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Oxya chinensis and Oxya japonica from Xuzhou and Pingshan,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Jian-zhen ZHANG Min GUO Ya-ping MA En-bo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6-122,共7页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Oxya chinensis populations and Oxya japonica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nd Pingsh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China were analyz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Oxya chinensis populations and Oxya japonica populations collected from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nd Pingshan County, Hebei Province, China were analyz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arkers. A total of 125 DNA bands ranging from 200 to 2 200 bp were amplified by 10 random primers in DNA samples from 43 grasshopper individuals. One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99%) of these bands were polymorphic. Shannon's index showed that the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O. chinensis (0.343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 japonica (0.2781). Nei's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O. chinensis population and O. japonica population from the same area was less than that between populations from two different areas. The dendrogram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of RAPD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with the arithmetic average (UPGMA) and Neighbor-Joining (NJ) methods. Clust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individuals were grouped into two main clusters. O. chinensis populations from Xuzhou and Pingshan formed one cluster, and O. japonica populations from the two regions belonged to another clust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RAPD can detect within species, and among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polymorphisms to distinguish minor difference among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a chinensis oxya japonica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genetic relationship
下载PDF
徐州、平山两地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建珍 张敏 +1 位作者 郭亚平 马恩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5,共6页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江苏徐州和河北平山两地混生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和日本稻蝗(O.japonica) 的群体遗传关系。用10条随机引物从43头个体中产生125条清晰、稳定的谱带, 其多态性条带占99%。 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中华稻蝗遗... 应用RAPD技术分析了江苏徐州和河北平山两地混生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和日本稻蝗(O.japonica) 的群体遗传关系。用10条随机引物从43头个体中产生125条清晰、稳定的谱带, 其多态性条带占99%。 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中华稻蝗遗传多样性高于日本稻蝗,分别为0.3432和0.2781。Nei’s遗传距离显示:种群间遗传距离明显小于种间遗传距离;同一采集地点混居的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小于地理上存在较大跨度的两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如:江苏徐州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411,河北平山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遗传距离为0.2578,而江苏徐州中华稻蝗和河北平山日本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749,江苏徐州日本稻蝗和河北平山中华稻蝗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2982。基于Nei’s遗传距离,分别用UPGMA和NJ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供试的43个个体分为两大聚类簇,江苏徐州和河北平山两地的中华稻蝗聚为一支,日本稻蝗聚为另一支。上述结果表明,RAPD分析方法可显示个体间的多态性,反映个体或物种间的细微差异,是区分近缘物种的有效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稻 种间遗传距离 中华稻蝗 群体遗传 采集地 近缘物种 RAPD分析 分子系统树 随机引物 徐州
下载PDF
日本稻蝗、中华稻蝗和赤胫伪稻蝗地理种群的RAPD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建珍 郭亚平 +1 位作者 段毅豪 马恩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99-1405,共7页
运用 1 0个 RAPD引物对日本稻蝗 (Oxya japonica)、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和赤胫伪稻蝗 (Pseudoxya diminuta)的种群遗传分化进行分析。 1 0个随机引物共产生 1 35条带 ,扩增谱带具有明显的属、种间多态性。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中... 运用 1 0个 RAPD引物对日本稻蝗 (Oxya japonica)、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和赤胫伪稻蝗 (Pseudoxya diminuta)的种群遗传分化进行分析。 1 0个随机引物共产生 1 35条带 ,扩增谱带具有明显的属、种间多态性。Shannon信息指数表明中华稻蝗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2 .6 93) ,日本稻蝗次之 (2 .31 9) ,赤胫伪稻蝗最低 (1 .0 4 2 )。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不同地理居群出现遗传分化 ,由 Shannon信息指数估算的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 2 0 .7% ,4 2 .4 %。用 UPGMA和 NJ法对 Ne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 ,构建分子系统树。系统树显示 :同一种群的不同个体优先相聚 ,而后 ,同一种的不同种群依次相聚 ;日本稻蝗广西南宁种群和广东广州种群首先聚为一支 ,陕西西安种群和浙江杭州种群聚为另一支 ,两支相聚后与中华稻蝗聚在一起 ,最后与赤胫伪稻蝗相聚。聚类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日本稻蝗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距离呈现一定的相关趋势 ,日本稻蝗与中华稻蝗亲缘关系较近 ,Nei's遗传距离平均为 0 .1 4 2 ,而赤胫伪稻蝗与它们关系较远 ,Nei's遗传距离平均为 0 .4 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稻蝗 中华稻蝗 赤胫伪稻蝗 RAPD分析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山稻蝗不同地域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马恩波 郭亚平 +1 位作者 任竹梅 陈建忠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2-259,共8页
对我国分布的山稻蝗OxyaagavisaTsai不同种群进行了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并对山稻蝗武夷山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析了其带型特殊性及该种群与其它山稻蝗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的区别与联系。同时通过对山稻蝗与中华稻蝗Oxyachi... 对我国分布的山稻蝗OxyaagavisaTsai不同种群进行了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并对山稻蝗武夷山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进行了深入探讨 ,分析了其带型特殊性及该种群与其它山稻蝗种群染色体C带核型的区别与联系。同时通过对山稻蝗与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 (Thunberg)、日本稻蝗Oxyajaponica (Thunberg)的形态、分布及染色体C带核型等方面的比较 ,探讨了该 3个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认为作为稻蝗属中的大型种类 ,上述 3个种之间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带型的实验结果表明 ,中华稻蝗为较原始的种类 ,而日本稻蝗和山稻蝗则可能是由原始中华稻蝗进化而来 ,其中日本稻蝗L2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原始中华稻蝗该染色体常染色质部分异染色质化的结果 ,山稻蝗L2染色体则可能是由于原始中华稻蝗该染色体近端部的臂间倒位所致。通过对武夷山山稻蝗的研究 ,对日本稻蝗和山稻蝗之间的近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稻蝗 地域 种群 染色体 C带核型 中华稻蝗 日本稻蝗 系统进化 蝗虫
下载PDF
日本稻蝗部分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5
作者 张建珍 马恩波 郭亚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8-760,共3页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长江以南地理距离跨度较大的6个不同种群日本稻蝗Oxya japonica的种群遗传学关系。10条随机引物对57个日本稻蝗个体共扩增出131个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28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是97.7%。种群... 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分析方法,研究我国长江以南地理距离跨度较大的6个不同种群日本稻蝗Oxya japonica的种群遗传学关系。10条随机引物对57个日本稻蝗个体共扩增出131个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28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是97.7%。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表明:日本稻蝗的遗传变异大部分存在于种群内。Neis遗传距离显示:日本稻蝗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存在较大差异,河北平山种群和云南种群遗传距离最大,为0.1715,广东广州种群和广西南宁种群遗传距离最小,为0.0770。聚类结果分析表明,地理上相距较近的种群优先相聚,遗传距离、地理距离和亲缘关系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稻蝗 RAPD 种群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