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骼生(Osteoglas^(TM))替代骨移植修复四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永武 夏剑 +3 位作者 刘海萍 黄科第 徐仁平 万青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固骼生(Osteoglas)修复四肢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临床观察,探讨生物活性材料在骨科中替代骨移植作用机理,从而为生物活性玻璃中骨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例骨缺损,18例骨不连、骨连断端咬除瘢痕组织及硬化骨... 目的 通过对固骼生(Osteoglas)修复四肢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临床观察,探讨生物活性材料在骨科中替代骨移植作用机理,从而为生物活性玻璃中骨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例骨缺损,18例骨不连、骨连断端咬除瘢痕组织及硬化骨,并钻孔到髓腔后,将生物活性玻璃颗粒充填,或与内固定,外固定结合,术后第4、8、12周、6个月、12个月进行X线摄片追踪观察。 结果 18例骨不连1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3个月诱导成骨率79.3%,术后6个月诱导成骨率100%,出现连续性骨痂19例,临床愈合率为65.5%,1年以上达临床愈合标准29例,临床愈合率为100%,13个例骨缺损(骨肿瘤、骨囊肿)术后6个月缺损区完全愈合。 结论: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四肢骨缺损,成骨速度快,在很短时间能迅速与骨组织和软组织成紧密连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在很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新生骨,骨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界面稳定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替代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高生物活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骨缺损 诱导成骨 固骼生
下载PDF
Continuously released Zn^(2+)in 3D-printed PLGA/β-TCP/Zn scaffolds for bone defect repair by improving osteoinduc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被引量:3
2
作者 Chunxu Li Fengbo Sun +7 位作者 Jingjing Tian Jiahao Li Haidan Sun Yong Zhang Shigong Guo Yuanhua Lin Xiaodan Sun Yu Zhao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361-375,共15页
Long-term nonunion of bone defects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problem in orthopedic treatment.Artificial bone graft materials such as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β-tricalcium phosphate(PLGA/β-TCP)scaffolds are expect... Long-term nonunion of bone defects has always been a major problem in orthopedic treatment.Artificial bone graft materials such as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β-tricalcium phosphate(PLGA/β-TCP)scaffolds are expect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due to their suitable degradation rate and good osteoconductivity.However,insuffici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lack of osteoinductivity and infections after implanted limit its large-scale clinical application.Hence,we proposed a novel bone repair bioscaffold by adding zinc submicron particles to PLGA/β-TCP using low temperature rapid prototyping 3D printing technology.We first screened the scaffolds with 1 wt%Zn that had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could stably release a safe dose of zinc ions within 16 weeks to ensure long-term non-toxicity.As designed,the scaffold had a multi-level porous structure of biomimetic cancellous bone,and the Young’s modulus(63.41±1.89 MPa)and compressive strength(2.887±0.025 MPa)of the scaffold were close to those of cancellous bone.In addition,after a series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the scaffolds proved to have no adverse effects on the viability of BMSCs and promoted their adhes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as well as exhibiting higher osteogenic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than PLGA/β-TCP scaffold without zinc particles.We also found that this osteogen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might be related to Wnt/β-catenin,P38 MAPK and NFkB pathways.This study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f bone regeneration mechanism of Zn-containing biomaterials.We envision that this scaffold may become a new strategy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printing Zinc submicron particles osteoinductIVITY ANTI-INFLAMMATORY bone defect repair
原文传递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 Bone Matrix Gelatin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锋 王泰仪 +1 位作者 夏仁云 马润芝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5年第2期90-94,共5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24 cases of bone defect resulting from bone tumor or tumor condition excision, and of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treated by human bone matrix gelatin. The success rate of bone defect r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24 cases of bone defect resulting from bone tumor or tumor condition excision, and of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treated by human bone matrix gelatin. The success rate of bone defect repair and spinal fusion is 91. 67 %.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uman bone matrix gelatin has. excellent osteoinductive effect and is ideal substitute for bone autograf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matrix gelatin bone defect repair osteoinduction spinal fusi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Porous 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porous 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Complex in Rabbit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4
作者 李祖兵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5年第B12期141-143,共3页
We investigated the osteogenic characteristic and biodegradation behavior of porous beta-tricalcitum phosphate ( β- TCP )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 BMP/ β- TCP ) complex in mand... We investigated the osteogenic characteristic and biodegradation behavior of porous beta-tricalcitum phosphate ( β- TCP ) an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 BMP/ β- TCP ) complex in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and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of BMP / β- TCP complex in repairing bone defects. Bone defects created in the lower margin of bilateral mandible bodies in 12 rabbits were repaired with β- TCP ( control group ) and BMP/ β- TCP complex ( experimental group ) respectively. The rabbits were euthanized after 2, 4, 8 and 12 weeks and examined by macroscopy, radiography, histology, histomorphometry and image analysis. 2 weeks after surgery, ossftcation of newly-generated tissue in BMP/ β- TCP complex group appeared and after 12 weeks, massive new bone and ossification maturation were seen. However, in β- TCP group without BMP , ossification was not found until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Im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bone regeneration rate of BMP/ β- TCP was 30%-40% higher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was 20%- 30% higher than that of β- TCP. Therefore, as a reconstructive material for bone defects, BMP/ β-TCP complex is superior to β-TCP and can be used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beta-tricalcium phosphat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onstruction of bone defects osteoinduction image analysis
下载PDF
柚皮苷在骨组织再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敏 张晓明 刘童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7-792,共6页
背景:骨组织再生是目前治疗大面积骨缺损的重要研究方向。柚皮苷(Naringin)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诱导成骨的潜力,引起骨组织再生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回顾柚皮苷促进骨再生的主要相关作用、安全有效性及在骨组织工程中... 背景:骨组织再生是目前治疗大面积骨缺损的重要研究方向。柚皮苷(Naringin)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诱导成骨的潜力,引起骨组织再生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回顾柚皮苷促进骨再生的主要相关作用、安全有效性及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为大面积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研究依据。方法:第一作者检索2002-2021年期间收录在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柚皮苷诱导成骨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naringin;bone defects;osteoinductive;osteoporosis;bone regeneration;osteoclasts;blood vessel;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柚皮苷;骨缺损;骨诱导;骨质疏松症;骨再生;破骨细胞;血管;骨组织工程”。共选取5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柚皮苷在抗骨质疏松症、促进骨的生成、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及促进血管生成方面通过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或参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Wnt/β-catenin、PI3K/Akt及VEGF/VEGFR-2等不同信号通路的调节表现出良好的诱导骨组织生成的潜力,而且具备安全稳定、易提取、成本低等特性,因此柚皮苷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天然骨诱导小分子药物。近年来,柚皮苷与骨组织工程技术结合后改善了药物初始突释的问题,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但是,未来仍需更多的实验研究更全面系统的诱导成骨机制,充分利用好骨组织工程技术,深入验证柚皮苷最合适的控释载体及局部应用效果,使柚皮苷早日能成熟、稳定、有效地应用于骨缺损的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骨缺损 骨诱导 骨质疏松症 骨再生 破骨细胞 血管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Optimal regenerative repair of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 in a goat model with osteoinductive calcium phosphate bioceramic implants 被引量:6
6
作者 Wei Zhi Xiaohua Wang +9 位作者 Dong Sun Taijun Chen Bo Yuan Xiangfeng Li Xuening Chen Jianxin Wang Zhao Xie Xiangdong Zhu Kai Zhang Xingdong Zhang 《Bioactive Materials》 SCIE 2022年第5期240-253,共14页
So far,how to achieve the optimal regenerative repair of large load-bearing bone defects using artificial bone grafts is a huge challenge in clinic.In this study,a strategy of combining osteoinductive biphasic calcium... So far,how to achieve the optimal regenerative repair of large load-bearing bone defects using artificial bone grafts is a huge challenge in clinic.In this study,a strategy of combining osteoinductive 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BCP)bioceramic scaffolds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for creating stable osteogenic microenvironment was applied to repair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3.0 cm in length)in goat femur model.The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CP scaffold had the init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over 2.0 MPa,and total porosity of 84%.The cell cultur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caffold had the excellent ability to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rat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The in vivo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maintained the initial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implants at early stage,promoting the osteogenic process both guided and induced by the BCP scaffolds.At 9 months postoperatively,goo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implants and host bone was observed,and a large amount of newborn bones formed,accompanying with the degradation of the material.At 18 months postoperatively,almost the complete new bone substitution in the defect area was achieved.The maximum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repaired bone defects reached to the 100% of normal femur at 18 months post-surgery.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good potential of osteoinductive BCP bioceramics in the regenerative repair of large load-bearing bone defects.The current study could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the clinical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phosphate bioceramics Large segmental bone defects bone regenerative repair osteoinduction Mechanical stability
原文传递
亚微米拓扑结构磷酸三钙陶瓷的研制及骨诱导性能
7
作者 芦笛 万欣宇 +4 位作者 杨金鑫 丁珂欣 张成 段荣泉 刘宗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73-2479,共7页
背景:人工合成的磷酸钙陶瓷材料与天然骨组织无机成分相似,通过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功能化设计可赋予其优异的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能,研发具有骨诱导性能的磷酸钙陶瓷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通过材料形貌调控和功能化设计赋予亚微... 背景:人工合成的磷酸钙陶瓷材料与天然骨组织无机成分相似,通过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功能化设计可赋予其优异的骨传导和骨诱导性能,研发具有骨诱导性能的磷酸钙陶瓷材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目的:通过材料形貌调控和功能化设计赋予亚微米拓扑结构磷酸三钙陶瓷骨诱导性能,检测其理化性能及骨诱导性能。方法:采用高温烧结法制备亚微米拓扑结构的磷酸三钙陶瓷,以市场可供商品化的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为对照组,表征两种材料的表面形貌、蛋白吸附能力及体外矿化性能。将第3代人牙周膜干细胞与两种材料浸提液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性能;将第3代人牙周膜干细胞分别接种至两种材料表面,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早期成骨,qR T-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两种材料均具有颗粒状纹理的微孔表面,Bio-Oss颗粒明显小于磷酸三钙陶瓷,两种材料的总孔隙度、大孔隙度和微孔隙度相似,磷酸三钙陶瓷主要为亚微米级孔隙,晶粒粒径100 nm-1.0μm,Bio-Oss骨粉主要为纳米级孔隙;体外矿化实验显示,磷酸三钙陶瓷表面诱导骨磷灰石沉积的能力强于Bio-Oss骨粉;与Bio-Oss骨粉相比,磷酸三钙陶瓷可从胎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吸附更多的蛋白质(P<0.05);(2)CCK-8实验显示,两种材料均促进细胞增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磷酸三钙陶瓷组培养4,7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Bio-Oss组(P<0.05),培养21 d的矿化结节数量多于Bio-Oss组;培养7,14 d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桥蛋白及Runx-2的mRNA表达均高于Bio-Oss组(P<0.05);(4)结果表明,新型磷酸钙陶瓷具有优越的体外骨诱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磷酸三钙 骨修复 骨诱导 骨引导 表面形貌 人牙周膜干细胞 因子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活化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邓江 黄文良 +2 位作者 阮世强 苑成 佘荣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羟基磷灰石(HA)及自体红骨髓(ABM)复合物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在36只兔桡骨中1/3上制造骨缺损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HA/ABM组、IGF-Ⅰ活化HA组、IGF...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羟基磷灰石(HA)及自体红骨髓(ABM)复合物成骨诱导活性的作用。方法在36只兔桡骨中1/3上制造骨缺损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9只,空白组缺损不做任何处理,HA/ABM组、IGF-Ⅰ活化HA组、IGF-Ⅰ活化HA/ABM组组织工程骨分别植入骨缺损处。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扫描电镜检测评价成骨情况。结果①血清ALP活性:2、4、8、12周时,IGF-Ⅰ/HA/ABM组血清AL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其他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扫描电镜结果:12周时,IGF-Ⅰ/HA/ABM组仅见少量材料,骨缺损区被成熟板层状骨组织充填,材料与正常骨质间已分不清界限,骨缺损大部分修复,其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各组。结论 IGF-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成骨诱导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成骨诱导
下载PDF
磷酸钙生物材料固有骨诱导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7
9
作者 包崇云 张兴栋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2-445,454,共5页
磷酸钙陶瓷因与骨的无机组成相似,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无抗原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但一直认为磷酸钙陶瓷是一类仅具有骨引导性,而无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材料。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材料自身组成和结构优化,可赋予磷酸钙陶瓷... 磷酸钙陶瓷因与骨的无机组成相似,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无抗原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但一直认为磷酸钙陶瓷是一类仅具有骨引导性,而无骨诱导性的生物活性材料。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材料自身组成和结构优化,可赋予磷酸钙陶瓷骨诱导性。本文对磷酸钙骨诱导现象发现和确证、骨诱导过程和机制、影响骨诱导性的材料学因素和骨诱导与动物种属关系、骨诱导相关的间充质细胞来源、以及骨诱导性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磷酸钙生物材料骨诱导性及相关的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陶瓷 骨诱导性 骨缺损修复 体内组织工程
下载PDF
PRP及PRP/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毅 刘杨 +1 位作者 杜军 胡杨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以及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PRP/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Beagle犬4只,体质量10~13 kg,每只犬左右两侧下颌第四前磨牙牙位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与B组同侧的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以及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PRP/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成年Beagle犬4只,体质量10~13 kg,每只犬左右两侧下颌第四前磨牙牙位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与B组同侧的第一、二前磨牙牙位作为对照组。A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植入PRP/OAM,B组植入PRP/磷酸三钙,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采用能谱分析各组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同时观察各组种植术后8、16周组织学形态。结果 A组和B组种植术后8、16周时种植体部位骨表面Ca^(2+)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种植术后8、16周时种植体部位骨表面Ca^(2+)含量为(26.01±3.28)%和(44.10±7.11)%,明显高于B组(P<0.05);种植术后8周,A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B组种植体边缘可有新骨形成,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种植术后16周,A组和B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仅为纤维性结合。结论 PRP及PRP/OAM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能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骨诱导活性材料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与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物促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旺 王秋旭 刘维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探讨其作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二...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探讨其作为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二、四前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并植入相应骨移植材料。A组植入PRP/OAM,B组植入PRP/磷酸三钙,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种植术后8、16周各处死2只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周时,实验A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实验B组种植体边缘可见新骨形成,但量较少;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16周时,实验A组可见哈佛系统,实验A、B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为纤维性结合。能谱分析显示,8、16周时各组间钙含量百分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A组最高,实验B组其次,对照组最低。结论:PRP及PRP/OAM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中,可以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并形成理想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骨诱导活性材料 骨整合
下载PDF
骨诱导活性材料修复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旺 王秋旭 刘维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将每只犬的两侧实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双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将每只犬的两侧实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拔牙后3个月植入种植体,建立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植入OAM,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于植入后第8、16周分别处死2只动物,进行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测量骨密度,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8周时,实验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实验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22.1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3.13±2.44)(P<0.05)。16周时,实验组新生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为纤维性结合。实验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种植体—新骨界面Ca2+含量(42.23±6.20)显著高于对照组(10.40±3.12)(P<0.05)。结论:OAM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并促进种植体—骨界面形成较完善的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骨整合 骨诱导活性材料
下载PDF
海藻酸钙膜引导下颌骨缺损再生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虹 黄剑奇 盛列平 《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185-187,共3页
目的:实验已经研究了海藻酸钙膜应用于骨缺损再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作者进一步探讨其引导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下颌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未覆盖任何膜,分别在术后1、2、4、6、... 目的:实验已经研究了海藻酸钙膜应用于骨缺损再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作者进一步探讨其引导骨再生的机制。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下颌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海藻酸钙膜,对照侧未覆盖任何膜,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下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光镜观察、电镜观察以及TGF-β、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海藻酸钙膜4~6周吸收;实验侧术后18天X线观察可见骨密度接近正常皮质骨,对照侧4周才达到;前者大体观骨缺损愈合表面平整,后者表面不连续;实验侧术后2周光镜下可见骨小梁构成编织骨,对照侧4周方可见;电镜下术后6周实验侧骨痂致密,对照侧骨痂疏松。TGF-β、VEGF免疫组化表达则有其成骨作用的时空性。结论:海藻酸钙膜通过对骨诱导因子的早期调控引导骨再生,更快地促进骨缺损的愈合,且4~6周降解不影响骨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钙膜 骨缺损 引导性骨再生 骨诱导因子 动物实验 再生机理
下载PDF
骨诱导活性材料复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犬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旺 刘旭辉 刘维贤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83-185,224,共4页
目的从组织学角度评价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下颌1、2、4前磨牙。每只犬左右两侧实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 目的从组织学角度评价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下颌1、2、4前磨牙。每只犬左右两侧实验牙位随机分为实验侧和对照侧,实验侧第4前磨牙牙位为实验A组,第1、2前磨牙牙位为实验B组,对照侧第1、2前磨牙牙位为对照组。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实验A组骨缺损区植入OAM/PRP;B组植入OAM;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8、16周分别处死动物2只,进行组织学观察,能谱分析种植体-新骨界面Ca含量。结果8周时,A、B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各组间种植体-新骨界面Ca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16周时,实验A、B组可见哈佛氏系统,新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为纤维性结合。实验各组C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OAM及PRP/OAM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骨诱导活性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 骨整合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旺 赵志国 +1 位作者 刘芳 刘维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每只犬一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及其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作为实验牙...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PRP复合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Beagle犬4只,拔除每只犬一侧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及其双侧下颌第四前磨牙作为实验牙位。3个月后拔牙处植入种植体,每只犬共植入3颗种植体,第一、二前磨牙牙位植入1颗种植体为对照组,对侧第四前磨牙牙位植入1颗种植体为实验A组,同侧第四前磨牙牙位植入1颗种植体为实验B组。种植术中同期制备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并植入相应骨移植材料:A组植入PRP/OAM;B组植入PRP/磷酸三钙;对照组植入磷酸三钙。种植术后8、16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密度,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周时,实验A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区段性骨结合;实验B组种植体边缘可见新骨形成,但量较少;对照组种植体边缘为纤维性界面。8周时骨密度测量,各组间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实验A组可见哈佛系统,实验A、B组新骨与种植体形成骨整合;对照组仅为纤维性结合。16周时骨密度测量,两实验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PRP及PRP/OAM可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骨诱导活性材料
下载PDF
自身骨泥能否成为骨缺损或骨间隙修复的植骨材料:兔桡骨空白对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好源 吴培增 童星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20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骨泥有无骨诱导活性及对长管状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22只兔骨泥股部肌肉内植入,24只兔做桡骨缺损模型,一侧骨泥回植、对侧空白对照;2周做ECT检查,术后不同时间取材摄X线片并做组织学检查及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 目的探讨自身骨泥有无骨诱导活性及对长管状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22只兔骨泥股部肌肉内植入,24只兔做桡骨缺损模型,一侧骨泥回植、对侧空白对照;2周做ECT检查,术后不同时间取材摄X线片并做组织学检查及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肌袋植入侧1周软骨生长,3周网织骨形成;ALP水平2周最高;骨缺损骨泥植骨侧术后12周出现皮质骨及成熟的骨髓组织。对照侧骨不连形成。术后2周ECT检查,植骨侧的放射性计数明显高于对侧(P< 0.05)。结论长管状骨内固定产生的自身骨泥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可做为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骨泥 骨缺损 诱导活性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珊瑚复合人工骨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森林 毛天球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研究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珊瑚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和兔颅骨标准大小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结果显示:rhBMP-... 本研究将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珊瑚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和兔颅骨标准大小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取材,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结果显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植入小鼠肌袋1周,诱导软骨形成,3周,形成编织骨,6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同时,珊瑚被部分降解吸收;复合人工骨植入兔颅骨缺损后,以引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制完成骨修复过程,术后12周,植入物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其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瑚.此复合人工骨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RHBMP-2 珊瑚 骨形成蛋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和珊瑚复合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森林 毛天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 rh BMP- 2 ) /珊瑚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方法 :rh BMP- 2和珊瑚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后 ,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和兔颅骨标准大小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取材 ,通过组织... 目的 :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 rh BMP- 2 ) /珊瑚复合人工骨的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方法 :rh BMP- 2和珊瑚以一定的方式复合后 ,植入小鼠股部肌袋和兔颅骨标准大小缺损 ,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不同时间取材 ,通过组织学方法检测其骨诱导活性和骨修复能力。 结果 :复合人工骨植入小鼠肌袋 1周诱导软骨形成 ;3周形成编织骨 ;6周形成含骨髓的板层骨 ,同时珊瑚被部分降解吸收 ;复合人工骨植入兔颅骨缺损后 ,以引导成骨和诱导成骨双重机理完成骨修复过程。术后 12周 ,植入物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 ,其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瑚。  结论 :此复合人工骨具有骨传导和骨诱导活性 ,骨修复能力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珊瑚 骨诱导 骨缺损 骨代用品
下载PDF
骨形态形成蛋白和纤维蛋白粘合剂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旭升 葛宝丰 +1 位作者 刘兴炎 陈克明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4-17,共4页
在家兔桡骨中段造成15mm骨缺损,分别植入骨形态形成蛋白和纤维蛋白粘合剂及二者复合物,并设空白对照。术后第二、四、八周分别行X线及核素骨显像检查,发现复合物和骨形态形成蛋白组缺损均骨性愈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和空白组则形... 在家兔桡骨中段造成15mm骨缺损,分别植入骨形态形成蛋白和纤维蛋白粘合剂及二者复合物,并设空白对照。术后第二、四、八周分别行X线及核素骨显像检查,发现复合物和骨形态形成蛋白组缺损均骨性愈合,纤维蛋白粘合剂和空白组则形成骨不连,两周时含F5组缺损区血流量大于其它组。定量分析表明,复合物组缺损区新骨量大于骨形态形成蛋白组(P<0.05),说明FS与BMP复合后可增强BMP修复骨缺损的能力,骨显像检查可定量观察修复过程中缺损区血流量及成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形成蛋白 纤维蛋白 粘合剂 骨缺损 放射性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的成骨诱导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建茹 张育敏 韩波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6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的细胞毒性及成骨诱导作用,为其用于骨组织再生提供依据。方法将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10^(-6)、10^(-5)、1×10^(-4...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的细胞毒性及成骨诱导作用,为其用于骨组织再生提供依据。方法将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10^(-6)、10^(-5)、1×10^(-4)、1×10^(-3)、1×10^(-2)mmol/L的淫羊藿苷溶液100μL,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等体积含DMSO的培养基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rh BMP-2)。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培养第3、7天的细胞增殖率,死/活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茜素红钙结节染色观察细胞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细胞超声裂解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含量及骨钙素表达。结果培养第3天,加入1×10^(-2)mmol/L淫羊藿苷溶液的观察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P均<0.05)。培养第7天,加入1×10^(-3)、1×10^(-2)mmol/L淫羊藿苷溶液的观察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P均<0.05)。加入1×10^(-3)mmol/L淫羊藿苷溶液的观察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加入1×10^(-2)mmol/L淫羊藿苷溶液的观察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P均<0.05)。阴性对照组未见明显红染钙化结节,阳性对照组有明显的钙化结节,观察组随着加入淫羊藿苷浓度的升高红染钙化结节面积逐渐增大。加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溶液的观察组细胞ALP活性、骨钙素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加入1×10^(-4)、1×10^(-3)、1×10^(-2)mmol/L淫羊藿苷的观察组细胞钙含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加入1×10^(-6)、1×10^(-5)mmol/L淫羊藿苷的观察组细胞钙含量均低于阳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 1×10^(-4)mmol/L淫羊藿苷溶液对MC3T3-E1成骨前体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其成骨诱导作用与rh BMP-2接近,可作为一种骨诱导生长因子替代剂联合骨修复材料用于促进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成骨前体细胞 细胞毒性 骨缺损 成骨诱导 骨修复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