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春华 唐蜜 +2 位作者 陈旻 刘曼 桑娜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3634-3637,共4页
目的分析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P-VEGFR-3)、磷酸化的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PDGFR-α)及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中的蛋白表达差异,以探讨... 目的分析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P-VEGFR-3)、磷酸化的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PDGFR-α)及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中的蛋白表达差异,以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对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各25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等级资料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Riddit分析及Fisher检验。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且无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炎症性疾病组织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作为其发病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磷酸化的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三叶半夏凝集素C端结构域的可溶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韶威 刘冰颖 +4 位作者 周炜 高永 杨支力 吕正兵 徐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39-444,共6页
利用pET-32-SUMO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表达三叶半夏凝集素C端结构域(P-D2),并研究其凝血活性、糖结合特异性以及肿瘤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D2蛋白的产量为5mg/L。该蛋白具有凝集小鼠红细胞的活性,可以被D-甘露聚糖抑制,但不能... 利用pET-32-SUMO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表达三叶半夏凝集素C端结构域(P-D2),并研究其凝血活性、糖结合特异性以及肿瘤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D2蛋白的产量为5mg/L。该蛋白具有凝集小鼠红细胞的活性,可以被D-甘露聚糖抑制,但不能被D-乳糖、D-葡萄糖、D-麦芽糖抑制。P-D2蛋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其对肝癌细胞Bel-7404以及结肠癌细胞SW-620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凋亡现象观察实验发现P-D2蛋白可以诱导癌细胞Bel-7404的凋亡。这是首次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可溶的半夏凝集素C端结构域,为其他凝集素的可溶表达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2 凝血活性 SUMO Hochest染色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文佳 郑璐茜 +2 位作者 来丹飞 陈雪东 魏云海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以因肝硬化行门脉高压脾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门脉血栓(PVT)的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TPP)和D2聚体(D2)含量(术后第1,3,5,7,14天)的临床观察指标数据,分析各临床观察指标与并发PVT的关系... 以因肝硬化行门脉高压脾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门脉血栓(PVT)的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TPP)和D2聚体(D2)含量(术后第1,3,5,7,14天)的临床观察指标数据,分析各临床观察指标与并发PVT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方法,比较各指标在单独和联合预测PVT时的价值和意义,确定最佳的术后预测时间和阈值,进而对PVT的形成进行较准确、早期的预测,为临床防治相关患者并发PVT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分类树 P-选择素 D2聚体(D2) 血栓前体蛋白(TPP)
下载PDF
利用ROC曲线对门脉血栓进行确诊预测
4
作者 胡娌娌 陈雪东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对门脉血栓(PVT)进行较为精确的早期预测,减少实际治疗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因肝硬化行门脉高压脾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PVT的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和血小板含量(PLT)(术... 为了对门脉血栓(PVT)进行较为精确的早期预测,减少实际治疗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因肝硬化行门脉高压脾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PVT的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P-选择素、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和血小板含量(PLT)(术后1、3、5、7、14天)的临床观测指标数据,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根据患者术后形成血栓的时间结合不同的时间间隔,对上述4个指标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对PVT几乎没有预测价值,而P-选择素的预测效果最好,血栓前体蛋白和D-二聚体也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也发现术后第3天的测量数据在预测门脉血栓方面具有较高价值.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患者术后P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同时还要结合指标TPP和D2的含量变化,只有结合这三种指标进行诊断,才能使诊断更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Matlab P-选择素 D2聚体(D2) 血栓前体蛋白(TPP)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曲马多依赖大鼠相关脑区cAMP、p-CREB及D_2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俊敏 昌睿杰 +4 位作者 陈凯 詹佳 陈畅 张宗泽 王焱林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76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曲马多依赖大鼠相关脑区cAMP、p-CREB及D2受体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曲马多依赖组(T组)和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P组)。连续7d皮下注射曲马多,诱导大鼠曲马多依赖条件...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曲马多依赖大鼠相关脑区cAMP、p-CREB及D2受体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曲马多依赖组(T组)和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P组)。连续7d皮下注射曲马多,诱导大鼠曲马多依赖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CPP)。第8天P组腹腔注射PHC;C组及T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0min后各组大鼠行CPP测试。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分离相关脑区(中脑腹侧被盖区、前额叶皮层、伏隔核)。检测cAMP含量、p-CREB的蛋白表达和D2受体的mRNA水平。结果:与T组比较,P组灰区停留时间缩短;相关脑区中cAMP、p-CREB含量显著降低(P<0.01)、D2的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T组灰区停留时间延长,相关脑区中cAMP、p-CREB含量显著增高(P<0.05或P<0.01)、D2受体的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抑制曲马多依赖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的表达,该效应可能通过降低相关脑区cAMP含量,抑制p-CREB蛋白表达,上调D2受体mRNA等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拮抗剂 曲马多依赖 中脑腹侧被盖区 伏隔核 前额叶皮层 CAMP P-CREB D2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