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袁法伟 李炳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7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予以ECMO治疗)与对照组(予以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84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予以ECMO治疗)与对照组(予以有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各42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55.82±2.41)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55.62±2.36)岁。对比两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_(peak))、静态顺应性(Cst)、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内皮素-1(ET-1)、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和肽素(Copeptin)、28 d病死率、撤机成功率、通气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RAW、Cst、P_(peak)、SpO_(2)、PaCO_(2)、PaO_(2)、FEV_(1)、FEV_(1)/FVC、ET-1、CC16、Copept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RAW、Cst、PaCO_(2)、ET-1、CC16、Copeptin分别为(16.42±1.78)cmH_(2)O/L•s(1 cmH_(2)O=0.098 kPa)、(27.41±5.62)cmH_(2)O、(50.01±6.32)mmHg(1 mmHg=0.133 kPa)、(14.21±2.32)ng/L、(0.18±0.03)ng/L、(28.62±6.85)n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5±2.36)cmH_(2)O/L•s、(25.05±4.11)cmH_(2)O、(53.85±8.47)mmHg、(26.65±3.96)ng/L、(0.29±0.08)ng/L、(35.74±9.52)ng/L(均P<0.05);观察组P_(peak)、SpO_(2)、PaO_(2)、FEV_(1)、FEV_(1)/FVC、PEF分别为(14.65±1.44)cmH_(2)O、(96.45±17.05)%、(70.52±8.96)mmHg、(61.25±8.45)%、(68.74±9.45)%、(4.89±0.56)L/s,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05±1.96)cmH_(2)O、(94.11±15.14)%、(68.01±6.85)%、(48.33±6.45)%、(59.78±6.08)%、(4.24±0.39)L/s(均P<0.05)。观察组的28 d病死率9.52%(4/42)低于对照组28.57%(12/42),通气时间(9.52±2.32)d短于对照组(11.36±3.69)d,撤机成功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3.81%(31/42)(均P<0.05)。结论ECMO治疗呼吸衰竭具有较为理想效果,有利于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呼吸衰竭 肺功能 血气分析 预后
下载PDF
体外心肺复苏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小雯 程鹏飞 +4 位作者 梅媛 张娜 周明 张翔 张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8期636-642,共7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心肺复苏(CPR)对心脏骤停(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2月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心肺复苏(CPR)对心脏骤停(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2月PubMed、Web of Scienc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共计2694例患者,其中体外心肺复苏(ECPR)组717例患者,传统心肺复苏(CCPR)组19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CCPR相比,ECPR可以提高CA患者短期(出院或1个月内)神经功能预后[OR=2.93,95%CI(1.76,4.87),P<0.0001]及长期神经功能预后[OR=0.12,95%CI(0.07,0.17),P<0.00001]。亚组分析表明,在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中实施ECPR对改善出院时的神经功能预后方面异质性较大(组内I 2≥50%,P<0.05),而在改善长期神经功能预后方面亚组间的异质性较小(组内I 2<50%,P≥0.05)。结论ECPR可以改善CA患者出院或1个月内短期以及3个月以上长期神经功能预后,效果优于CCPR。但ECPR对CA患者出院前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仍需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体外心肺复苏(ECPR) 体外膜肺氧合(ECMO) 心脏骤停(CA) 神经功能预后 META分析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调整体外膜肺氧合参数对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妙莲 钟涛 +5 位作者 谢林辉 李斌 梁宏开 李云 蔡丽碧 李建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调整体外膜肺氧合(ECMO)管道位置、离心泵转速等可变指标,能否优化患者组织氧供及改善预后。方法将经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及对照组(n=9),观察组根据血流动力学结果,调整... 目的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调整体外膜肺氧合(ECMO)管道位置、离心泵转速等可变指标,能否优化患者组织氧供及改善预后。方法将经机械通气效果不佳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0)及对照组(n=9),观察组根据血流动力学结果,调整离心泵转速等指标,让远端桡动脉血氧分压>90 mm Hg;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工作负荷指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ECMO优化后在血流动力学(肺动脉楔压及心脏指数)及氧动力学方面(桡动脉氧分压)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含有造影剂的膜肺血流到达的位置较对照组远(P<0.05);观察组中肾脏和肝脏的形态结构基本处于正常,而对照组肾脏和肝脏均存在萎缩和肿胀的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CMO优化后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10%vs 55.6%,χ~2=4.550,P<0.05)。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调整ECMO管道位置、离心泵转速等可变指标,可以减少无效"小循环"的发生,提高组织器官氧供,减少酸中毒和器官衰竭的发生,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彩色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 组织氧供应
下载PDF
静脉-静脉小流量膜肺治疗中超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甘小庄 宋国维 +5 位作者 黄伟雄 张琪 李惠 马广松 孙丽萍 张小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评价超滤技术在实验羊静脉-静脉(V-V)小流量膜肺治疗中清除尿素氮的效果和小流量膜肺治疗清除二氧化碳(CO2)和氧合的作用。方法绵羊16只。体质量(20±3)kg。麻醉后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分别于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插管,调整呼吸... 目的评价超滤技术在实验羊静脉-静脉(V-V)小流量膜肺治疗中清除尿素氮的效果和小流量膜肺治疗清除二氧化碳(CO2)和氧合的作用。方法绵羊16只。体质量(20±3)kg。麻醉后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分别于右颈内静脉和股静脉插管,调整呼吸机使实验羊窒息5~8min,建立高碳酸血症模型。随机将实验羊分为膜肺组和膜肺超滤组各8只。二组膜肺治疗的泵流速为30mL/(kg.min)。分别于治疗后30、60、90、120和180min从膜肺前后和股动脉取血做血气分析,测尿素氮,监测血压、心率和肛温等。结果膜肺和膜肺超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和肛温均无显著差异(Pa>0.05)。二组治疗前股动脉血尿素氮分别为4.8±0.9和4.6±0.7mmoL/L;pH、pa(CO2)、pa(O2)分别为(7.168±0.062)和(7.168±0.085);(10.9±1.6)kPa和(10.8±1.5)kPa;(18.8±2.7)kPa和(18.1±6.7)kPa,二组各项均无显著差异(Pa>0.05)。治疗30、60、90和120min,膜肺组尿素氮基本不变,膜肺超滤组逐渐下降,但二组无显著差异,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a>0.05);180min尿素氮分别为(4.9±0.7)和(4.0±0.6)mmoL/L,二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膜肺超滤组较治疗前也显著下降(P<0.05);二组血pH上升为(7.368±0.040)和(7.342±0.078);pa(CO2)下降为(6.3±0.8)和(6.5±0.9)kPa;pa(O2)为(12.6±2.1)和(13.7±4.4)kPa,以上各项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a>0.05)。膜氧合器后二组p(CO2)均较膜氧合器前显著下降,p(O2)和血氧饱和度(SO2)明显上升,但二组间无显著差异(Pa>0.05)。结论在V-V小流量膜肺治疗中超滤的应用能有效清除尿素氮但未造成血液分流,小流量静脉膜肺治疗有效排除CO2和进行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作用 超滤 高碳酸血 绵羊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膜式氧合器的内部流场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智鑫 李冬梅 张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24,共8页
氧合器内部流体的运动特性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与评估膜式氧合器的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膜式氧合器简化模型进行了流体动力学分析。文中基于压降试验建立了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在2.0~6.0 L/mi... 氧合器内部流体的运动特性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与评估膜式氧合器的性能,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膜式氧合器简化模型进行了流体动力学分析。文中基于压降试验建立了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在2.0~6.0 L/min范围内,对不同流量下膜式氧合器内部流场进行宏观计算分析;同时又利用CFD微模型对膜式氧合器内部的实际微流动进行微观评估分析。经过大量的模拟计算得到了血液速度、压力、壁面切应力及微观切应力分布云图,并对这些云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量2.0~6.0 L/min范围内,各向同性多孔介质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是随着入口流量的继续增加试验结果有远大于模拟结果的趋势;血液损伤大多发生在除氧合室和变温室以外的流道中,尤其是在出口、入口及中间管道与氧合室、变温室交界处。文中研究为膜式氧合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式氧合器 各向同性 多孔介质 计算流体力学(流场分析) 血液损伤
下载PDF
输血治疗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扎亚 王宝珠 阿迪拉·阿扎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期58-62,共5页
目的分析输血治疗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ECMO治疗的成年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 目的分析输血治疗与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及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ECMO治疗的成年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治疗,患者如在ECMO治疗过程中发生大量失血(出血量>20 ml/kg),则进行输血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输血治疗,将其分为输血组(n=45)和未输血组(n=38)。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输血组心源性休克发生率、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者占比、ECMO治疗前进行心肺复苏者占比和ECMO治疗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高于未输血组,ECMO治疗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和ECMO治疗后Hb、RBC、PLT、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低于未输血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治疗是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OR=5.499,95%CI(1.451,21.848),P<0.05〕;ECMO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OR=0.899,95%CI(0.816,0.991)〕、乳酸〔OR=1.595,95%CI(1.120,2.269)〕是接受ECMO治疗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输血治疗是接受ECMO治疗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与患者死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作用 输血 感染 死亡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体外膜肺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国维 甘小庄 +8 位作者 黄伟雄 李杰 徐光芝 孙丽萍 马广松 李惠 张晶 尹荷华 樊寻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膜肺(ECMO)体外吸收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效果。方法绵羊11只,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与呼吸机相连。右颈内静脉及右颈总动脉内放置导管。血从右颈内静脉引出,经过膜氧合器气体交换后,从右颈总动脉回输体... 目的观察膜肺(ECMO)体外吸收氧及排出二氧化碳的效果。方法绵羊11只,戊巴比妥钠麻醉后,气管切开、插管,与呼吸机相连。右颈内静脉及右颈总动脉内放置导管。血从右颈内静脉引出,经过膜氧合器气体交换后,从右颈总动脉回输体内。实验依次分4个阶段:(1)ECMO前机械通气;(2)ECMO与机械通气并用(小流量阶段);(3)仅用ECMO(大流量阶段);(4)ECMO后机械通气。取羊股动脉血及膜氧合器前后的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结果用ECMO前动脉血气分析的均值为:pH值7.5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29kPa(1kPa=7.5mmHg)、氧分压(PaO2)18.4、PaO2/吸入氧浓度(FiO2)比值为338,ECMO小流量、大流量及ECMO停止后各阶段的pH值、PaO2及PaO2/FiO2比值与ECMO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ECMO过程中PaCO2较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血液通过膜氧合器后,pH值、PO2值明显升高(P<0.01),PCO2明显降低(P<0.01)。结论ECMO体外可吸收足够的氧,有效排出CO2,维持血pH值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器 膜式 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儿童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循环衰竭的输血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袁法伟 冯辉斌 +4 位作者 尹欢 郑鲲 梅喜平 袁利学 祝小梅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呼吸循环衰竭的输血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4)和存活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呼吸循环衰竭的输血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市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44)和存活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ECMO治疗期间的输血情况、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析ECMO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呼吸循环衰竭病因、ECMO治疗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术前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肌酐(Cr)、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分别为(22.36±3.71)分、(79.17±9.29)μmol/L、(2.77±0.79)ng/L、(2.74±0.36)mmol/L,均低于死亡组的(34.27±4.98)分、(94.16±10.23)μmol/L、(3.69±1.10)ng/L、(5.18±0.4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9、-6.79、-5.62、-27.53,均P<0.001);两组术前呼吸频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氧合指数(PaO2/FiO2)、C反应蛋白(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上机当天输血量、下机当天输血量、全程输血量、通气时长、ECMO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74±16.28)mL、(37.23±10.36)mL、(398.79±67.81)mL、(210.39±20.21)h、38.89%(14/36),均低于死亡组的(160.17±23.14)mL、(48.26±12.25)mL、(600.23±70.12)mL、(320.14±18.21)h、79.55%(3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3、-4.29、4.94、25.25,χ^(2)=13.79,均P<0.001);存活组住院时间[(20.14±5.36)d)]长于死亡组[(14.17±4.23)d](t=5.56,P<0.001);APACHEⅡ评分、PCT、上机当天输血量、通气时间、全程输血量等是ECMO治疗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住院时间是ECMO的保护因素。结论术前APACHEⅡ评分评估、全程持续性输血、把握通气时机和注意预防ECMO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作用 呼吸功能不全 休克 输血 预后 生命体征 影响因素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自制简易版体外膜肺氧合系统术中辅助单肺移植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钱晓亮 陈月 +8 位作者 李建朝 姚东风 葛畅 黄佳鑫 孟凡伟 赵健 魏立 杨雷一 程兆云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5-368,共4页
目的总结普通体外循环手术用的涂层膜肺与离心泵、涂层管路自制的简易版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在单肺移植中的应用经验和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成人终末期肺病的受者行单肺移植时应用自制的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辅助治... 目的总结普通体外循环手术用的涂层膜肺与离心泵、涂层管路自制的简易版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在单肺移植中的应用经验和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成人终末期肺病的受者行单肺移植时应用自制的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辅助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情况的变化,评价其效果,总结应用经验。结果辅助后受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辅助前改善,肺动脉压由(56±15)mmHg下降至(45±1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者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指标改善,氧分压(PO2)由(47±12)mmHg上升至(68±9)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由(65±14)mmHg下降至(55±1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例受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应用普通体外循环手术用的涂层膜肺与离心泵、涂层管路自制的简易版体外膜肺氧合系统为单肺移植手术的安全实施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为此类手术的救治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 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静脉插管在肺移植VA-ECMO辅助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钱晓亮 陈月 +8 位作者 魏立 贾向波 徐磊 唐富东 张加强 任培军 李建朝 杨雷一 程兆云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比较在肺移植手术中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过程中应用不同静脉插管引流对改善患者全身氧合状态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单肺移植术中应用VA-ECMO辅助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比较在肺移植手术中行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辅助过程中应用不同静脉插管引流对改善患者全身氧合状态疗效的差异。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单肺移植术中应用VA-ECMO辅助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使用静脉插管侧孔的多少分为少侧孔静脉插管组和多侧孔静脉插管组,每组6例。比较两组患者辅助前后右侧桡动脉、左侧桡动脉、右颈内静脉血气指标的差异,评价辅助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右侧和左侧桡动脉辅助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辅助前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少侧孔静脉插管组右侧桡动脉为79.5±4.2比48.3±3.8,左侧桡动脉为88.1±3.5比48.3±3.8;多侧孔静脉插管组右侧桡动脉为67.7±5.9比48.7±3.2,左侧桡动脉为84.0±3.8比48.7±3.2,均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辅助前明显降低(mmHg:少侧孔静脉插管组右侧桡动脉为44.2±2.6比71.7±4.4,左侧桡动脉为44.7±1.4比71.7±4.4;多侧孔静脉插管组右侧桡动脉为46.2±2.1比71.2±3.5,左侧桡动脉为44.1±1.9比71.2±3.5,均P<0.05)。少侧孔静脉插管组患者辅助后ECMO系统静脉引流管处血气分析指标静脉血氧分压(PvO2)明显低于多侧孔静脉插管组(mmHg:56.4±3.2比88.7±1.5,P<0.01),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明显高于多侧孔静脉插管组(mmHg:63.6±3.7比44.2±1.7,P<0.01)。结论在肺移植手术行VA-ECMO辅助时,通过使用少侧孔的静脉插管充分引流上腔血流,能更有效地改善肺移植患者上半身氧合情况,避免了上半身低氧合、下半身高氧合的窘境,可为单肺移植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辅助,对改善患者全身的氧合状态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移植 体外膜肺氧合 静脉插管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