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质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分布模式及其对边底水运移的影响——以南苏丹P油田Fal块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敏 赵国良 +3 位作者 冯敏 黄奇志 张元福 江艳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4,21,共8页
基于野外露头与南苏丹P油田Fal块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地质特征对比,选取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砂质辫状河露头剖面为原始模型,通过实测地质剖面记录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解剖,明确砂质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建立隔夹层分布模式,并以此... 基于野外露头与南苏丹P油田Fal块砂质辫状河储层的地质特征对比,选取山西省大同市吴官屯砂质辫状河露头剖面为原始模型,通过实测地质剖面记录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解剖,明确砂质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成因类型,建立隔夹层分布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分别从隔层和夹层的角度,对Fal块边底水油藏中水体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砂质辫状河储层中发育河底滞留泥砾沉积、废弃河道细粒沉积、泛滥平原细粒沉积、落淤披覆泥沉积和侧积泥沉积共5种成因类型的隔夹层。以单期砂质辫状河河道为基本单元,建立隔夹层分布模式,即废弃河道细粒沉积与河道砂体互相叠置;泛滥平原细粒沉积向河道外侧不断延伸;落淤披覆泥、侧积泥和河底滞留泥砾沉积受后期冲刷改造充填于河道砂体内部。基于建立的砂质辫状河储层隔夹层分布模式,指出Fal块砂质辫状河储层中以泛滥平原细粒沉积为主的隔层分布是影响底水突进程度的主要因素,夹层发育频率越高对边水的遮挡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隔夹层 成因类型 分布模式 边底水运移 南苏丹p油田
下载PDF
渤海P油田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玉飞 李翔 +1 位作者 徐景亮 于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针对渤海P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强度大,注入水突进和无效循环导致水驱开发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研究。通过生气效率评价试验优选出最优生气体系,并利用Waring-Blender法和填砂管流动试验优选了配套发泡剂和稳定... 针对渤海P油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强度大,注入水突进和无效循环导致水驱开发效率低的问题,开展了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研究。通过生气效率评价试验优选出最优生气体系,并利用Waring-Blender法和填砂管流动试验优选了配套发泡剂和稳定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生气体系为生气剂A+释气剂D,其生气效率可达96.2%;发泡剂体系为0.2%发泡剂2+0.1%发泡剂5,其发泡体积为740 mL,析液半衰期为219 s;发泡体系中加入稳定剂1,对渗透率2 000~10 000 mD填砂模型的封堵率在90%以上。渤海P油田15个注采井组应用了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累计增注量69 986 m^3,累计增油量33 413 m^3,有效率达100%,有效期长达5个月。研究表明,层内生成CO2调驱技术技术对渤海P油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解决了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内生成CO2 调剖 生气剂 释气剂 发泡剂 实验室试验 渤海p油田
下载PDF
苏丹P油田出砂规律与防砂时机 被引量:3
3
作者 欧瑾 万学鹏 +1 位作者 李香玲 陈端宗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苏丹P油田的Y-S组是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组,埋深1300m左右,储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属于高孔、高渗储层,生产过程中易于出砂,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海外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井高产与出砂的矛盾,应用声波时差法、孔... 苏丹P油田的Y-S组是该油田的主力含油层组,埋深1300m左右,储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属于高孔、高渗储层,生产过程中易于出砂,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降低海外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油井高产与出砂的矛盾,应用声波时差法、孔隙度法、组合模量法、斯伦贝谢比法、出砂指数法、储层岩石坚固程度与力学稳定性分析等出砂预测方法对油田的主力产层进行了出砂预测,建立适用的出砂判识模式,指出油田出砂敏感区域并总结出砂规律,凡处于断层(尤其是大断层)附近和构造顶部的井,都应引起重点关注。同时利用油田含水、生产压差及地层压力变化等生产动态参数预测油井的防砂时机,对现场生产具有预报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p油田 出砂预测 出砂规律 防砂时机
下载PDF
P油田长4+5_2小层孔隙度三维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海涛 张昌民 +1 位作者 李少华 刘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为了更准确的评价P油田主要产层长4+5_2小层的储集能力,以随机模拟建模方法对该层的孔隙度进行研究,建立孔隙度分布三维模型。研究表明,长4+5_2小层属于低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85%。根据P油田储层物性分类原则,该储层在本区分布较为... 为了更准确的评价P油田主要产层长4+5_2小层的储集能力,以随机模拟建模方法对该层的孔隙度进行研究,建立孔隙度分布三维模型。研究表明,长4+5_2小层属于低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85%。根据P油田储层物性分类原则,该储层在本区分布较为广泛,是今后挖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油田 长4%pLUS%52小层 孔隙度 三维模型 随机模型 储层 地质
下载PDF
P油田新近系沉积环境简要分析
5
作者 王萌萌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128-128,126,共2页
植物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植物生态与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孢粉及藻类化石的沉积特征可以反演地层的沉积环境,对环境及气候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利用此方法对渤海P 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及明化镇组下段时期的沉积环境做一个... 植物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候,植物生态与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孢粉及藻类化石的沉积特征可以反演地层的沉积环境,对环境及气候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利用此方法对渤海P 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及明化镇组下段时期的沉积环境做一个简单的推测分析。明化镇组下段主要为中生亚热带环境。而馆陶组上段沉积水体的范围较小,以淡水浅水为主,可能为浅湖-半深湖到曲流河的沉积,气候为湿热的南亚热带。馆陶组下段为湿热的暖温带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孢粉 藻类 p油田
下载PDF
苏丹大型复杂砂岩油田水平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冯敏 吴向红 +1 位作者 李捷 黄奇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140,共4页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 P油田是中石油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大井距、大段合采、稀井高产等快速上产开发技术,造成含水上升快、储层动用程度不均、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针对油田开发现状和油藏特点,在块状底水稠油油藏和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分别开展水平井适用性研究,并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根据研究结果部署的水平井在P油田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快了稠油和高凝油储量动用,又抑制了边水指进和底水锥进,提高了单井产量和油田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底水稠油油藏 多层状边底水高凝油油藏 水平井 适用性 p油田 苏丹
下载PDF
同生断层和微构造对油井产能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立军 刘强 +2 位作者 李红军 朱铭 姜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4,共4页
P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此寻找剩余油富集区是保证油田稳定生产的关键。通过分析P油田同生断层附近和微构造区油井的产油能力和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同生断层和微构造对油气聚集的影响。综合研究认为,P油田同生断层附近和微构... P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此寻找剩余油富集区是保证油田稳定生产的关键。通过分析P油田同生断层附近和微构造区油井的产油能力和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同生断层和微构造对油气聚集的影响。综合研究认为,P油田同生断层附近和微构造中的正向微构造类型区油井产油能力强,剩余油富集,表明同生断层和正向微构造是P油田剩余油富集和分布的重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油田 同生断层 微构造 剩余油
下载PDF
海上油井酸化返排液脱水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文刚 唐婧 +2 位作者 郑鑫平 杨国威 陈军 《当代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1856-1859,共4页
针对海上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引起电脱水器频繁跳闸的问题,本文以渤海P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目标区块酸化后返排液物性参数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室内实验,明确了原油酸化返排液影响电脱水器跳闸的根本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酸... 针对海上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引起电脱水器频繁跳闸的问题,本文以渤海P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目标区块酸化后返排液物性参数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室内实验,明确了原油酸化返排液影响电脱水器跳闸的根本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酸化返排液引起电脱水器跳闸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酸化过程中酸液体系与地层中粘土矿物以及金属管道反应形成难溶的氟硅酸盐和氢氧化铁胶体混合物,在原油和地层流体的作用下乳化,返排液在电脱水器中无法形成稳定的油水界面,导致电脱水器跳闸。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复合处理工艺,通过离心与除泥剂的双重作用,处理后电脱水器恢复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返排液 渤海p油田 电脱水器 乳化 复合处理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