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骺牵开保留儿童骨肉瘤骨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嵩涛 蔡启卿 +4 位作者 姚伟涛 王家强 张鹏 王闯建 王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架行骨骺牵开术保留儿童股骨骨肉瘤远端骨骺及关节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5月,对6例股骨下段成骨性骨肉瘤患儿行外固定架牵引分离股骨远端骨骺,配合瘤骨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术治疗。男4例,女2例;年... 目的探讨采用外固定架行骨骺牵开术保留儿童股骨骨肉瘤远端骨骺及关节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7月-2011年5月,对6例股骨下段成骨性骨肉瘤患儿行外固定架牵引分离股骨远端骨骺,配合瘤骨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术治疗。男4例,女2例;年龄9~14岁,平均10.5岁。骨肉瘤按照Enneking外科分期:ⅡA期4例,ⅡB期2例。干骺端骨肿瘤侵袭情况按照San-Julian等的影像学分型标准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肿瘤范围6 cm×4 cm~12 cm×9 cm。术前行2个周期、术后行4个周期COSS 86化疗。结果术后1例因同种异体骨排斥反应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其余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56个月,平均37.5个月。1例因肺部转移于术后2年死亡。X线片示,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照国际保肢协会(ISOLS)评估标准评估,获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3.3%。患侧肢体长度为(62.97±7.51)cm,与健侧(64.03±7.47)cm相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6 6,P=0.813 4)。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规范化疗和彻底切除瘤骨前提下,骨骺牵开术可较好地保留股骨成骨性骨肉瘤患儿的患肢生长机能及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骨骺牵开术 膝关节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被引量:4
2
作者 杨胜松 黄雷 +2 位作者 滕星 赵刚 王满宜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6例创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男性患者的资料,年龄9-43岁,平均24.5岁;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35°-85°...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6例创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男性患者的资料,年龄9-43岁,平均24.5岁;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35°-85°,平均47.6°;膝关节活动度0°-70°,平均15.8°。其中5例为膝关节陈旧性骨折伴马蹄足畸形,畸形角度为25°-37°,平均31.8°;1例为股骨髁上骨折。采用环型外固定架逐渐矫正屈膝和马蹄足畸形,其中4例因膝关节骨性结构严重破坏且软组织条件差,在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行膝关节融合术;另2例膝关节恢复伸直位后,白天松开螺母活动膝关节,睡觉时将膝关节固定在伸直位,1个月后去除外固定架改长腿支具保护3个月。结果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8个月。6例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由术前47.67°±18.63°恢复到屈曲9.33°±3.50°。5例伴马蹄足畸形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由术前31.80°±4.65°恢复到术后3.00°±4.47°。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成功融合,2例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30°和75°。术后6例患者均可拄手杖行走。术后2-4个月,4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使用双氧水清洁针道后约2周感染控制。结论采用Ilizarov技术可有效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屈曲畸形。对膝关节骨性结构损伤且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行膝关节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扎罗夫技术 膝关节 外固定器 骨生成 牵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