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佳丽 王晔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表达。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组),每组16只大鼠。术后...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淀粉样蛋白前体(APP)表达。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组),每组16只大鼠。术后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测定大鼠认知记忆能力变化。3组大鼠脑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APP染色,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orris水迷宫试验显示,对照组大鼠训练第1~4天逃避潜伏期长于IP组(P<0.01);跨越原平台次数IP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脱失明显,而1P可减轻这种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脑缺血再灌注144h后对照组中APP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IP组海马CA1区APP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o结论缺血后处理可通过抑制APP的表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记忆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性痴呆 水迷宫 p淀粉样蛋白前体 大鼠
下载PDF
囊泡谷氨酸转运体在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户东梅 程肖蕊 +2 位作者 周文霞 张永祥 周立春 《生命科学》 CSCD 2013年第11期1077-1083,共7页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因素复杂性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级联假说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s,VGLUTs)可特异性地将...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多因素复杂性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级联假说和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s,VGLUTs)可特异性地将神经元内的谷氨酸转移入突触囊泡,且一个独立功能单位的VGLUT对于完成一个囊泡的填充是必要和充分的,没有VGLUT的突触囊泡中就没有谷氨酸(glutamate,Glu),VGLUT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释放进突触间隙Glu的量,是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关键因子。在AD中Aβ增多聚集,VGLUTs表达减低,且VGLUTs转运Glu和Glu的囊泡释放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代谢和Aβ的释放在突触囊泡的循环中存在的行为平行性和共定位。胞外Aβ的增加可增强囊泡的释放几率,而Glu引起的突触活性增加亦可增加胞外Aβ的浓度。APP/Aβ与谷氨酸能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导致AD的发生,VGLUTs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治疗AD的潜在的药物靶点和预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病 谷氨酸能神经传递 囊泡谷氨酸转运 p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 D淀粉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