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under contact explosion and close-in explosion conditions 被引量:5
1
作者 Zhen Li Yan Liu +2 位作者 Jun-bo Yan Wen-li Yu Feng-lei Hu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0-549,共10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xplosive breaching of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Twenty three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with a 100 cm length were tested. TNT charges were placed at 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xplosive breaching of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Twenty three p-section concrete beams with a 100 cm length were tested. TNT charges were placed at three positions: contact detonation in the center, contact detonation above the web and close-in detonation in the center.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breach parameters of the panels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diameter of the ejection crater, spalling crater and breach hole created by the charge deton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predict values obtained by the analytical models proposed by McVay, Morishita and Remennikov. A modified breach with crater limit line and breach without crater limit line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aximum cross-sectional destruction area ratio(MCDAR) valu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amage degree. The maximum value of MCDAR reached 0.331 corresponding to the C5 experimental condition, of which explosion occurred above the w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ction concrete beam CONTACT explosion Close-in explosion EXPLOSIVE breach
下载PDF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粘土矿物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开平 韩广民 +6 位作者 杨风丽 Mansy J L 许长海 周祖翼 成鑫荣 刘志飞 傅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分析,显示粘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的变化同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同地层组段的变化相一致,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物源及地理条件的变...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分析,显示粘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的变化同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同地层组段的变化相一致,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物源及地理条件的变化;同时,伊利石的结晶度也不具有地层梯度的特征。但是,无论是粘土矿物组合还是伊利石结晶度,在P/T界线附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本区当时海洋酸碱度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这可能导致了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线 粘土矿物 煤山剖面 伊利石结晶度 物源 二叠系 地层 灭绝 二叠纪末期 海洋生物
下载PDF
剔除拟合法在ST盆地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耀华 张宏 +3 位作者 宋桂桥 冀社康 杜思耕 李世红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1-237,共7页
利用一系列处理方法,特别是利用剔除拟合法替代水平叠加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和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对该资料解释后认为具有以下特点:(1) 能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2) 为地震资料的反演处理提供较理想的基... 利用一系列处理方法,特别是利用剔除拟合法替代水平叠加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和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对该资料解释后认为具有以下特点:(1) 能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2) 为地震资料的反演处理提供较理想的基础资料;(3) 能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4) 能提供合理的角道差三维数据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除拟合法 P波剖面 盆地 地震资料处理
下载PDF
辽河油田井间地震纵波和横波层析成像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律 宋炜 +2 位作者 张瑞斌 王丹 刘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66-573,共8页
辽河油田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B区和H区,采用在一口井中用小药量激发,在另一口井中接收,进行野外并间地震数据采集,得到了质量较高的井间数据。根据两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的特征,特别是地震速度对比差比较大的特征,使用了石油大学C... 辽河油田于1992年和1993年先后在B区和H区,采用在一口井中用小药量激发,在另一口井中接收,进行野外并间地震数据采集,得到了质量较高的井间数据。根据两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的特征,特别是地震速度对比差比较大的特征,使用了石油大学CT处理系统中曲射线层析方法,利用初至波和续至波进行层析成像,获得了B区纵波成像剖面,H区横波成像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层析成像 成像 地震波 地震勘探
下载PDF
白、青杨派间杂交幼胚培养及杂种子代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卫尊征 张金凤 +3 位作者 张德强 李旦 王璐 郭丽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7,共5页
利用切枝水培和组织培养技术,对白杨派的毛新杨和青杨派的不同种源小叶杨进行了派间杂交和杂交子代的幼胚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以不同种源的小叶杨为父本和授粉后幼胚培养的时间对幼胚萌发率影响较大。其中毛新杨×小叶杨(内蒙古通辽... 利用切枝水培和组织培养技术,对白杨派的毛新杨和青杨派的不同种源小叶杨进行了派间杂交和杂交子代的幼胚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以不同种源的小叶杨为父本和授粉后幼胚培养的时间对幼胚萌发率影响较大。其中毛新杨×小叶杨(内蒙古通辽)的幼胚培养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1.0 mg/L;且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幼胚培养的萌发率也相应增加。在此基础上,选用SSR标记技术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进行了鉴定分析。共采用120对杨树特异的SSR引物对杂交亲本毛新杨和小叶杨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得到了25对在双亲间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对其中的两对进行了杂交子代的SS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均显示出双亲间的杂种类型谱带,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证明白、青杨派间的杂交可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小叶杨 派间杂交 幼胚培养 SSR鉴定
下载PDF
用剔除拟合法求纵波正入射剖面─一一种取代水平叠加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7-167,共21页
本文介绍一种称为“剔除拟合法”(DELFIT)的方法。它能够克服多次波并保留AVO现象,可以获得拟合零炮检距T0道P波剖面和AVO参数。该方法要求输入反射波经过动校正拉平后的CDP道集,以便采用边剔除边拟合的方法,使多次波及随机噪声基... 本文介绍一种称为“剔除拟合法”(DELFIT)的方法。它能够克服多次波并保留AVO现象,可以获得拟合零炮检距T0道P波剖面和AVO参数。该方法要求输入反射波经过动校正拉平后的CDP道集,以便采用边剔除边拟合的方法,使多次波及随机噪声基本上得到克服。此法可以拟合出不带动校拉伸、不带多次波的P波剖面。剔除拟合法的另一个优越性还在于它不受动校正速度的微小误差的影响,即使双曲线没有拉平,剔除拟合法对此也不敏感,照样能拟合出分辨率较高的P波剖面来。由此可见,此法是一种取代水平叠加的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剔除拟合法 纵波剖面 炮检距 叠加 地震勘探
下载PDF
AVO纵横波反演 被引量:16
7
作者 唐建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30,41,共5页
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 ,利用地震资料 AVO纵横波分离 (加权叠加 )技术求出的纵波剖面、横波剖面 ,再进行模拟退火反演而求出的纵波速度 (Vp)、横波速度 (Vs)、密度 (d)、拉梅常数(λ)、剪切模量 (μ)、流体压力 (Pf)及泊松比 (σ)等参数... 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 ,利用地震资料 AVO纵横波分离 (加权叠加 )技术求出的纵波剖面、横波剖面 ,再进行模拟退火反演而求出的纵波速度 (Vp)、横波速度 (Vs)、密度 (d)、拉梅常数(λ)、剪切模量 (μ)、流体压力 (Pf)及泊松比 (σ)等参数的一项实用 AVO油气预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剖面 横波剖面 泊松比 油气预测 AVO 地震资料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和无机碳同位素变化与古环境 被引量:21
8
作者 南君亚 刘育燕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共11页
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196个碳酸盐岩样品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和δ13Corg变化趋势表明,煤山地区晚二叠世末为比较封闭的局限海沉积环境,早三叠世初期经局限和开阔海环境交替出现渐变为海水循环良好的广海沉积环境。长兴期的海进作... 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196个碳酸盐岩样品无机和有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和δ13Corg变化趋势表明,煤山地区晚二叠世末为比较封闭的局限海沉积环境,早三叠世初期经局限和开阔海环境交替出现渐变为海水循环良好的广海沉积环境。长兴期的海进作用使海洋初始生产率升高,可能是引起长兴组葆青段碳同位素变重的主要原因;海洋CO2浓度增高可能是长兴组煤山段δ13Corg出现负漂移的原因。二叠纪末期全球性海平面下降以及火山作用可能是使生态系统崩溃、引起二叠-三叠系(P-T)界线附近生物绝灭的外部原因,也是使海洋中12C输入量增加导致过渡层碳同位素变轻的主要原因。二叠纪晚期生物绝灭经历了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δ13Corg在生物绝灭后才出现大幅度负漂移,可能是由于营光合作用的浮游植物不一定因海洋缺氧以及其他生物的绝灭而停止生长,当海水酸度超过浮游生物忍耐限度时,才导致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殷坑组δ13Corg和δ13Ccarb呈上升趋势,说明经历过P-T生物大绝灭后,早三叠世海洋生产率逐渐升高,生物开始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碳循环 古环境 生物绝火 煤山 (P-T)界线剖面
下载PDF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加劲梁选型与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任蒙 付坤 +1 位作者 陈毅明 冯鹏程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针对该桥车道数较多、通行重载货车比例高的特点,提出整幅式P-K断面钢箱梁、双层钢桁梁以及分幅式钢箱梁3种加劲梁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方案静动力性能...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斜拉桥。针对该桥车道数较多、通行重载货车比例高的特点,提出整幅式P-K断面钢箱梁、双层钢桁梁以及分幅式钢箱梁3种加劲梁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各方案静动力性能,综合考虑各方案静动力性能、景观效果、造价等,确定该桥选用整幅式P-K断面钢箱梁方案。该方案钢箱梁由2个流线型扁平边箱、箱间顶板及横隔板组成,宽46.0m,中心线处梁高4.0m,横隔板采用整体式(标准间距3.0m);剪力滞和横向偏载效应导致的截面应力不均匀及局部应力增大,通过分段调整钢箱梁板厚以及加强局部构造,使钢箱梁应力在容许范围内;针对大跨重载的特点,采用了疲劳细节等级较高的构造细节,加强了桥面板与加劲肋的焊缝设计,提高了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宽梁 重载货车 加劲梁方案 整幅式P-K钢箱梁 剪力滞 横向偏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桥梁设计
下载PDF
湖南桑植县仁村坪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底部菊石动物群序列及其区域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宗言 何卫红 +2 位作者 张阳 杨廷禄 吴顺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30,共8页
湖南桑植县仁村坪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连续,菊石动物化石丰富。根据该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至下三叠统大冶组底部菊石动物群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菊石带:Araxoceras-Konglingites-Sanyangites带、Sinoceltites带、Pseudotirolite... 湖南桑植县仁村坪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地层连续,菊石动物化石丰富。根据该剖面上二叠统大隆组至下三叠统大冶组底部菊石动物群的分布,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菊石带:Araxoceras-Konglingites-Sanyangites带、Sinoceltites带、Pseudotirolites-Rotodiscoceras带和Hypophiceras-Ophiceras-Lytophiceras带。通过对该剖面菊石和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与华南其他剖面的对比可知,Araxoceras-Konglingites-Sanyangites带与牙形石Neospathodu sorientalis带同期,为吴家坪期晚期;Sinoceltites带与牙形石N.subcarinata-N.wangi带同期,为长兴期晚P期;seudotirolites-Rotodiscoceras带与牙形石N.postwangi-N.changxin-gensis带和N.xiangsiensis-N.changxingensis带同期,为长兴期晚期;Hypophiceras-Ophiceras-Lytophiceras带与H.parvus、I.isarcica-I.staesche和N.planata3个牙形石带同期,相当于印度期早期。根据仁村坪剖面菊石Hypophiceras-Ophiceras-Lyto-phiceras带底界的出现位置,将该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确定在第27a层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村坪剖面 菊石带 二叠 三叠系界线 区域对比
下载PDF
3 cm以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薄层CT征象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岩 练伟 +1 位作者 吴晓华 杨正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8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3cm以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实性结节的薄层CT征象,以提高其病理组织学类型预测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8例3cm以下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实性结节病例(其中鳞状细胞癌76例、腺癌14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情... 目的探讨3cm以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实性结节的薄层CT征象,以提高其病理组织学类型预测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8例3cm以下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实性结节病例(其中鳞状细胞癌76例、腺癌14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薄层CT征象(包括结节部位、直径、形态、边缘特征和强化情况)。结果周围型鳞状细胞癌(p-SqCC)和腺癌实性结节在男女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实性结节在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上较p-SqCC显著性增高,而二者在结节形状、分叶征、空洞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同时出现时,对腺癌实性结节诊断的特异性达89.7%,灶状坏死对p-SqCC诊断具有特异性。薄层CT征象有助于周围型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实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鳞状细胞癌 腺癌 薄层CT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太赫兹低频段随机粗糙金属板散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刚 党红杏 +2 位作者 谭小敏 陈珲 崔铁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2,共8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混合近似算法计算太赫兹频段无限薄金属板的电磁散射特性。在太赫兹低频段,金属目标可以被视为具有微粗糙表面的理想导体,散射场可以分为相干场和非相干场。该文采用物理光学法结合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和微扰法... 该文提出了一种高效混合近似算法计算太赫兹频段无限薄金属板的电磁散射特性。在太赫兹低频段,金属目标可以被视为具有微粗糙表面的理想导体,散射场可以分为相干场和非相干场。该文采用物理光学法结合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和微扰法来计算金属板的电磁散射分布。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分别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和提出的混合算法计算太赫兹低频段金属板的雷达散射截面,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混合算法能够高效快速地给出太赫兹低频段金属板的电磁散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散射 物理光学 截断劈增量长度绕射系数法 微扰法 雷达散射截面
下载PDF
中国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白粘土中残余酸的发现与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梁汉东 梁言慈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地层学家经长期研究认为 ,显生宙以来的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中曾在 2 .5亿年前 ,亦即 ,在对应于二叠系 /三叠系 (P/T)界线的年代附近 ,发生过全球性最为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煤山剖面是目前唯一被确定的全球P/T标准... 古生物学家和生物地层学家经长期研究认为 ,显生宙以来的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中曾在 2 .5亿年前 ,亦即 ,在对应于二叠系 /三叠系 (P/T)界线的年代附近 ,发生过全球性最为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煤山剖面是目前唯一被确定的全球P/T标准层型界线与点的剖面 ,俗称“金钉子”。因此 ,关于该剖面的事件界线层的地球化学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对理解P/T转折期发生的灾变事件和环境变化具有全局性的科学价值。沿着曾间接提出的P/T转折期可能的全球酸雨事件的传统思路和全球海洋酸性化事件的新思路 ,实验证实 :煤山剖面P/T界线粘土层的潮湿白粘土呈强酸性 ,校正酸度值达到pH0 .80~ 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山剖面 二叠系 三叠系 界线 白粘土 强酸残留物 海洋 酸性化 酸雨
下载PDF
P物质在去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海涛 谭颖徽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试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中国大白兔32只,分为实验组(去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组)和对照组(保留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组),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物质(... 目的:探讨下牙槽神经对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试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中国大白兔32只,分为实验组(去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组)和对照组(保留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组),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物质(SP)在新生骨痂中的表达,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失神经骨折组骨痂中SP含量早中期表达弱,晚期表达逐渐增强;对照组骨痂中SP在早期表达较强,到14d尤明显,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晚期SP表达复又增强;SP在骨痂中表达失神经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下牙槽神经参与了早期骨修复和晚期的改建,神经参与骨折愈合的调控与S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下颌骨骨折 去下牙槽神经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快中子(n,α)和(n,p)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泽民 张雪梅 +5 位作者 陈迎棠 唐国有 张国辉 YdGledenov GKhuukhenkhuu MVSedysheva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1-36,共6页
快中子核反应数据,不论对反应堆和聚变堆的设计,还是对核反应机制和核结构的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屏栅电离室的诸多特点,被用于快中子核反应截面、能谱及双微分截面的测量.作为系统研究的一部分,利用屏栅电离... 快中子核反应数据,不论对反应堆和聚变堆的设计,还是对核反应机制和核结构的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屏栅电离室的诸多特点,被用于快中子核反应截面、能谱及双微分截面的测量.作为系统研究的一部分,利用屏栅电离室在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上和在4~7MeV能区内,对40Ca、64Zn、58Ni、54Fe、39K的(n,α)反应进行了成功的测量,并对58Ni的(n,p)反应进行了初步的测量.实验给出了反应中出射粒子的微分能谱、角分布和反应截面.从测量结果来看,在所测能区内,角分布大致是90°对称的,说明在此能区复合核反应机制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栅电离室 (n a)反应 (n p)反应 角分布 快中子
下载PDF
Sylow-子群的2-极大子群与p-幂零群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荣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利用有限群的Sylow-子群的2-极大子群给出有限p-幂零的一个充分条件及相应的推论。
关键词 极大子群 SYLOW子群 幂零群 有限群
下载PDF
SP在失神经下颌骨骨痂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海涛 谭颖徽 +1 位作者 王建华 张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在失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骨痂中的表达,探讨感觉神经对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中国大白兔32只,分为实验组(失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和对照组(单纯下颌骨骨折),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 目的通过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在失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骨痂中的表达,探讨感觉神经对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中国大白兔32只,分为实验组(失下牙槽神经下颌骨骨折)和对照组(单纯下颌骨骨折),分别在术后第7、14、21、28天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HE染色检测SP在新生骨痂中的表达,并观察骨痂愈合方式。结果失神经骨折组在各个时期较单纯骨折组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编织骨成熟度较低,骨性骨痂在新生骨痂中比例明显偏低;骨痂中SP着色明显浅于对照组,晚期两组染色都变深。结论感觉神经参与了早期骨修复和晚期的改建,神经损伤后影响骨痂形成的质量,神经参与骨折愈合的调控与S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下颌骨骨折 失下牙槽神经 骨折愈合
下载PDF
浙江煤山剖面P/T界线黏土层的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厚安 梁汉东 李宝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8期1970-1975,共6页
我国南部地区二叠纪/三叠纪(P/T)转折期的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着一套黏土层,而该黏土层被定为华南海相P/T界线的"地球化学事件层",在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与其对应的是第25层白黏土层。以煤山剖面为代表,以该剖面界线白黏土为研究... 我国南部地区二叠纪/三叠纪(P/T)转折期的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着一套黏土层,而该黏土层被定为华南海相P/T界线的"地球化学事件层",在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与其对应的是第25层白黏土层。以煤山剖面为代表,以该剖面界线白黏土为研究对象,对华南P/T界线黏土层进行了综合研究:描述了煤山剖面白黏土的性状;分析了界线黏土层的宏观矿物组成;对白黏土中的包裹物进行了分离,挑选出了特征颗粒物并对其做了初步的观察研究;还对白黏土呈酸性及其包裹石膏颗粒的硫同位素负异常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这些手段来揭示该界线黏土层蕴含的古环境记录。本次工作对华南海相P/T界线黏土层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山剖面 P/T界线 白黏土 酸性 颗粒物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对应激指标影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明 赵立福 +1 位作者 方略 雷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7期2381-2383,2387,共4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对产妇炎性因子、P物质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行剖宫产术产妇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每组42例,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予以帕瑞昔布钠,对照组则予以...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中应用对产妇炎性因子、P物质和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行剖宫产术产妇8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每组42例,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予以帕瑞昔布钠,对照组则予以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后30min、术后4h、术后8h和术后12h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炎性因子、P物质和应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P物质均于手术结束后30min开始升高,于术后4h达到高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而E(肾上腺素)和NE(去甲肾上腺素)于手术结束后30min即达到高峰值,随后逐渐下降,且观察组手术结束后30min、术后4h、术后8h和术后12h的P物质指标、E和NE指标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减轻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剖宫产 炎性因子 P物质 应激指标
下载PDF
三段式F-P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甦 陈建国 李大义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通过微加工法可以在F P半导体激光器中引入具有反射功能的缺欠点或面来改进激光器的光谱特性。利用射线法 ,推导了含有两个缺欠点的微加工获得的F P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谱表达式 ,并根据平均载流子密度近似 (MCA)计算出名义阈值载流子密... 通过微加工法可以在F P半导体激光器中引入具有反射功能的缺欠点或面来改进激光器的光谱特性。利用射线法 ,推导了含有两个缺欠点的微加工获得的F P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谱表达式 ,并根据平均载流子密度近似 (MCA)计算出名义阈值载流子密度Nth与实际载流子密度N之差ΔN ,从而对模式抑制比 (M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式F-P半导体激光器 输出光谱 模式抑制比 光谱特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