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diating the Local Oxygen‑Bridge Interactions of Oxysalt/Perovskite Interface for Defect Passivation of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
1
作者 Ze Qing Lin Hui Jun Lian +5 位作者 Bing Ge Ziren Zhou Haiyang Yuan Yu Hou Shuang Yang Hua Gui Y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66-279,共14页
Passivation,as a classical surface treatment technique,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start-of-the-art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hat can effectively modulate the electronic and chemical property of defective perovskit... Passivation,as a classical surface treatment technique,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start-of-the-art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hat can effectively modulate the electronic and chemical property of defective perovskite surface.The discovery of inorganic passivation compounds,such as oxysalts,has largely advanced the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PSCs on account of its favorable electrical property and remarkable inherent stability,but a lack of deep understanding of how its local configuration affects the passivation effectiveness is a huge impediment for future interfacial molecular engineering.Here,we demonstrate the central-atom-dependent-passivation of oxysalt on perovskite surface,in which the central atoms of oxyacid anions dominate the interfacial oxygen-bridge strength.We revealed that the balance of lo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atoms of oxyacid anions(e.g.,N,C,S,P,Si)and the metal cations on perovskite surface(e.g.,Pb)generally determines the bond formation at oxysalt/perovskite interface,which can be understood by the bond order conservation principle.Silicate with less electronegative Si central atoms provides strong O-Pb motif and improved passivation effect,delivering a champion efficiency of 17.26%for CsPbI2Br solar cells.Our strategy is also universally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device performance of several commonly used perovskite compo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cell Lead halide perovskite PASSIVATION oxysalt Central atom
下载PDF
复杂含氧盐矿物热力学数据的简单估算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钱红亮 刘畅 +3 位作者 吉远辉 姚文俊 冯新 陆小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4-55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复杂含氧盐矿物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和摩尔生成焓的简单估算方法,并把复杂含氧盐矿物分为不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和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不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可以看作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组成的物质,其摩尔生成Gibbs自... 提出了一种复杂含氧盐矿物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和摩尔生成焓的简单估算方法,并把复杂含氧盐矿物分为不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和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不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可以看作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组成的物质,其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都可以看作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复合成的化合物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之和。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是不含水部分和水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贡献值之和。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步骤十分简单,从相对误差来看,本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精度较好,可以计算包含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的钛酸盐系列晶须的所有复杂含氧盐矿物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和摩尔生成焓,为热力学在钛酸盐系列晶须制备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含氧盐矿物 生成Gibbs自由能 生成焓 热力学数据 物性估算
下载PDF
离子色谱同时测定饮用水中10种无机阴离子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培勤 赖少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C102^-、BrO3^-、Cl^-、NO2^-、Br^-、ClO3^-、NO3^-、PO4^-、SO4^2-等10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方法。方法:用电导检测-离子色谱仪。色谱柱为lonpac^R AS9-HC,9.0mmol/L碳酸钠为淋洗液。流速为1.0ml...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C102^-、BrO3^-、Cl^-、NO2^-、Br^-、ClO3^-、NO3^-、PO4^-、SO4^2-等10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方法。方法:用电导检测-离子色谱仪。色谱柱为lonpac^R AS9-HC,9.0mmol/L碳酸钠为淋洗液。流速为1.0ml/min,水样经沉淀滤膜过滤进样测定。结果:此方法的线性范围广、相关系数好(r=0.9993~0.9999)相对标准差(RSD)为1.64%~3.95%。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6%~100.3%,最低检出限为0.0035~0.0344mg/L,结论:该方法干扰小、灵敏度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于各种水样,对酸碱共存离子、相邻离子间对测定无影响,适合同时对水中10种无机阴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同时测定 饮用水 阴离子 卤素含氧酸盐
下载PDF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拉曼光谱研究金属阳离子对含氧酸根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书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无机含氧酸盐含多个σ成键轨道和π键结构,具有明显的红外-拉曼光谱特征。该文对常见的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及磷酸盐进行红外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同一状态下,受金属阳离子的影响,同一酸根的拉曼特征谱带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向... 无机含氧酸盐含多个σ成键轨道和π键结构,具有明显的红外-拉曼光谱特征。该文对常见的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及磷酸盐进行红外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同一状态下,受金属阳离子的影响,同一酸根的拉曼特征谱带均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向低波数位移;酸根中非金属元素与氧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分布的不均等性在红外光谱中有明显体现。以一价金属阳离子的硝酸盐为例,对其4种简正振动模式进行红外和拉曼谱带归属,研究了一价金属阳离子对酸根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含氧酸盐 硝酸盐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下载PDF
无机含氧酸及其盐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1期69-73,共5页
根据电负性均衡原理和电负性平衡观点,提出了计算基团电负性和各原子部分电荷的规则,并计算了103种无机含氧酸及其盐各原子部分电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含氧酸及其盐的金属离子部分电荷与离子半径比(δR/rR),成酸原子部... 根据电负性均衡原理和电负性平衡观点,提出了计算基团电负性和各原子部分电荷的规则,并计算了103种无机含氧酸及其盐各原子部分电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含氧酸及其盐的金属离子部分电荷与离子半径比(δR/rR),成酸原子部分电荷与离子半径比(δK/rK)以及羧基氧原子部分电荷(δO)来确定热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 含氧酸 含氧盐 含养酸盐
下载PDF
关于金属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讨论
6
作者 卢静 李大成 +2 位作者 康文君 李蕾 王素娜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1期207-215,共9页
利用归纳、对比、推断、验证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规律,并利用化学热力学基本原理深入解释了产生规律的原因以及个别盐热分解产物的特殊性。研究发现,金属离子的极化力、酸根中心原子的极化力、酸根的氧化性、产物中气... 利用归纳、对比、推断、验证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规律,并利用化学热力学基本原理深入解释了产生规律的原因以及个别盐热分解产物的特殊性。研究发现,金属离子的极化力、酸根中心原子的极化力、酸根的氧化性、产物中气体分子的数目均对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酸盐 热分解反应 化学热力学原理 离子极化力
下载PDF
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
7
作者 卢文贯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12期48-51,共4页
讨论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ⅥA、ⅤA、ⅣA族多氧化态成酸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及决定其氧化还原稳定性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 含氧酸 含氧酸盐 氧化还原性
下载PDF
箭推法在高价金属(Cr,Mn,Fe)含氧酸盐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意达 蒋志威 +2 位作者 戚博闻 钟秉辰 卞江 《大学化学》 CAS 2018年第9期105-110,共6页
讨论了箭推法在解释无机高价过渡金属(Cr^(Ⅵ)、Mn^(Ⅶ)和Fe^(Ⅵ))化合物有关反应机理中的应用。文中引入了若干反应实例,探讨了箭推法的应用。
关键词 反应机理 电子转移 箭推法 高价金属含氧酸盐
下载PDF
键性成分与无机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鲁连芳 《铜仁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提出有效电负性的概念,从微观结构分析无机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对同系列不同盐的分解温度高低顺序提供了一个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的半定量依据。
关键词 键性成分 有效电负性 无机含氧酸盐 热稳定性 分角温度
下载PDF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氧化还原性浅析
10
作者 高春朵 陈广庚 《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7-50,共4页
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性质,本文讨论了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氧化还原性,并无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做了归纳说明.
关键词 卤素 含氧酸 含氧酸盐 氧化还原性
下载PDF
难熔金属含氧酸盐电化学解离-合金化短流程绿色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 王明涌 翁威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65-71,共7页
针对难熔金属传统冶金流程长、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介绍了以难熔金属含氧酸盐(如CaTiO3,NaVO3,Na2CrO4等)中间体直接熔盐电解(液态阴极)制取合金的短流程新过程。以熔点低、可溶、可电离的难熔金属含氧酸盐为电解反应物直接实现难熔... 针对难熔金属传统冶金流程长、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介绍了以难熔金属含氧酸盐(如CaTiO3,NaVO3,Na2CrO4等)中间体直接熔盐电解(液态阴极)制取合金的短流程新过程。以熔点低、可溶、可电离的难熔金属含氧酸盐为电解反应物直接实现难熔金属的合金化,构建冶金-材料一体化的熔盐电解新体系,是缩短流程和实现冶金资源"快速成材"的创新路径。新过程弃用污染性工艺,环境友好,符合高效绿色冶金原则,有潜力成为一种普适性新方法。要点:(1)新工艺符合冶金过程绿色化、高效短程化及材料增值化的需求。(2)以低熔点的可溶性矿物中间体为原料,益于物质直接快速电解转化。(3)液态金属阴极可原位耦合电解还原与合金化过程,促成冶金-材料一体化制备。(4)深度电解还原、电效提升及液态阴极的定制优选是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电解 难熔金属 金属含氧酸盐 液体金属阴极
原文传递
铋系含氧酸盐改性镁水解制氢的动/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杰 刘佳溪 +10 位作者 孙立贤 徐芬 罗玉梅 夏永鹏 张晨晨 程日光 魏胜 黄鹏儒 李彬 张可翔 蔡丹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9-700,共12页
Mg基制氢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反应温和、工艺简单、安全可控、理论产氢量高等优势,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制备Mg-Bi系含氧酸盐Bi_(x)M_(y)O_(z)(M=Ti,V,Cr,Mo,W)复合材料以改善Mg水解制氢性能.本工作研究发现,掺杂Bi... Mg基制氢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反应温和、工艺简单、安全可控、理论产氢量高等优势,是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制备Mg-Bi系含氧酸盐Bi_(x)M_(y)O_(z)(M=Ti,V,Cr,Mo,W)复合材料以改善Mg水解制氢性能.本工作研究发现,掺杂Bi_(2)Mo O_(6)的Mg基复合制氢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Mg-7 wt%Bi_(2)Mo O_(6)在298.15 K的最大产氢速率为756.1 m L g^(-1)min(-1).通过引入多壁碳纳米管(CNTs)可以进一步改善Mg-Bi_(2)Mo O_(6)的产氢性能,Mg-7 wt%Bi_(2)Mo O_(6)/CNTs的最大产氢速率达2172.4 m L g^(-1)min(-1),产氢活化能下降至23.6 k J mol^(-1).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Bi_(2)Mo O_(6)/CNTs与Mg在球磨过程中发生固相反应生成Bi单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Bi原子掺杂可改变Mg的局域电荷分布,增强Mg对H_(2)O的吸附能,并降低H_(2)O解离后H原子的吸附能,促进水解反应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制氢 Mg 铋系含氧酸盐 动力学 热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