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morphology and sediment dynamics of the Liyashan oyster reefs,Jiangsu Coast,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Hangjie Lin Qian Yu +3 位作者 Zhiyun Du Yiyang Fan Yunwei Wang Shu Gao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18-128,共11页
Oyster reef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s are deemed to change the local hydrodynamic condition and exert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grain size,concent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s.Meanwhile,high suspend... Oyster reefs and their spatial patterns are deemed to change the local hydrodynamic condition and exert profound impacts on the grain size,concent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s.Meanwhile,high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often results in excess mortality among oysters.Oyster reefs are rare and vital ecosystem in Liyashan national marine park,Jiangsu Coast,China.However,urgent conservation efforts should be made on account of the drastic reduction in reef areas.To investigate the sediment dynamics and the geomorphology,two tripod observation systems were deployed and UAV aerial surveys with elevation measurement using Real Time Kinematic(RTK)were also carried out.High mud content(60%)was found in the bed sediment at the reef ridge,causing much lower drag coefficient than other recorded values of living oyster reefs,indicating the death of oysters and the degradation of reefs in Liyashan.Ridgelines of the string reefs at 45°to the current direction and high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water body(50–370 mg/L)that exceeds the threshold(200 mg/L),which would affect nutrient uptake efficiency and further result in gill saturation,decrease of clearance rate and associated deposition,were probably crucial causes of the death of oysters.The findings are useful for restoring natural oyster reefs and designing artificial reefs for nature-based coastal defe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yster reef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HYDRODYNAMICS drag coefficient spatial patterns
下载PDF
Habitat values for artificial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reefs compared with natural shallow-water habitats in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被引量:7
2
作者 全为民 郑麟 +1 位作者 李备军 安传光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957-969,共13页
Oyster reefs have an equivalent, complex 3-dimensional structure to vegetated habitats and may provide similar functions in estuarine environments. Nevertheless, 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 oyster reefs with adjacent na... Oyster reefs have an equivalent, complex 3-dimensional structure to vegetated habitats and may provide similar functions in estuarine environments. Nevertheless, 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 oyster reefs with adjacent natural shallow-water habitats. Here the resident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in an artificial oyster (Crassostrea ariakensis) reef and in adjacent natural estuarine shallow-water habitats (salt marsh, intertidal mudflat, and subtidal soft bottom)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were described. The mean total densities and biomass, Margalef's species richness, Pielou's evenness and Shannon-Weaver biodiversity indices of the resident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habitats. Significantly higher densities and biomass of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occurred in the oyster reef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hree habitats. Ordination plots showed a clear separation in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ies among the four habitat typ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tificial oyster reef supported distinct and unique benthic communitie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lex estuarine habitat by supplying prey resources and contributing to biodiversit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oyster reef had been restored success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yster reef habitat complexity biodiversity MACROINVERTEBRATES estuaries Changjiang River
下载PDF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Bacteria and Archaea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Wild Oysters, At Three Possible Restoration Sites in the North Sea
3
作者 Natacha M. S. Juste-Poinapen Yang Lu +2 位作者 Blanca Bolaños De Hoyos George C. Birch Camille Saurel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24年第2期19-40,共22页
With 85% of the global oyster reefs destroye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large scale restoration to benefit from the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biogenic oyster reefs and their associated biodiversity, including ... With 85% of the global oyster reefs destroyed,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large scale restoration to benefit from the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biogenic oyster reefs and their associated biodiversity, including microorganisms that drive marine biogeochemical cycles. This experiment established a baseline for the monitoring of the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y associated with wild oysters, using samples from their immediate environment of the Voordelta, with cohabiting Crassostrea gigas and Ostrea edulis, Duikplaats with only C. gigas attached to rocks, and the Dansk Skaldyrcentre, with no onsite oysters. The microbial profiling was carried out through DNA analysis of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surfaces of oyster shells and their substrate, the sediment and seawater. Following 16S rRNA amplicon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s, alpha indices implied high species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in sediment but low abundance in seawater. As expected, Proteobacteria, Bacteroidetes, Firmicutes and Thaumarchaeota dominated the top 20 OTUs. In the Voordelta, OTUs related to Colwellia, Shewanella and Psychrobium differentiated the oysters collected from a reef with those attached to rocks. Duikplaats were distinct for sulfur-oxidizers Sulfurimonas and sulfate-reducers from the Sva 0081 sediment group. Archaea were found mainly in sediments and the oyster associated microbiome, with greater abundance at the reef site, consisting mostly of Thaumarchaeota from the family Nitrosopumilaceae. The oyster free site displayed archaea in sediments only, and algal bloom indicator microorganisms from the Rhodobacteraceae, Flavobacteriaceae family and genus [Polaribacter] huanghezhanensis, in addition to the ascidian symbiotic partner, Synechococcus. This study suggests site specific microbiome shifts, influ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oysters and the type of subs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yster reefs MICROBIOME Marine Bacteria Marine Archaea RESTORATION
下载PDF
黄河口西南侧小岛河河口天然牡蛎礁的牡蛎种群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左涛 张贝叶 +2 位作者 王俊 左明 王安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86-3097,共12页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但退化最严重及受关注度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牡蛎礁修复亦成为国际海洋生态修复的热点。掌握牡蛎自然种群状况及动态变化是评估牡蛎礁修复效果的基础。目前,我国天然牡蛎礁的牡蛎种群状况相关的背景资料较... 牡蛎礁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但退化最严重及受关注度最高的海洋生境之一,牡蛎礁修复亦成为国际海洋生态修复的热点。掌握牡蛎自然种群状况及动态变化是评估牡蛎礁修复效果的基础。目前,我国天然牡蛎礁的牡蛎种群状况相关的背景资料较为缺乏。在黄河口西南侧的小岛河河口新发现天然活体牡蛎礁,但该牡蛎礁曾被大规模的商业采捕,亟需推进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研究工作。基于2021年11月对该牡蛎礁开展的牡蛎种群生态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年龄结构及生长特征。结果显示:该牡蛎礁分布有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牡蛎礁上以活体牡蛎为主,死亡牡蛎壳体数仅占6.1%—6.7%。活体牡蛎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811±778)个/m^(2)和(21.97±30.43)kg/m^(2),近江牡蛎较多,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比55.7%和76.4%。近江牡蛎和长牡蛎的年龄分别介于0+—4+龄和0+—2+龄,它们都以壳高介于30—40 mm及壳质量<5 g的0+龄个体数量居多(>80%)。近江牡蛎的壳体形态参数均值都高于同龄组长牡蛎的相应值。两种牡蛎壳体均呈负异速增长,不同龄级的壳体延展方向不同。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得到,近江牡蛎和长牡蛎的渐近壳高分别为286 mm和173 mm,估算的拐点年龄分别为5.47龄和2.56龄,两种牡蛎的生长曲线分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以上结果表明,小岛河河口的天然牡蛎礁的牡蛎自然种群资源较丰富,具有高密度、低龄和低死亡率等特点,有较好的活力和扩张潜力,有利于被采捕后的礁体的恢复。两种牡蛎中,近江牡蛎因其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较长的生长年龄,对礁体形成和扩繁可能更为重要。建议对该天然牡蛎礁及牡蛎种群开展周期>3年的原位保护、修复和连续监测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长牡蛎 种群结构 牡蛎礁 黄河口
下载PDF
牡蛎礁生境: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碳汇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桃妮 张子莲 全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06-2716,共11页
牡蛎礁生境是指由聚集的牡蛎和其他生物及环境堆积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固碳和储碳潜力巨大,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牡蛎礁生境碳源与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主要在于牡蛎钙化和呼吸作用都释放CO_(2),而碳源与... 牡蛎礁生境是指由聚集的牡蛎和其他生物及环境堆积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固碳和储碳潜力巨大,在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对牡蛎礁生境碳源与汇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主要在于牡蛎钙化和呼吸作用都释放CO_(2),而碳源与汇的评估忽视了钙化、同化和沉积过程带来的整体碳汇价值及牡蛎礁生态系统功能带来的碳汇效应。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牡蛎礁生境的碳汇价值。一方面,牡蛎礁生境的碳源和碳汇需要从牡蛎礁自身的整体碳循环中进行评估,包括牡蛎礁系统中的沉积、钙化、呼吸作用及侵蚀、再悬浮和再矿化作用;另一方面,牡蛎礁生态系统服务引起的碳汇效应需从牡蛎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进行评估,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碳价值进行关联,从而纳入碳汇核算体系。从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增汇角度出发,综述了牡蛎礁生境中碳的源与汇;阐述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微生物在牡蛎礁生境碳汇中的作用;以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目的,进一步提出可实现牡蛎礁生境最大潜在碳汇的策略,以期为实现海洋负排放及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碳汇 负排放 生态修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渤海湾潮间带互花米草-牡蛎共生群落生物特征
6
作者 沙婉潇 徐玉山 +6 位作者 阚文静 江洪友 张荩予 卢学强 李洪远 朱琳 冯剑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738-7747,共10页
牡蛎礁是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于2022年6月、2023年4月和6月对渤海湾西岸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牡蛎共生群落的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及监测分析。基于COI片段检测表明该潮间带... 牡蛎礁是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于2022年6月、2023年4月和6月对渤海湾西岸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牡蛎共生群落的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及监测分析。基于COI片段检测表明该潮间带牡蛎礁建礁物种为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该区域牡蛎礁总面积约为19.71hm^(2),牡蛎种群密度和补充量在陆海梯度上呈现增加趋势,靠海一侧牡蛎密度和补充量更加充足。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7门53种。基于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和相似性分析(ANOSIM)检验发现,牡蛎礁存在的共生区域与仅互花米草分布区和光滩区的大型底栖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与其他区域相比,共生区域内出现的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最多,生物量更高,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也较高。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西岸马棚口潮间带的新生牡蛎礁群改变了大型底栖群落组成结构,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牡蛎礁 渤海湾 长牡蛎 互花米草
下载PDF
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7
作者 李楠楠 毕远新 +6 位作者 翁歆之 侯弘毅 程岩雄 范瑞良 陈渊戈 欧阳珑玲 全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98-3105,共8页
为养护渔业资源和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鱼礁通常被投放至沿岸海域的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于2022年5月(投放后10个月)和10月(投放后15个月)调查了临海东矶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 为养护渔业资源和修复受损海岸带生态系统,人工鱼礁通常被投放至沿岸海域的海底,为海洋生物提供新的栖息地。于2022年5月(投放后10个月)和10月(投放后15个月)调查了临海东矶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析了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差异。两次调查共记录到5类17种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和侧花海葵Anthopleura sp.。礁体投放10个月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3519±289)个/m^(2)和(3657±273)g/m^(2),15个月后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0056±1858)个/m^(2)和(8300±2045)g/m^(2),15个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10个月的(P>0.05)。不同礁龄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Globe R=0.573,P=0.029),导致群落结构差异的物种主要是曲膝薮枝螅Obelia genicutata、侧花海葵、褐蚶Didimarca tenebricum、丽核螺Tritonoharpa leali、双纹须蚶Barbatia bistrigata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礁体投放10个月后和15个月后人工鱼礁附着猫爪牡蛎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075±37)个/m^(2)和(2194±397)个/m^(2),不同礁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现临海东矶人工鱼礁表面分布有低物种丰度和高密度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并发育成为以猫爪牡蛎为造礁种的人工牡蛎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牡蛎礁 双壳贝类 猫爪牡蛎 饵料 演替
下载PDF
海南岛东西近岸典型牡蛎礁总碳库储量及其变化评估
8
作者 施凯 肖玉林 +4 位作者 孙春阳 许强 贾程豪 王远航 王爱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1-1200,共10页
牡蛎礁是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钙化作用、生物同化作用以及生物沉积作用等来完成对碳的封存,以达到碳中和的目的。目前我国关于热带天然牡蛎礁碳库储量的研究较少。文章评估了海南岛近岸4处典型天然牡蛎礁(文昌龙楼、文昌会文... 牡蛎礁是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钙化作用、生物同化作用以及生物沉积作用等来完成对碳的封存,以达到碳中和的目的。目前我国关于热带天然牡蛎礁碳库储量的研究较少。文章评估了海南岛近岸4处典型天然牡蛎礁(文昌龙楼、文昌会文、昌江昌化和儋州海头)的碳库储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4处礁区的现存总碳库储量为18734.6 t C,长期总碳库储量为16883.08 t C。其中海头、昌化、龙楼和会文的现存碳库储量及单位面积平均碳库储量分别为15923.42 t C(3.46 kg C/m^(2))、2119.01 t C(6.09 kg C/m^(2))、494.53 t C(2.49 kg C/m^(2))和197.63 t C(3.67 kg C/m^(2)),长期碳库储量分别为14334.11、1898.99、460.08和189.91 t C。海头和昌化牡蛎礁单位面积碳库储量可能受到高温或低温的影响,在7月和12月出现下降趋势,而在水温适宜的10月和2月,牡蛎快速生长,同时导致单位面积碳库储量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牡蛎的繁殖可能是10月份单位面积碳库储量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2022年6~12月龙楼地区的牡蛎遗壳脱落导致牡蛎礁单位面积碳库储量连续下降,而2022年7月、10月和2023年2月会文地区牡蛎的死亡率升高,牡蛎活体壳和软体部分固碳量下降。研究表明,海南岛近岸天然牡蛎礁总体固碳效率较高,固碳潜力大,其碳储量受温度、海况及周边养殖活动的影响较大。研究同时发现上述区域仍面临人为干扰和系统退化的风险,亟需制订相关保护政策并开展有效的人工增殖,以保证其良好的固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热带牡蛎礁 生物固碳 囊牡蛎
下载PDF
底物颜色和附着物对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影响
9
作者 陈丽芝 姜伟 +6 位作者 施文静 张文考 祁拥华 叶春宇 李楠楠 范瑞良 全为民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为检验底物物理特性对牡蛎幼体附着的影响,通过野外实验分别检验了底物颜色(实验I:黑板和白板)、附着物(实验II: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牡蛎壳、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对熊本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的... 为检验底物物理特性对牡蛎幼体附着的影响,通过野外实验分别检验了底物颜色(实验I:黑板和白板)、附着物(实验II: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牡蛎壳、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对熊本牡蛎和藤壶自然补充量的影响。实验I结果显示,底物颜色显著影响牡蛎自然补充量,在实验开始后15 d和30 d时,白板上牡蛎自然补充量显著高于黑板(P<0.05),45 d时白板和黑板间牡蛎自然补充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底物颜色没有显著影响藤壶自然补充量(P>0.05)。实验II结果显示,活牡蛎(熊本牡蛎或近江牡蛎)或牡蛎壳的存在在第1次实验时(8月15日)显著降低了牡蛎自然补充量(P<0.05),而在第2次实验时(8月22日)没有显著影响牡蛎自然补充量(P>0.05);藤壶的存在显著降低了牡蛎自然补充量(P<0.05)。活体牡蛎、牡蛎壳和藤壶的存在均未显著影响藤壶自然补充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潮间带牡蛎礁生态修复时,应选择颜色浅且表面干净(没有污损)的底物,且礁体建造须避开高藤壶附着量的地点和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附着 幼虫 近江牡蛎 熊本牡蛎
下载PDF
牡蛎壳粉多孔生态混凝土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性及减碳效益
10
作者 陈宏楷 孔利国 +6 位作者 赵玉超 孟祥斌 赵峻锋 栾成帅 王效华 臧浩辰 全洪珠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为降低多孔混凝土的碱度,提高生物附着性并减少碳排放量,以再生粗骨料为原料,以牡蛎壳粉取代部分水泥,制备多孔生态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试样的力学性能、碱度、生物附着性、碳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使用牡蛎壳粉的试样相比:当牡... 为降低多孔混凝土的碱度,提高生物附着性并减少碳排放量,以再生粗骨料为原料,以牡蛎壳粉取代部分水泥,制备多孔生态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试样的力学性能、碱度、生物附着性、碳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使用牡蛎壳粉的试样相比:当牡蛎壳粉取代率为20%时,多孔生态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降低13.2%,浸出液pH下降0.67,生物附着指数提高33.4%,总碳排放量降低29.8%;当牡蛎壳粉取代率为40%时,抗压强度降低26.7%,浸出液pH下降1.28,生物附着指数提高83.4%,总碳排放量降低59.7%,此时生物附着性最好,碳排放量最少。为提升人工鱼礁生态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多孔混凝土 牡蛎壳 生物附着 碳排放量
下载PDF
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影响新生牡蛎因素初探
11
作者 徐晓甫 曾祥茜 +1 位作者 李英 高燕 《海洋技术学报》 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
海洋牧场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需求的一种新兴技术和产业,海域中投放的人工鱼礁可以为牡蛎生物提供理想的繁殖和栖息生境。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中已发现大量新生的牡蛎生物体,然而牡蛎的空间... 海洋牧场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人类对海洋资源需求的一种新兴技术和产业,海域中投放的人工鱼礁可以为牡蛎生物提供理想的繁殖和栖息生境。天津大神堂海洋牧场中已发现大量新生的牡蛎生物体,然而牡蛎的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存在异质性,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立足于天津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基于线性相关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量化了礁体与牡蛎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牡蛎分布的影响因素并识别了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区域水深、坐底时长、礁体密度、牡蛎礁距离均对牡蛎生物量有重要影响,其中,坐底时长、礁体密度与牡蛎生物量为正相关,区域水深、牡蛎礁距离与牡蛎生物量为负相关,坐底时长、礁体密度及牡蛎礁距离等3个环境变量对牡蛎生物量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牡蛎礁的修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牡蛎 相关性分析 逐步线性回归
下载PDF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被引量:19
12
作者 全为民 安传光 +5 位作者 马春艳 黄厚见 成伟 王云龙 沈新强 陈亚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2-1000,共9页
基于2011年春季的生态调查资料,报道了江苏小庙洪自然潮间带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小庙洪牡蛎礁内分布有3种牡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密鳞牡蛎Ostre... 基于2011年春季的生态调查资料,报道了江苏小庙洪自然潮间带牡蛎礁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在小庙洪牡蛎礁内分布有3种牡蛎(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近江牡蛎C.ariakensis和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其中分布于潮间带区的造礁活体牡蛎为熊本牡蛎,其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99±363)ind/m2和(12361±1645)g/m2。在该牡蛎礁内记录到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不包括3种牡蛎)共计43科66种,礁体大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2830±182)ind/m2和(499.59±35.41)g/m2,显著高于邻近的软相潮间带泥(沙)质滩涂[密度(102±29)ind/m2;生物量(53.10±22.80)g/m2]和潮下带泥滩[密度(140±60)ind/m2;生物量(43.23±22.37)g/m2](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群落 生境 大型底栖动物 牡蛎礁
下载PDF
河口地区牡蛎礁的生态功能及恢复措施 被引量:45
13
作者 全为民 沈新强 +1 位作者 罗民波 陈亚瞿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4-1239,共6页
在许多温带河口区,牡蛎礁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特殊生境。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功能。近100年来,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污染、病害和生境破坏等原因,许多温带河口区牡... 在许多温带河口区,牡蛎礁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特殊生境。牡蛎礁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生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耦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功能。近100年来,由于过度采捕、环境污染、病害和生境破坏等原因,许多温带河口区牡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破坏,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为了修复河口生态系统、净化水质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近20年来,世界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牡蛎礁的恢复活动,尤其美国在东海岸及墨西哥湾建立了大量的人工牡蛎礁,许多研究结果证实,构建的人工牡蛎礁经过2~3年时间,就能恢复自然生境的生态功能。本文介绍了我国首次牡蛎增殖放流工程-长江口南北导堤牡蛎礁,近2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长江口导堤牡蛎种群数量快速增长,附近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最后,针对目前牡蛎礁恢复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包括牡蛎基础生物学(病害和分子系统进化),牡蛎礁恢复的关键技术、科学程序及成功的评价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恢复 生态功能 长江口
下载PDF
渤海湾全新世牡蛎礁:时空分布和海面变化标志点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海峰 裴艳东 +2 位作者 刘会敏 范昌福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96-1404,共9页
以他人和本研究小组对渤海湾西北岸牡蛎礁平原、毗邻浅海区的全新世埋藏牡蛎礁和现生牡蛎礁的研究为基础,重新考订了与礁体有关的数据的沉积学意义及年龄,进一步厘定了牡蛎礁的形成时间、礁体顶板和底板的高度。在原有的9个礁群的基础上... 以他人和本研究小组对渤海湾西北岸牡蛎礁平原、毗邻浅海区的全新世埋藏牡蛎礁和现生牡蛎礁的研究为基础,重新考订了与礁体有关的数据的沉积学意义及年龄,进一步厘定了牡蛎礁的形成时间、礁体顶板和底板的高度。在原有的9个礁群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发现的最老的早全新世晚期礁群;在沿海低地新发现的滨海湖、空港牡蛎礁,暂作为北淮淀礁群的亚礁群。根据对大吴庄等3处礁体顶板的水准测量,发现礁顶最大起伏为±0.7m,以此作为礁顶自身的垂直误差范围。据对北淮淀等5个礁体的"最后一个砂质纹层"高度的调查,推断礁顶上覆潮间带泥层的平均厚度为1.6m。该厚度是当地海平面与平均高潮位之间的调适空间所能提供的最大堆积厚度,成为支持礁顶高度对应海平面的佐证。根据上述结果,确定了渤海湾牡蛎礁顶板作为海面变化标志点的条件。该研究是重建牡蛎礁平原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曲线和探讨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时空分布 礁体顶板 海面变化标志点 渤海湾
下载PDF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牡蛎礁研究概述 被引量:50
15
作者 王宏 范昌福 +5 位作者 李建芬 李凤林 阎玉忠 王云生 张金起 张玉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31,共17页
环太平洋西岸,特别是渤海湾西北岸沿海平原全新世地层中广泛分布着由Crassostrea gigas牡蛎形成的礁体。总结了渤海湾西北岸30余年来众多研究者的主要成果。论述了C.gigas的定名沿革、生态习性、礁体特征、礁体与海面的关系。测定了C.... 环太平洋西岸,特别是渤海湾西北岸沿海平原全新世地层中广泛分布着由Crassostrea gigas牡蛎形成的礁体。总结了渤海湾西北岸30余年来众多研究者的主要成果。论述了C.gigas的定名沿革、生态习性、礁体特征、礁体与海面的关系。测定了C. gigas壳体的^(18)O和^(13)C同位素组成,发现了壳体生物碳酸钙的年际变化规律。结合可靠的^(14)C数据,建立了正常建礁与个体分泌壳体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约1cm/a)、水平夹层的平均历时(约200a/层)等定量参数,进而提出“礁体历时假说”,并将该地区时间跨度约7750~95calBP的化石牡蛎礁划分为8道礁群,论证了礁体内部水平夹层和礁体之上泥质“转换层”可能记录的百年尺度的“缓变型”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壳体O、C稳定同位素组成 ^13C测年 “礁体历时假说” 百年尺度变化 渤海湾西北岸
下载PDF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生态现状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全为民 周为峰 +9 位作者 马春艳 冯美 周振兴 唐峰华 吴祖立 范瑞良 王云龙 包小松 沈辉 成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749-7757,共9页
基于2013—2014年间的生态调查结果,评价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的生态现状。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江苏海门蛎岈山分布有750个潮间带区牡蛎礁斑块,总面积约为201519.37 m2;与2003年相比,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约下降了38.8%。活体牡蛎的... 基于2013—2014年间的生态调查结果,评价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的生态现状。无人机航拍结果显示,江苏海门蛎岈山分布有750个潮间带区牡蛎礁斑块,总面积约为201519.37 m2;与2003年相比,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积约下降了38.8%。活体牡蛎的平均盖度约为66%,2013年5和9月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的平均密度分别为(2199±363)个/m2和(2894±330)个/m2。2013年5月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的平均肥满度(CI)和性腺指数(GI)分别为(9.76±0.95)%和(1013±82)mg/g,均显著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的熊本牡蛎种群(P<0.05)。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的单倍体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19和0.00028,均高于长江口野生种群和浙江象山港养殖种群。海门蛎岈山熊本牡蛎种群受到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的轻度浸染,其感染率(17.2%)低于浙江象山港养殖群体(47.3%)。泥沙沉积和人类捕捞是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面临的主要胁迫因子,今后牡蛎礁恢复的重点是增加附着底物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牡蛎礁 尼氏单孢子 遗传多样性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与牡蛎礁:古气候与海面变化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宏 陈永胜 +8 位作者 田立柱 李建芬 裴艳东 王福 商志文 范昌福 姜兴钰 苏盛伟 王海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05-1411,共7页
讨论了早全新世晚期以来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成堤、西北岸牡蛎礁平原(及毗邻浅海区)建礁过程的同时性特征和气候变化与这一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堤、礁记录的相对海面变化。堤、礁大致同时发育,可分为6期,依次分别被寒冷事件5、4、3、2... 讨论了早全新世晚期以来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成堤、西北岸牡蛎礁平原(及毗邻浅海区)建礁过程的同时性特征和气候变化与这一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堤、礁记录的相对海面变化。堤、礁大致同时发育,可分为6期,依次分别被寒冷事件5、4、3、2和1分隔。堤底板前、后缘高差大致对应3m的大潮差、礁顶板大致对应海平面。据二者分别重建了南部贝壳堤平原、北部牡蛎礁平原的相对海面变化:南部自7ka cal BP以来基本与现代海平面等高,小的波动在±1m之间,压实固结作用抵消了中全新世的相对高海面;北部中全新世的相对海平面位置因新构造和固结压实双重下沉作用的影响,已位于现代海平面2~3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堤 牡蛎礁 气候变化 相对海面变化 渤海湾
下载PDF
渤海湾西北岸中全新世埋藏牡蛎礁的硅藻记录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冬玲 范昌福 +3 位作者 黄玥 蒋辉 王宏 商志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8,共7页
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壳体内部的泥质填充物中硅藻组合的研究,试图探讨该区沉积硅藻组合变化指示的礁体古气候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7200~5600cal.a BP整个礁体建造期间,沿岸种Cyclotella stylorum是含量最丰富的硅藻种... 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大吴庄牡蛎礁壳体内部的泥质填充物中硅藻组合的研究,试图探讨该区沉积硅藻组合变化指示的礁体古气候环境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7200~5600cal.a BP整个礁体建造期间,沿岸种Cyclotella stylorum是含量最丰富的硅藻种类,其与海水种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的含量变化指示了礁体生长区河流径流与海水相互作用的强弱波动,主要包括三个阶段:7200~6500cal.a BP,礁体建造初期,礁体受海水影响显著;6500~5720cal.a BP,礁体建造中期,礁体生长区的盐度降低,海水作用减弱,淡水作用增强;5720~5600cal.a BP,礁体建造结束期,礁体生长区的盐度显著降低,礁体受海水影响进一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中全新世 牡蛎礁 古环境 硅藻
下载PDF
渤海湾西北岸牡蛎礁体对区域性构造活动与水动型海面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8
19
作者 范昌福 王宏 +3 位作者 李建芬 裴艳东 王福 商志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渤海湾地区广泛分布的古海面标志物,为建立该地区的相对海面变化曲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过去 20年来该地区已相继建立了一些相对海面变化曲线,但在讨论影响古海面标志物高程的因素时,未将构造活动与水动型海面变化及均衡作用对高程的贡... 渤海湾地区广泛分布的古海面标志物,为建立该地区的相对海面变化曲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过去 20年来该地区已相继建立了一些相对海面变化曲线,但在讨论影响古海面标志物高程的因素时,未将构造活动与水动型海面变化及均衡作用对高程的贡献量加以区分。文章以该地区 7个点的古海面标志物及相关层位的高程测量与年代学测定结果,经与地区性预测海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定量讨论了该地区海面变化(包括绝对海面变化与冰川、水均衡作用)与构造活动对古海面标志物高程的贡献;并以壳体的稳定同位素、地层记录与古地震研究资料讨论了牡蛎礁体在建礁过程中所记录的构造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海面变化 新构造 稳定同位素 渤海湾西北岸
下载PDF
硅藻组合指示的渤海湾西北岸两个牡蛎礁体生长环境的差异 被引量:12
20
作者 商志文 范昌福 +4 位作者 李冬玲 田立柱 裴艳东 王福 王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39,共7页
渤海湾西北部沿海平原分布众多牡蛎礁体,通过对岭头和大吴庄牡蛎礁体的详细研究,岭头埋藏牡蛎礁体及礁体上覆泥质沉积物剖面中共发现硅藻18属32种,自下而上划分了3个硅藻带(I—III),显示礁体在向上建礁至被掩埋的过程中受海水作用逐渐... 渤海湾西北部沿海平原分布众多牡蛎礁体,通过对岭头和大吴庄牡蛎礁体的详细研究,岭头埋藏牡蛎礁体及礁体上覆泥质沉积物剖面中共发现硅藻18属32种,自下而上划分了3个硅藻带(I—III),显示礁体在向上建礁至被掩埋的过程中受海水作用逐渐减弱。对相距约20km的大吴庄礁体硅藻结果(不含上覆泥层)的再研究,及与岭头硅藻结果(不含上覆泥层)的对比显示:大吴庄礁体硅藻种相对丰富,潮间带河口种和沿岸种含量多,说明礁体生长在潮间带或浅海区靠近河口的位置,建礁过程中受河流与海洋的双重影响,潮间带河口种C.stylorum和C.striata在礁体中垂向含量的波动变化,指示了建礁过程中河流影响强弱的变化。相反,岭头礁体硅藻种相对单一,浅海与浮游种含量大,生长位置可能远离河口或为逐渐封闭的泻湖或海湾环境,建礁过程中主要受海洋影响,浅海种P.sulcata和浮游种T.nitzschioides垂向含量的波动变化反映了礁体受海洋影响强弱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礁 沉积硅藻组合 生长环境 渤海湾西北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