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精胶囊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P-Erk1和P-Ak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永金 金保方 +3 位作者 孙大林 张新东 夏国守 薛宇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养精胶囊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中P-Erk1和P-Ak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24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10只用于eNOS表达测定。实验组(n=10)给予... 目的:通过观察养精胶囊对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中P-Erk1和P-Ak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24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取10只用于eNOS表达测定。实验组(n=10)给予养精胶囊[0.5 g/(kg.d)]灌胃,对照组(n=10)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HE染色,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NOS、P-Erk1及P-Akt1在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血管较对照组明显充盈,管径明显增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eNOS的表达干预前(19.35±1.50)和干预后(18.15±1.98)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eNOS的表达干预后(24.10±2.40)较干预前(18.80±2.04)显著增强(P<0.05);而干预后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eNOS的表达,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P-Erk1的表达,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P-Erk1表达量为0.71±0.13,对照组P-Erk1的表达量为0.83±0.17,P<0.01)。而在同等内参GAPDH条件下,两组大鼠间P-Akt1的表达强度未见明显差异(实验组P-Akt1的表达量为0.58±0.17,对照组P-Akt1的表达量为0.48±0.13,P>0.05)。结论:P-Erk1和P-Akt1在老年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均有表达,养精胶囊能改善老年大鼠勃起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阴茎海绵体中P-Erk1的低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精胶囊 P-Erk1 p-akt1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勃起功能 阴茎海绵体 老年大鼠
下载PDF
HK2通过Akt1/p-Akt1上调Cdc42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蕾 刘宪 +1 位作者 张燕茹 滕月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31-1936,共6页
目的:探究己糖激酶2(HK2)通过Akt1/p-Akt1/Cdc42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G418压力筛选并获取稳定表达HK2蛋白的HeLa和SiHa细胞系;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HK2蛋白在HeLa和SiHa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 目的:探究己糖激酶2(HK2)通过Akt1/p-Akt1/Cdc42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G418压力筛选并获取稳定表达HK2蛋白的HeLa和SiHa细胞系;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化学鉴定HK2蛋白在HeLa和SiHa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K2对HeLa和SiHa体外划痕愈合能力的影响;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HK2对HeLa和SiHa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GEPIA数据库分别分析宫颈癌中HK2的表达与Akt1、Cdc42表达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Akt1、p-Akt1、Cdc42蛋白在HK2过表达的HeLa细胞和SiH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在HK2过表达的HeLa、SiHa细胞中应用Akt1/p-Akt1抑制剂MK2206观察Cdc42的表达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HK2稳定表达的HeLa、SiHa细胞系;过表达HK2促进了HeLa、SiHa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促进了HeLa、SiHa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GEPIA在线数据库结果显示在宫颈癌中HK2表达与Akt1、Cdc42表达均呈正相关;过表达HK2上调了Akt1、p-Akt1、Cdc42蛋白在HeLa、SiHa细胞中的表达;在HK2过表达HeLa、SiHa细胞中,MK2206的使用抑制了HK2对Cdc42表达上调及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结论:HK2可能通过Akt1/p-Akt1途径上调Cdc42蛋白的表达促进HeLa和SiH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2 Akt1/p-akt1 CDC42 宫颈癌 迁移
下载PDF
P-Erk1/2和P-Akt1在高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
3
作者 毛俊彪 许陈祥 姜睿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了解磷酸化Erk1/2(P-Erk1/2)和磷酸化Akt1(P-Akt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及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F级SHR与对照组WKY大鼠各8只,14周龄,体重250~300g。麻醉后颈动脉和海绵体内... 目的:了解磷酸化Erk1/2(P-Erk1/2)和磷酸化Akt1(P-Akt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及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F级SHR与对照组WKY大鼠各8只,14周龄,体重250~300g。麻醉后颈动脉和海绵体内插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海绵体内压(ICP),利用电刺激海绵体神经,记录ICP/MAP比值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技术检测P-Erk1/2和P-Akt1在大鼠阴茎海绵体的表达。结果:3V和5V电刺激海绵体神经后SHR组ICP/MAP比值(0.26±0.06、0.28±0.04)均较WKY组(0.46±0.12、0.76±0.13)显著降低(P均<0.05),P-Erk1、P-Erk2mRNA和P-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SHR组(0.81±0.05、0.91±0.06、54.22±10.05)较WKY组(0.42±0.04、0.68±0.14、7.05±1.45)显著升高(P均<0.05);P-Akt1mRNA和P-Akt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SHR组(0.90±0.05、11.17±2.21)与WKY组(0.92±0.06、10.91±1.86)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高血压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与阴茎海绵体P-Erk1/2的过度表达有关,而与P-Akt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P-Erk1/2 磷酸化p-akt1 阴茎海绵体 高血压 自发性 勃起功能 大鼠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PHLPP2、PTEN与p-Akt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晓阳 吴淑华 +4 位作者 孙晨博 温菲菲 何双 高向前 刘远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7-833,共7页
目的检测PHLPP2、PTEN与p-Akt1及其下游分子VEGF、BCL-2及Cyclin 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和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HLPP2、PTEN、p-Akt1、VEGF、BC... 目的检测PHLPP2、PTEN与p-Akt1及其下游分子VEGF、BCL-2及Cyclin D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和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HLPP2、PTEN、p-Akt1、VEGF、BCL-2及Cyclin D1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HLPP2和PTEN阳性率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Akt1、VEGF、BCL-2及Cyclin 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结直肠癌中PHLPP2与p-Akt1、VEGF、BCL-2、Cyclin D1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PHLPP2、PTEN均阳性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Akt1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HLPP2、PTEN均阴性结直肠癌组中p-Akt1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分组(P<0.05)。PHLPP2、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Akt1蛋白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PHLPP2、PTEN、p-Akt1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PHLPP2、PTEN、p-Akt1、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HLPP2与PTEN做为抑癌基因共同影响Akt1磷酸化,PHLPP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缺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PHLPP2 PTEN p-akt1 预后
下载PDF
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人结肠癌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施超 陈卫昌 +5 位作者 林茂松 张宝峰 方静 周琼 胡莺 郜恒骏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952,I0010,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达。结...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达。结果PTEN、p-Akt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p-Akt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别P<0.001和<0.05),与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PTEN、p-Akt1畸变可能未参与正常大肠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过程,但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结肠癌 PTEN p-akt1
原文传递
痰湿型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及Nox1/p-Akt/Glut4信号通路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丛培玮 张丽娜 +2 位作者 陈文娜 尚冰 吴兆利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49-1753,共5页
目的:观察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线粒体功能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ADPH oxidase1,Nox1)/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 目的:观察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GCs)线粒体功能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ADPH oxidase1,Nox1)/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 4,Glut4)信号通路的作用,探讨“痰湿不孕”的科学内涵。方法:选取动情周期规律的SD大鼠22只,运用高脂+来曲唑灌胃法复制痰湿型PCOS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12只。造模结束后选取动情周期延长的大鼠为模型组10只提取卵巢GCs,透射电镜观察GCs中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GCs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GCs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GCs中Nox1、p-Akt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线粒体数量降低出现肿胀、嵴减少、空泡化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Cs中ATP含量降低,ROS水平升高(P<0.01)。Nox1蛋白表达增高,p-Akt和Glut4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GCs线粒体功能下降和Nox1/p-Akt/Glut4信号通路异常是痰湿型PCOS卵泡发育异常与闭锁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证 多囊卵巢综合征 颗粒细胞 线粒体 Nox1/p-akt/Glut4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组织中PTEN/p—Ak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施超 陈卫昌 +5 位作者 林茂松 张宝峰 方静 周琼 胡莺 郜恒骏 《苏州医学》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 目的研究结肠癌、腺瘤和相应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PTEN、P—Akt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结肠癌、18例结肠腺瘤和9例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制成72点和104点两块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芯片中PTEN、P—Akt1的表达。结果PTEN、P—Akt1在结肠癌、结肠腺瘤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差异显著(P=0.029),PTEN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资料无关,p-Akt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0,P=0.032),与其它临床病理资料无关。结论PTEN、P—Akt1畸变可能没有参与正常大肠细胞早期恶性转化的过程,但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结肠癌PTEN p-akt1
下载PDF
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PPARγ和PTEN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玲伶 严瑞 +2 位作者 王圆圆 石明隽 郭兵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04-408,415,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小鼠肾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M小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8...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小鼠肾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M小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8只,饲养16周后处死小鼠取肾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SP法检测肾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PPARγ、PTEN、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PKB1/Akt1)、磷酸化蛋白激酶B1[p-Akt1(Ser^(450))]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肾组织中PPARγ和PTEN mRNA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E-cadherin表达减少,α-SMA表达增多;DM组肾组织p-Akt1(Ser^(450))蛋白表达增加,PPARγ、PTE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可能通过调节PTEN转录水平减少PTE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蛋白激酶类 PPARγ蛋白 PTEN蛋白 p-akt1(Ser^450)蛋白
下载PDF
IKLF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洁 贾皑 +1 位作者 郑雪丽 肖月梅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目的研究肠道富集Krüppel样因子(IKLF)表达量下调对人胃癌细胞HGC-27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siRNA-IKLF和错配体siRNA-NC转入人胃癌细胞HGC-27中以干扰IKLF的表达。以未转染细胞为空... 目的研究肠道富集Krüppel样因子(IKLF)表达量下调对人胃癌细胞HGC-27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siRNA-IKLF和错配体siRNA-NC转入人胃癌细胞HGC-27中以干扰IKLF的表达。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对照,实验分为三组:siRNA-IKLF组、siRNA-NC组和Normal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转染效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Western blot、qRTPCR检测胃癌细胞HGC-27中IKLF沉默后蛋白激酶B(Akt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1)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siRNA-IKLF重组质粒后,胃癌细胞HGC-27中IKLF表达量下降,且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5),siRNA-NC组和Normal组间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IKLF基因沉默使胃癌细胞中p-Akt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kt1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siRNA-NC组和Normal组细胞中p-Akt1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沉默IKLF基因可降低人胃癌细胞HGC-27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IKLF下调P13K/Akt1信号通路中p-Akt1水平和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LF 胃癌 p-akt1 CYCLIND1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Akt和磷酸化Akt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俊 裘正军 +6 位作者 江弢 黄陈 孙晶 孙红成 钟福全 金宇彪 胡宏慧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了解Akt和磷酸化Akt1(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胰腺癌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kt和p-Akt1蛋... 目的 了解Akt和磷酸化Akt1(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胰腺癌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kt和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8%和83.8%,而正常胰腺组织均阴性表达,相差非常显著(P〈0.05).癌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274,P=0.018).Akt和p-Akt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神经浸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p-Akt1蛋白高表达与病理学T分期及TNM分期相关(P=0.002).Akt和p-Akt1蛋白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0±5.7)个月和(23.0±5.5)个月,明显高于低表达者的(9.3±0.2)个月和(11.1±1.8)个月(P分别为0.007和0.004).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p-Akt1蛋白表达的程度与良性预后有关,检测胰腺癌中p-Akt1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激酶类 AKT p-akt1 预后
原文传递
高糖对肾小管上皮细胞PTEN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昌志 石明隽 +5 位作者 李霜 王圆圆 刘丽荣 石春花 严瑞 郭兵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9-611,共3页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每组分别设2、1... 目的观察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肾小管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糖组,每组分别设2、12、24、48 h 4个时间点进行动态观察;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E-钙黏素(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1(Ser473)]、E-caderin和α-SM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培养24、48 h时,PTEN、E-caher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5±0.13)、(1.10±0.13)和(1.23±0.11)、(1.22±0.11)]均减少(均P<0.05),而p-Akt1(Ser473)、α-SMA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3±0.13)、(1.60±0.13)和(1.86±0.10)、(1.91±0.10)]均增多(均P<0.05);PTEN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58,P<0.05),与α-SMA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r=-0.61,P<0.05)。结论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了肾小管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高糖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 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1(Ser47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E-钙黏素(E-cadherin)
原文传递
小剂量多虑平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艺艺 王艳红 +3 位作者 庞训雷 苗蓓 郭琳 费素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6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虑平(Doxepin)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tress gastric mucosal damage,SGMD)的治疗作用,并就其可能机制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浸水加束缚的方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虑平(Doxepin)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tress gastric mucosal damage,SGMD)的治疗作用,并就其可能机制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浸水加束缚的方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组(SGMD组)、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多虑平预处理组(Doxepin组)、多虑平联合PI3K特异抑制剂LY294002组(Doxepin+LY组)。记录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测算大鼠胃黏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al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磷酸化Akt1(phosphorylated Akt1,p-Akt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制备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SGMD模型。与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组相比,多虑平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降低,胃黏膜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强,p-Akt1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强,且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P<0.05)。而LY294002可削弱多虑平的以上作用(P<0.05)。结论:小剂量多虑平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活性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性胃黏膜损伤 多虑平 LY294002 丙二醛 p-akt1
原文传递
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海马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易志凯 杨杰 李娜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海马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月龄)32只,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氟西汀组(n=8)、氟西汀+LY294002干预组(n=8)、模型组(n=8)、对照组(n=8)。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自由进食及摄...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抑郁大鼠海马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3月龄)32只,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氟西汀组(n=8)、氟西汀+LY294002干预组(n=8)、模型组(n=8)、对照组(n=8)。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自由进食及摄水5周。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测的多相应激方法建立抑郁建模。建模后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2周,氟西汀+LY294002干预组给予LY294002干预后,氟西汀治疗2周,模型组自由进食、饮水2周。实验第5周末所有大鼠(直接将大鼠断头处死,冰浴上取出海马)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氟西汀组VEGF(0.98±0.13)、FLK1(1.09±0.21)、AKT1(1.05±0.05)、p-AKT1(1.01±0.13)较模型组VEGF(0.44±0.08)、FLK1(0.37±0.15)、AKT1(0.40±0.10)、p-AKT1(0.53±0.07)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海马VEGF、FLK1、P—AKT1较氟西汀+LY294002干预组的VEGF(0.55±0.08)、FLK1(0.55±0.14)、p-AKT1(0.60±0.0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西汀可增强抑郁大鼠海马血管新生因子VEGF/FLK1、p-AKT1蛋白的表达,进而参与海马血管的新生,而氟西汀的这种作用可能与P1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海马 血管新生因子 大鼠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蛋白激酶B1/磷酸化蛋白激酶B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