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bone-formation associated genes and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in osteoporosis, and the predic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in targe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WANG Kai DONG Ping GUO Hongzha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mechanisms of bone formation-related genes in osteoporosis(OP)leveraging bioinforma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ologies;and to predic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d mechanisms of bone formation-related genes in osteoporosis(OP)leveraging bioinforma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ologies;and to predict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targe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erbs.Methods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and GeneCards databases were employed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creening of genes and disease-associated loci pertinent to the pathogenesis of OP.The R package was utilized as the analytical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algorithm were employed in defining the genetic signature specific to OP.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es for the selected pivotal genes were conducted.The cell-type identification by estimating rela-tive subsets of RNA transcripts(CIBERSORT)algorithm was leveraged to examine the infiltra-tion patterns of immune cells;with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utilized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genes and the presence of immune cells.Coremine Medical Database was used to screen out potential TCM herbs for the treatment of OP.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was employed for forecasting the TCM ac-tive ingredients targeting the key genes.AutoDock Vina 1.2.2 and GROMACS 2020 softwares were employed to conclude analysis results;facilitating the exploration of binding affinity and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between the TCM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biological targets.Results Ten genes were identified by intersecting the results from the GEO and GeneCards databases.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LASSO regression and SVM-RFE algorithm;four piv-otal genes were selected:coat protein(CP);kallikrein 3(KLK3);polymeraseγ(POLG);and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GO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se trait genes were predominantly engaged in the regulation of defense response activation;maintenance of cellular metal ion balance;and the production of chemokine ligand 5.These genes were notably associated with signaling pathways such as ferroptosis;porphyrin metabolism;and base excision repair.Immune infiltr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key gen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immune cells.Macrophage M0;M1;M2;and resting dendritic cel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P<0.05).The interaction counts of resveratrol;curcumin;and quercetin with KLK3 were 7;3;and 2;respectively.It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s of resveratrol;curcumin;and quercetin with KLK3 were substantial.Molecular dock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further confirmed the robust binding affinity of these bioactive compounds to the target genes.Conclusion Pivotal genes including CP;KLK3;POLG;and TRPV4;exhibited commendabl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value;and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OP.Resveratrol;curcumin;and quercetin;natural compounds found in TCM;showed promise in their potential to effectively modulate the bone-forming gene KLK3.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thogenesis of O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porosis Bone formatio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Biological inform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ctive ingredients Molecular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骨质疏松症不同病因病机的治疗要点
2
作者 王江静 刘国强 +1 位作者 潘浩 季文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在生物信息学方法指导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不同病因病机的治疗要点。方法: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代表药物为搜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及预测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与靶点之... 目的:探讨在生物信息学方法指导下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不同病因病机的治疗要点。方法: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代表药物为搜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及预测靶点,借助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网络图。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GEO)相关芯片分析差异基因,结合疾病数据库获取OP所有疾病靶点并构建药物与疾病的关键靶点韦恩图。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以探讨不同病因病机下OP的防治要点。结果: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及活血化瘀组分别筛选出146个、126个及117个靶点,GEO数据库筛选出1173个差异基因,疾病数据库筛选出靶点336个,去重整合后共获得OP靶点1469个。滋补肝肾、益气健脾组映射出25个相同靶点,活血化瘀组映射出21个关键靶点。基因可视化分析发现肝肾亏虚及脾胃虚弱型OP的治疗要点,且主要集中在肿瘤坏死因子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通路等方面;气血瘀阻型的治疗要点主要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通路等方面。结论:OP具有复杂的病因病机,在对症治疗时,肝肾亏虚及脾胃虚弱型更应注重控制体内炎症水平,气血瘀阻型更应注意体内局部血管构建及纠正缺氧状态。同时,众多病因病机之间存在着相似病理过程,也应注重全面调控及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GEO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中医中药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潘廷明 官建伟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主体,纳入骨质疏松症组,另将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主体,纳入骨质疏松症组,另将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骨密度正常者纳入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中医体质类型,并通过Logtisic回归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组气郁质、气虚质及血瘀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tisic回归分析显示,气郁质、气虚质及血瘀质是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体质。结论: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血瘀质、气郁质为主,二者存在密切关联,因此要重视患者体质分析,尽早辨识,尽早干预偏颇体质,以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4
作者 韩帅 孙万驹 +5 位作者 谭芳 张俊 张兴鹏 金周慧 郭蕴萍 王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933-940,共8页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中药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检索治疗慢骨质疏松的中药组方,规范药名后进行中药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分析,组方规律分析,药物靶点频数分析,k-means降维PPI分析... 目的 分析国家专利中药组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检索治疗慢骨质疏松的中药组方,规范药名后进行中药频数分析、性味归经分析,组方规律分析,药物靶点频数分析,k-means降维PPI分析、GO-BP生物学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Pathway分析。结果 共纳入112项专利中药组方,涉及156味中药,其中淫羊藿的使用频次最高。药性以温性、平性、寒常见;五味多为甘、苦、辛;归经多归属肝经、肾经、脾经。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常用的药对组合为牡蛎—淫羊藿,三七—当归,黄芪—淫羊藿等。核心靶点主要是AR、ESR1、ESR2、NR1I2、SHBG、VDR、NR3C1,GABRA家族和GABRG家族等。k-mean聚类分析PPI互作网络可降维成4类,与临床分型密切相关。GO和KEGG-Pathway分析表明中药复方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氯化物跨膜转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多种物质成瘾的信号通路,通过消化吸收,神经信号和递质传递,类固醇的代谢,氯离子的转运等功能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结论 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规律可循,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药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药复方专利 配伍规律 数据挖掘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累积Meta分析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评价研究
5
作者 黄和涛 李君 +6 位作者 潘建科 赵金龙 潘碧琦 杨伟毅 曾令烽 梁桂洪 刘军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78-184,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 目的 系统评价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2007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单独服用或联合常规疗法治疗PM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14.0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项RCT,按文献发表年份累积Meta分析提示,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PMOP于2008年被初次证明有效[OR=2.59,95%CI(1.28,5.23),P<0.05];按样本量大小排序累积Meta分析提示,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PMOP的OR值相对稳定,其精确性总体呈增高趋势[OR=2.84,95%CI (1.93,4.17),P<0.05],表明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按文献发表年份累积Meta分析提示,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药治疗PMOP于2011年初次被证明有效[OR=5.63,95%CI(1.55,20.43)P<0.05];按样本量大小排序累积Meta分析提示,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药治疗PMOP的OR值相对稳定,其精确性总体呈增高趋势[OR=3.49,95%CI(2.26,5.38),P<0.05],提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时间变化逐渐趋于稳定。Egger检验提示,发表偏倚存在的可能性小。结论 补肾类中药复方制剂治疗PMOP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骨科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Meta分析 补肾类中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
6
作者 王强 薛彬 +6 位作者 颜威 詹纬祎 张进霖 胡劲松 李飞跃 孙波 奚小冰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6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对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意见,构建并形成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为后期研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专家讨论的方式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归纳并构建海派...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对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意见,构建并形成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为后期研究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通过采用查阅文献,结合专家临床经验、专家讨论的方式及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归纳并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的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确立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结果:第1轮问卷调查共遴选出22名专家,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4;根据专家认同度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结合专家意见,剔除条目4、条目5、条目7,调整条目3,形成第2轮调查问卷。第2轮问卷调查共遴选出22名专家,发放问卷22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6;第2轮问卷调查所有条目的变异系数均<0.5,调查结束并确立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诊疗方案。结论: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海派中医导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色治疗方案,为今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导引治疗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导引 海派中医 诊疗方案 德尔菲法
下载PDF
中药复方调控肠道菌群治疗脾肾虚损型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亚衡 周明旺 王晓萍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痿”“骨枯”范畴,脾肾虚损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临床多见脾肾虚损型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关系密切,本文从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症与肠道菌群、脾肾虚损证与肠道菌群及中药复方调...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痿”“骨枯”范畴,脾肾虚损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临床多见脾肾虚损型骨质疏松症。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发生关系密切,本文从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骨质疏松症与肠道菌群、脾肾虚损证与肠道菌群及中药复方调节肠道菌群治疗脾肾虚损型骨质疏松症进行综述,梳理中药复方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基于菌群介导的抗骨质疏松作用,为从微生物角度研究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骨质疏松症 中药复方 脾肾虚损型 综述
下载PDF
血清POT1、TERT、8-OHdG、SOD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症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李燕南 田瀚 +3 位作者 刘树华 陈德龙 杜书军 李颖 《现代医院》 2024年第3期486-489,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一般资料、骨密度、血清中端粒保护因子1(POT1)、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量与中医证型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一般资料、骨密度、血清中端粒保护因子1(POT1)、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量与中医证型中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暨南大学附属祈福医院收集共69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辩证分组,收集一般资料、骨密度T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中POT1、TERT、8-OHdG、SOD蛋白表达量,最后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平和证在体重、身高、骨密度、POT1、TERT、8-OHdG方面存在着统计差异(P<0.05)。在相关性方面探究不同证型中骨密度与各参数的关系,气滞血瘀证的骨密度与SOD2值呈正相关。肝肾阴虚证、气血平和证的骨密度与8-OHdG呈正相关性。TERT与气滞血瘀证呈正相关,8-OHdG与脾肾阳虚证呈正相关,肝肾阴虚证与体重、骨密度、TERT呈正相关。结论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中,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平和证之间的体重、身高、骨密度、血清POT1值、TERT值、8-OHdG值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在不同证型中,血清SOD2、8-OHdG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血清TERT、8-OHdG是影响骨质疏松症(骨痿)的辩证分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线粒体 端粒酶 基因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疗进展
9
作者 贾元霞 郭雪梅 +2 位作者 傅巧霞 康妍丽 李建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临床常见的以全身骨骼疼痛、易于并发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医疗费用高及治疗依从性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后期通常并发腰...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临床常见的以全身骨骼疼痛、易于并发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医疗费用高及治疗依从性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等特点,后期通常并发腰椎、腕关节及髋部骨折等,特别是其并发的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随着近年来社会人口老龄化速率加快,其发病率亦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消耗着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关于其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中医将其归属于“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肾精不足,肝阴血虚,脾胃虚弱,瘀血阻络或少阳经气阻塞导致脏腑气血不充,少阳经气不利紧密相关。当前其治疗以西药治疗为主,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亦显示出明显的不良反应。随着近年来中医药防治PMOP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日渐得到重视,大量研究及临床用药经验得出,中医药治疗能够在取得临床疗效的同时有效地规避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及独特的优势。文章从中医对PMOP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传统中药或复方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PMOP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中医 病机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中医体质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性Meta分析
10
作者 谢敏 黄蓓 +3 位作者 周世甲 王庆杰 叶秀兰 张晓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2023年2月1日,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合计样本量为10...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2023年2月1日,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项研究,合计样本量为10 050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群9种体质占比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的人数占比较高,分别为21%、17%、15%、1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群与一般人群主要体质占比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群的比例分别是一般人群的1.91倍、1.85倍、1.17倍、1.42倍。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人群中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体质类型人数占比较高,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体质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医分期辨证论治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夏尚君 郭际 +3 位作者 金浪 张建坡 褚立希 黄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探讨分期辨证施治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后患者骨折愈合进程及骨愈合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上海市光华... 目的探讨分期辨证施治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后患者骨折愈合进程及骨愈合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8例OVCF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分期辨证施治,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效果、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愈合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水平、血液流变学状态(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优秀率71.79%(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18/39),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FGF-2、TGF-β1、ALP、IGF-1、BMP-2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FGF-2、TGF-β1、ALP、IGF-1、BMP-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分期辨证施治疗法对PVP术后OVCF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上调骨愈合因子表达,可缩短骨折愈合进程,提升骨折愈合效果,并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分期辨证施治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折愈合进程 骨愈合因子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12
作者 李坤健 章晓云 +1 位作者 柴源 曾浩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以及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5月。应用Excel表提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信息,将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以及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5月。应用Excel表提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信息,将文献中证型的名称规范化处理,对中医证型进行证素提取,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7.0.1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共纳入7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病例18251例,经规范化处理后共纳入41种中医证型,16种证素,其中病位证素4种,病性证素12种。在总的证型分布中频率>3%的证型有8种,其中肝肾阴虚证居首位,4017例(22.05%),其余是脾肾阳虚证3236例(17.77%)、气滞血瘀证1733例(9.51%)、肾阳虚证1631例(8.95%)、肾虚血瘀证1433例(7.87%)、脾肾两虚证1087例(5.97%)、气虚血瘀证594例(3.26%)、脾肾气虚证549例(3.01%)。在总的证素分布中,病位证素分别是肾13700例(56.00%)、脾5720例(23.26%)、肝4454例(18.11%)、胃646例(2.63%);病性证素分别是阳虚5301例(27.92%)、阴虚4851例(25.55%)、血瘀4139例(21.80%)、气滞1759例(9.26%)、气虚1700例(8.95%)、精亏606例(3.19%),其余6个病性证素出现频率较小(频率均<3.00%)。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位主要分布在肾、脾、肝、胃,其证素分布虚实夹杂,虚证以阳虚、阴虚、气虚为主,实证则以血瘀、气滞为主,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最为常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机、证候复杂多样,而中医证型有时难以完全体现患者的具体情况,证素的合理搭配能有效地应对复杂的病机及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证型 证素 病位 病性 文献研究
下载PDF
2003-2022年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吴红飞 崔玉石 +3 位作者 高云 张帅 王明远 杨胜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究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归纳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03-2022年收录的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究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现状,归纳研究方向及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2003-2022年收录的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6.1.R6软件对研究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应用CNKI数据库对文献被引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文献2404篇,中医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研究机构有广州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主要作者有刘永琦、陈东风、范英昌等,高频关键词有成骨分化、增殖、大鼠、骨质疏松、淫羊藿苷等。结论中药单体与复方对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领域,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 CITESPACE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分析
14
作者 周志城 田瀚 +1 位作者 庄旭锐 梁祖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89-2295,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差异,为骨质疏松症诊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2023年2月~2023年1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科招募的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粪便样本,通过中医辨...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差异,为骨质疏松症诊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收集2023年2月~2023年1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科招募的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粪便样本,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组22例、肝肾阴虚组18例和肾虚血瘀组17例,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3种中医证型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差异。【结果】Alpha(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组中医证型患者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eta(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组中医证型患者的肠道菌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在门水平上,3组中医证型患者占比最高的前3位均依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肝肾阴虚组、肾虚血瘀组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大肠埃氏菌属-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在相对丰度上具有优势,而脾肾阳虚组则是其他菌的占比较大。【结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差异,在门及属水平上均有所不同,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对中医防治骨质疏松起到靶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肠道菌群 中医证型 脾肾阳虚 肝肾阴虚 肾虚血瘀 微生物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体质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赵田 汪德芬 张梦玉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从体质方面为治疗及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200例,采用收集患者自测表的方法计...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从体质方面为治疗及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200例,采用收集患者自测表的方法计算并判定纳入病例的体质,收集纳入病例的基本信息、临床指标等。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体质分布以阴虚质、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所占比例较大,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所占比例较小;(2)随着年龄增加,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体质多倾向于阴虚质、阳虚质;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倾向于痰湿质;空腹血糖偏高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倾向于阴虚质;血脂偏高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倾向于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羟基维生素D水平偏高;尿微量白蛋白偏高的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多为阳虚质。结论:随着年龄增加,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多倾向于阴虚质、阳虚质,且多存在兼夹体质。体质个体间的差异性往往对某种或某一类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病变的倾向性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应重视中医体质学的应用,早期辨识各类型体质,将中医辨证与体质辨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体质 临床指标
下载PDF
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元春 赵翠萍 +5 位作者 靳文丽 张海燕 刘继宁 韩京晶 刘美霞 刘征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膏摩法治疗,中药膏按摩1次/d,每次15 min,治疗12 d...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膏摩法治疗,中药膏按摩1次/d,每次15 min,治疗12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下降,中医症状量表中的四肢疼痛、腰背酸痛、下肢抽筋、持重困难、足跟疼痛5个维度症状评分均下降,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膏摩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腰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疼痛 中药膏摩 老年 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中医症状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朝辉 邓叶龙 +3 位作者 孔令俊 高文婷 李兴国 杨德龙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2期143-148,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研究的现状,以期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防治PMOP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中国知网等7个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MOP与...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研究的现状,以期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防治PMOP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中国知网等7个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MOP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经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WPS Office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及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22篇文献,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其中病例对照研究6篇,横断面研究4篇;总样本量为3 563例,PMOP组样本量为1 961例,骨密度正常的绝经后女性(对照组)样本量为1 602例。病例对照研究中体质类型分布最多的前四位为阳虚质20.48%(229/1 118)、阴虚质16.99%(190/1 118)、气虚质16.19%(181/1 118)、血瘀质12.61%(141/1 118),横断面研究中体质类型分布最多的前四位为阳虚质24.80%(209/843)、阴虚质21.83%(184/843)、气虚质14.35%(121/843)、血瘀质12.69%(107/843),两种不同研究的体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9);病例对照研究与横断面研究中,PMOP组与对照组中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基于6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痰湿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文献归纳综合分析显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是PMOP患者的前四种中医体质类型;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是PMOP的危险因素;平和质、痰湿质是PMOP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中医体质 研究现状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熏蒸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愈合及炎症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春新 张诚毅 +1 位作者 张从宾 施圣学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4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及抑制炎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8例,按照抽签法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及抑制炎症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8例,按照抽签法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维D钙咀嚼片、骨肽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骨密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瘀斑、肿胀及疼痛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指标骨碱性磷酸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钙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中药熏蒸可增强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微循环及骨质疏松,抑制炎症释放,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中药熏蒸 创伤骨折 骨质疏松症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中华医典》治疗骨质疏松症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平 朱海丰 +5 位作者 谢韶东 周杰 邓子璇 郑颖 钱桂凤 曾得明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5期101-106,共6页
目的研究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条文,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方剂频次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挖掘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研究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条文,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及方剂频次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挖掘对方剂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探索新处方。结果共纳入189条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条文,涉及方剂92首,包含中药192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牛膝、熟地黄、当归、茯苓、黄柏,中药药性以温性使用居多,药味以甘味为主,多归肾、肝、脾经。聚类分析挖掘出新处方4个。结论古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以补肝肾、强筋骨为基础,配合健脾益气、活血化瘀,药物以虎潜丸、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主。本研究可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华医典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骨科疾病的影响因素及基于中医体质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飞 常文杰 +2 位作者 张永奎 谢文鹏 李树栋 《世界中医药》 2023年第22期3277-3282,共6页
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不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是骨科常见疾病或并发症,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对因对症治疗,还需要个性化的调理干预。中医体质以阴阳、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人体整体的身体状况,分析疾病性质与发... 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骨不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是骨科常见疾病或并发症,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治疗中除了对因对症治疗,还需要个性化的调理干预。中医体质以阴阳、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人体整体的身体状况,分析疾病性质与发展趋势,在中医临床诊疗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体质中的偏颇体质常与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对不同的偏颇体质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病痛;基于“治未病”理念,对于疾病好发体质的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可以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我们分析了骨科疾病的影响因素,并综述中医体质理论在骨科疾病及加速康复外科中的研究现状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骨质疏松症 骨关节炎 骨不连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加速康复外科 治未病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