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沃达丰已完成对MobiFon和Oskar的收购
1
《无线电技术与信息》 2005年第3期78-78,共1页
在与Telesystem International Wireless(TIW)进行了确认商谈后,还不到一周的时间,沃达丰就以35亿美元的资金收购了TIW在东欧的无线资产。
关键词 沃达丰公司 MobiFon公司 oskar公司 企业收购
下载PDF
Oskar Fischinger在Jack Rutberg的展出
2
《现代艺术》 2001年第6期61-61,共1页
实验电影艺术的先驱Oskar ischinger(1900—1967),因其19世纪30年代的抽象动画电影而名扬天下,并且通过移动的几何图形或图案激发了一种所谓“可视音乐”的灵感,对他延续达百年之久的崇拜之情又一次体现在了对这位出生在德国的艺术... 实验电影艺术的先驱Oskar ischinger(1900—1967),因其19世纪30年代的抽象动画电影而名扬天下,并且通过移动的几何图形或图案激发了一种所谓“可视音乐”的灵感,对他延续达百年之久的崇拜之情又一次体现在了对这位出生在德国的艺术家的电影作品的再次编纂中,该活动由iota中心(一个非赢利性的、致力于保留抽象流派的电影和录象的组织)发起并予以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kar Fischinger 艺术家 实验电影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2019 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获奖名单揭晓
3
作者 Mustafah Abdulaziz Nanna Heitmann 《摄影之友》 2019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9月3日,今年久负国际赞誉的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的获奖者在徕卡诞生地——德国威兹勒小镇诞生。Mustafah Abdulaziz凭借"水"系列作品获得了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评委会的肯定。而新人奖的归属则是Nanna Heitman... 9月3日,今年久负国际赞誉的徕卡奥斯卡·巴纳克摄影奖的获奖者在徕卡诞生地——德国威兹勒小镇诞生。Mustafah Abdulaziz凭借"水"系列作品获得了徕卡奥斯卡·巴纳克奖评委会的肯定。而新人奖的归属则是Nanna Heitmann和她的作品集"躲避巴巴亚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纳克 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 2019 奥斯卡
原文传递
美的色调——兼论奥斯卡影像色调的表达机制
4
作者 苏月奂 马立新 《文化艺术研究》 2013年第1期154-160,共7页
影像色调以一种既模糊又有一定导向的方式辅助影像传达情感和意义。奥斯卡影像的色调运用以表达人性为终极目的,以逼真塑造生活实体为基本宗旨,避免花哨浮躁的形式主义,有的放矢地挑战观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力求取得色调再现和表现的完美... 影像色调以一种既模糊又有一定导向的方式辅助影像传达情感和意义。奥斯卡影像的色调运用以表达人性为终极目的,以逼真塑造生活实体为基本宗旨,避免花哨浮躁的形式主义,有的放矢地挑战观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力求取得色调再现和表现的完美平衡,因此最具激发观众自由情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卡影像 色调 再现 表现 自由情感
下载PDF
现象学的数学哲学与现象学的模态逻辑——从胡塞尔与贝克尔的思想关联来看 被引量:6
5
作者 倪梁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7,35,共18页
从贝克尔(O.Becker)的现象学数学哲学与模态逻辑论引发的思考表明:胡塞尔、海德格尔各自的现象学数学哲学与模态理论在胡塞尔那里是遵循了一条从判断内容向判断活动回溯的路线,更宽泛地说,是从意识体验对象向意识体验活动、从意向相关... 从贝克尔(O.Becker)的现象学数学哲学与模态逻辑论引发的思考表明:胡塞尔、海德格尔各自的现象学数学哲学与模态理论在胡塞尔那里是遵循了一条从判断内容向判断活动回溯的路线,更宽泛地说,是从意识体验对象向意识体验活动、从意向相关项向意向活动回溯的路线——一条认识论的或超越论的路线,而在海德格尔那里则是遵循了一条从意向性分析向生存状态分析回溯的路线——一条发生论的或存在论的路线。撇开胡塞尔在未发表手稿中的种种发生现象学思考不论,他的思想路径主要是沿康德的超越论哲学向度前行的,即从结构上的被奠基者回溯到作为其可能性条件的奠基者上;而海德格尔的思想路线则是沿黑格尔的发生论哲学向度前行的,即从发生上的被奠基者回溯到作为其发生起源的奠基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的数学哲学 现象学的模态逻辑 埃德蒙德·胡塞尔奥斯卡·贝克尔
原文传递
从奥斯卡·施莱默的《三元芭蕾》看包豪斯之舞的创作要素 被引量:2
6
作者 龙一馨 何人可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20世纪20年代,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加入包豪斯并担任其剧场的形式大师,"包豪斯之舞"逐渐步入了人们的视野。身为画家、雕塑家的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空间、形式、艺术形象以及"人"的理解,开启了... 20世纪20年代,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加入包豪斯并担任其剧场的形式大师,"包豪斯之舞"逐渐步入了人们的视野。身为画家、雕塑家的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空间、形式、艺术形象以及"人"的理解,开启了舞蹈创作的新思路。《三元芭蕾》是包豪斯舞蹈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施莱默探索以"人"为主体,复兴剧场艺术较早的实践。文章从施莱默的创作理念和《三元芭蕾》的解读与归纳入手,分析他的新思路在包豪斯舞蹈创作上所聚焦的要素,为未来舞蹈创作方向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卡·施莱默 三元芭蕾 艺术形象 空间 形式
原文传递
设计作为研究的实验性考古——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 被引量:1
7
作者 胡臻杭 《中国建筑教育》 2020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中国美术学院与包豪斯德绍基金会共同开展了重新发掘"包豪斯舞台"当代价值的联合教学与研究,笔者作为中方艺术指导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1921年开始的包豪斯舞台工作坊是历史上包豪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中国美术学院与包豪斯德绍基金会共同开展了重新发掘"包豪斯舞台"当代价值的联合教学与研究,笔者作为中方艺术指导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1921年开始的包豪斯舞台工作坊是历史上包豪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23~1929年间奥斯卡·施莱默创建了实验性的教学环境,舞台和表演成为全面探索"空间和形式产生""人和空间关系"的重要媒介。在史学观念的指导下,中方提出基于笔者既有宋代剧场的研究成果,将宋杂剧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项目纳入到"宋代戏剧/剧场研究"的学术框架中。该项教学与研究借由"设计作为研究"和"实验性考古"的方法,其成果最终通过"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呈现。在该项目中,一方面包豪斯舞蹈之人体几何模式和空间运动借由宋杂剧得到全新探索,另一方面它亦作为宋杂剧复原之载体。本文旨在揭示、总结该项工作背后的教学、研究思路,并探讨相关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豪斯 剧场 舞蹈 奥斯卡·施莱默 宋杂剧 设计作为研究 实验性考古 建设性误读
原文传递
整体可持续建筑设计探析——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利勇 李震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7年第2期22-29,共8页
运用整体性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分别从行为、系统、体验和文化视角深入分析慕尼黑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其中,前两种为客观方法,后两种为主观方法。以寻求其为达到整体可持续建筑的目标,如何挖掘建筑空间和形体特性、统筹材料、结构和设... 运用整体性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分别从行为、系统、体验和文化视角深入分析慕尼黑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其中,前两种为客观方法,后两种为主观方法。以寻求其为达到整体可持续建筑的目标,如何挖掘建筑空间和形体特性、统筹材料、结构和设备设计,实现建筑形式与外部影响因素、生长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探求建筑师实现整体可持续设计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指出整体性是可持续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国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可持续设计 慕尼黑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 行为视角 系统视角 体验视角 文化视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