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铁/P(MMA-St)复合材料的合成和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甘颖 叶翠情 +2 位作者 邢宏龙 高圣涛 徐国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51-7055,共5页
在不加任何还原剂的条件下,采用超声辐射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St)]复合材料。用XRD、TEM、XPS、FT-IR和TG等分析方法表征结构、热稳定性以及纳米铁与基体P(MMA-St)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在不加任何还原剂的条件下,采用超声辐射引发溶液聚合制备纳米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St)]复合材料。用XRD、TEM、XPS、FT-IR和TG等分析方法表征结构、热稳定性以及纳米铁与基体P(MMA-St)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纳米铁粒子具有体心立方晶系结构,粒径在20~40nm,且与基体中羰基碳原子和氧原子存在相互作用;纳米铁/P(MMA-St)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氮气气氛下在660℃开始分解,在850℃的高温下仅损失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 p(mma-st) 超声辐射 热稳定性
下载PDF
P(MMA-St)/MWNTs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智慧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9,60,共8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P(MMA-St))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研究了MWNTs含量和共聚物单体配比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用SEM、FTIR、Raman和XPS等手段,探究了复合材料结构、相互作用与性能之...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P(MMA-St))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复合材料.研究了MWNTs含量和共聚物单体配比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用SEM、FTIR、Raman和XPS等手段,探究了复合材料结构、相互作用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WNTs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电导率:当MWNTs含量一定,提高PMMA链段含量时,共聚物与MWNTs的作用增强,共聚物更易均匀地包覆在MWNTs表面,呈现出优异的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 多壁碳纳米管 原位乳液聚合 成键 掺杂
下载PDF
热温改性P(MMA-St)/MWNTs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智慧 徐学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7,138,共8页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多壁碳纳米管(P(MMA-St)/MWNTs)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温改性对其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St)/MWNTs复合材料在200℃热处理1 h后,处于阈值中的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了...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多壁碳纳米管(P(MMA-St)/MWNTs)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热温改性对其复合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St)/MWNTs复合材料在200℃热处理1 h后,处于阈值中的复合材料电导率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用FTIR、XPS和XRD等手段探究了复合材料结构、相互作用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热处理使PMMA分子中部分酯或酸间脱去小分子形成酸酐结构,复合材料的共轭程度增大,增强了共聚物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 多壁碳纳米管 热温改性 电学性能
下载PDF
掺铕、混合稀土的P(MMA-co-St)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林美娟 章文贡 王文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6-171,共6页
 研究发现三异丙氧基稀土(铕或混合稀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混合后会形成凝胶体,经原位聚合后即制得掺稀土的P(MMA-co-St)改性材料.结果表明,掺铕或混合稀土的P(MMA-co-St)材料稀土含量高、透明性优良、耐热性好、贮能...  研究发现三异丙氧基稀土(铕或混合稀土)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混合后会形成凝胶体,经原位聚合后即制得掺稀土的P(MMA-co-St)改性材料.结果表明,掺铕或混合稀土的P(MMA-co-St)材料稀土含量高、透明性优良、耐热性好、贮能模量高;掺铕的改性材料呈现典型的配位敏化中心Eu3+的荧光光谱;掺混合稀土的改性材料在746.5,581,525和513nm处出现很强的Nd3+特征吸收;ESEM显示了掺稀土的P(MMA-co-St)改性材料的微观形貌有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p(MMA-co-St)材料 制备 性质 掺杂 高分子材料 红外光谱分析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异丙氧基稀土 改性材料
下载PDF
非水凝胶原位聚合制备Tb(OP_r^i)_3掺杂的P(MMA-co-St)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美娟 章文贡 王文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将三异丙氧基铽[Tb(OPri)3]直接掺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苯乙烯(St)的混合单体中,混匀后会立即形成白色凝胶体,通过原位聚合后即获得掺杂Tb(OPri)3的P(MMA co St)共聚物。采用FT IR,DMTA,TG,FS,E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FT IR分析表明... 将三异丙氧基铽[Tb(OPri)3]直接掺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苯乙烯(St)的混合单体中,混匀后会立即形成白色凝胶体,通过原位聚合后即获得掺杂Tb(OPri)3的P(MMA co St)共聚物。采用FT IR,DMTA,TG,FS,E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FT IR分析表明,共聚物中Tb3+离子与羰基和苯环间存在着配位作用;MMA与St主要以交替共聚为主。DMTA,TG表明,Tb(OPri)3的掺入,使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下降、贮能模量和耐热性能提高。FS分析表明,当Tb含量为1.0%时,共聚物在381nm处发射宽而强的荧光,其强度约是纯P(MMA co St)的14倍,同时在489,544,584nm处发射很强的Tb3+离子5D4→7F6,5D4→7F5,5D4→7F4跃迁的特征荧光。ESEM表明,共聚物呈现交联网络状的微观形貌,未见聚集体,Tb3+离子在体系中是均匀分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非水凝胶原位聚合法 p(MMA-co-St) 三异丙氧基铽 稀土
下载PDF
Eu^(3+)/Tb^(3+)和Eu^(3+)/Pr^(3+)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美娟 章文贡 王文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4-28,共5页
 将不同荧光性能的铽(Tb)、镨(Pr)离子分别与铕(Eu)离子混合,以三异丙氧基稀土的形式掺杂P(MMA-co-St)共聚物,研究Eu3+/Tb3+和Eu3+/Pr3+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u3+/Tb3+掺杂的P(MMA-co-St)中,Tb3+作为能量...  将不同荧光性能的铽(Tb)、镨(Pr)离子分别与铕(Eu)离子混合,以三异丙氧基稀土的形式掺杂P(MMA-co-St)共聚物,研究Eu3+/Tb3+和Eu3+/Pr3+共掺杂P(MMA-co-St)的荧光性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Eu3+/Tb3+掺杂的P(MMA-co-St)中,Tb3+作为能量给予体,Eu3+作为能量接受体,能量转移的结果使Eu3+特征荧光显著增强;Eu3+/Pr3+掺杂的P(MMA-co-St)中,Eu3+的能量向Pr3+转移,致使Eu3+的特征荧光猝灭,Pr3+的荧光略为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性能 铽离子 镨离子 铕离子 稀土离子 共掺杂 能量转移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荧光材料
下载PDF
凝胶原位聚合制备P(MMA-co-St)/RE(OPri)_3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美娟 王文 章文贡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在氮气保护下,将三异丙氧基稀土(RE(OPri) 3,RE为铕、铽、钐、镝)直接掺杂到含0 1% (质量分数)AIBN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混合单体,形成凝胶后,在一定温度下原位聚合制备了P(MMA co St) /RE(OPri) 3复合材料,用动态机械热... 在氮气保护下,将三异丙氧基稀土(RE(OPri) 3,RE为铕、铽、钐、镝)直接掺杂到含0 1% (质量分数)AIBN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混合单体,形成凝胶后,在一定温度下原位聚合制备了P(MMA co St) /RE(OPri) 3复合材料,用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热重分析(TG)、荧光分析(FS)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 )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P(MMA co St)相比,P(MMA co St) /RE(OPri) 3的性质和微观形貌均有较大的变化。掺稀土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多稍有下降,但玻璃化前后的贮能模量、耐热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动态力学曲线呈现出类似交联结构的特征,同时其微观形貌也呈现交联网络结构;FS表明,P(MMA co St)中的羰基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导致其特征荧光红移,同时掺铕、铽的共聚物呈现铕、铽稀土离子特征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异丙氧基稀土 p(MMA-co-St) 凝胶原位聚合
下载PDF
三异丙氧基镝改性P(MMA-co-St)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美娟 王文 章文贡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0-384,共5页
一定比例的三异丙氧基镝[Dy(OPri)3]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的混合单体(单体摩尔比为1∶1)混合后能迅速形成1种凝胶体,此凝胶体经原位聚合后即获得含镝的P(MMA-co-St)共聚物。研究Dy(OPri)3对P(MMA-co-St)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表... 一定比例的三异丙氧基镝[Dy(OPri)3]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的混合单体(单体摩尔比为1∶1)混合后能迅速形成1种凝胶体,此凝胶体经原位聚合后即获得含镝的P(MMA-co-St)共聚物。研究Dy(OPri)3对P(MMA-co-St)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表明,共聚物中MMA与St以交替共聚为主组成,随Dy含量增加,共聚物的结构逐渐由线型向交联网状结构转变,并使共聚物的耐热性、耐溶剂性、贮能模量及荧光强度均得到提高;所获得的共聚物是一类稀土含量高、透明性良好的高分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异丙氧基镝 p(MMA-co-St)共聚物 改性
下载PDF
相转化法制备P(MMA-AN-ST)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根 陈艳玲 苗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的三元共聚物为基质,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MMA-AN-ST)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通过TG和SEM等方法,对聚合物薄膜的稳定性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丰富的孔隙结构;...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和苯乙烯(ST)的三元共聚物为基质,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MMA-AN-ST)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通过TG和SEM等方法,对聚合物薄膜的稳定性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丰富的孔隙结构;用线性扫描伏安(LSV)和交流阻抗(EIS)测得:在25℃时P(MMA-AN-ST)的离子电导率为2.63 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5.0 V,制备的模拟电池的循环性能稳定,第30次循环的比容量保持在最高值的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换法 p(MMA-AN-ST)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
下载PDF
Eu(OPr^i)_3/Tb(OPr^i)_3共掺杂P(MMA-co-St)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美娟 王文 章文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41-1244,共4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苯乙烯 (St)的混合单体直接加到三异丙氧基稀土 (铕Eu ,铽Tb)或其混合稀土中 ,形成凝胶 ,经原位聚合后分别制得Eu(OPri) 3 、Tb(OPri) 3 或其混合掺杂的P(MMA co St)共聚物固体材料。采用DMTA、FS、ESEM等手段...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苯乙烯 (St)的混合单体直接加到三异丙氧基稀土 (铕Eu ,铽Tb)或其混合稀土中 ,形成凝胶 ,经原位聚合后分别制得Eu(OPri) 3 、Tb(OPri) 3 或其混合掺杂的P(MMA co St)共聚物固体材料。采用DMTA、FS、ESEM等手段进行表征 ,研究了铕、铽混合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比较了材料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 ,Eu(OPri) 3 /Tb(OPri) 3 混合掺杂的P(MMA co St)材料 ,其储能模量明显提高 ;同时Tb3 + 离子作为能量给予体 ,Eu3 + 离子作为能量接受体 ,能量转移结果使Eu3 + 离子特征荧光强度提高了约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Opr^i)3/Tb(Opr^i)3 共掺杂 p(MMA-co-St) 荧光性能
下载PDF
P(St-co-MMA)微球表面包覆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应霞 金朋生 +3 位作者 雷文娟 李向前 喇培清 杜雪岩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以单分散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co-MMA))微球为载体,FeSO_4·7H_2O和FeCl_3·6H_2O为铁源,NaOH为沉淀剂,在氧化石墨烯(GO)存在下,利用反相共沉淀法通过原位复合技术在P(St-co-MMA)微球表面包覆磁性氧化石墨烯(P(S... 以单分散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co-MMA))微球为载体,FeSO_4·7H_2O和FeCl_3·6H_2O为铁源,NaOH为沉淀剂,在氧化石墨烯(GO)存在下,利用反相共沉淀法通过原位复合技术在P(St-co-MMA)微球表面包覆磁性氧化石墨烯(P(St-co-MMA)/Fe_3O_4/GO)。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氮吸附-脱附等温线对P(St-co-MMA)/Fe_3O_4/GO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的磁性氧化石墨烯成功地负载在了微米级的共聚物P(St-co-MMA)表面,所制备的P(St-co-MMA)/Fe_3O_4/GO微纳米复合物平均孔径为14.55nm,孔体积为0.204 2cm^3/g,比表面积为56.14m^2/g。该复合物具有超顺磁性和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够满足磁分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 磁性氧化石墨烯 微纳米复合物 超顺磁性
下载PDF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交联微球的制备及表面化学镀镍磁性化处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华丽 朱世明 +1 位作者 张蕾 董桃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564,共10页
采用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为分散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为交联剂,以饥饿态加料方式加入第2种单体,用单分散... 采用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为分散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为交联剂,以饥饿态加料方式加入第2种单体,用单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4μm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P(St-MMA))交联微球,并对微球表面进行化学镀镍,成功获得了磁性微球。采用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对化学镀镍前后微球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最佳化学镀镍工艺条件为:胶体钯活化液活化,酸性镀液配方B、pH=6.0,镀液注入速率0.5 mL/min,此时获得的镀球表面平整度好,包覆完全,且Ni与基材结合力强,在离心和超声条件下镀层不易脱落或开裂。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镀球N-iP(St-MMA)的平均密度为2.3~2.5 g/cm3,同时具有高分子微球质量轻和镍的磁性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单分散聚合法 化学镀镍 饥饿式加料
下载PDF
中空型塑料颜料乳液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清华 靳丽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13,共4页
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为核,交联聚苯乙烯为壳的复合乳液,该乳液在95℃、pH值12.0的条件下处理3 h,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塑料颜料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透射电镜、激光散射粒度仪... 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为核,交联聚苯乙烯为壳的复合乳液,该乳液在95℃、pH值12.0的条件下处理3 h,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塑料颜料乳液。利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透射电镜、激光散射粒度仪研究了合成过程中乳液粒子的形态变化,利用热重分析考察了聚合物粒子的热稳定性。将其用于涂布,可以使涂布纸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以及印刷光泽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塑料颜料 无皂种子乳液聚合 碱处理
下载PDF
高透明抗冲聚苯乙烯树脂的辐射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戴新河 彭静 +2 位作者 翟茂林 乔金樑 魏根拴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07,共5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先经本体自由基预聚合,再经γ辐照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系统研究了吸收剂量和剂量率对MS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树脂的化学结...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共聚单体,先经本体自由基预聚合,再经γ辐照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系统研究了吸收剂量和剂量率对MS树脂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树脂的化学结构、热性能、透过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辐射合成的MS树脂是一种无规共聚物,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较好的韧性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辐射聚合 合成 性能表征 抗冲聚苯乙烯树脂
下载PDF
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嵌段共聚物及相关共聚物 被引量:15
15
作者 程广楼 胡春圃 应圣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用Cu(phen) 2 Br/1 PEBr催化引发体系合成了分子量为 50 0 0左右的溴端基聚苯乙烯 (PS Br) .以后者为大分子引发剂 ,在Cu( phen) 2 Br存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或丙烯酸丁酯 (BA)聚合 ,合成了二嵌段共聚物PS b PMMA和PS b PBA ,... 用Cu(phen) 2 Br/1 PEBr催化引发体系合成了分子量为 50 0 0左右的溴端基聚苯乙烯 (PS Br) .以后者为大分子引发剂 ,在Cu( phen) 2 Br存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或丙烯酸丁酯 (BA)聚合 ,合成了二嵌段共聚物PS b PMMA和PS b PBA ,并通过GPC、IR、1H NMR及DSC等进行了表征 .实验发现 ,丙烯酸甲酯(MA)在Phen/CuCl/CCl4 催化引发下发生爆聚反应 ,仅当和异丁基乙烯基醚 (IBVE)才发生可控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当MA和IBVE的投料摩尔比为 1∶1时 ,所得共聚物中两种单体链节的组成比为 1∶1 7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酯 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磁性Fe_3O_4/P(St-co-MMA)微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文娟 马应霞 +3 位作者 喇培清 刘二燕 李向前 张文娟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1-716,共6页
以单分散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co-MMA))微球为载体,Fe Cl3·6H2O和Fe SO4·7H2O为前驱体,用反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P(St-co-MMA)微纳米原位复合物。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 以单分散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co-MMA))微球为载体,Fe Cl3·6H2O和Fe SO4·7H2O为前驱体,用反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P(St-co-MMA)微纳米原位复合物。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氮吸附/脱附等温线等手段对Fe3O4/P(St-co-MMA)的形貌、结构、磁性能、孔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级Fe3O4已经成功地负载在微米级P(St-co-MMA)的表面。在制备的Fe3O4/P(St-co-MMA)微纳米复合物中有介孔,其平均孔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分别为15.41 nm、0.15953 cm3/g和32.82 m2/g。Fe3O4/P(St-co-MMA)微纳米复合物具有超顺磁性和较好的磁响应性,能满足固液相磁分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材料 Fe3O4/p(St-co-MMA) 反相共沉淀法 超顺磁性 微纳米复合物
原文传递
十八烷/聚(St-MMA)相变微胶囊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武卫莉 李江坤 《高分子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8,共7页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分别选取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制作相变储能微胶囊。用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 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分别选取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制作相变储能微胶囊。用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分析仪(TG)和示差扫描量热测试仪(DSC)对微胶囊的形貌、相变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分别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壁材选取两者共聚物,当两种单体的比例为St∶MMA=1∶5,SDBS用量为1.5g(总质量的3%)时,微胶囊粒径大小均匀,粒子分散性好,壁材的包裹性好。微胶囊的放热峰为起始温度为27.3℃,终止温度为31.9℃,相变温度为28.9℃,相变焓为48.4J/g。TG表明长期使用温度不能超过131℃。IR分析微胶囊中含有芯材和壁材。这种十八烷/聚(St-MMA)相变微胶囊可以用于诸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聚(St-MMA) 相变微胶囊 制备 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