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CP/TI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加宏 苏丹 胡念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2期20-22,共3页
目的:探究P-ECP/TI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 目的:探究P-ECP/TI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用于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数字方法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P-ECP/TI气囊式体外反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24 h心绞痛发作频率、24 h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Hcy、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cy、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24 h心绞痛发作频率、24 h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24 h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24 h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F、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ECP/TI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cy、CRP水平,同时降低24 h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增强心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p/ti气囊式体外反搏 冠心病 心绞痛 持续时间 C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朱万荣 +2 位作者 朱万燕 刘成华 于海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抗心衰药物治疗,试验组在上述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抗心衰药物治疗,试验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LVEDD小于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技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的水平,使其LVEDD缩小,LVEF增加,活动能力增强,从而可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气囊 心力衰竭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左室射血分数 脑利钠肽前 6分钟步行距离
下载PDF
《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3
作者 梁小明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6期73-73,共1页
GB10035—2006《气囊式体外反搏装置》国家标准已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3月13日发布,2006年10月1日实施,属强制性标准。
关键词 装置 国家标准 气囊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管理委员会 标准化 强制性
下载PDF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4
作者 陈晚清 洪金炼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31-31,共1页
我院于1986年3月起应用体外反搏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效果尚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按1979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筛选。全部病例均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脑血流... 我院于1986年3月起应用体外反搏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效果尚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按1979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筛选。全部病例均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脑血流图、血脂等检查。本组男31例,女4例;年龄47~66岁。心绞痛病史最长11年,最短2年3个月。合并矽肺病5例(Ⅰ期3例、Ⅱ期2例),脑动脉硬化2例,高血压病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脑动脉硬化 脑血流图 诊断标准 临床资料 气囊压力 疗效结果 序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