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pects of High Voltage Cable Sections in Modern Overhead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1
作者 T. Judendorfer S. Pack M. Muhr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32-2738,共7页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is dominated by overhead line systems at present.This is mainly based on more than hundred years of experience of utilities in running overhead lines.Furthermore,overhead lines have prove...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is dominated by overhead line systems at present.This is mainly based on more than hundred years of experience of utilities in running overhead lines.Furthermore,overhead lines have proven their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and functional assurance.In the past,cables were used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urban areas for the most part with the exception of direct current submarine cables.New developments of high voltage XLPE cables make it possible to use this technology for EHV level applications in transmission networks.Within this paper,mixed network configurations,consisting of overhead lines and high voltage cables,are investigated.An exemplary EHV transmission line with a total length of about 100 km,which is quite typical for Central Europe,has been studied.Several different line combinations are discussed with varied rates between overhead line sections and cable sections length in practice.The length of the cable sections are ranging from several kilometers up to lengths of 100 km.In this paper the work focuses on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combined 400 kV overhead and cable lines during switching processes and lightning impacts.A number of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to get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ient stress in numerous network nodes along the transmission system.Numerical programs like ATP/EMTP have been used for these simulations.Peak values and wave shapes of the transient voltage stress have been evaluated,based on different systems and within possible combinations.In respect of the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and transient stress at network nodes,the voltage-time trends are also analyzed.The combination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and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especially such with lengths of more than about 50 km,are making tightened and extended demands to the network design,to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and of course to the network protection also.As an output of this investigations,the results might influence the strategy in running this new type of combined transmiss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输电系统 高压电缆 配电 绝缘体 混合系统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THE INDUCED OVERCURRENT GENERATED BY CLOSE TRIGGERED LIGHTNING ON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POWER LINE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少杰 陈绍东 +5 位作者 张义军 董万胜 王建国 周蜜 王孝波 余晖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0年第1期59-65,共7页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ly-triggered lightning have provided a significantly useful means to directly measure various physical parameters of lightning discharge and to conduct research on protection methods of lightni... Techniques of artificially-triggered lightning have provided a significantly useful means to directly measure various physical parameters of lightning discharge and to conduct research on protection methods of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pulses.In this study,using capacitive and resistive dividers,current probes and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devices,w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induced overvoltage on th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and the overcurrent through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PD) when a lightning discharge was artificially triggered nearby on August 12,2008 at Conghua Field Lightning Experiment Site.The triggered lightning discharge contained an initial current stage and eight return strokes whose peak currents ranged from 6.6kA to 26.4kA.We found that overcurrents through SPD were induced on the power line both during the initial continuous current stage and the return stroke processes.During the return strokes,the residual voltage and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SPD lasted up to the ms(millisecond) range,and the overcurrents exhibited a mean waveform up to 22/69μs with a peak value of less than 2kA.Based on the observed data,simpl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corresponding single discharge energy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e values of the high voltage pulse generators commonly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regulated for SPD.The SPD discharge current peak was not synchronous to that of the residual voltage with the former obviously lagging behind the latter.The SPD discharge current peak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triggered lightning current peak and the wave-front current gradient.The long duration of the SPD current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why the SPD was damaged even with a big 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ggered lightning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SPD induced overcurrent
下载PDF
The Study of Overhead Line Fault Probability Model Based on Fuzzy Theory 被引量:2
3
作者 Jing Li Lijie Chen +1 位作者 Donghong Zhao Yadi Lu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625-629,共5页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for District Power Network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weighted fault probability model of the overhead line which is based o...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for District Power Network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weighted fault probability model of the overhead line which is based on equipment operating status, utility theory and fuzzy theory. In this model, the proper membership function i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lightning, wind speed, line ice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outage rate of overhead line, derived from historical statistics, is amended.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power supply risk analysis software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online risk indicators of district grid, and provide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information based on risk theory for scheduling operations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FAULT PROBABILITY MODE the overhead line RISK Assessment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Technology in China
4
《Electricity》 1999年第1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Voltag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Technology in China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9号道岔上方接触网结构设计与调整
5
作者 张豪 张坤 +4 位作者 祖健 袁少磊 赵慧阳 关金发 方岩 《电气化铁道》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道岔上方的接触网结构较复杂,是维修维护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本文针对某地铁线路9号道岔上方接触网出现的受电弓弓角异常磨损、接触线侧面异常磨损等问题,从受电弓、接触网空间几何关系出发,分析了造成线岔区域异常磨损的原因,给出了... 道岔上方的接触网结构较复杂,是维修维护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本文针对某地铁线路9号道岔上方接触网出现的受电弓弓角异常磨损、接触线侧面异常磨损等问题,从受电弓、接触网空间几何关系出发,分析了造成线岔区域异常磨损的原因,给出了线岔布置的原则和线岔结构的调整方案建议,为城市轨道交通9号道岔上方接触网布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受电弓 9号道岔 交叉线岔 调整
下载PDF
大风区接触网线路参数对附加导线舞动的影响
6
作者 赵珊鹏 陈智涛 +3 位作者 张友鹏 王思华 葛威 张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针对大风环境下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附加导线发生剧烈舞动以及线间放电的现象,依据接触网附加导线结构特点,建立了附加导线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附加导线进行找形计算。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接触网附加导线处的随机风场,并对导线模型施加风... 针对大风环境下兰新高速铁路接触网附加导线发生剧烈舞动以及线间放电的现象,依据接触网附加导线结构特点,建立了附加导线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对附加导线进行找形计算。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接触网附加导线处的随机风场,并对导线模型施加风荷载,利用无条件稳定Newmark法以及荷载增量法,分析接触网线路参数对附加导线舞动及线间距离的影响规律,并给出相应的舞动防治措施。结果表明:40 m及更小档距对导线在低风速及高风速下的舞动均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将附加导线运行张力提高至6.5 kN,导线阻尼比提高至1.5%及以上能有效降低两条导线的舞动剧烈程度;接触网附加导线的档距过大,运行张力及阻尼比过小,将导致导线舞动时悬挂点张力过大,易引起导线掉线、断线等事故;随附加导线档距减小、运行张力及阻尼比增大,线间最小距离呈递增趋势;不同线路参数下(档距、运行张力及阻尼比)附加导线舞动时线间最小距离均随风速增大出现减小趋势。本研究可为兰新高铁大风区段接触网附加导线舞动及线间放电的防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动特性 线间最小距离 附加导线 接触网 兰新高铁
下载PDF
融冰隔离开关防误操作方式探究
7
作者 朱家良 《云南电力技术》 2024年第3期69-72,79,共5页
通过对一起带负荷操作线路融冰隔离开关分闸的事件的分析,并对事件发生前调度下令流程及融冰作业流程进行梳理,总结了此次事件成因。认为由于高原气候影响,致使融冰操作过于频繁,作业量的突增也加大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针对此情况并结... 通过对一起带负荷操作线路融冰隔离开关分闸的事件的分析,并对事件发生前调度下令流程及融冰作业流程进行梳理,总结了此次事件成因。认为由于高原气候影响,致使融冰操作过于频繁,作业量的突增也加大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针对此情况并结合现阶段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所使用的融冰方式,对后期融冰操作流程提出了相应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隔离开关 流程优化
下载PDF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与变电站监测研究
8
作者 程占涛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6期82-84,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领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典型代表,电力企业可以将其应用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监测,用于掌握线路的情况,以消除其他因素对线路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在智能变电站快速发展时期,还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领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典型代表,电力企业可以将其应用于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监测,用于掌握线路的情况,以消除其他因素对线路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在智能变电站快速发展时期,还应设计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变电站动态,以保护变电站始终处在平稳运行状态。文章就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监测展开研究,通过结合实例的方式,提出系统设计和布置的要点,以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变电站监测 视频监测系统
下载PDF
160 km/h市域快线架空刚性接触网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王平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架空刚性接触网作为传输列车牵引电能的载体及受电弓滑动取电的机械滑道,是市域快线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向列车传输电能,文章以国内第一条采用架空刚性接触网授流、速度高达160 km/h的全地下市域快... 架空刚性接触网作为传输列车牵引电能的载体及受电弓滑动取电的机械滑道,是市域快线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其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向列车传输电能,文章以国内第一条采用架空刚性接触网授流、速度高达160 km/h的全地下市域快线——广州地铁18号线为例,在分析其架空刚性接触网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采用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等技术手段对架空刚性接触网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研究,确定悬挂方式、导高、标准跨距、锚段长度、拉出值布置方案,以及分段绝缘器、膨胀元件及弹性线夹等关键设备的选型要求,并通过仿真及工程实例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线 160 km/h 架空刚性接触网 设计方案
下载PDF
接触网正线检修操作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王大鹏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在接触网正线检修作业过程中,需要对轨道交通隔离开关及接地设备进行分、合闸操作,同时实现电子工作票和试验票的就地操作流程,当隔离开关分开、接地设备合闸后,如何对隔离开关及接地设备就地及远方操作进行闭锁来保证现场检修作业人员... 在接触网正线检修作业过程中,需要对轨道交通隔离开关及接地设备进行分、合闸操作,同时实现电子工作票和试验票的就地操作流程,当隔离开关分开、接地设备合闸后,如何对隔离开关及接地设备就地及远方操作进行闭锁来保证现场检修作业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接触网正线检修操作管理模式,保证了现场检修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还大幅提高了生产操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正线检修操作管理模式 电子工作票 试验票 闭锁 电子密码锁
下载PDF
Algorithm Study and Software Design of District Grid On-Line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Fuzzy Theory
11
作者 Jing Li Yadi Luo +1 位作者 Lijie Chen Donghong Zhao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4期722-727,共6页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for District Power Network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weighted fault probability model of the overhead line which is based o...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mart Grid Operation Supporting System for District Power Network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weighted fault probability model of the overhead line which is based on equipment operating status, utility theory and fuzzy theory. In this model, the proper membership function i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lightning, wind speed, line ice and temperature, and the outage rate of overhead line, derived from historical statistics, is amended.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power supply risk analysis software i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online risk indicators of district grid, and provide real-time decision support information based on risk theory for scheduling operations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FAULT PROBABILITY Mode the overhead line RISK Assessment FUZZY Theory
下载PDF
人工引雷至架空线路与地面雷电流峰值估算比较
12
作者 蔡力 胡强 +3 位作者 彭向阳 陈绍东 周蜜 王建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89-2597,共9页
基于2018—2019年在广州从化进行的引雷至架空线路和引雷至地面两种火箭引雷试验,分析对比了两种引雷情况下在试验现场测得的回击实测电流峰值以及由雷电定位系统提供的回击估算电流峰值和回击远电场峰值,评估了两种引雷情况下雷电定位... 基于2018—2019年在广州从化进行的引雷至架空线路和引雷至地面两种火箭引雷试验,分析对比了两种引雷情况下在试验现场测得的回击实测电流峰值以及由雷电定位系统提供的回击估算电流峰值和回击远电场峰值,评估了两种引雷情况下雷电定位系统的电流估算情况。引雷至地面(线路)情况下87(70)次回击实测电流峰值的几何平均值是13.4(16.4)kA。相对于引雷至地面的回击,引雷至线路情况下回击电流峰值估算误差整体更偏向纵轴的负轴,这可能是因为电流峰值相同的回击,引雷至线路时产生的远电场峰值比引雷至地面时约低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 回击 雷电定位系统 人工引雷 架空线路 辐射电场
下载PDF
全自动运行列车在高架线路运行时接触网异物侵限场景下的应对措施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宏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0期47-51,共5页
该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为例,对列车以全自动驾驶模式在高架线路运行时,接触网异物侵限场景下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对列车设备的设计优化,配套对应的运营管理办法,解决列车在高架线路运营中发现接触网异物侵限时,现有10... 该文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为例,对列车以全自动驾驶模式在高架线路运行时,接触网异物侵限场景下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对列车设备的设计优化,配套对应的运营管理办法,解决列车在高架线路运营中发现接触网异物侵限时,现有10号线列车无法快速应急处置的问题,规避运营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驾驶 高架线路 接触网 异物侵限 应对措施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地铁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14
作者 何靖 薛磊 梁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0-262,共3页
为实现地铁接触网的几何参数测量,研发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几何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嵌入接触线的Π型汇流排二维轮廓图像,通过合理选取轮廓特征直接测量接触线磨损量和汇流排倾角,结合对比法和随动策略间接测量接触网的... 为实现地铁接触网的几何参数测量,研发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几何参数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嵌入接触线的Π型汇流排二维轮廓图像,通过合理选取轮廓特征直接测量接触线磨损量和汇流排倾角,结合对比法和随动策略间接测量接触网的导高和拉出值。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测量精度为1 mm的检测仪,所提测量系统测得的接触网导高和拉出值与其最大差值分别为2 mm和3 mm;所提测量系统的行进速度为3.5 km/h,满足地铁刚性接触网几何参数的静态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线激光 接触网 几何参数测量
下载PDF
高速刚性悬挂接触网弓网动态仿真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逢源 《电气化铁道》 2023年第2期29-33,共5页
随着刚性接触网线路上列车的运行速度逐步提高,对弓网动态性能的要求也更高,良好的弓网接触力能保证电力机车持续取流。利用弓网仿真技术可以方便高效获取弓网接触力,因此有必要对弓网仿真模型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高精度弓网仿真模型... 随着刚性接触网线路上列车的运行速度逐步提高,对弓网动态性能的要求也更高,良好的弓网接触力能保证电力机车持续取流。利用弓网仿真技术可以方便高效获取弓网接触力,因此有必要对弓网仿真模型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建立高精度弓网仿真模型,获取精确的弓网接触力。本文基于力学理论与有限元理论建立汇流排、悬挂装置、锚段关节等仿真模型,依托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开展实测对比验证,为探究更高速度等级的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系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接触网 汇流排 悬挂装置 仿真模型
下载PDF
欧洲跨境接触网对不同受电弓的适应性研究
16
作者 李洪生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1,共6页
研究目的:基于欧洲各国铁路的受电弓弓头长度不完全一致,跨边境铁路有时需要设置受电弓转换区,当转换区运行两种不同的受电弓时,接触网需要兼容设计,不但要考虑受电弓自由通行的动态轮廓,还需要考虑接触线最大允许横向风偏。本文研究以... 研究目的:基于欧洲各国铁路的受电弓弓头长度不完全一致,跨边境铁路有时需要设置受电弓转换区,当转换区运行两种不同的受电弓时,接触网需要兼容设计,不但要考虑受电弓自由通行的动态轮廓,还需要考虑接触线最大允许横向风偏。本文研究以匈塞铁路设置转换区为基础,通过分析两种受电弓的横向偏移和动态轮廓,研究转换区内接触网对弓头长度1 600 mm和1 950 mm受电弓的兼容设计。研究结论:(1)采用插值法确定两种受电弓运行的动态轮廓,在转换区内,为了确定接触线最大允许风偏和最大跨距,受电弓最大允许横向偏移按照弓头长度最短的受电弓计算,为了使接触网悬挂设备和受电弓动态轮廓相适应,受电弓限界按照弓头长度最长的受电弓计算;(2)本研究成果对跨境铁路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国内外接触网设计标准的进一步融合,有利于中国标准接触网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 接触网 受电弓 转换区 兼容设计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技术标准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飞 张薇 徐洋敏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6期58-61,66,共5页
随着我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及配套施工装备技术水平的进步,以Q/GDW 113-2004《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为基础逐步发展的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技术标准体系存在部分技术内容重复、完整性不够等问题... 随着我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张力放线施工工艺及配套施工装备技术水平的进步,以Q/GDW 113-2004《750kV架空送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为基础逐步发展的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技术标准体系存在部分技术内容重复、完整性不够等问题,导致在实际使用中适用性差。因此本文系统梳理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技术标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现有导线结构形式、张力放线、紧线和附件安装施工工艺特点和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电力行业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技术标准体系,覆盖张力架线施工、质量评定和验收工艺全流程,为张力架线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张力放线 紧线 附件安装 标准体系
下载PDF
AT供电方式下直接供电分支接触网的故障测距方案
18
作者 洪彬 林国松 +2 位作者 吴泽方 杜欧洋 朱志龙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5期23-28,99,共7页
在我国电气化铁路的AT供电方式中,直接供电分支线路在供电区段内进行“T”接。然而,当这些分支直供线路发生故障时,既有AT测距系统无法识别故障区段并精确定位。通过分析AT供电方式带直接供电分支线路的电路模型,发生T-R短路故障时的电... 在我国电气化铁路的AT供电方式中,直接供电分支线路在供电区段内进行“T”接。然而,当这些分支直供线路发生故障时,既有AT测距系统无法识别故障区段并精确定位。通过分析AT供电方式带直接供电分支线路的电路模型,发生T-R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分布、吸上电流比特征以及在牵引变电所测量的短路阻抗,提出一种吸上电流比法和电抗法的综合方案,实现了AT供电方式下直接供电分支接触网的故障测距。该方案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并以某高速铁路线路的历史故障报告验证了基于分支点电流比识别故障支线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接触网 AT供电 故障测距 吸上电流比法 电抗法
下载PDF
缅甸蒙育瓦莱比塘铜矿项目的供配电特点分析
19
作者 徐可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3年第1期27-30,共4页
针对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占地面积大、供电负荷大且分散、控制要求高等供配电特点,介绍了该项目供配电系统配置情况。该项目通过设置1座230/33 kV总降压变电站、5座33/10 kV变电站、10座10 kV配电站,及数十个10/0.4 kV低压变电所,提高主... 针对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占地面积大、供电负荷大且分散、控制要求高等供配电特点,介绍了该项目供配电系统配置情况。该项目通过设置1座230/33 kV总降压变电站、5座33/10 kV变电站、10座10 kV配电站,及数十个10/0.4 kV低压变电所,提高主供电网络电压等级,保证了良好的电能质量,减少电压降。同时,该项目利用线路的架空布设,以及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太阳能照明设施等的应用,保障了该项目的供配电系统安全可靠、环保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配电系统 变电站 架空线路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太阳能路灯
下载PDF
安九高速铁路庐山站接触网改造及过渡设计研究
20
作者 何国军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6期84-88,共5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车站改造也越来越多,站房改造也倾向于采用高架站房方案。安九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庐山站,站场规模为8台25线,高速铁路场与普速铁路场并站布置,站内设计大型高架站房,并需对既有雨棚进行改造...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车站改造也越来越多,站房改造也倾向于采用高架站房方案。安九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庐山站,站场规模为8台25线,高速铁路场与普速铁路场并站布置,站内设计大型高架站房,并需对既有雨棚进行改造。高架站房及既有雨棚情况复杂,对接触网改造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综合考虑高架站房及既有雨棚的结构形式,提出了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及过渡方案,以及适应于庐山站的接触网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接触网 高架站房 过渡方案 高速铁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