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8
- 1
-
-
作者
于宇
宋金明
李学刚
袁华茂
李宁
段丽琴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0-880,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海洋环境变化与水母爆发的相互作用"(编号:2011CB40360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典型河口区及邻近海域生物生产力变动关键过程及其生物资源效应"(编号:KZCXZ-YW-Q07-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近海典型海域生态环境演变"(编号:40821004)资助
-
文摘
用分级浸取的方法对2009年2月采自长江口海域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P的形态和相关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来源和沉积物粒度是各形态P的含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Ex-P(可交换态磷),Fe-P(铁结合态磷),Al-P(铝结合态磷),Lea-OP(可浸取有机磷)和CFA-P(自生钙磷)5种形态的沉积磷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被释放参与P的再循环(可再循环磷),占总磷的15%-43%。其中贡献最大的是Fe-P,占可再循环磷45.5%,其他形态-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Al-P〉CFA-P〉Ex-P〉Lea-OP。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长江口沉积物中可再循环磷向水体释放的生态风险较小。沉积物总铁与总磷比(TFe∶TP)和BD(碳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浸取相铁磷比(BD-Fe∶BD-P)分别高于27和20,表明沉积物吸附磷的铁氧化物位点过量,沉积物仍有较强的保留P的能力和潜力。这揭示了水体磷存在向沉积物转移的趋势,且沉积磷释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很低。
-
关键词
p的形态
表层沉积物
长江口海域
-
Keywords
phosphorus forms
Surface sediment
Changjiang Estuary.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