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ertia-Gravity Waves during an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Event 被引量:5
1
作者 Lu LIU Lingkun RAN Shouting GAO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04-620,共17页
A numeric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 to analyze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inertia-gravity waves during an orographic rainstorm that occurred in the Sichu... A numeric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 to analyze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inertia-gravity waves during an orographic rainstorm that occurred in the Sichuan area on 17 August 2014. To exami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structures of the inertia-gravity waves and identify the wave types, three wavenumber-frequency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Fourier analysis, cross-spectral analysis, and wavelet cross-spectrum analysis)were applied. During the storm, inertia-gravity waves appeared at heights of 10-14 km, with periods of 80-100 min and wavelengths of 40-50 km. These waves were generated over a mountain and propagated eastward at an average speed of 15-20 m s^(-1). Meanwhil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inertia-gravity waves and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showed there was a mutual promotion process between them. The Richardson number and Scorer parameter we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eastward-moving inertia-gravity waves were trapped in an effective atmospheric ducting zone with favorable reflector and critical level conditions, which were the primary causes of the long lives of the waves. Finally, numerical experiments to test the sensitivity to terrain and diabatic heating we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suggested a cooperative effect of terrain and diabatic heating contributed to the propag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the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ertia-gravity waves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Fourier analysis wavelet cross-spectrum analysis
下载PDF
Antecedent snowmelt and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contributions to water supply of Pakistan disastrous floods,2022 被引量:2
2
作者 Yan WANG Peng CUI +5 位作者 Chen-Di ZHANG Guo-Tao ZHANG Jian-Sheng HAO Xu YUAN Yao-Zhi JIANG Lu WA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419-430,共12页
In 2022,the Pakistan witnessed the hottest spring and wettest summer in history.And devastating floods inundated a large portion of Pakistan and caused enormous damages.However,the primary water source and its contrib... In 2022,the Pakistan witnessed the hottest spring and wettest summer in history.And devastating floods inundated a large portion of Pakistan and caused enormous damages.However,the primary water source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these unprecedented floods remain unclear.Based on the reservoir inflow measurements,Multi-Source Weighted-Ensemble Precipitation(MSWEP),the fifth generation ECMWF atmospheric reanalysis(ERA5)products,this study quantified the contributions of monsoon precipitation,antecedent snow-melts,and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to floods in Pakistan.We found that the Indus experienced at least four inflow up-rushes,which was mainly supplied by precipitation and snowmelt;In upper Indus,abnormally high temperature continued to influence the whole summer and lead to large amounts of snowmelts which not only was a key water supply to the flood but also provided favorable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for the latter precipitation.Before July,the snowmelt has higher contributions than the precipitation to the streamflow of Indus River,with contribution value of more than 60%.Moreover,the snowmelt could still supply 20%-40%water to the lower Indus in July and August;The leading driver of 2022 mega-floods over the southern Pakistan in July and August was dominated by the precipitation,where terrain disturbance induced precipitation account to approximately 33%over the southern Pakistan.The results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flood formation,and to better predict future flood risks over complex terrain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e heavy rainfall SNOWMELT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Floods Pakistan
原文传递
海陀山冬季降水天气分型及冬奥预报应用
3
作者 陶亦为 张芳华 +3 位作者 胡宁 胡艺 刘珺 柳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30,共13页
基于2019—2021年1月1日至3月15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以下简称海陀山)降水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期间34次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分型,并对各天气型下不同海拔的降水实况特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海陀山降水根据天气系统及... 基于2019—2021年1月1日至3月15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以下简称海陀山)降水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期间34次降水过程进行天气分型,并对各天气型下不同海拔的降水实况特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海陀山降水根据天气系统及地形影响可分为偏北气流型、偏东气流型、低涡低槽型、回流低涡低槽型四种天气型。不同天气型下海陀山地形高度以下主要气流方向和强度、水汽垂直分布等条件,以及与地形相互作用使得不同海拔之间降水量、持续时间等呈现显著差异。偏北气流型受500 hPa槽后整层强偏北气流控制,形成越山气流,降水集中在高海拔地区;偏东气流型受低层偏东气流影响,降水集中在低海拔地区,以上两种天气型无天气尺度系统配合,由地形强迫作用主导,降水量不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低涡低槽型受高空东移低涡低槽作用,配合低层西南气流,高海拔降水量更多,同时该型也是海陀山冬季最主要的降水天气型;回流低涡低槽型受高空东移低涡低槽影响,配合降水前东风回流对低层增湿并起到冷垫作用,低海拔降水量更多,以上两种天气型均存在天气尺度系统,并叠加海陀山地形作用,降水量显著且持续时间长,会对赛事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上述特征统计结果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次强降雪预报服务中得到验证和应用,证明上述结果可以在冬季海陀山复杂地形降水预报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陀山 冬季降水 降水垂直分布 地形降水 天气分型
下载PDF
六盘山地区大气水汽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子分析
4
作者 邓佩云 常倬林 +5 位作者 何佳 杨萌 陈得圆 林彤 穆建华 戴言博 《干旱气象》 2024年第3期376-384,共9页
为有效开发六盘山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提高人工增雨的科学性,需掌握该区域大气水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利用1989—2018年六盘山地区国家基本站降水观测资料和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 为有效开发六盘山地区空中云水资源,提高人工增雨的科学性,需掌握该区域大气水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利用1989—2018年六盘山地区国家基本站降水观测资料和同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分析该区域大气可降水量、比湿、相对湿度、水汽通量等大气水汽要素的时空变化,并从水汽输送、地形作用、浮力频率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六盘山不同地区水汽条件及降水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六盘山山顶及东坡大气水汽条件均优于西坡,大值区主要集中在六盘山系主峰附近,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六盘山东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引起500 hPa辐散、700 hPa辐合的动力场,在夏季最明显,冬季最弱;浮力频率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东坡更高的浮力频率及更陡峭的地形,使重力波效应更为明显,具备更有利的垂直上升扩散条件及更大的降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大气可降水量 水汽条件 地形抬升 影响因子
下载PDF
Effect of Aerosol Particles on Orographic Clouds:Sensitivity to Autoconversion Schemes
5
作者 Hui XIAO Yan YIN +2 位作者 Pengguo ZHAO Qilin WAN Xiantong LI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Aerosol particles can serve as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to influence orographic clouds.Autoconversion,which describes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raindrops from the collision of cloud droplets,is an important proces... Aerosol particles can serve as 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CCN)to influence orographic clouds.Autoconversion,which describes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raindrops from the collision of cloud droplets,is an important process for aerosol-cloud-precipitation systems.In this study,seven autoconversion scheme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CN on orographic warm-phase clouds.As the initial cloud droplet concentration is increased from 100 cm^(-3)to 1000 cm^(-3)(to represent an increase in CCN),the cloud water increases and then the rainwater is suppressed due to a decrease in the autoconversion rate,leading to a spatial shift in surface precipitation.Inter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autoconversion schemes show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cloud water,rainwater,and surface precipitation to a chang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CCN is different from scheme to scheme.In particular,the decrease in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 due to increasing CCN is found to range from-87%to-10%depending on the autoconversion scheme.Moreover,the surfac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also changes significantly by scheme or CCN concentration,and the increase in the spillover(ratio of precipitation on the leeward side to total precipitation)induced by increased CCN ranges from 10%to 55%under different autoconversion schemes.The simulations suggest that autoconversion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aerosol and orographic clo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ographic cloud precipitation autoconversion aerosol particles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两次低涡暴雨过程降水特征和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夕迪 胡艺 +4 位作者 张芳 靳双龙 符娇兰 郝莹 张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93-1610,共18页
本文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11~13日(过程1)和2016年7月19~21日(过程2)华北地区两次低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南亚高压东伸加强、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中纬... 本文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11~13日(过程1)和2016年7月19~21日(过程2)华北地区两次低涡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南亚高压东伸加强、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中纬度西风带低涡系统东移北上发展、下游高压坝稳定维持的环流背景下,但过程1的累计雨量、降雨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和极端性均不及过程2。两次过程的低空急流差异明显,过程1以低涡南侧的西南急流为主,过程2不仅西南急流更强,低涡北侧的偏东风急流同样显著,低层偏东风在太行山东麓地形的作用下产生了更明显的强降水。两次过程的低涡强度、结构及路径存在明显差别,过程1的低涡发展较为浅薄,仅在对流层中低层存在明显的正涡度,且在过程后期移动速度较快,一路沿太行山北上并最终在河北北部消散;而过程2的低涡更为深厚,后期在河北西南部稳定少动直至消散。两次过程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第一阶段,过程1的低层辐合主要出现在低涡中心附近的山西南部至河南北部,而过程2的辐合主要出现在低涡北侧偏东风急流与地形交界处的河北西部地区;在第二阶段中,两次过程均出现了类似于台风螺旋雨带结构的低涡螺旋型对流雨带,但过程1主要出现在低涡东侧,而过程2主要发生在低涡北侧,这可能是由于水平涡度旋度、差动垂直涡度平流、暖平流以及非绝热加热的分布差异导致的;在第三阶段,过程1的低涡已移至华北北部,低涡中心附近的强辐合配合不稳定层结和地形抬升产生了较强降雨;而过程2的低涡仍然位于河北西部,低涡东北侧的暖切变辐合不及过程1,但对流不稳定层结更深厚,从而产生了更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及更强的降雨。上述结论有助于理解两次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和强度差异及可能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低涡暴雨 低涡结构 地形降水 螺旋型对流雨带 对流不稳定
下载PDF
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戴进 余兴 +1 位作者 Daniel ROSENFELD 徐小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9-1332,共14页
以华山站为影响站,周围的西安、渭南和华阴作为对比站,通过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变化趋势以及Ro与能见度关系的分析,定量研究了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Ro的演变分析表明:有观测以来Ro逐年递... 以华山站为影响站,周围的西安、渭南和华阴作为对比站,通过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变化趋势以及Ro与能见度关系的分析,定量研究了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Ro的演变分析表明:有观测以来Ro逐年递减,减幅为14%~20%,即影响站与对比站相比降水量减少了14%~20%;Ro的减少趋势与能见度递减、气溶胶递增相吻合,说明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Ro的递减主要是减少了中小雨(日雨量小于30 mm)的天数,这种影响对浅薄的生命期较短的地形云降水作用更明显,对于华山站,30 mm以下的降水都会受到入云气溶胶的抑制作用,而西安站为5 mm以下,入云气溶胶浓度越高,就有越厚的降水云受气溶胶影响而抑制降水;在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的春秋季,气溶胶抑制华山地形云降水20%左右,最大可达25%;在热对流条件下,气溶胶对地形云和对平原地区云的抑制作用基本相当。不同风速风向下Ro的变化趋势表明,Ro递减随风速增大而加快,迎风向(240°~30°)大风(≥5 m/s)时减少降水超过30%。由Ro与能见度关系的定量分析发现,当能见度在14 km时Ro为1.8左右,随着能见度的降低Ro逐渐减小,当能见度小于8 km时,R0约为1.2,减小了30%左右;华山对于华阴的Ro与能见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81。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归纳出气溶胶抑制秦岭地区地形云降水的初步物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地形云降水 地形强化因子(Ro) 能见度 抑制
下载PDF
西藏地区复杂地形下的降水空间分布估算模型 被引量:36
8
作者 舒守娟 喻自凤 +1 位作者 王元 白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42,共8页
本文提供了一个描述西藏地区年、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估算模型.利用卫星遥测数字化地形高程资料和西藏地区仅有的2 7个常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降水整编资料,根据地形坡向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西藏地区的年、季降水量... 本文提供了一个描述西藏地区年、季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估算模型.利用卫星遥测数字化地形高程资料和西藏地区仅有的2 7个常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降水整编资料,根据地形坡向站点分为三类.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西藏地区的年、季降水量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遮蔽度等6个地理、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估算西藏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此方法建立的关于西藏地区降水量与诸因子之间方程的相关性显著,平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分别为0 93mm和1 16 % ,对估算模型进行F检验,均通过置信度为0 95的相关检验,回归效果较显著.分析表明估算降水能够定量、定性地再现西藏地区的实际降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降水分布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估算模型
下载PDF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8
9
作者 王乃昂 马宁 +3 位作者 陈红宝 陈秀莲 董春雨 张振瑜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3-160,共8页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定位观测的降水数据,结合其外围南缘、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4个气象站同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的降水特征以及高大沙山对降水的影响,比较了沙漠腹地与外围降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降水以小雨为主,且一... 利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定位观测的降水数据,结合其外围南缘、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4个气象站同期降水资料,分析了沙漠腹地的降水特征以及高大沙山对降水的影响,比较了沙漠腹地与外围降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沙漠腹地降水以小雨为主,且一般在1~2 h内结束。沙漠腹地与外围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较好的一致性,观测期间腹地的年降水量少于南缘阿拉善右旗气象站,但明显多于东南缘、北缘和西北缘。沙漠腹地降水的季节变率很大,年降水量往往由某些集中降水日决定,具有高度集中性。腹地的高大沙山对降水有一定影响,沙山顶部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皆略多于丘间地,较长的单次降水过程之持续时间及累积降水量亦有类似特征。强降水事件发生时,沙漠腹地在16.8 km的空间距离上有"斑块"现象。日降水量的相关距离分析显示,夏半年日降水量空间相关性随距离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冬半年因多冷锋降水而使其日降水量在约50 km空间尺度上仍有较好的相关性,50 km以外相关性则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观测 降水 地形效应 相关距离分析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下载PDF
气溶胶对秦岭山脉地形云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徐小红 余兴 戴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7,共11页
以华山站为影响站,其周围华阴、渭南、西安为对比站,通过对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_o)的变化趋势以及R_o与能见度变化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气溶胶对秦岭地形云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观测以来R_o逐年递减,1980年后R_o递... 以华山站为影响站,其周围华阴、渭南、西安为对比站,通过对影响站与对比站降水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_o)的变化趋势以及R_o与能见度变化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气溶胶对秦岭地形云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观测以来R_o逐年递减,1980年后R_o递减更快,减幅达20%;R_o的减小趋势与能见度递减、气溶胶递增相吻合,说明气溶胶的增加抑制了地形云降水;华山1980年后的年平均雨量比1980年前减少了15%,达132mm,而平原地区的减少量不超过3%(16mm)。分析气溶胶抑制地形云降水的物理过程发现,R_o的递减主要是减少了中小雨(日雨量小于30mm)的天数,而对大于30mm的降水影响较小,说明气溶胶对浅薄的生命期较短的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在以动力强迫抬升为主的春秋季,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平原地区,1980—2004年间降水减少了20%~30%;在热力作用下,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与平原地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地形云降水 地形强化因子(Ro)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人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影响:以黄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江琪 银燕 +2 位作者 单云鹏 李爱华 陈魁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5-413,共9页
选取黄山站为高山站,周围黄山区、绩溪、黄山市三个低海拔高度站为对比站,比较高山站与对比站1960—2009年降水量差值,即地形影响因子R0的变化趋势,以及同期能见度的变化,分析了人为气溶胶对黄山地形云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960—1... 选取黄山站为高山站,周围黄山区、绩溪、黄山市三个低海拔高度站为对比站,比较高山站与对比站1960—2009年降水量差值,即地形影响因子R0的变化趋势,以及同期能见度的变化,分析了人为气溶胶对黄山地形云降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1960—1979年能见度下降,气溶胶含量增大,R0升高;1980—1989年,能见度升高,气溶胶含量有下降趋势,不同对比站R0变化趋势不同;1990—2009年,能见度下降,气溶胶含量升高,R0显著下降。气溶胶对降水的影响作用与背景气溶胶浓度有关,背景气溶胶浓度较低时,增加气溶胶浓度可促进降水;背景气溶胶浓度较高时,增加气溶胶含量对降水抑制作用显著,对应的能见度阈值为10km。当气溶胶对降水起抑制作用时,抑制作用与风速成反比,与风频和各风向平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云降水 气溶胶 地形影响因子 能见度
下载PDF
褐飞虱的降落机制 被引量:43
12
作者 胡高 包云轩 +1 位作者 王建强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68-5075,共8页
应用MM5中尺度数值模拟模式和GrADS气象图形软件,对1999年6月22日~7月2日一次褐飞虱迁飞降落过程及其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并侧重对灵川、东至、徽州3个站点的降虫机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迁飞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降虫区:天柱... 应用MM5中尺度数值模拟模式和GrADS气象图形软件,对1999年6月22日~7月2日一次褐飞虱迁飞降落过程及其大气背景场进行了个例研究,并侧重对灵川、东至、徽州3个站点的降虫机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迁飞过程有两个明显的降虫区:天柱-灵川-贺县一线范围内(降虫区Ⅰ)和三都-天柱-黔阳-修水-东至-徽州-奉贤一线(降虫区Ⅱ);(2)低空急流为褐飞虱北迁提供了运载气流,降虫区位于降水区边缘;(3)地形降水胁迫害虫降落是降虫区Ⅰ褐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梅雨锋降水导致了褐飞虱集中降落在降虫区Ⅱ;(4)虫源的空间分布差异和不同的天气条件导致了东至、徽州地区不同的降虫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降落 梅雨锋 地形胁迫
下载PDF
中国区域地理、地形因子对降水分布影响的估算和分析 被引量:59
13
作者 舒守娟 王元 熊安元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03-1712,共10页
不同与以往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首次尝试将新型的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的降水建模中.利用区域内394个气象观测站建站到2000年45年(及以上)的降水资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年、季降... 不同与以往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首次尝试将新型的第二代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的降水建模中.利用区域内394个气象观测站建站到2000年45年(及以上)的降水资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年、季降水量和地理、地形因子(包括纬度、经度、地形高程、坡度、坡向和遮蔽度)的关系模型,估算了区域降水量中地理、地形的影响部分,并分析了这种影响的特征.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解释70%以上的因变量的变异,相关系数基本都在0.84以上,经交叉有效性检验,模型的回归效果较显著.分析表明,在多元线性回归不适用的情况下,本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简单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定性、定量地再现实际降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地理因子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钟形地形动力抬升和重力波传播与地形云和降水形成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郭欣 郭学良 +1 位作者 付丹红 牛生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6-800,共15页
地形云和降水过程在区域水循环、水资源、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数值模拟试验,以及通过引入表示大气层流速度、层结稳定度和地形特征的关系参数——湿Froude数(Fw),研究了北京2009年5月1... 地形云和降水过程在区域水循环、水资源、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数值模拟试验,以及通过引入表示大气层流速度、层结稳定度和地形特征的关系参数——湿Froude数(Fw),研究了北京2009年5月1日湿条件不稳定大气层结下,地形云和降水形成过程与地形动力抬升和地形重力波传播之间的关系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地形最大高度2km、半宽10km的条件下,层流速度从2.5m/s逐步增加到25m/s时,对应的湿Fw数从0.19增加到1.81。当Fw≤1时,地形的阻挡起主要作用,由地形抬升形成的地形云主要产生在迎风坡一侧。地形重力波主要产生在迎风坡,并向上游传播,先形成层状云,最后演变为准稳定浅对流波状云。最大降水主要发生在紧靠山顶的迎风坡一侧,但当Fw很小时,地形云不产生降水。当Fw>1时,地形抬升形成的云主要发生在山顶附近,而地形重力波主要形成在背风坡,并向下游方向传播,形成准稳定波状云。最大降水主要产生在紧靠山顶的背风坡一侧。另外,在弱湿条件不稳定大气层流下,地形降水主要由地形动力抬升造成的暖云微物理过程产生,地形重力波形成的波状云几乎不产生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条件不稳定层流 地形云和降水 地形重力波传播 北京
下载PDF
地形效应引起的局地扰动对华南降水预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道生 陈子通 +2 位作者 谢东东 戴光丰 钟水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81,共9页
利用中尺度模式对一次华南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式对南岭.武夷山地区的降水存在漏报或预报强度偏弱的现象。通过与提前12h预报结果的对比看出,引起这种预报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次预报的模式初值中未包含地形强迫造成的小... 利用中尺度模式对一次华南强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模式对南岭.武夷山地区的降水存在漏报或预报强度偏弱的现象。通过与提前12h预报结果的对比看出,引起这种预报误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次预报的模式初值中未包含地形强迫造成的小尺度局地扰动信息。对地形重力波拖曳和阻塞流拖曳参数化方案的比较发现,阻塞流拖曳力强度明显强于地形重力波拖曳,它有可能导致雨带位置偏离实况。一系列的初值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南岭-武夷山地区上空850~500hPa的风场扰动增量对改进本次降水预报效果的影响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效应 扰动 中尺度模式 华南降水
下载PDF
五台山区地形雨减少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汉波 杨大文 雷志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4-680,共7页
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减少的原因倍受关注,以五台山地区为例分析地形雨减少对水资源量的影响,分析五台山站与山下周边的5个站点年降水量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减少趋势以揭示地形雨的减少;并利用水热耦合平衡方程定量评估地形雨减少对... 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减少的原因倍受关注,以五台山地区为例分析地形雨减少对水资源量的影响,分析五台山站与山下周边的5个站点年降水量之比——地形强化因子(Ro)的减少趋势以揭示地形雨的减少;并利用水热耦合平衡方程定量评估地形雨减少对该地区水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间Ro减少了0.53(27%),即地形雨大幅度减少;导致南庄水文站控制的五台山地区天然年径流量减少了1.9亿m3/a,占径流总减少量的70%,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26%。中国很多地区的降水观测站网都缺少位于山上的雨量站,难以估计山区地形雨的减少,导致根据降水进行径流计算时,会低估水资源的减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雨 水资源 五台山 降雨插值 地形强化因子
下载PDF
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云微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II):云微物理过程和地形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刘卫国 刘奇俊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9,共14页
本文是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微物理过程模拟的第II部分。文中利用第I部分中祁连山夏季两个地形云降水个例的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地形云及其降水发展期间云微物理过程的特征及变化,并通过与平坦地面条件下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了云发展... 本文是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结构和微物理过程模拟的第II部分。文中利用第I部分中祁连山夏季两个地形云降水个例的模拟结果,详细分析了地形云及其降水发展期间云微物理过程的特征及变化,并通过与平坦地面条件下模拟结果的对比,研究了云发展过程中的地形影响。研究表明,地形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受地形影响很大,冰相微物理过程明显增强;地形影响下云的主要降水机制也受到影响甚至被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微物理过程 地形云 降水机制
下载PDF
祁连山区能量场特征与降水分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乾 陈添宇 张逸轩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6-1054,共9页
采用祁连山地形云野外观测的资料,分西南气流移动、西南气流阻塞、西北和平直西风气流型,用三维插值方法分型计算湿静力总温度Tσ场和总降水场,分析了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冷龙岭西段降水分布与能量场特征的关系.对比山脉南北坡与山外同高... 采用祁连山地形云野外观测的资料,分西南气流移动、西南气流阻塞、西北和平直西风气流型,用三维插值方法分型计算湿静力总温度Tσ场和总降水场,分析了不同的大尺度流型下冷龙岭西段降水分布与能量场特征的关系.对比山脉南北坡与山外同高度Tσ的日变化,发现山坡Tσ全天高于山外,山脉呈高能岛其外围有能量锋,不同流型下南北坡能量锋强度和Tσ垂直廓线有明显差异,其与地形云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局地环境因子中,冷龙岭南北坡平均日雨量与对流不稳定度指数(ΔTσ=地面Tσ-500 hPaTσ)的负相关最高,其次是地面至300 hPa平均Tσ呈正相关.可看出,高能弱对流不稳定时日雨量最大,反之低能强对流不稳定时多为小雨或无雨;冷龙岭南北坡的能量锋强度与日雨量相关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湿静力总温度场 地形云降水
下载PDF
祁连山云特征参数及人工增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研峰 王聚杰 +2 位作者 尹宪志 程鹏 王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4-443,共10页
综述了祁连山区云特征参数及人工增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祁连山区空中水汽特征、云量分布、不同云系分布特征、云光学特征、云降水机制、降水分布、人工增雨有利天气系统、催化机制以及人工增雨综合效益,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 综述了祁连山区云特征参数及人工增雨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祁连山区空中水汽特征、云量分布、不同云系分布特征、云光学特征、云降水机制、降水分布、人工增雨有利天气系统、催化机制以及人工增雨综合效益,有助于全面、深入了解祁连山区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增雨机制。进一步对祁连山区综合应用多种观测资料,结合云数值模式,深入研究地形云结构及降水机制、定量化的人工增雨作业科学指标、播云优化技术、地形与垂直气流相互作用对天气系统影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云特征参数 人工增雨 地形云结构及降水机制 地形
下载PDF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机理及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
作者 钟水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2-1132,共11页
本文分别从观测试验分析研究、地形降水物理机制以及地形降水模拟与可预报性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对地形降水观测、数值模拟和预报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概括了近些年来开展的若干地形降水观测试验、数值模式的若干线性地形降水方案,... 本文分别从观测试验分析研究、地形降水物理机制以及地形降水模拟与可预报性研究等方面回顾了近年来对地形降水观测、数值模拟和预报方法方面取得的进展。概括了近些年来开展的若干地形降水观测试验、数值模式的若干线性地形降水方案,以及模式中次网格地形参数化效应对地形降水预报的影响。回顾了包括地形维度与几何分布、水汽分布及水汽凝结效应、大气稳定性等对地形降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线性地形降水方案,综合考虑了次网格地形阻塞效应和大气降水概率因子,利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检验了新简化线性地形降水参数化方案的应用情况。指出对地形降水机理研究和预报技术的改进,需进一步开展多种地形观测试验和多源资料机理分析,研究不同尺度天气系统在多尺度复杂地形下的相互作用,改进数值模式动力、物理精度以及资料同化理论技术,以期提高对地形降水的认识水平和数值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降水 GRAPES 地形降水参数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