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h动态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消融旁道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马跃新 王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探讨消融旁道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并分析其对房颤复发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52例消融旁道后房颤复发的预激综... 目的探讨消融旁道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并分析其对房颤复发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52例消融旁道后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2例消融旁道后无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消融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P波参数(Pmax、Pd)及变化值(△Pmax、△Pd)。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消融前、消融后2 d P波参数及变化值对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年龄、病程、左心房内径、消融前房颤发作频率、消融前Pmax、Pd及消融后2 d Pmax、Pd均高于对照组[(50.26±8.13)岁比(41.31±7.65)岁、(5.29±1.18)年比(4.06±0.95)年、(42.39±4.12)mm比(32.68±3.97)mm、(5.79±1.26)次/月比(3.82±1.04)次/月、(121.57±11.68)ms比(104.95±10.24)ms、(55.36±8.73)ms比(41.70±7.21)ms、(112.39±10.75)ms比(92.44±9.30)ms、(50.18±7.69)ms比(34.07±6.42)ms],研究组LVEF、△Pmax、△Pd均低于对照组[(56.27±10.35)%比(65.14±11.42)%、(9.18±1.69)ms比(12.51±1.81)ms、(5.18±1.22)ms比(7.63±1.43)ms,P<0.05]。年龄、LVEF、消融前房颤发作频率、消融前后Pmax、Pd、△Pmax、△Pd为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Pmax、△Pd联合预测房颤复发的AUC为0.931,大于消融前后Pmax、Pd联合预测的AUC 0.853、0.876(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含P波参数变化值预测房颤复发的AUC为0.952,大于不含P波参数变化值预测的AUC 0.875(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Pmax、Pd变化值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消融旁道后房颤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最大p波时限 p离散度 复发 动态心电图 预测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倩 刘亚宁 +5 位作者 赵彦蕾 谢瑞芹 尤玲 吴敬兰 靳丽丽 姚丽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80例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0.6±8.1)岁,平均随访(9.3±2.9)...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80例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0.6±8.1)岁,平均随访(9.3±2.9)个月。根据3个月之内(早期)和之外(晚期)复发房颤情况,分为两个对比组:早期复发组和早期未复发组;晚期复发组和晚期未复发组。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均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波时限,计算出最长P波时限(Pmax),最短P波时限(Pmin),以及两值之差即P波离散度(Pd),分析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早期复发房颤,与早期未复发组患者比较,Pd明显增长[(74.35±17.78) ms vs (60.73±18.37) ms,P=0.008];12例早期复发患者(70.6%)出现延迟恢复,未发现早期复发为晚期复发预测因子。14例患者晚期复发房颤,与晚期未复发组患者相比,Pd明显增长[(75.71±16.49)ms vs (61.06±18.59) ms,P=0.008]。通过观察不同临界值,发现Pd≥60 ms对预测术后晚期复发房颤有一定价值,敏感度85%、特异度50%、阳性预测值26.7%、阴性预测值94.3%。结论:Pd与持续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有关,其中Pd≥60 ms对预测持续性房颤术后晚期复发有一定的价值,其中阴性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最长p波时限 最短p波时限 p离散度
下载PDF
P波时限及QRS波振幅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文茂 徐新 +5 位作者 叶培机 张社兵 唐良秋 陈宝峰 胡秀莲 袁书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9期2839-2841,共3页
目的研究P波时限和QRS波群振幅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400例心力衰竭病人,按照P波时限大小的不同分为正常组及延长组,分别调查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波群振幅、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并对各组进行心功能分级,将数... 目的研究P波时限和QRS波群振幅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400例心力衰竭病人,按照P波时限大小的不同分为正常组及延长组,分别调查两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波群振幅、心脏彩超的各项指标,并对各组进行心功能分级,将数据记录对比分析。结果延长组与正常组相比,两组aVR导联QRS波群振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1);两组在血浆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延长组和正常组心功能等级各分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8,P=0.02)。结论结合P波时限及QRS波群振幅对基层医院心力衰竭病人的诊断治疗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p波时限 QRS振幅 心功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诊断
下载PDF
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对P波时限及麦氏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亮 张家友 +3 位作者 桂燕萍 李培蕾 顾兴建 廖德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对P波时限和麦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描记消融术前及术后7天窦性心律下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比较各导联P波时限及麦氏指数。术后定期根据症状及动态心电图随...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对P波时限和麦氏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描记消融术前及术后7天窦性心律下同步12导联心电图,分析比较各导联P波时限及麦氏指数。术后定期根据症状及动态心电图随访判断手术成功与否,并比较成功者与复发者手术前后的P波时限及麦氏指数。结果Ⅱ、Ⅲ、aVR、V3、V4、V5导联P波时限术后缩短(P<0.05);Ⅱ、aVR、V3、V4、V6导联麦氏指数术后减小(P<0.05);手术后成功者与复发者P波时限和麦氏指数无差异。结论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后,体表心电图一些导联中P波时限及麦氏指数减小;术后P波时限及麦氏指数对手术是否成功无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p波时限 麦氏指数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消融
下载PDF
经心内和食管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
5
作者 冼健坤 朱立光 +3 位作者 桂春 郑剑光 陈蒙华 何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在74例射频消融术经电极导管起搏高位右房及82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者中,用180次/分的S1S1刺激心房3min,在刺激前后立刻记录12导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刺激前后的最大P波时限(Pm... 目的分析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在74例射频消融术经电极导管起搏高位右房及82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者中,用180次/分的S1S1刺激心房3min,在刺激前后立刻记录12导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刺激前后的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射频消融组Pmax在心房刺激后比刺激前有显著性延长(P<0.01),Pmin及Pd无显著性差异。食管心房调搏组Pmax及Pd在心房刺激后显著性增加(P<0.01),Pmin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快速心房刺激能引起心房传导时间延长,非均质电活动的离散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p波时限 p离散度 快速心房起搏 射频消融 导管电流 食管心房调搏
下载PDF
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
6
作者 冼健坤 朱立光 +3 位作者 桂春 郑剑光 陈蒙华 何涛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在74例射频消融术及82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中,用180ppm的S1S1刺激心房3min,在刺激前后立刻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刺激前后的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然... 目的分析快速心房刺激对P波时限及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在74例射频消融术及82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中,用180ppm的S1S1刺激心房3min,在刺激前后立刻记录12导联同步心电图,通过心电图测出刺激前后的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射频消融组最大P波时限在心房刺激后比刺激前有显著性延长(p=0.002),最小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食管心房调搏组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在心房刺激后比刺激前有显著性增加(p=0.001),最小P波时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快速心房刺激能引起心房传导时间延长,非均质电活动的离散程度增加。最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是可以用来评价心房电重构的简便而无创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p离散度 快速心房起搏
下载PDF
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安斌 李学文 +4 位作者 王泽生 杨永生 吴磊 王艳玲 张丽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673-674,共2页
目的观察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1例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式采用三维标测系统联合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必... 目的观察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最大P波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1例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式采用三维标测系统联合单环状标测电极指导下肺静脉前庭隔离术,必要时辅以左右房辅助线线性消融,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症状及心电图判断是否复发,并将患者分为消融成功组与术后复发组,测量12导联体表心电图各导联Pmax,并计算Pd;结果术后复发组各时点Pd均显著高于消融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40ms为界值,术前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52.0%,阳性预测值29.4%,阴性预测值92.9%;术后24h及1周时Pd预测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8.0%,阳性预测值38.5%,阴性预测值94.4%。结论术前及术后各时点P波离散度对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而Pmax对术后复发无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p波时限 p离散度
下载PDF
短期心房颤动和长期心房颤动患者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定华 刘启明 +1 位作者 周胜华 祁述善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753-754,共2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超声检查 p波时限 p离散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房颤与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雪蕾 周亦伦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人群的房颤患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合并房颤增加了HD患者的死亡率,是心血管事件及血栓事件发生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P波时限(pwave duration,Pdu)及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i)在普...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人群的房颤患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合并房颤增加了HD患者的死亡率,是心血管事件及血栓事件发生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P波时限(pwave duration,Pdu)及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di)在普通人群中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可靠心电图指标,但其在HD患者中的应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离散度 p波时限 血液透析 血栓事件 pAROXYSMAL 阵发性心房颤动 FIBRILLATION 心血管事件 心电图指标 hemodialysis
下载PDF
单导联和同步12导联测量对P波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叶炜 朱金秀 +5 位作者 李泽鑫 包志军 杨佩璇 覃海鸥 卢喜烈 谭学瑞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单导联和同步12导联两种测量方式对P波时限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心脏超声检查无结构和功能异常且无明确临床疾病诊断的健康成年人,分别测量单导联和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时限,对比两种测量方式的P波时限。结果共入选203例受试者... 目的探讨单导联和同步12导联两种测量方式对P波时限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心脏超声检查无结构和功能异常且无明确临床疾病诊断的健康成年人,分别测量单导联和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时限,对比两种测量方式的P波时限。结果共入选203例受试者,平均年龄(39.51±10.08)岁。同步12导联测得的P波时限[109(102,116)ms]明显长于Ⅱ导联[97(90,102)ms]和V1导联[86(76,96)ms](P<0.01),排除性别差异,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步12导联测量方法中33例(16.26%)受试者的P波时限≥120 ms。结论单导联与同步12导联两种测量方式测得的P波时限存在明显差异。同步12导联测量中包含多导联的全部参数,可更全面代表P波时限,测量结果更准确,故推荐使用同步12导联测量P波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同步12导联心电图 单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
下载PDF
P波时限的缩短与成功的肺静脉隔离
11
作者 何艺 刘增长 +5 位作者 凌智瑜 苏立 兰先斌 陈运清 佘强 殷跃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683-2684,2687,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简称CPV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26例接受CPV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测量这些患者多道电生理记录仪上电隔离术前术后体表心电图的P波时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经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简称CPVA)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26例接受CPV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测量这些患者多道电生理记录仪上电隔离术前术后体表心电图的P波时限,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内径,在胸部CT上测量肺静脉口最大径。结果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6例在1~8周房颤复发,其余20例均维持窦律。无房颤复发组的最大P波时限由术前的(120±16)ms降至术后的(103±17)ms(P〈0.0001);而房颤复发组的最大P波时限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术前(124±17)ms与术后(121±19)ms,P=0.12];术前P波离散度在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间无明显变化[(33±12)ms与(31±16)ms,P=0.788];术后的P波离散度在两组间亦无明显变化[(34±11)ms与(22±16)ms,P=0.059]。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内径和肺静脉最大径在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间也无差别。结论P波时限的明显缩短可以作为阵发房颤环肺静脉隔离术后的复发预测指标,但仍需大样本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 p波时限
下载PDF
P波时限与离散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纤颤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杨文霞 刘振兵 李绵利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867-868,共2页
目的观察P波时限(Pmax)和离散度(Pd)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纤颤(IPAF)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70例IPAF患者的Pmax、Pd,并与对照组比较,研究Pmax、Pd对IPAF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果两组研究对象Pmax、Pd、... 目的观察P波时限(Pmax)和离散度(Pd)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纤颤(IPAF)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70例IPAF患者的Pmax、Pd,并与对照组比较,研究Pmax、Pd对IPAF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结果两组研究对象Pmax、Pd、LAD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max、Pd和Pmax+Pd预测IPAF有较高敏感性(98·3%)和特异性(97·9%)。结论Pmax和Pd是预测IPAF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p离散度 心房纤颤
下载PDF
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疗效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晞 游兵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 阵发性心房颤动 最大p波时限 p离散度 疗效预测 术后复发率 预测价值 肺静脉 pVI
下载PDF
P波时限指标异常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旭 王君 +3 位作者 杨吉猛 史培青 董海翠 张郁青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时限指标异常预测阵发性房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房颤组,并选取心电图正常的窦性心律体验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离散度(P-wave d... 目的探讨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时限指标异常预测阵发性房颤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作为房颤组,并选取心电图正常的窦性心律体验者8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P波离散度(P-wave dispersion,PWD)及P波最大时限(P max),并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房颤组患者的PWD明显高于对照组[(51.08±12.03)ms vs.(33.19±8.98)ms],而P max也高于对照组[(121.57±15.33)vs.(101.94±9.89)],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测量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的P波指标可以早期筛查阵发性房颤患者,对该类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p最大时限 p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心电图P波时限指标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手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艾红 郭源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7期2987-298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时限指标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手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9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进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并根据术后随访中患者是否房颤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36)及非...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时限指标预测阵发性房颤患者手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9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均进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术治疗,并根据术后随访中患者是否房颤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36)及非复发组(n=60)。记录术前及术后心电图变化,测量P波时限,得到P波时限的最大值(Pmax)和最小值(Pmin),计算P波离散度(Pd),进行回顾性分析来评价P波时限指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复发与患者Pmax、Pd、房颤发作次数以及左心房内径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值≥46ms、房颤发作频率≥5次/月均为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d值≥46ms、房颤发作频率≥5次/月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81.67%和91.67%。结论:术前P波离散度及房颤发作频率在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情况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心电图 阵发性房颤 术后复发 预测价值
下载PDF
P波时限增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16
作者 杨瑞莲 孙晓燕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9期673-673,共1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常常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和栓塞事件发生。为此,我们应用24h动态心电图(DCG)观察108例P波时限增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时限 增宽 24H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栓塞事件 心排血量 总结分析
下载PDF
中老年人P波时限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17
作者 李连章 高连平 +2 位作者 姜英娜 张秀玲 李国风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中老年人 p波时限 心电图异常 心电图 心脏症
下载PDF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P波时限和静息心率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P波时限和静息心率(RHR)、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的变化。方法 3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为心绞痛组,42例非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得出P波最大时限(P_(max))、P波最小时限(P_(min))、P波...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患者P波时限和静息心率(RHR)、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的变化。方法 3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为心绞痛组,42例非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得出P波最大时限(P_(max))、P波最小时限(P_(min))、P波离散度(Pd)和RHR、SDNN,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与缓解后P_(max)、P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P_(max)、Pd、SDNN及RH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心电图P_(max)>110 ms、Pd>40 ms和SDNN≤100 ms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有明显功能紊乱,其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变异型 p最大时限 p最小时限 静息心率 自主神经
下载PDF
用P波时限预测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的复发
19
作者 吕佳仁 许德星 江惠琼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究P波时限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评估。方法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首次使用射频消频术进行治疗的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并依照术后随访判断是否出现阵发性房颤复发症状... 目的探究P波时限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评估。方法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首次使用射频消频术进行治疗的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并依照术后随访判断是否出现阵发性房颤复发症状将患者归入复发组(n=16)及未复发组(n=68),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Ⅱ及V1导联的P波时限记录数据后通过SPSS25.0软件分析。结果单因素显示复发组合并高血压的概率明显大于未复发组,有无高血压、心率、Ⅱ及V1导联Pmax、Pd值显著大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显示Ⅱ导联和V1导联Pd值≥46ms,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显示Ⅱ导联Pd值≥46ms的灵敏度为64.26%,V1导联Pd≥46ms的灵敏度为65.35%,Ⅱ导联Pd值预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V1导联Pd值预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结论Ⅱ及V1导联Pd值可以作为预测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的有效预测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及诊断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时限 阵发性房颤 术后复发
原文传递
运动试验中P波时限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成忠 顾晔 +2 位作者 邹武松 叶顺传 刘启云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4-916,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实验中P波时限(P-wave duration,PWD)变化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7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者,均行运动平板试验,测量并计算运动前及运动后第1分钟平均PWD,计算PWD变化值(△PWD),应用ROC曲线分析法... 目的:探讨运动实验中P波时限(P-wave duration,PWD)变化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7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者,均行运动平板试验,测量并计算运动前及运动后第1分钟平均PWD,计算PWD变化值(△PWD),应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PWD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患者组与对照组运动前平均PWD分别为(92.89±10.21)ms,(90.76±15.05)ms(P>0.05),运动后分别为(114.47±10.25)ms和(106.64±16.44)ms(P<0.01),冠心病患者组与对照组△PW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ROC曲线分析诊断截点定为19.5ms时Youden指数最大,此时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84.8%。结论:测量平板运动试验中PWD改变可以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指标之一,并提高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实验 p波时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