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小花棘豆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卢萍 赵萌莉 +2 位作者 韩国栋 曹雪松 张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02-1107,共6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6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4个引物共扩增出327个位点,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72,Shannon多样性指数...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6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4个引物共扩增出327个位点,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972,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287;种内总基因多样性为0.1976,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1653,83.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16.3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633,基因流为2.5613,6个种群间有一定遗传分化,但遗传漂变不会引起遗传分化.UPGMA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生态地理条件相似的种群优先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issr 遗传多样性 PCR Nei指数 Shannon指数
下载PDF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内生真菌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30
2
作者 卢萍 Dennis Child +3 位作者 赵萌莉 Dale R Gardener 吕桂芬 韩国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8,共6页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内蒙古草原上的重要毒草,实验结合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其内生真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生长缓慢,呈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的白色菌落,后菌体分泌黑褐色的色素物质,分生孢子近圆柱形,有粗且比孢子壁厚的暗色横隔膜,隔膜数1-5个。10个菌株的5.8S rDNA/ITS序列与内生真菌Embellisia sp.L12株的序列高度相似。推测该内生真菌属于Embelli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内生真菌 5.8S rDNA/ITS 分生孢子
下载PDF
In Vitro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Flavonoid from Oxytropis glabra DC
3
作者 Wang Shuai Chen Genyuan +3 位作者 Zhang Ling Jiang Hui Xi Linqiao Ma Chunhui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3年第2期32-35,共4页
Anti-lipid peroxidation activity, reducing power and chelating power of flavonoid extracts from Oxytropis glabra DC, as well as their elimination effect on DPPH, superoxide anion and hydroxyl radicals were determined ... Anti-lipid peroxidation activity, reducing power and chelating power of flavonoid extracts from Oxytropis glabra DC, as well as their elimination effect on DPPH, superoxide anion and hydroxyl radical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paper, so as to evaluate in vitro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flavonoid extracted from O. glabr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avonoid from O. glabra had fairly strong anti-lipid peroxidation. The antioxidation effects on rapeseed oil successively were vitamin C 〉 sample 〉 vitamin E 〉 BHT 〉 CK; the effects on cottonseed oil successively were sample 〉 vitamin C 〉 BHT 〉 vitamin E 〉 CK; the effects on sunflower oil successively were sample 〉 vitamin C 〉 vitamin E 〉 BHT 〉 CK; the effects on lard successively were BHT 〉 vitamin C 〉 sample 〉 vitamin E 〉 CK. The samples had stronger clearance rate against DPPH, superoxide anion and hydroxyl radicals than control; the reducing power of sample was weaker than Vitamin C and stronger than Vitamin E ; chelating power of sample was weaker than EDTA. Flavonoid from O. glabra had the valu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s natural antioxid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tropis glabra dc Flavonoid Lipid antioxidation Free radical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olyclonal Antibody Against Swainsonine and Its Effects in Treatment of Oxytropis glabrapoisoned Rabbits
4
作者 Chen Genyuan Jia Qizhen +2 位作者 Pan Yiwei Jia Shanling Wang Shuai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4年第6期291-295,315,共6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ptimize immunization program to gain the serum against swainsonine (SW) with high titer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olychinal antibody in treatment of loco disease of rabbits. Eighte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optimize immunization program to gain the serum against swainsonine (SW) with high titer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olychinal antibody in treatment of loco disease of rabbits. Eighteen rabbits were randomly separated into control group, poisoning group and curing group, with six rabbits in each group. Rabbits in poisoning group and curing group were fed 10 g/(kg ~ d) powder of Oxytropis glabra DC every morning for 70 d till the rabbits in poisoning group began to die. From the 21't to 24'h d of O. glabra administration, each of the rabbits in curing group was injected with 1 mL of polyclonal anti- body against SW every day.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efore O. glabra challenge, and then once every 7 d for the serological and immunological evaluation of serum. The resuhs showed that the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KP) activity and SW content in poisoning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on the 7th d (P 〈0.05 ) ; the serum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activity in poisoning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on the 14th d (P 〈 0.05 ), while the serum ct - mannosidase (AMA) and rate of E-rosette formation in poisoning groups were signifi- 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the serum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creatinine ( CRE ) and glucose ( GLU ) concentration in poisoning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on the 21't d (P 〈 0.05 ). By injecting serum against swainsonine, the serum AKP, LDH, AST,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activity and contents of BUN, CRE, GLU, SW were reduced and serum AMA and rate of E-rosette formation were increased in curing group, by comparing with those in poisoning group. These results in this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polyclonal antibody against SW had good value of preventing from O. glabra 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tropis glabra dc SWAINSONINE Polyclonal antibody TREATMENT RABBIT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小花棘豆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吕亮雨 刘青青 +2 位作者 蔡宗程 雷莎清 施建军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了探究三江源地区野生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三江源地区6个主要且具代表性的小花棘豆天然居群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特征和主成分分析,基于这些表型性状对6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这些... 为了探究三江源地区野生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表型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三江源地区6个主要且具代表性的小花棘豆天然居群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特征和主成分分析,基于这些表型性状对6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这些表型性状与经度、纬度、海拔、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单株花序数和种形指数外,其余表型性状的F值均达到显著(p<0.05)水平,其中,花序长的F值最大,叶形指数和种子千粒质量的F值较大。供试居群18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30%~53.79%,均值为14.99%,其中,叶形指数、单株花序数、花序长和单荚果种子数变异系数的均值均在20%以上,而种子千粒质量变异系数的均值最小(0.4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仅单叶鲜质量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开花后株高和冠幅与海拔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单叶鲜质量和种子千粒质量与土壤电导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960%,说明这3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小花棘豆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居群被分成2组,其中,甘德县柯曲镇和天峻县木里镇居群为一组,其余居群为另一组。综上所述,三江源地区小花棘豆表型性状变异较为丰富,但仅个别表型性状受纬度、海拔和土壤电导率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表型性状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小花棘豆苦马豆素和营养成分分析
6
作者 倪苗 马崇勇 +9 位作者 董海娟 乌仁曹 巴图那顺 乌银嘎 季彦华 嘎丽娃 梁艳 苏秦 孙彦楠 余奕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75-78,共4页
该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3个试验点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别在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枯黄期检测其苦马豆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在不同物候期呈动态变化,苦马豆素在盛花期... 该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3个试验点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别在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枯黄期检测其苦马豆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在不同物候期呈动态变化,苦马豆素在盛花期含量最高,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磷平均含量在现蕾期表现最好。综合评定小花棘豆毒素和营养成分,结果为现蕾期>分枝期>盛花期>枯黄期。在小花棘豆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提取苦马豆素,最佳刈割期为盛花期,如作饲草料,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期,结合脱毒或间歇饲喂等方式进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8
7
作者 周启武 路浩 +5 位作者 何平 严杜建 赵宝玉 张樑 温伟利 杨晓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8-485,共8页
【目的】为探明小花棘豆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带菌率及其种属分布特点,对采自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的小花棘豆各组织内生真菌进行检测与分离。【方法】制作小花棘豆不同组织临时装片,通过染色观察与分离鉴定方法研究小花棘豆各组织中内生真... 【目的】为探明小花棘豆不同组织中内生真菌带菌率及其种属分布特点,对采自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的小花棘豆各组织内生真菌进行检测与分离。【方法】制作小花棘豆不同组织临时装片,通过染色观察与分离鉴定方法研究小花棘豆各组织中内生真菌分布形态、带菌率以及内生真菌种属分布情况。【结果】通过临时装片染色技术从小花棘豆茎、叶、叶柄及种子中均检测到内生真菌并观察到其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点;采用普通分离方法从小花棘豆四种组织中分离出79株内生真菌,鉴定为5个种。比较小花棘豆各组织内生真菌带菌率与分离率发现种子>叶>茎>叶柄,且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主要优势种(相对分离频率)为疯草内内生真菌(Undifilum oxytropis)(77.32%),砖格孢属(Embellisia sp.)L12(64.00%),镰刀菌属(Fusariumequiseti)(50.00%)。【结论】小花棘豆各组织中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其在各组织中的形态分布各异,内生真菌数量与种属分布存在组织差异性,种子和叶是内生真菌侵染和定殖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内生真菌 检测 分离鉴定 分布特点
原文传递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Oxytropis glabra DC
8
作者 孙荣奇 贾忠建 朱子清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7期609-611,共3页
In our previous paper,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extracted from 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note deals mainly with the structures of other two novel triterpenoid saponins Ⅱ and Ⅲ, isola... In our previous paper, two new triterpenoid saponins extracted from 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 have been reported. This note deals mainly with the structures of other two novel triterpenoid saponins Ⅱ and Ⅲ,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Oxytropis glabra DC (Leguminosae), a poisonous plant to livestock, distribu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tropis glabra dc TRITERPENOID SAPONINS azukisapogenol METHYL ester.
原文传递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脏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贾琦珍 陈根元 +1 位作者 廖秋萍 王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54-2856,共3页
为探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对家兔脏器指标的影响,试验挑选健康22只,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2只[按照10 g/(d·kg体重)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对照组10只(饲喂青干草和少量精料),试验期为70 d,试验结束后取其脏器,计算... 为探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对家兔脏器指标的影响,试验挑选健康22只,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12只[按照10 g/(d·kg体重)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对照组10只(饲喂青干草和少量精料),试验期为70 d,试验结束后取其脏器,计算脏器指数。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家兔脑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肾上腺指数、睾丸指数、卵巢指数和肺脏指数增大,心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胰脏指数下降,部分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与小花棘豆中毒相关性最强的指标为脑指数;但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胃肠道指标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导致家兔肝、肾、脑等实质性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 中毒 家兔 脏器指数
下载PDF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 被引量:24
10
作者 王帅 陈根元 +1 位作者 胡建军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8-733,共6页
【目的】建立以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me-Gal)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在柱温200℃、进样口温度3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80℃、高纯氮气载气压力200 kPa条件下,对苦马豆素(SW)进行气相... 【目的】建立以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me-Gal)为内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在柱温200℃、进样口温度3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80℃、高纯氮气载气压力200 kPa条件下,对苦马豆素(SW)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在0.375~6 mg/mL SW质量浓度范围内对SW和me-Gal峰面积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18%,RSD=1.724%(n=5)。小花棘豆中各部位苦马豆素含量为:种子(58.09±0.48)mg/kg;叶(21.81±0.58)mg/kg;全株(19.14±0.16)mg/kg;茎(12.30±0.23 mg/kg)。【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可用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气相色谱 内标法
下载PDF
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帅 李怀志 +2 位作者 马明 张玲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影响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效果的因素。【结果】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 【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研究小花棘豆总生物碱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影响小花棘豆总生物碱抑菌效果的因素。【结果】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其对乳房链球菌和化脓链球菌的MIC为6.3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0.8 mg/mL。生物碱在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发生变化;高温使其抑菌活性消失;紫外照射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结论】小花棘豆总生物碱对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生物碱 抑菌
下载PDF
家畜小花棘豆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绍淑 陈继武 +2 位作者 赵宝玉 朱忠珂 董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36-38,共3页
小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有毒 ,在国内分布广泛 ,适于在干旱地区生长 ,家畜采食一定量后可逐步“成瘾”,常使大批家畜发病死亡 ,使该草分布地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小花棘豆的生态、部分地区小花棘豆中毒... 小花棘豆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有毒 ,在国内分布广泛 ,适于在干旱地区生长 ,家畜采食一定量后可逐步“成瘾”,常使大批家畜发病死亡 ,使该草分布地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从小花棘豆的生态、部分地区小花棘豆中毒的情况、家畜小花棘豆中毒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引起小花棘豆中毒的毒性成分 (溶血毒素和有毒生物碱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小花棘豆中毒 临床症状 病理学 毒性成分 溶血毒素 有毒生物碱 防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营养成分与苦马豆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2 位作者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探讨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与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小花棘豆作为饲草的应用前景。【方法】以6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小花棘豆作为检测样本,通过饲草概略养分分析方法,对小花棘豆营养成分和矿... 【目的】探讨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与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小花棘豆作为饲草的应用前景。【方法】以6个不同生长时期的小花棘豆作为检测样本,通过饲草概略养分分析方法,对小花棘豆营养成分和矿物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用气相色谱法测定SW含量,并进行显著性差异比较。【结果】随着小花棘豆的生长,其营养成分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其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钙含量在盛花期时达到最大值,干物质和磷含量在结荚期达到最大值,NDF和ADF含量在落叶期达到最大值。小花棘豆SW含量随生长时期的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结荚期SW含量均高于其它时期。【结论】小花棘豆营养水平较高,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对小花棘豆毒素含量和营养价值进行检测可评估其做为饲料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营养成分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家兔小花棘豆中毒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贾琦珍 陈根元 +1 位作者 胡建军 王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5-2129,共5页
【目的】探讨家兔血清生化指标与小花棘豆中毒(Oxytropis glabra DC Poisoning,OgP)的关系,为小花棘豆中毒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2只小花棘豆中毒家兔与10只正常家兔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 【目的】探讨家兔血清生化指标与小花棘豆中毒(Oxytropis glabra DC Poisoning,OgP)的关系,为小花棘豆中毒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2只小花棘豆中毒家兔与10只正常家兔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α-甘露糖苷酶(A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含量。采用t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后,再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对各指标与小花棘豆中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小花棘豆中毒家兔血清的AST、ALT、AKP、LDH、MDA、BUN、CRE、GLU、TC、GLO、LDL-C值均极显著升高(P<0.01),AMA、SOD、GSH-Px、CAT、TG和ALB极显著下降(P<0.01),HDL-C值显著下降(P<0.05),TP和VLDL-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小花棘豆中毒相关的主要因素有AMA、CAT、GLU、LDH、GSH-Px、AKP、TG和CRE,并建立回归方程:OgP=0.714-0.078AMA-0.069CAT+0.038GLU+0.047LDH+0.045AKP。【结论】血清AMA、CAT、GLU、LDH、GSH-Px、AKP、TG和CRE对家兔小花棘豆中毒的早期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和转归判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家兔 中毒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小花棘豆对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书奇 王帅 +2 位作者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8,共7页
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按10和20g.kg-1.d-1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 d采血1次,检测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 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按10和20g.kg-1.d-1剂量饲喂小花棘豆干粉,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 d采血1次,检测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组和田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极显著上升,α-甘露糖苷酶(AMA)活性极显著下降;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血糖(GLU)、总胆固醇(TC)含量均高于对照;甘油三酯(TG)和白蛋白(ALB)含量低于对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对和田羊心、肝、肾等器官有一定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中毒 生化检验 和田羊
下载PDF
家兔苦马豆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小花棘豆中毒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根元 贾琦珍 +2 位作者 潘伊微 贾山岭 王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9,共7页
采用合成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人工抗原免疫接种家兔,获得高效价的SW抗血清,分离纯化得到的家兔SW多克隆抗体,复制家兔小花棘豆中毒模型,用SW多克隆抗体治疗小花棘豆中毒家兔,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评价SW多克隆抗体... 采用合成的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人工抗原免疫接种家兔,获得高效价的SW抗血清,分离纯化得到的家兔SW多克隆抗体,复制家兔小花棘豆中毒模型,用SW多克隆抗体治疗小花棘豆中毒家兔,通过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学指标,评价SW多克隆抗体治疗家兔小花棘豆中毒的效果。将1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攻毒组(6只)和攻毒治疗组(6只),攻毒组和攻毒治疗组按照10g/(kg·d)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攻毒组试验兔出现死亡时(第70天)停止攻毒。攻毒第21天,攻毒治疗组试验兔注射SW多克隆抗体,每只兔每天1mL,连续注射4d。以攻毒试验开始为第0天进行首次采血,试验开始后每7d采血1次,进行血清免疫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攻毒第7天时攻毒家兔血清AKP活性和SW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家兔(P<0.05);第14天时攻毒家兔血清AST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家兔(P<0.05),血清AMA活性和E-玫瑰花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家兔(P<0.05);第21天时攻毒家兔血清BUN、CRE和GLU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兔(P<0.05)。攻毒治疗组家兔注射SW抗血清后血清AKP、LDH、AST、ALT活性,BUN、CRE、GLU浓度和SW质量浓度较攻毒家兔显著下降,AMA活性和E-玫瑰花环率显著上升。说明,SW多克隆抗体可有效治疗家兔小花棘豆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多克隆抗体 治疗 家兔
下载PDF
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帅 张玲 +2 位作者 蒋慧 陈根元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小花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热回流提取法和振荡浸提法三种方法,再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小花棘豆提取工艺的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三... [目的]研究新疆小花棘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小花棘豆总黄酮的含量为指标,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热回流提取法和振荡浸提法三种方法,再采用正交设计对影响小花棘豆提取工艺的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超声波协助提取法的得率最高,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甲醇,料液比1:15,超声时间90min。[结论]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效果最好,总黄酮得率最高,通过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小花棘豆总黄酮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帅 陈根元 +3 位作者 蒋慧 席琳乔 张玲 马春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试验以小花棘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提取小花棘豆中总黄酮,并使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造模)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可以显著... 试验以小花棘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提取小花棘豆中总黄酮,并使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造模)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组织中脂褐素(LP)含量。因此,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总黄酮 体内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帅 贾琦珍 +2 位作者 陈根元 张玲 马春晖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2期136-141,共6页
探讨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小花棘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试验组分别按10,30,50 m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持续35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 探讨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小花棘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试验组分别按10,30,50 m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黄酮,试验持续35 d。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7 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从第21天开始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总细菌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试验Ⅲ组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试验羊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和瘤胃原虫数均无明显变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瘤胃液纤维素降解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试验Ⅲ组可降低白色瘤胃球和黄化瘤胃球菌数,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小花棘豆黄酮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绵羊 黄酮 瘤胃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小花棘豆生物碱薄层色谱分析及GC-MS检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占新 路浩 +2 位作者 赵宝玉 马尧 陈基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6,共5页
为确定小花棘豆生物碱的种类,建立小花棘豆生物碱指纹图谱,为其毒性作用机理及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小花棘豆各极性段生物碱,并通过薄层层析进行初步分析;将萃取量少、小极性的氯仿、乙酸乙酯部分生物碱合并进行... 为确定小花棘豆生物碱的种类,建立小花棘豆生物碱指纹图谱,为其毒性作用机理及药理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用溶剂萃取法提取小花棘豆各极性段生物碱,并通过薄层层析进行初步分析;将萃取量少、小极性的氯仿、乙酸乙酯部分生物碱合并进行硅胶正相柱层析分离,薄层色谱跟踪检测;将洗脱量少、改良碘化铋钾显色明显的洗脱部分合并,应用微量GC-MS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各萃取段粗碱经不同展开体系薄层展开H2O2/10%醋酐无水乙醇/Ehrlich’s试剂显色较佳,且各显色点呈斑点性强;将氯仿、乙酸乙酯部分生物碱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改良碘化铋钾显色明显的组分合并,经GC-MS分析鉴定出16种生物碱,相对含量大于3%以上的有3种,占总提取物的26.72%,相对含量大于2%的有1种,相对含量大于1%的有5种,皆属首次从此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生物碱 薄层层析 柱层析 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