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ient removal of Al(Ⅲ)and P507 from high concentration MgCl_(2)solution based on in-situ reaction strategy
1
作者 Qiang WANG Meng WANG +3 位作者 Zong-yu FENG Yong-qi ZHANG Xiao-wei HUANG Xiang-xin XU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042-3053,共12页
For a highly efficient recycling of a wastewater containing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MgCl_(2),Al(Ⅲ)and P507 were scheduled to be removed in advance.In this study,the in-situ removal of Al(Ⅲ)and P507 from a high conce... For a highly efficient recycling of a wastewater containing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MgCl_(2),Al(Ⅲ)and P507 were scheduled to be removed in advance.In this study,the in-situ removal of Al(Ⅲ)and P507 from a high concentration MgCl_(2)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Al/P molar ratio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507 formed organic complexes of Al_(x)(OH)_y^(Z+)-P507 at pH of 2.0-4.0.At pH of 4.0-5.0,Al(Ⅲ)precipita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Al(OH)_(3)with a flocculent amorphous morphology.Active sites on the Al(OH)_(3)surface enhanc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507.At pH of 6.0-6.5,Al(Ⅲ)and Mg(Ⅱ)formed layered crystalline Al(OH)_(3)and MgAl_(2)(OH)_(8with)small pore channels and fewer active sites,resulting in a reduced removal efficiency of P507.When the Al/P molar ratio exceeded 13 and the pH was between 4.0 and 5.0,the removal rates of both Al(Ⅲ)and P507 were higher than98%,while the concentration loss of Mg(Ⅱ)was only 0.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removal AL(III) p507 MgCl_(2)solution pH Al/p molar ratio
下载PDF
TC4钛合金微弧氧化因素对生物陶瓷膜中Ca,P相对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晴 马刚 +2 位作者 王帅星 邵志松 朱文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4,55,共4页
为了提高钛合金陶瓷膜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一层富含Ca,P的生物活性陶瓷膜。采用SEM,EDS,XRD研究了电流密度、溶液中Ca,P摩尔比、添加剂EDTA.2Na浓度对膜层中Ca,P相对含量(原子分数)及Ca,P摩尔比的影响... 为了提高钛合金陶瓷膜的生物相容性,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一层富含Ca,P的生物活性陶瓷膜。采用SEM,EDS,XRD研究了电流密度、溶液中Ca,P摩尔比、添加剂EDTA.2Na浓度对膜层中Ca,P相对含量(原子分数)及Ca,P摩尔比的影响及微弧氧化生物陶瓷膜层的形貌及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膜层中的Ca,P相对含量增加,Ca,P摩尔比也逐渐增加;增大溶液中Ca,P摩尔比,膜层中Ca相对含量有所增加,Ca,P摩尔比也逐渐增加;当加入添加剂EDTA.2Na时,膜层中的C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从而使膜层中Ca,P摩尔比显著增加;氧化膜由致密的内膜层和多孔的外膜层构成,主要由Ca,P,O,Ti,V元素组成,其相成分主要为金红石和板钛矿型T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非晶相Ca,P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生物相容性 微弧氧化 生物活性陶瓷膜 Ca p摩尔比
下载PDF
Ni2P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俊杰 周佳盈 张丙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4-137,共4页
通过次磷酸盐还原法制备磷化镍催化剂,考察了不同Ni/P摩尔比、烧结温度制备的磷化镍催化剂对电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镍产物的结构组成以Ni2P为主,不同Ni/P摩尔比(1∶2~1∶6)对Ni2P电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次磷酸盐还原法制备磷化镍催化剂,考察了不同Ni/P摩尔比、烧结温度制备的磷化镍催化剂对电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镍产物的结构组成以Ni2P为主,不同Ni/P摩尔比(1∶2~1∶6)对Ni2P电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Ni/P摩尔比为1∶4时Ni2P电解水产氢活性最高;此外,在250~55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Ni2P电解水产氢的性能呈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Ni/p摩尔比 氢能 电解水制氢 催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莫利蓉 李玉宝 +2 位作者 吕国玉 李吉东 杨维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用磷酸钠和硝酸钙为原料,在8种不同条件下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晶体,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n-HA晶体的形态、组成、Ca/P摩尔比和结晶度。运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纳米羟... 用磷酸钠和硝酸钙为原料,在8种不同条件下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晶体,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n-HA晶体的形态、组成、Ca/P摩尔比和结晶度。运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纳米羟基磷石灰晶体的形貌、组成和结晶度。用化学方法分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的Ca/P摩尔比。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磷灰石晶体均为含有HPO42-和CO32-的弱结晶结构,与自然骨磷灰石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pH值 反应条件 结晶度 Ca/p摩尔比
下载PDF
化学铁盐辅助除磷对生物除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樊杰 胡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共5页
化学辅助除磷有助于污水厂实现磷达标,但其对生物系统存在潜在的影响。针对除磷药剂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展开研究,选用硫酸亚铁进行化学辅助除磷。药剂形成的化学污泥干扰生物除磷过程且成分复杂,故以磷酸铁、氢氧化铁模拟化学污泥,由... 化学辅助除磷有助于污水厂实现磷达标,但其对生物系统存在潜在的影响。针对除磷药剂对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展开研究,选用硫酸亚铁进行化学辅助除磷。药剂形成的化学污泥干扰生物除磷过程且成分复杂,故以磷酸铁、氢氧化铁模拟化学污泥,由钾离子、K/P摩尔比计算出同步除磷中的生物除磷,来探讨化学污泥对聚磷菌释磷/吸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投加硫酸亚铁使聚磷菌的释磷量、吸磷量降低;系统中磷酸铁含量0.075 mmol/L时聚磷菌的释磷和吸磷能力提高了约25%,磷酸铁含量0.15 mmol/L时对聚磷菌吸磷有抑制作用;氢氧化铁对聚磷菌释磷、好氧初期吸磷均有抑制作用。生物污泥与化学污泥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除磷 钾离子 K p摩尔比 生物除磷 硫酸亚铁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制备酪蛋白磷酸肽 被引量:6
6
作者 胡俊刚 王璋 +2 位作者 许时婴 谢良 杜东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16,121,共5页
分别用阴离子树脂和阳离子树脂对酪蛋白磷酸肽 (CaseinPhosphopeptide ,简称CPP)初级品N/P (摩尔比r为 7.52 )进行纯化 采用阴离子树脂纯化CPP的回收率为 :P 98.71 % ;N82 .78% ;高纯度CPP产品的r(N/P)为 5.44 对阳离子树脂纯化CPP做... 分别用阴离子树脂和阳离子树脂对酪蛋白磷酸肽 (CaseinPhosphopeptide ,简称CPP)初级品N/P (摩尔比r为 7.52 )进行纯化 采用阴离子树脂纯化CPP的回收率为 :P 98.71 % ;N82 .78% ;高纯度CPP产品的r(N/P)为 5.44 对阳离子树脂纯化CPP做了初步探讨 ,研究了不同pH对纯化效果的影响 在pH 5.0的最优条件下 ,回收率P为 81 .85% ,N为 53.80 % ,r(N/P)为4.67.与阴离子树脂纯化CPP的过程相比 ,用阳离子树脂纯化CPP时 ,树脂在使用前无需转型处理 ,洗脱条件简单 ,从而大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磷酸肽 N/p摩尔比 离子匀换树脂 回收率 纯化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质粒DNA纳米传递系统的制备及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玺 邹芹 +2 位作者 杜云翔 李琳 陈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7-142,共6页
利用阳离子淀粉制备了阳离子淀粉/质粒DNA纳米传递系统,通过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取代度和N/P(氮/磷)摩尔比对传递系统复合性能和形貌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DNase I内切酶消化液、模拟体液和溶菌酶溶液... 利用阳离子淀粉制备了阳离子淀粉/质粒DNA纳米传递系统,通过凝胶电泳、激光粒度分析和原子力显微技术研究了不同取代度和N/P(氮/磷)摩尔比对传递系统复合性能和形貌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DNase I内切酶消化液、模拟体液和溶菌酶溶液等不同模拟体内环境对阳离子淀粉/质粒DNA传递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考察了阳离子淀粉与质粒DNA复合性能随细胞内涵体pH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较高N/P比和阳离子取代度下的阳离子淀粉/质粒DNA传递系统复合性更好,抗DNase I和抗溶菌酶能力更强,且质粒DNA传递系统能够抵御pH=1.2的酸性环境,而在pH=4.0和pH=7.4的环境下N/P摩尔比>5时,能保护质粒DNA使其不被酸性环境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淀粉 质粒DNA 纳米传递系统 N/p摩尔比 稳定性
下载PDF
模拟体液法制备仿生纳米级羟基磷灰石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爱娟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以模拟体液为溶剂,磷酸钠和硝酸钙为溶质反应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HAP粉体的物相组成、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及体外生物活性进行... 以模拟体液为溶剂,磷酸钠和硝酸钙为溶质反应合成了纳米羟基磷灰石(HAP)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HAP粉体的物相组成、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及体外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用化学方法分析了羟基磷灰石晶体的Ca/P摩尔比.结果表明:合成的HAP晶体呈针状,长约60~70nm,宽约10~20nm,具有弱结晶结构,含有Na^+、CO3^2-基团,更接近于自然骨磷灰石的结构特点.HAP具有一定诱导钙、磷沉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体液 纳米羟基磷灰石 仿生合成 Ca/p摩尔比
下载PDF
不同水氮管理下锌与氮磷肥配合喷施对冬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宏云 王少霞 +3 位作者 李萌 田霄鸿 赵爱青 国春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016-4026,共11页
【目的】探讨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及氮肥用量下锌与氮磷肥配合喷施对冬小麦籽粒Zn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进而缓解人体缺锌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小偃22为试材,于2010年10月至... 【目的】探讨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水分管理措施及氮肥用量下锌与氮磷肥配合喷施对冬小麦籽粒Zn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进而缓解人体缺锌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小偃22为试材,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田间再裂区定位试验,试验设置主处理为3个水分管理措施,分别为常规种植、覆膜种植(垄上覆膜沟内播种)、补灌种植(小麦越冬期灌水40 mm);副处理为3个施氮水平,N素用量分别为0、120、240 kg·hm-2,副副处理为4个叶面喷肥处理,分别为CK(喷蒸馏水)、喷Zn(0.3%ZnSO4·7H2O)、喷Zn+N(0.3%ZnSO4·7H2O+1.7%CO(NH2)2)、喷Zn+P(0.3%ZnSO4·7H2O+0.2%KH2PO4)。通过测定分析籽粒Zn、P以及蛋白质含量,探讨锌与氮磷肥分别配合喷施对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水分管理相比,越冬期补灌可提高小麦籽粒Zn含量,而覆膜在2011—2012生长季籽粒Zn含量显著降低;补灌在2011—2012年小麦籽粒P/Zn摩尔比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为6.8%。与不施氮相比,施氮120和240 kg·hm-2在2011—2012生长季均显著提高了籽粒Zn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3%和7.4%;施氮120或240 kg·hm-2小麦籽粒P/Zn摩尔比均显著降低,且随施氮量的增加降低幅度增大,施氮量为240 kg·hm-2时,两季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33.0%和25.5%;施氮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籽粒P含量显著降低。与喷水(CK)相比,喷肥处理(喷Zn、喷Zn+N和喷Zn+P)小麦籽粒锌含量分别由对照处理的20.6 mg·kg-1提高到了40.3、39.6和33.7 mg·kg-1,两季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95.5%、92.2%和63.5%,表明锌肥与氮肥或磷肥分别配合喷施均是提高籽粒Zn含量的重要农艺措施。喷Zn+N处理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的效果优于喷Zn+P处理,籽粒平均锌含量提高5.9 mg·kg-1;喷Zn、喷Zn+N和喷Zn+P处理的籽粒P/Zn摩尔比均显著降低,两季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48.5%、47.6%和38.5%,其中喷Zn处理在补灌且施氮240 kg·hm-2时籽粒P/Zn摩尔比降低幅度达66.7%;与喷水相比,喷Zn+N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提高幅度两季分别为5.4%和11.2%。与常规不施氮相比,喷肥处理在补灌施氮条件下籽粒富锌效果较好。不同水氮管理下锌与氮磷肥配合喷施,在补灌条件下施氮量为120 kg·hm-2时喷Zn+N处理对提高籽粒Zn含量和Zn生物有效性的效果较好,与常规不施氮喷水处理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110.1%和64.5%,同时籽粒蛋白质含量也显著提高。【结论】在潜在缺锌土壤地区,适宜的水分管理措施(冬季补灌)及增施氮肥均表现出一定的提高籽粒Zn含量及Zn生物有效性的作用,锌与氮肥及锌与磷肥分别配合喷施均对改善籽粒锌营养品质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锌肥与氮肥配合喷施效果优于锌肥与磷肥配合喷施。因此,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作物锌营养品质,在适时灌溉及适量施氮条件下锌肥与氮肥混合喷施将是潜在缺锌土壤上一种快速提高小麦籽粒锌营养品质的有效途径,具有在潜在缺锌土壤地区甚至是其它缺锌地区广泛推广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籽粒 喷肥 施氮量 Zn含量 p/Zn摩尔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