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豆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翟大才 姚建林 +5 位作者 王文娟 尹霞 李继 奚晓飞 任梦强 柏晓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4-819,共6页
为探究红豆树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本研究首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豆树叶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DPPH和ABTS法及抑菌圈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红豆树叶挥发... 为探究红豆树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本研究首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豆树叶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合DPPH和ABTS法及抑菌圈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红豆树叶挥发油中共检测出化合物36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0.50%;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4-二十烷二烯(25.72%)、1,19-二十烷二烯(10.85%)、2,6-二叔丁基对甲酚(10.14%)、邻苯二甲酸正丁基异丁基酯(9.75%)、(Z,Z)-6,9-二十烷二烯(7.60%)、(E,E)-α-金合欢烯(7.51%)、叶醇(4.74%)和2-异丙烯基-5-甲基-6-庚烯-1-醇(4.04%)。红豆树叶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半数有效量(ED_(50))分别为0.27、0.14 mg/mL,且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浓度呈量效相关。红豆树叶挥发油浓度为7.1 mg/mL时,其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分别为11.29、9.88、10.85和11.03 mm。本研究为红豆树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鄂西红豆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碧珠 郜祥雄 +1 位作者 彭东辉 王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9-57,共9页
【目的】对外植体采用特殊处理方法,并对不同培养时期的基本培养基进行调整,以建立高效、快速、繁殖系数高的鄂西红豆再生技术体系。【方法】以成熟度为80%的鄂西红豆种子为外植体,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 【目的】对外植体采用特殊处理方法,并对不同培养时期的基本培养基进行调整,以建立高效、快速、繁殖系数高的鄂西红豆再生技术体系。【方法】以成熟度为80%的鄂西红豆种子为外植体,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筛选适宜的芽诱导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并对诱导生根培养的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观察其成活率。【结果】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0.5mg/L+NAA 0.5mg/L+维生素B10.1mg/L+蔗糖30g/L+琼脂6.5g/L+活性炭1.5g/L,诱导率达85%;最适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WPM+6-BA 1.5 mg/L+KT 0.3 mg/L+TDZ 0.02 mg/L+NAA 0.5 mg/L+蔗糖30g/L+琼脂6.5g/L+活性炭1.5g/L;无根苗壮苗培养基为WPM+NAA 0.5 mg/L+IBA 1.0 mg/L+IAA 1.0mg/L+蔗糖30g/L+琼脂6.5g/L+活性炭1.5g/L。当无根苗生长到4-5cm时形成完整植株并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WPM+IBA 0.5mg/L+NAA 1.5mg/L+新型基因诱导生根剂0.05mg/L+蔗糖30g/L+琼脂6.5g/L+活性炭1.5g/L。【结论】建立的鄂西红豆再生技术体系可获得75%-85%的正常萌芽,生根率达85%以上,瓶苗移栽成活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红豆 组织培养 高效繁殖 高效再生
下载PDF
红豆树立木的主要性状特征研究(Ⅱ)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天汉 李健英 黄兴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红豆树胸高心材出现在10 a以后,相同立地环境且同龄的红豆树立木,其心材出现有迟早和大小的差别。心材材积与胸径呈幂函数关系、心材直径与胸径呈直线关系、心材直径与树高呈对数关系、心材直径与冠长呈直线关系、心材直径比率与胸径呈... 红豆树胸高心材出现在10 a以后,相同立地环境且同龄的红豆树立木,其心材出现有迟早和大小的差别。心材材积与胸径呈幂函数关系、心材直径与胸径呈直线关系、心材直径与树高呈对数关系、心材直径与冠长呈直线关系、心材直径比率与胸径呈自然对数函数关系;红豆树心材率达2倍以上标准差进行优树选择时,可望选出选择差较大、心材比率在90.2%的优树。Ⅰ级侧枝枝粗与胸径、冠长呈直线关系,与树高关系、枝下高不存在有实际意义的相关关系。红豆树林分中,通直的Ⅰ级木占调查样本数的33.7%、Ⅱ级木占21.1%、Ⅲ级木占24.7%、Ⅳ级木占17.5%、Ⅴ级木占3%。冠长与胸径呈直线关系、与树高呈对数关系,冠幅与胸径呈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性状特征 回归方程
下载PDF
红豆树育苗技术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剑明 谢金兰 +3 位作者 张冬生 张汉永 丁文恩 温伟文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6期33-35,59,共4页
红豆树是中国特有树种,属植物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用材树种。阐述了红豆树的形态特征和习性等,总结出红豆树育苗技术的播种、育苗管理要点,指出对种子的浸泡、沙藏催芽是关健技术。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红豆树苗木的繁育,提高苗木质量。
关键词 红豆树 育苗技术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红豆树苗木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天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3,90,共4页
红豆树1年生苗木质量评价标准为:Ⅰ级苗的临界值:总鲜重≥56.9 g,地径≥34.2 cm,苗高≥46.7 cm;Ⅱ级苗的临界值:56.9 g>总鲜重≥17.1 g,0.98 cm>地径≥0.67 cm,43.0 cm>苗高≥23.2 cm;Ⅲ级苗的临界值:17.1 g>总鲜重≥11.9 g... 红豆树1年生苗木质量评价标准为:Ⅰ级苗的临界值:总鲜重≥56.9 g,地径≥34.2 cm,苗高≥46.7 cm;Ⅱ级苗的临界值:56.9 g>总鲜重≥17.1 g,0.98 cm>地径≥0.67 cm,43.0 cm>苗高≥23.2 cm;Ⅲ级苗的临界值:17.1 g>总鲜重≥11.9 g,0.67 cm>地径≥0.56 cm,23.2 cm>苗高≥16.9 cm;Ⅳ级苗的临界值:总鲜重<11.9 g,地径<0.56 cm,苗高<16.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苗木 质量评价
下载PDF
红豆树百年老林分的主要生态特征值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郑天汉 黄昌尧 +1 位作者 蔡勇 江仁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5,39,共4页
分析红豆树(Ormosia hosiei)百年以上老林分的11个乔木层树种的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指标。红豆树在该生态环境中比其它树种的适应性都好。红豆树种群稳定性较好,榕冬青次之,其它树种尚处群落发... 分析红豆树(Ormosia hosiei)百年以上老林分的11个乔木层树种的相对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指标。红豆树在该生态环境中比其它树种的适应性都好。红豆树种群稳定性较好,榕冬青次之,其它树种尚处群落发育初期,演替趋势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老林分 生态特征值
下载PDF
红豆树苗木的质量性状分析及其主因子选择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天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红豆树总生物量、总干物质、根、茎、苗高、地径等18个苗木性状关系矩阵及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主分量分析中,总生物量指标的特征向量值最大,植株总生物量指标是反映苗木质量的相关中心,最能体现苗木的质量水平,植株生物量可以作为红豆... 红豆树总生物量、总干物质、根、茎、苗高、地径等18个苗木性状关系矩阵及主分量分析结果表明:主分量分析中,总生物量指标的特征向量值最大,植株总生物量指标是反映苗木质量的相关中心,最能体现苗木的质量水平,植株生物量可以作为红豆树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除了生物量指标以外,特征向量值次之的为苗高和地径2个指标。植株生物量鲜重、苗高、地径3个因子最能反映红豆树苗木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苗木 相关性 主分量分析
下载PDF
红豆树立木的主要性状特征研究(Ⅰ)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天汉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
分别测量与分析了红豆树立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胸高心材比率、枝粗系数、树干通直度系数、枝下高系数等13个性状特征及其变异程度,及各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材积生长与胸径、冠长、Ⅰ级侧枝粗度、树高、枝角、... 分别测量与分析了红豆树立木的胸径、树高、枝下高、胸高心材比率、枝粗系数、树干通直度系数、枝下高系数等13个性状特征及其变异程度,及各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材积生长与胸径、冠长、Ⅰ级侧枝粗度、树高、枝角、通直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枝下高呈显著相关。红豆树材用性优树选择因子的重要性序列为:胸径、枝下高、树高和胸高心材比率;枝下高与通直度可择其一作优树选择的评价指标;枝粗系数可作为红豆树干材的形质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性状特征 变异程度 相关矩阵
下载PDF
红豆树苗木根瘤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天汉 张俊钦 黄承梅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5期58-60,共3页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 红豆树根瘤的形成时间和根瘤的数量与圃地土壤的质量有关,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环境中,1 a生苗木中的根瘤少见,且根瘤个体极小;在土壤较贫瘠的圃地中,红豆树根瘤十分发达,数量多且形成时间早。红豆树根瘤能够促进苗木生长,有根瘤生长比无根瘤生长的1年生红豆树植株中,根系的干物质增长率46%、根系鲜重的增长率41.9%、茎干物质增长率40.3%、植株总干物质的增长率35.0%、植株总鲜重增长率22.4%、植株叶的干物质增长率14.8%。截根处理有助于根瘤菌感染苗木植株,苗木生长更健壮:截根处理的苗木径高比为4.1%,未截根处理的为3.4%;截根处理促进根系的发育,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47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26cm/株、侧根增加率为80.8%,截根处理的须根总长度228cm/株、未截根处理的侧根总长度为102cm/株、须根增加比率123.5%;截根处理促进苗木根幅的扩大,比未截根处理的根幅增大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根瘤 生长量 效应
下载PDF
红豆树老林分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郑天汉 陈元品 何国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7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红豆树群落乔木层物种种类相对较少,红豆树、榕冬青、青冈栎、苦槠4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居绝对优势地位,四者是红豆树群落的主要共建种;木荷、朴树、樟树、米槠、广东润楠、南岭黄檀6个树种的重要值分别为4.0、6.1、6.1、3.2、3.1、3.0,... 红豆树群落乔木层物种种类相对较少,红豆树、榕冬青、青冈栎、苦槠4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居绝对优势地位,四者是红豆树群落的主要共建种;木荷、朴树、樟树、米槠、广东润楠、南岭黄檀6个树种的重要值分别为4.0、6.1、6.1、3.2、3.1、3.0,在红豆树群落中的生态环境资源的竞争能力相差不大。红豆树在群落中处于乔木上层,为林中霸王木,具有较显著的相对优势度,成林后对光照条件的竞争具有绝对优势。红豆树群落乔木层的垂直层次结构中,上层木为红豆树和米槠,中层木为榕冬青和青冈栎,苦槠、木荷、朴树、樟树、广东润楠、南岭黄檀为下层木。红豆树在群落中的水平层次地位最高,榕冬青、青冈栎、米槠次之。乔木层中处于上层地位的4个树种在灌木层中,其幼树的重要值仍然位居前列,红豆树、青冈栎、苦槠、榕冬青的重要值分别为7.94、5.94、2.57、2.48。可见红豆树群落的自然演替趋势仍然以红豆树、青冈栎、榕冬青、苦槠为主要共生结构,在无干扰状态下红豆树群落能够实现自然更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重要值 结构特征
下载PDF
一种新的珍贵树种红豆树扦插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红敏 彭辉 +1 位作者 瞿虹 吴喜凤 《林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30-32,共3页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种子来源少,种苗紧缺,红豆树扦插繁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寻求最佳的内部控制因素,选择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提高扦插繁殖插穗的生根率,是扦插繁殖研究的焦点问题。另外现有扦插育苗技术生根慢、... 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种子来源少,种苗紧缺,红豆树扦插繁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寻求最佳的内部控制因素,选择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提高扦插繁殖插穗的生根率,是扦插繁殖研究的焦点问题。另外现有扦插育苗技术生根慢、培育周期长,成活率低也是红豆树扦插繁殖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对红豆树扦插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红豆树扦插繁殖的方法。本扦插方法大大缩短了种苗培育周期,以扦插时间计算可缩短种苗培育周期35~100d,且扦插后的实际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常规的红豆树扦插方式,提高了扦插育苗成活率,也降低了培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容易实施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扦插 繁殖 快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