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波和P-SV波联合AVO反演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晅 舒梦珵 +3 位作者 王兆国 刘财 王典 王世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6-1559,共4页
目前转换波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或纵波、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是基于Aki等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通常反演结果为上、下层速度比值和速度平均比值.本文在Shuey和郑晓东近似公式的基础上,运用最小平方算法,提出一种P-P波和P-SV波... 目前转换波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反演或纵波、转换波联合AVO反演是基于Aki等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通常反演结果为上、下层速度比值和速度平均比值.本文在Shuey和郑晓东近似公式的基础上,运用最小平方算法,提出一种P-P波和P-SV波联合AVO反演下层介质纵、横波速度及泊松比的方案,并应用于双层含气砂岩模型上,误差在10%以内.此方案要求上、下层物性差别不大且入射角小于30°,但不需要速度比值为常数2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V波 p-p 反射系数 AVO分析 联合反演
下载PDF
基于土耳其7.8级地震序列对我国高铁P波预警算法的性能改进研究
2
作者 慕阳 李慧 +2 位作者 雷宛 曾鹏 李惠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79,91,共8页
基于2023年2月6日土耳其7.8级地震及其余震作为测试数据集,通过测试不同震中距和震级下基于STA/LTA和滑动窗AIC法组合的高铁P波地震预警算法的触发率和识别准确率,发现在200 km范围内该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地震P波并捡拾到P波初至。此外,... 基于2023年2月6日土耳其7.8级地震及其余震作为测试数据集,通过测试不同震中距和震级下基于STA/LTA和滑动窗AIC法组合的高铁P波地震预警算法的触发率和识别准确率,发现在200 km范围内该算法能够有效识别地震P波并捡拾到P波初至。此外,研究了最大预警时间和P波判别计算时间随震中距和震级的变化,发现最大预警时间和P波判别计算时间与震中距变化有密切关联,但与震级变化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算法 P波快速捡拾 P波现地预警 土耳其7.8级地震
下载PDF
心电图MVP积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孙娴超 黄玥 +4 位作者 王志勇 孔丽娅 胡立群 徐文博 张晓丽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形态、电压及时间(MVP)积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下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下称消融)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消融患者84例,随访1年,依据房颤...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形态、电压及时间(MVP)积分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下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下称消融)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消融患者84例,随访1年,依据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未复发组60例、复发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消融前、消融后1年心电图P波参数(MVP)积分、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结果未复发组消融前患者P波时间、MVP积分小于复发组,P波面积大于复发组,未复发组消融后1年患者P波时间、V_(1)P波负向部分振幅和时间的乘积(PtfV_(1))、P波面积、MVP积分小于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消融后1年PtfV_(1)大于消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P波时间、P波面积、MVP积分是房颤消融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MVP积分诊断房颤复发的AUC较大(P=0.001)。未复发组消融前后左心房前后径(LAD)小于复发组,消融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消融前后MVP积分与LAD均呈正相关(r=0.312、0.381,均P<0.05)。结论心电图MVP积分有助于预测房颤消融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导管消融术 P波参数 P波形态、电压及时间积分
下载PDF
Separation of P. and SV-wavefields from multi-componen seismic data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道理 胡天跃 王彦宾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3期163-168,共6页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水平和垂直分量都记录有P波和SV波。本文研究了P波和SV波波场分解的方法。当上行P波和S波分别入射时,通过研究它们引起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把地震记录的水平和垂直分量进行分解,得到纵波和转换波;在已知海底介质... 在多分量地震勘探资料中,水平和垂直分量都记录有P波和SV波。本文研究了P波和SV波波场分解的方法。当上行P波和S波分别入射时,通过研究它们引起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把地震记录的水平和垂直分量进行分解,得到纵波和转换波;在已知海底介质中纵横波速度和介质密度的情况下,可以在τ-P域内实现波场分解,然后变换到时间域,得到时间域内的纵波和转换波剖面。把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应用于合成资料,能够有效地分解得到纵波波场和转换波波场。最后,海上多分量实际资料的实例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的波场分解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本方法也适用于自由表面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分离方法 地震勘探 数据处理
下载PDF
Increased P wave dura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or anxiety disorder
5
作者 Emel Koer Aytekin Alelik +2 位作者 Abdulkadir Koer Elif nder Ahmet Ataogl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7期545-549,共5页
BACKGROUND: Activ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cardiovascular actions. P wave parameters can provide general information on central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ory ... BACKGROUND: Activation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cardiovascular actions. P wave parameters can provide general information on central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ory responses, which are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no reports addressing changes in P wave duration and dispersion.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P wave duration and P wave dispers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because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develop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s. DESIGN, TIME AND SETTING: A 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led study was performed.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general anxiety disorders were admitted at the psychiatry outpatient clinics of the Medical Faculty of Duezce University of Turkey between May 2005 and October 2006.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71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as well as 50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age- and gender-matched controls were selected. METHODS: Electrocardiogram records were obtained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to the outpatient clinics. MAIN OUTCOME MEASURES: P wave duration and P wave dispersion were measured. RESULTS: Both the maximum (Prnax) and minimum (Pmin) P wave duration were greater in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an in healthy controls. Pmax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or anxiety disorders (Bonferroni test, P 〈 0.017). The P wave dispersion was similar between patients and controls (P 〉 0.017). P waves were similar between panic patients and other anxiety patients. Beck depression resul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awn and Prnax (r= 0.374, 0.302, P = 0.013, 0.049, respectively), and not associated with P wave dispersion (P 〉 0.05). CONCLUSION: Psychiatric disorder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Prnax, but not with P wave dispersion. The P wave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wave DEPRESSION ANXIETY panic disorder scales sympathetic modulation ELECTROCARDIOGRAM P wave duration P wave dispersion
下载PDF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P wave dispersion in prediction of clinical outcome after percutaneous balloon mitarl valvul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and sinus rhythm
6
作者 Ragab A. Mahfouz Ashraf E. Dewedar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3年第1期82-89,共8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max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on the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 after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 in patients with mit... Objective: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max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on the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 after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MS) and sinus rhythm. Also to tes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variables and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PMBV. Methods: Eighty-five patients undergoing PMBV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P-maximum, P-min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before and one month after PBMV. We studied the changes i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 left atrial (LA) dimension, mitral diastolic gradient, and mitral valve area, in addition to the changes in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utilizing tissue Doppler assessment both before and after PMBV, in addition the role of the P-wave dispersion in predicttion of late cardiac even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mean diastolic gradient, PAP, and LA size an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ight ventricular tissue Doppler indices after PMBV. Ac- company these hemodynamic changes after PMBV. P-max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were found to be decreased (P < 0.001). Patients developed cardiac events during follow-up had a higher P-maximum and P-dispersion than those without late cardiac events (P < 0.001). Moreover the changes in P-maxi- mum and P-dispersion before and after PMBV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events were not significant, while P-maximum and P-dispersion significantly (P < 0.002)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out events It was revealed with linear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 sis that the degree of and the changes in P-max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devel- opment of late cardiac events after PMBV, with Cut-off values of ≥62.8 msec for P-wave dispersion and 118 mes for P-maximum.ROC curve showed AUC of 0.919 for P-wave dispersion and 0.913 for P-maximum (P < 0.001). Conclusion: P-wave maximum and dispersion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These chang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PMBV. The P-max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changes were correlated with significant impairment of right dysfunction and the degree of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maximum and P-wave dispersion could be considered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lat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MS after successful PMBV (AF, recurrent hospital admission, embolic phenomenon deterior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ave Maximum P-wave Minimum P-wave Dispersion 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 Cardiac Events Follow-Up
下载PDF
2013年辽宁灯塔M5.1地震前小震序列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7
作者 戴盈磊 张欣然 +2 位作者 惠杨 李子昊 王承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从辽宁测震台网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0日的观测报告中筛选出36049条Pg震相走时数据,反演了辽宁地区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3日灯塔M 5.1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M_(L)2.5~4.1地震震源机制... 从辽宁测震台网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0日的观测报告中筛选出36049条Pg震相走时数据,反演了辽宁地区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3日灯塔M 5.1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M_(L)2.5~4.1地震震源机制解,并根据三角形图解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计算了这些小震与灯塔M 5.1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最小空间旋转角,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灯塔M 5.1地震前小震序列存在明显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M5.1地震 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 P波初动 震源机制一致性 应力场
下载PDF
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忠平 孙鹏远 +3 位作者 熊定钰 牛悦 李建峰 陈海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5-333,共9页
目前转换波静校正技术方法众多,已成为多分量勘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方法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1)面波反演法存在面波发散、难以确定频散周期及复杂探区面波信噪比低、频散曲线拾取困难等问题;(2)初至波静校正方法... 目前转换波静校正技术方法众多,已成为多分量勘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方法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1)面波反演法存在面波发散、难以确定频散周期及复杂探区面波信噪比低、频散曲线拾取困难等问题;(2)初至波静校正方法中的层析反演和折射法的转换波初至信噪比低,尤其在复杂探区拾取初至很难;(3)共检波点道集叠加纵波构造约束法要求地下反射界面变化相对平缓或者水平。因此,上述方法目前都不适合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为此,提出一种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具体步骤为:(1)通过层位拉平方法消除转换波静校正构造项,克服层位基本水平的限制。首先拾取P-P波CMP叠加信噪比较高的构造层位,并计算层位拉平投影时差,用投影时差“拉平”叠前数据;(2)将层位拉平数据转换到共检波点域并重新完成共检波点P-P波速度分析,以使共检波点道集的每道速度相同,消除复杂构造横向速度剧烈变化及速度分析精度不高造成的道间动校正误差,既可以使共检波点同相叠加、提高信噪比,又减少了速度精度不高对地震道剩余静校正量的影响;(3)把P-P波构造层位拉平的投影时差转换到P-SV域拉平P-SV波叠前数据,在共检波点域重新完成P-SV波共检波点速度分析,提高P-SV波共检波点道集叠加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最终提高P-SV波共检波点道集叠加层位拾取精度和效率。通过构造层位拉平和共检波点域速度分析,再利用P-P波构造约束转换波静校正方法可提高复杂构造转换波静校正计算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层位拉平 速度分析 p-p P-SV波 纵波构造约束 静校正
下载PDF
P波参数与形态对心房颤动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
9
作者 郭叶丹 刘璐 张树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921-925,共5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快速和异常的心房激活导致心房功能受损。因P波特征的任何偏转都意味着心房激活时间和传导途径的变化,因此,了解P波典型形态学改变以及异常P波参数与心房颤动间的联系可做到早期心房颤动的精准预测...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快速和异常的心房激活导致心房功能受损。因P波特征的任何偏转都意味着心房激活时间和传导途径的变化,因此,了解P波典型形态学改变以及异常P波参数与心房颤动间的联系可做到早期心房颤动的精准预测。现重点介绍P波形态、P波参数与心房颤动的联系,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下P波对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以及P波参数对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作用,为将来P波对心房颤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早期识别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参数 P波形态 心房颤动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海水层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杜燚镜 孙成禹 +3 位作者 王志农 蔡瑞乾 王升荣 焦峻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7-765,共9页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特征对于AVO分析、海底参数反演以及构造分析等具有重要作用。地震波在海洋中传播,其产生的地震反射特征受到海水层和海底以下沉积物的综合影响,但目前业界主要针对海底以下沉积物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开展研...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反射特征对于AVO分析、海底参数反演以及构造分析等具有重要作用。地震波在海洋中传播,其产生的地震反射特征受到海水层和海底以下沉积物的综合影响,但目前业界主要针对海底以下沉积物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开展研究,关于海水层对地震反射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地震波在海水层中传播时地震波场的变化特征,首先从流体—固体分界面和自由界面的边界条件出发,推导出弹性界面入射和反射时的P-P振幅比,得到海水层效应的数学表达式。然后分析入射波频率、海水层深度、海底阻抗差和入射角等因素对海水层滤波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水层对于地震P波具有周期性的选频滤波效应;选频滤波效应的周期与入射波频率和海水层深度成反比,与入射角成正比;入射角越大,地震P波衰减越严重;阻抗差对振幅的影响与入射波频率和海水层深度有关。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海水层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层 地震反射特征 p-p波反射系数 选频滤波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相关参数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刘心雨 孙亚丽 +4 位作者 张雪莲 刘盛楠 费萍燕 张玉静 孙涛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7期91-96,共6页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相关参数预测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542例AF,均行RFCA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72例)与未复发组(470例),比较2组临床资...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相关参数预测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542例AF,均行RFCA术治疗,根据术后6个月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72例)与未复发组(47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体表心电图相关参数[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P波时限(PWD)、最大P波时限(P_(max))、P波离散度(Pd)]及各参数变化差值,分析各参数变化差值与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 复发组年龄、右心房内径大于未复发组,病程长于未复发组,合并高血压病比例高于未复发组(P<0.01)。2组术后1 d 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长于术前,PWD、P_(max)、Pd低于术前(P<0.05);复发组术前、术后1 d 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短于未复发组,PWD、P_(max)、Pd高于未复发组(P<0.01)。复发组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PWD、P_(max)、Pd变化差值小于未复发组(P<0.01)。危险度分析显示,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PWD、P_(max)、Pd变化差值为低值时会显著增加术后AF复发风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PWD、P_(max)、Pd变化差值联合预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和95%CI分别为0.931和0.907,0.951,大于各参数变化差值单独预测。结论 V_(1)导联f波平均振幅、PWD、P_(max)、Pd变化差值对AF患者RFCA术后复发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有利于预防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心电描记术 f波平均振幅 P波时限 最大P波时限 P波离散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4h动态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消融旁道后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马跃新 王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探讨消融旁道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并分析其对房颤复发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52例消融旁道后房颤复发的预激综... 目的探讨消融旁道后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并分析其对房颤复发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52例消融旁道后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52例消融旁道后无房颤复发的预激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消融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P波参数(Pmax、Pd)及变化值(△Pmax、△Pd)。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房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消融前、消融后2 d P波参数及变化值对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年龄、病程、左心房内径、消融前房颤发作频率、消融前Pmax、Pd及消融后2 d Pmax、Pd均高于对照组[(50.26±8.13)岁比(41.31±7.65)岁、(5.29±1.18)年比(4.06±0.95)年、(42.39±4.12)mm比(32.68±3.97)mm、(5.79±1.26)次/月比(3.82±1.04)次/月、(121.57±11.68)ms比(104.95±10.24)ms、(55.36±8.73)ms比(41.70±7.21)ms、(112.39±10.75)ms比(92.44±9.30)ms、(50.18±7.69)ms比(34.07±6.42)ms],研究组LVEF、△Pmax、△Pd均低于对照组[(56.27±10.35)%比(65.14±11.42)%、(9.18±1.69)ms比(12.51±1.81)ms、(5.18±1.22)ms比(7.63±1.43)ms,P<0.05]。年龄、LVEF、消融前房颤发作频率、消融前后Pmax、Pd、△Pmax、△Pd为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Pmax、△Pd联合预测房颤复发的AUC为0.931,大于消融前后Pmax、Pd联合预测的AUC 0.853、0.876(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含P波参数变化值预测房颤复发的AUC为0.952,大于不含P波参数变化值预测的AUC 0.875(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Pmax、Pd变化值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消融旁道后房颤复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最大P波时限 P波离散度 复发 动态心电图 预测
下载PDF
多分量地震资料预测松辽盆地兴城地区深层火山岩与有利含气带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建民 杨冬 +5 位作者 魏修成 付雷 王典 胡艳飞 郝雪 杨宝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14-1923,共10页
松辽盆地断陷期天然气有利带预测是扩大该盆地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油气资源基地松辽盆地开展大范围深层油气预测,选择徐家围子断陷内局部构造—升平-兴城构造进行地面三分量地震勘探,得到一个可行的预测方案.在深探井控制下... 松辽盆地断陷期天然气有利带预测是扩大该盆地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油气资源基地松辽盆地开展大范围深层油气预测,选择徐家围子断陷内局部构造—升平-兴城构造进行地面三分量地震勘探,得到一个可行的预测方案.在深探井控制下,利用三分量地震资料,进行P波、P-SV波层位标定、震相对比,得到研究工区断陷期火山岩分布的局部预测;经过目标层段振幅比、频率比等物性参数的计算对比,得到该工区断陷期营城组有利含气区预测.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工区区域构造对断陷期地层的控制作用.从烃源岩种类、成熟程度以及火山岩储层性能几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在更大范围内存在深层有利含气区带是可能的.最后指出在深层有利含气区带预测中采用三维三分量技术的必要性,以及无井控预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构造特征、地层特征预测知识的延用,多参数特征间相似性和综合比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深层油气预测 断陷期的营城组 三分量地震勘探 P波和P-SV波 振幅比 频率比
下载PDF
多波AVA地层参数反演 被引量:8
14
作者 雍杨 李录明 罗省贤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 Zoeppritz方程为基础 ,对多波 AVA地层岩性参数反演进行探讨。根据给出的多层水平介质理论模型和实际多波地震资料 ,以广义线性反演作为数学工具 ,分别利用P- P波、P- SV波及 P波与 P- SV波联合进行了地层 P波速度、S波速度及密度的... 以 Zoeppritz方程为基础 ,对多波 AVA地层岩性参数反演进行探讨。根据给出的多层水平介质理论模型和实际多波地震资料 ,以广义线性反演作为数学工具 ,分别利用P- P波、P- SV波及 P波与 P- SV波联合进行了地层 P波速度、S波速度及密度的反演。理论模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并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对噪声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反演 地层岩性 p-p波速度 P-SV波速度 地层密度
下载PDF
奇异值分解地震纵、横波波场分离与去噪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鸿雁 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0-697,844+675,共8页
奇异值分解(SVD)滤波是利用地震信号在横向上的相干性差异来实现地震波场的分离与去噪。由于P-P波和P-S波在传播特性、视速度和相干性上存在差异,本文应用视速度信息,通过两次正常时差校正(NMO),分别把P-P波和P-S波校平,使之在横向上达... 奇异值分解(SVD)滤波是利用地震信号在横向上的相干性差异来实现地震波场的分离与去噪。由于P-P波和P-S波在传播特性、视速度和相干性上存在差异,本文应用视速度信息,通过两次正常时差校正(NMO),分别把P-P波和P-S波校平,使之在横向上达到最佳相干性,然后分别两次通过SVD,提取目标信号的奇异值重构信号,从而实现地震纵、横波波场分离与去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p-p P-S波 波场分离 去噪 正常时差校正(NMO)
下载PDF
裂隙密度对纵波传播特性影响的实验观测 被引量:15
16
作者 魏建新 狄帮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4-559,共6页
在利用纵波对裂隙储层预测中,速度和振幅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参数,实际资料处理时更需要知道裂隙密度与速度和振幅的关系。在实验室,通过把圆薄币状填充物嵌入基质材料中的方式来模拟裂隙模型,制作了裂隙密度从0到12%的9种裂隙模型,并用四... 在利用纵波对裂隙储层预测中,速度和振幅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参数,实际资料处理时更需要知道裂隙密度与速度和振幅的关系。在实验室,通过把圆薄币状填充物嵌入基质材料中的方式来模拟裂隙模型,制作了裂隙密度从0到12%的9种裂隙模型,并用四种频率的超声纵波换能器测试了平行和垂直裂隙方向上的纵波速度和透射振幅,得到了裂隙密度与纵波速度及振幅曲线。实验表明,纵波沿裂隙方向传播时,其速度随裂隙密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当裂隙密度增大到12%时,速度仅有2%的变化;纵波垂直裂隙传播时,速度比平行传播时下降一半。随着裂隙密度的增加,纵波振幅下降的趋势不但与裂隙密度有关也与频率相关。实验结果定量地给出了在裂隙介质中裂隙密度和频率对纵波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密度 纵波速度 纵波振幅 频率 实验观测
下载PDF
潜山裂缝型油气藏综合描述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舒梦珵 王真理 +3 位作者 崔蕊 朴永红 梁瑶 赵惊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6-775,6-7,共10页
裂缝型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重点之一是裂缝发育区域的预测。本文致力于提供一种裂缝属性的综合分析流程,通过纵波数据方位裂缝检测技术、相对纵波阻抗反演数据裂缝检测技术进行裂缝多属性反演,分析裂缝分布方位及裂缝分布密度,然后引入... 裂缝型古潜山油气藏的勘探重点之一是裂缝发育区域的预测。本文致力于提供一种裂缝属性的综合分析流程,通过纵波数据方位裂缝检测技术、相对纵波阻抗反演数据裂缝检测技术进行裂缝多属性反演,分析裂缝分布方位及裂缝分布密度,然后引入裂缝正演模拟,与反演得到的裂缝属性进行对比,可得到不同区域裂缝分布的主控因素,最终实现对裂缝属性的综合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最终得到了D区块裂缝密度、裂缝方位预测结果,同时利用正演模拟方法了解了不同裂缝分布区域中裂缝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密度 裂缝方位 纵波数据 相对纵波阻抗 反演 正演模拟
下载PDF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纵、横波层位对比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劲风 傅旦丹 +2 位作者 刘一峰 王桂水 高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7,共8页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对比标定层位 ,是应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基础。采用全波列测井资料制作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需要考虑地层倾角、岩层各向异性、横波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纵、...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对比标定层位 ,是应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基础。采用全波列测井资料制作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需要考虑地层倾角、岩层各向异性、横波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纵、横波资料对比中 ,又需要考虑极性、井资料的深时转换、子波带宽等的影响。本文从模型资料和莺歌海盆地实测多分量资料出发 ,研究了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以及纵、横波对比标定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地震记录 深时转换 地震资料 多分量地震勘探 入射角 子波带宽
下载PDF
P波指数及左心耳排空速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19
作者 江平 刘启明 +5 位作者 涂涛 孙超 刘振江 阳辉 李旭平 秦奋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0-99,共10页
目的探讨P波电轴、P波时限(PWD)及左心耳排空速度(LAAEV)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 目的探讨P波电轴、P波时限(PWD)及左心耳排空速度(LAAEV)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行三维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8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及术前窦性心律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记录并分析P波电轴、P波平均时限(mPWD)、P波最大时限(PWDmax)以及LAAEV。出院后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症状、心电信息等资料;导管消融术后3个月(3个月内为空白期)如出现持续时间超过30 s的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则定义为复发。依据随访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P波指数及LAAEV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取得界值,根据界值形成预测房颤复发方法,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1)导管消融术后情况:成功组62例,复发组16例(复发率20.5%),其中复发组4例再次行导管消融术,术后无再复发者(两次导管消融术总成功率84.6%)。(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肾功能、房颤病史、基础疾病构成及临床用药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P波指数结果比较:复发组和成功组的P波电轴分别为(76.0°±16.8°)、(54.6°±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波电轴预测房颤复发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为0.778(0.654~0.902),界值为75°。P波电轴>75°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68.8%、87.1%、52.6%、89.8%和80.7%。复发组和成功组的mPWD分别为(111.8±13.4)ms和(94.5±17.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WDmax分别为(127.1±8.6)ms和(108.2±18.4)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PWD和PWDmax预测房颤复发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分别为0.767(0.643~0.890)和0.789(0.691~0.888),界值分别为105.8 ms和117.5 ms。mPWD>105.8 ms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5.0%、72.6%、41.3%、91.0%和73.0%;PWDmax>117.5 ms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3.8%、62.3%、55.8%、97.7%和74.3%。(4)两组患者LAAEV结果比较:复发组与成功组的LAAEV分别为(39.0±3.5)cm/s和(44.8±6.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AAEV预测房颤复发的ROC曲线的AUC及95%CI为0.792(0.677~0.907),界值为40.5cm/s。LAAEV≤40.5cm/s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66.1%、81.2%、38.2%、93.3%和7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P波电轴>75?、PWDmax>1175ms和LAAEV≤40.5cm/s的OR值及95%CI分别为5.331(1.077~26.395)、10.286(1.550~45.101)和6.108(1.153~32.359)。结论 P波电轴和PWD与LAAEV可以有效预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可以作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电轴 P波时限 左心耳排空速度 心房重构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倩 刘亚宁 +5 位作者 赵彦蕾 谢瑞芹 尤玲 吴敬兰 靳丽丽 姚丽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80例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0.6±8.1)岁,平均随访(9.3±2.9)...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80例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0.6±8.1)岁,平均随访(9.3±2.9)个月。根据3个月之内(早期)和之外(晚期)复发房颤情况,分为两个对比组:早期复发组和早期未复发组;晚期复发组和晚期未复发组。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均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波时限,计算出最长P波时限(Pmax),最短P波时限(Pmin),以及两值之差即P波离散度(Pd),分析P波时限及离散度与术后早期与晚期复发房颤的关系。结果:17例患者早期复发房颤,与早期未复发组患者比较,Pd明显增长[(74.35±17.78) ms vs (60.73±18.37) ms,P=0.008];12例早期复发患者(70.6%)出现延迟恢复,未发现早期复发为晚期复发预测因子。14例患者晚期复发房颤,与晚期未复发组患者相比,Pd明显增长[(75.71±16.49)ms vs (61.06±18.59) ms,P=0.008]。通过观察不同临界值,发现Pd≥60 ms对预测术后晚期复发房颤有一定价值,敏感度85%、特异度50%、阳性预测值26.7%、阴性预测值94.3%。结论:Pd与持续性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及晚期复发有关,其中Pd≥60 ms对预测持续性房颤术后晚期复发有一定的价值,其中阴性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最长P波时限 最短P波时限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