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2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帕累托图的门急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
1
作者 刘立丽 张雪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发生因素,制定改进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不合理处方,利用Execl... 目的 通过分析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发生因素,制定改进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β-内酰胺类不合理处方,利用Execl软件整理数据,将不合理问题类型和涉及感染部位进行帕累托图分析。结果 β-内酰胺类不合理处方共723张,占总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43.69%(723/1 655),不合理问题共742例次。不合理问题涉及药品中,三代头孢菌素占比最多,为69.54%;其次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占比16.85%。适应证不适宜(50.81%)、遴选药品不适宜(25.74%),累计构成比在0~80%,为主要因素;用法用量不适宜(21.97%)、联合用药不适宜(0.81%)、给药途径不适宜(0.40%)、重复用药(0.27%),累计构成比在80%~100%,分别为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皮肤软组织(35.96%)、下呼吸道(17.70%)、上呼吸道(16.60%)、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预防用药(6.64%),累计构成比0~80%,为主要因素;消化系统(6.22%)、泌尿生殖系统(5.26%)累计构成比在80%~90%,为次要因素;盆腹腔、耳鼻喉、眼科口腔、骨关节等累计构成比在90%~100%,为一般因素。结论 医师要结合当地细菌耐药趋势、患者个体化因素、药代动力学及联合用药等信息选择合适治疗方案。药师应通过综合分析评价,为临床提供重要用药信息参考和药物警戒信息,引导医师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不合理用药 帕累托图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最佳证据总结
2
作者 杨林青 杨荔 +2 位作者 骆艳妮 蔡艳 姚聪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的相关证据进行最佳总结。方法 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皮肤试验”为主题词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lsevier、PubMed、SpringerLink、Wiley InterScience和web of ... 目的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的相关证据进行最佳总结。方法 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皮肤试验”为主题词检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lsevier、PubMed、SpringerLink、Wiley InterScienc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并对国际指南网、美国国家指南网、英国国家指南中心网、欧洲指南网、澳大利亚临床指南网和新西兰指南网等指南网站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结果 共纳入证据8篇,其中7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总结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适应证、操作基本原则和结果判读、过敏史的甄别与过敏反应的救治4个方面的证据。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按照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临床实践,有助于提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的认知和操作规范,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青霉素 头孢 皮肤试验 最佳证据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吕慧 王梦芝 谢家隆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2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检测为阴性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过敏反应组和非过敏...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2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检测为阴性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将其分为过敏反应组和非过敏反应组,记录过敏反应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5.65%,以瘙痒、皮疹、风团为主;两组患者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均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阴性患者过敏反应受年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联合用药、低蛋白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皮试阴性 过敏反应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皖南地区18所公立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锦英 盛雪鹤 +1 位作者 刘孟雪 袁小龙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943-947,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现状,为此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相关参考建议。方法调查皖南地区18所公立医院目前在用的该类药物说明书及对该类药物皮试相关要求,结合文献对该类药物皮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评... 目的分析、评价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现状,为此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相关参考建议。方法调查皖南地区18所公立医院目前在用的该类药物说明书及对该类药物皮试相关要求,结合文献对该类药物皮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 45种该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中,有18种在说明书中明确注明要皮试(40.00%),14种注明皮试用药(31.10%)。18所公立医院对该类药物中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皮试要求基本一致;青霉素+酶抑制剂类,是否皮试基本达成共识,皮试液浓度和皮试用药未达成共识;碳青霉烯及单环类抗菌药物均不做皮试;头孢菌素类和头霉素抗菌药物皮试要求差异较大(用药为原液、头孢唑林钠或不做皮试);对于该类口服制剂要求均为"原则上给予皮肤过敏试验"。结论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必须皮试,皮试液浓度为300 mg·L-1或500 mg·L-1;青霉素+酶抑制剂类,建议使用前按照规定进行皮试,皮试液浓度为300 mg·L-1或500 mg·L-1,皮试用药为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类和头霉素类,是否皮试、皮试用药及浓度要求仍存在较大争议;碳青霉烯类及单环类不做皮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药品说明书 皮肤过敏试验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探讨
5
作者 张家冰 张文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67-0070,共4页
探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合理性。方法 选取病例类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共计72例,参与研究的时间段介入2022.05~2022.10,根据用药方式有效完成分组处理,对照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 探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临床合理性。方法 选取病例类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共计72例,参与研究的时间段介入2022.05~2022.10,根据用药方式有效完成分组处理,对照组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两组各纳入36例,药物联合用药合理性研究即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差异化药物干预后,其症状(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咳痰)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数据较对照组呈现更低,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数据在差异化药物干预后较对照组呈现更低,P<0.05;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44%(34/36)、对照组77.77%(28/36),前者更高,且后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2.22%(8/36)高于观察组5.55%(2/36),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阿奇霉素应用合理性较高,联合使用具有更高的抗菌效果与用药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联合应用 阿奇霉素 Β-内酰胺药物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于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1-0004,共4页
探索研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对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存在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张家口市肺科医院一年内(即2022.01至2023.01)收治的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n=92例),分为(... 探索研究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对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存在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张家口市肺科医院一年内(即2022.01至2023.01)收治的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n=92例),分为(双盲法)对照组(n=45例)、观察组(n=45例),分别实施胸腺肽治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胸腺肽联合治疗,观察、研究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胸腺肽治疗)相比,观察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杆菌更优,且肺总量表达水平、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采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方案,能明显改善其血气指标、肺功能,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肺部感染 Β-内酰胺药物 胸腺肽 血气指标表达水平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益西旺姆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9-0112,共4页
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加胸腺肽... 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比对,对照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以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加胸腺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肺部炎症指标监测结果、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肺部炎症指标监测结果、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对于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胸腺肽 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临床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美国相关处理流程介绍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平 卜书红 +2 位作者 周佳 姚慧娟 刘昕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711-3715,共5页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附属医院进修期间的学习心得,同时根据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附属医院进修期间的学习心得,同时根据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者的安全用药管理经验,总结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并介绍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处理流程。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物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侧链,人体内免疫球蛋白E通过识别这些侧链而产生交叉过敏反应。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处理流程,包括对患者是否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规范的青霉素皮试,并采用谨慎渐进式流程用药和快速诱导药物耐受流程进行抗感染治疗。结论: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反应患者的处理方法,可为国内临床药师处理可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者,尤其是针对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头孢 青霉素 过敏史 交叉过敏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医院感染菌株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培兰 苏伟 +1 位作者 刘又宁 王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2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常用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84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对比研究临床常用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84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13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复合制剂对产β-内酰胺酶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酶抑制剂复合剂的体外抗菌活性均高于等剂量抗菌药物单剂(P<0.01);ESBLs的抗菌活性,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最好,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复合制剂和头霉素类次之,氨基糖苷和喹诺酮类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单剂无效。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对医院感染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其单剂,提高临床治愈率,有可能延缓医院感染菌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酶抑制剂 Β-内酰胺 活性
下载PDF
广西藤茶总黄酮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曾春晖 杨柯 +3 位作者 徐明光 吴光 陈益清 钟振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研究广西藤茶总黄酮(TF)单用及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白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临床常见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及棋盘法,分别测定TF对SA、MRSA、... 目的研究广西藤茶总黄酮(TF)单用及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白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等临床常见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及棋盘法,分别测定TF对SA、MRSA、肺炎克雷白杆菌等临床常见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TF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SA和MRSA的联合抗菌指数(FIC)及生长曲线。结果单用TF对SA、MRSA的MIC均为77.50~155.00μg.mL-1;TF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除与头孢唑林、头孢吡肟的0.5<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1.0,为相加作用外,与苯唑西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头孢西丁的FICI均≤0.5,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 TF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合用对MRSA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总黄酮 药物 β-内酰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指数
下载PDF
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焦伟 莫柱宁 +7 位作者 蒋文胜 蓝娇 陈玉平 王布强 叶冬梅 朱春丽 罗瑞献 黎海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者中产生相关药物抗体的情况。方法采集499名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样,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并对DAT阳性者做相关药物抗体检测。结果本组使用β内酰胺类...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使用者中产生相关药物抗体的情况。方法采集499名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血样,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做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并对DAT阳性者做相关药物抗体检测。结果本组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患者中,DAT阳性率39.88%(199/499),其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检出率32.67%(65/199),6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抗体检出率分别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94%(34/74)、头孢他啶3.70%(1/27)、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7.14%(6/35)、头孢西丁钠33.33%(1/3)、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52.50%(21/40)、美罗培南10.00%(2/29);仅有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例及亚胺培南3例的患者出现症状较轻的血管外溶血证据,使用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均无免疫性溶血的相关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结论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产生相关药物抗体,仅有10.76%使用者因药物抗体引起药源性免疫溶血反应,多数使用者处于无溶血症状的携带药物抗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Β内酰胺 药物 溶血 直接球蛋白试验 微柱凝胶法
下载PDF
306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维忠 马莹 禇文静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报告306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种类、给药方式、ADR发生时间、ADR损害器官、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了解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报告306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种类、给药方式、ADR发生时间、ADR损害器官、主要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等,进行信息汇总、分析。结果 306例报告中,男145例,女161例。2~20岁发生率最高(39.21%)。涉及6类β-内酰胺类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169例,占55.23%),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次之(80例,占36.14%)。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280例,占91.5%)。ADR主要损害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5.23%;新的、严重的ADR报告62例,占20.26%。关联性评价都为"可能"以上,其中"肯定"报告22例。结论加强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及时总结有价值的ADR报告信息并通报给临床,可以避免或减少其ADR的重复发生,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节约患者的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Β-内酰胺药物 安全用药 分析 监测
下载PDF
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娟 向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18-2420,共3页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该院信息系统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2011年上半年为基准,分析β-内...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该院信息系统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2011年上半年为基准,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结果该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药占比、用药频度、药品限定日费用都呈大幅下降趋势。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专项整治 Β-内酰胺药物 用量分析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国内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昕 张海霞 +3 位作者 程青 王小川 肖娟 王晓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30-34,共5页
目的:了解国内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皮试现状,为推进该类药物皮试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34家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及21家综合性医院的医护人员、药师和药学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 目的:了解国内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皮试现状,为推进该类药物皮试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内34家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及21家综合性医院的医护人员、药师和药学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对10家医院的问卷填报人访谈完成良好。各家医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比例为19%~100%,平均75%。所有医院均对青霉素类注射剂进行皮试。8家医院对口服青霉素类药品未进行皮试。54家医院(剔除仅有1种抗菌药物品种的1家医院)中,进行头孢菌素类注射液皮试的医院有50家,比例为93%。4家医院对口服头孢菌素类进行皮试,10家医院对碳青霉烯类进行皮试,3家医院对单环β-内酰胺类进行皮试。皮试液种类、皮试液剂量及浓度不一。皮试方法均为皮内注射。26家医院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文件统一规定,28家医院无相应规定,1家医院仅对青霉素类皮试有规定。11家医院提供了可查询的近3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次数共2 727 714例次,平均每家医院每年82 658例次。23家医院提供了近3年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输液反应例次共6 187例次,每家医院平均每年约90例次。6家医院提供了按药品化学结构分类统计的数据,总计头孢菌素类皮试次数超过了108万例次,达到了青霉素类皮试次数的2倍多,头孢菌素类皮试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造成环境污染。结论:目前国内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执行情况差异较大,尤其是有争议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有待进行统一规范,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结构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皮试 现状调查
下载PDF
儿科门诊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曾宏辉 吴秀萍 方忠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全年儿科含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处方66351张,参照药品说明书及国家有关规范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日给药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β-内酰胺类药的日给药...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全年儿科含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处方66351张,参照药品说明书及国家有关规范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日给药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β-内酰胺类药的日给药次数合理者占78.82%,注射用β-内酰胺类药日给药次数合理者仅占1.27%。结论儿科用药在用法上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日给药次数 Β-内酰胺 合理性分析 儿科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慧芳 王邦松 +2 位作者 董培红 朱碧红 李庆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441-3442,共2页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2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各科标本中分离出的124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方法:用12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各科标本中分离出的124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92%、14.85%、7.94%;亚胺培南为27.33%、38.59%、43.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36.12%、50.52%、52.12%;头孢他啶为42.33%、70.33%、41.87%;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达85%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目前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应该适当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使用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 Β-内酰胺药物 耐药性 医院感染
下载PDF
249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曲彩红 苏向阳 +1 位作者 黎小妍 张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考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状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2006-2009年上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49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考察对象,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类型、药理作用、年龄、性别、剂型进... 目的考察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状况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2006-2009年上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49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考察对象,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类型、药理作用、年龄、性别、剂型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β-内酰胺类累及系统-器官涉及皮肤及其附件、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容易发现,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的反应具有隐匿性。结论用药前了解既往过敏史,尽可能地减少联合用药,选择合理地给药方法,按照说明书剂量给药是防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要点解读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曲俊彦 刘焱斌 吕晓菊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期5-8,共4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的规范皮试问题一直备受临床关注与不断讨论,对于皮肤试验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皮试方法和结果解读仍存在较多分歧。现通过对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β内...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的规范皮试问题一直备受临床关注与不断讨论,对于皮肤试验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皮试方法和结果解读仍存在较多分歧。现通过对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要点并结合相关进展进行解读,以便让更多医务工作者关注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临床实践,以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皮肤试验 指导原则
下载PDF
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茵梅 李坤浪 +1 位作者 钟伟章 李文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用药、给药途径、不良反... 目的: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用药、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临床表现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8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中,>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48.98%(48例),其次为≤12岁年龄段(29例,占29.59%);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的占比最高,为68.37%(67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的占比为62.24%(67例),高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治愈75例,好转例18,有后遗症4例,死亡1例。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发生于静脉给药的特殊人群,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虽治愈率高,但仍存在因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而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的情况。因此,临床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其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 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冬 于旭红 贡联兵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8期691-695,共5页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感染药,其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根据β-内酰胺环是否连接有其他杂环以及所连接杂环的化学结构差异,又可分为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抗感染药,其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根据β-内酰胺环是否连接有其他杂环以及所连接杂环的化学结构差异,又可分为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头霉素和氧头孢烯类(Cephamycins)、单环β-内酰胺类(Monobactams)以及β-内酰胺酶(ESBL)抑制剂(Beta-lactamase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药物 临床应用评价 Β-内酰胺 Β-内酰胺 化学结构 头孢 碳青霉烯 氧头孢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