测轴系安装质量实验分析
17
作者 刘晓丽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3期250-252,共3页
船舶轴系安装工艺质量和轴承负荷的合理分布决定了轴系工作的可靠性,顶升法测轴承负荷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轴系校中方法,阐述了顶升法测轴承负荷的实例,介绍了实训设备布置、轴承负荷测量的工艺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利用Excel将顶升曲线的... 船舶轴系安装工艺质量和轴承负荷的合理分布决定了轴系工作的可靠性,顶升法测轴承负荷是应用广泛的一种轴系校中方法,阐述了顶升法测轴承负荷的实例,介绍了实训设备布置、轴承负荷测量的工艺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利用Excel将顶升曲线的绘制过程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检测轴系校中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系校中 轴承负荷 顶升曲线
下载PDF
双线矩形顶管上穿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霍超 阮恒丰 +4 位作者 李忠超 梁荣柱 肖铭钊 高坤 郭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新建矩形顶管上穿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双线矩形顶管综合管廊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既有盾构隧道在双线矩形管廊上穿施工诱发下的管片及其接头变形机制.首先,构建... 针对新建矩形顶管上穿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双线矩形顶管综合管廊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既有盾构隧道在双线矩形管廊上穿施工诱发下的管片及其接头变形机制.首先,构建接头受力-位移的关系模拟管片间接头的受力变形过程,并以管环承载性能足尺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然后,依托工程实例,进一步建立盾构隧道结构-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对比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全面分析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环间错台和接头剪力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首次穿越的综合管廊诱发的盾构隧道隆起占据主导,而二次穿越的低位箱涵对最大隆起量贡献仅为9%;主要穿越区内管环呈现竖椭圆化收敛变形,拱顶隆起位移最大,分别为拱腰和拱底的1.15倍和1.35倍;盾构隧道沿纵向的隆起曲线呈现“阶梯状”,隆起位移主要以管片环间受剪切产生的错台为主,其中拱顶错台量最大,为拱腰和拱底的1.1倍和2倍;穿越影响区内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呈现非均匀分布,拱顶和拱腰遭受较大剪力,而拱底所受剪力最小;穿越区边缘位置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最大,约为穿越中心区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的2.6~2.8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隧道上穿盾构隧道保护与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矩形顶管 上穿施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川黔地区濒危植物红豆树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明彬 韦小丽 +3 位作者 韦忆 王嫚 余大龙 袁刚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2,共14页
红豆树(Ormosia hosiei)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了解红豆树种群在川黔山区的生存现状及制约种群发展的原因,该文以川黔4个区域红豆树自然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群的... 红豆树(Ormosia hosiei)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了解红豆树种群在川黔山区的生存现状及制约种群发展的原因,该文以川黔4个区域红豆树自然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群的分布特征,每个种群分别设置2个面积为20 m×20 m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调查,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利用生存函数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川黔山区不同红豆树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河株村和干耳盘村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结构,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呈不规则“哑铃”型结构,红豆树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强,但中龄级个体容易缺失。(2)4个种群均为增长型,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其中河株村、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呈“多峰型”,种群在生长中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3)红豆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表现为幼龄级个体死亡率高,成熟龄级个体数量动态稳定的特点,其形成原因与山区地形特点和红豆树种子传播特性有关。(4)RDA排序结果显示,海拔和坡度是影响幼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导因子,干扰强度是影响种群中高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要因素。综上表明,川黔山区红豆树天然种群结构与数量特征的形成受制于山区地形特点、红豆树自身繁殖特性以及环境压力;通过对种群幼龄个体密度控制和中龄个体生长空间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种群幼苗存活率,促进中龄个体健壮生长,维持红豆树天然种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函数
下载PDF
高水压地层顶管出洞止水环漏浆处理技术研究
20
作者 熊亮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2期111-115,127,共6页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始发洞门可能因长期受地下水压过高、钢套环承压变形、止水胶圈长期受拉应力而失效等原因出现洞门漏浆、漏水问题,从而造成顶力陡增现象,随着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顶不动的严重后果。为了解决高水压地层顶... 在长距离顶管施工过程中,始发洞门可能因长期受地下水压过高、钢套环承压变形、止水胶圈长期受拉应力而失效等原因出现洞门漏浆、漏水问题,从而造成顶力陡增现象,随着顶进距离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顶不动的严重后果。为了解决高水压地层顶管出洞洞门止水环漏浆这一技术难题,笔者依托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实例分析了洞门止水环漏浆原因,介绍了一种高水压地层条件下顶管始发洞门止水环漏浆处理方法及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压 顶管 出洞 止水环 漏浆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