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膝关节周径、VAS指数(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等长抵抗运动肌力,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 og motion)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膝关节周径、VAS指数(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等长抵抗运动肌力,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 og motion)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并纳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手术指征实施手术治疗,行手术前将依据膝关节功能评估康复系统给予术前系统评估,术后定期给予评估及物理治疗。结果 TKA术后不同康复阶段统计描述可见治疗组膝关节周径、VAS指数、等长抵抗运动肌力及腰椎骨密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各项评估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的控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康复的疗效。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整群抽样2013-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057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0岁,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XR-6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左侧髋关节股骨颈、大粗...目的探讨沈阳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整群抽样2013-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057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0岁,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XR-6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左侧髋关节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BMD值及一般资料的调查。将检测结果以髋关节各部位T值分组,按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层,对不同分组情况的骨质疏松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 1)本次检测的4057例调查女性人群在左侧髋关节3个部位(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区)中,不同年龄和BMI的T值和BMD值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39岁和40~49岁的年龄段,在3个部位BMD和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岁的人群中,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BMD和T值下降的速度比较显著。(2)不同年龄组Ward’s三角区、大粗隆股骨颈BMD值和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骨质疏松的人群中,大粗隆的部位出现骨质疏松情况的平均年龄为(65.85±10.65)岁,股骨颈部位为(72.08±9.36)岁,Ward’s三角区部位为(63.56±10.23)岁。(4)应用卡方检验,高BMI人群股骨颈骨质疏松率为0.6%,正常BMI人群为3.4%,低BMI人群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BMI、正常BMI和低BMI大粗隆部位骨质疏松率分别为8.6%、18.8%和53.6%(P<0.001)。结论 1)在>49岁的人群中,髋关节3个部位骨矿物含量下降速度均较快。(2)随着年龄的增加,Ward’s三角区的BMD值和T值下降的速度最早最快,大粗隆部位和股骨颈部位的BMD和T值相对较高,降低的速度也较慢。(3)骨质疏松的人群中,大粗隆的部位出现骨质疏松情况的平均年龄最高,其次为股骨颈部位,平均年龄最低的为Ward’s三角部位。(4)低BMI的人群3个部位的骨质疏松率显著较高。在股骨颈部位和大粗隆部位,高BMI的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的人数远低于低BMI的人群。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膝关节周径、VAS指数(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等长抵抗运动肌力,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 og motion)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确诊并纳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8例。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手术指征实施手术治疗,行手术前将依据膝关节功能评估康复系统给予术前系统评估,术后定期给予评估及物理治疗。结果 TKA术后不同康复阶段统计描述可见治疗组膝关节周径、VAS指数、等长抵抗运动肌力及腰椎骨密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各项评估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的控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康复的疗效。
文摘目的探讨沈阳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整群抽样2013-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4057例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年龄16~90岁,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XR-600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左侧髋关节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BMD值及一般资料的调查。将检测结果以髋关节各部位T值分组,按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分层,对不同分组情况的骨质疏松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结果 1)本次检测的4057例调查女性人群在左侧髋关节3个部位(股骨颈、大粗隆、Ward’s三角区)中,不同年龄和BMI的T值和BMD值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39岁和40~49岁的年龄段,在3个部位BMD和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岁的人群中,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BMD和T值下降的速度比较显著。(2)不同年龄组Ward’s三角区、大粗隆股骨颈BMD值和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骨质疏松的人群中,大粗隆的部位出现骨质疏松情况的平均年龄为(65.85±10.65)岁,股骨颈部位为(72.08±9.36)岁,Ward’s三角区部位为(63.56±10.23)岁。(4)应用卡方检验,高BMI人群股骨颈骨质疏松率为0.6%,正常BMI人群为3.4%,低BMI人群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BMI、正常BMI和低BMI大粗隆部位骨质疏松率分别为8.6%、18.8%和53.6%(P<0.001)。结论 1)在>49岁的人群中,髋关节3个部位骨矿物含量下降速度均较快。(2)随着年龄的增加,Ward’s三角区的BMD值和T值下降的速度最早最快,大粗隆部位和股骨颈部位的BMD和T值相对较高,降低的速度也较慢。(3)骨质疏松的人群中,大粗隆的部位出现骨质疏松情况的平均年龄最高,其次为股骨颈部位,平均年龄最低的为Ward’s三角部位。(4)低BMI的人群3个部位的骨质疏松率显著较高。在股骨颈部位和大粗隆部位,高BMI的人群中出现骨质疏松的人数远低于低BMI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