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8篇文章
< 1 2 1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中miR-126和P-选择素及E-选择素水平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马清玉 马艺萍 +4 位作者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尼格热·阿力木 帕丽达·玉山江 刘柯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00-60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中miR-126、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AM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同期健康体...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中miR-126、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AM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基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和Genisi评分。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EMPs,用PCR法检测EMPs中的miR-126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测定EMPs中的P-选择素、E-选择素表达。结果AMI组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低于健康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在三支血管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与Genisi评分呈负相关。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水平在三支血管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P-选择素与Genisi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E-选择是AM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单独诊断AMI的效能较低,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联合诊断AM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是AMI的危险因素。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联合对AMI有诊断价值,可作为AMI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微粒 MIR-126 p-选择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基于P-E-R和成本收益模型的青岛市适度人口规模研究
2
作者 王彦颖 王旗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基于P-E-R模型,选取反映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的各项指标,通过加权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青岛市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同时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构建了适度人口测度模型考察了青岛市的城镇化质量,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焦点,为应对未来人... 基于P-E-R模型,选取反映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的各项指标,通过加权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青岛市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研究,同时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构建了适度人口测度模型考察了青岛市的城镇化质量,以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焦点,为应对未来人口增长提供了资源配置方案及建议.结果表明:青岛市经济人口承载力优势显著,明显高于资源人口承载力;现阶段青岛市人口发展符合适度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存在一定空间,但人口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预计到2035年,青岛市人口约为120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人口 p-e-R模型 成本收益模型 人口承载力
下载PDF
Field Assessment of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Conferred by a Newly Prepared Combined Inactivated Vaccine against E. coli and P. multocida in Rabbit in Egypt
3
作者 Eman M. El Rawy Wafaa S. Abd El-Moneim +5 位作者 Fatma M. Gad Fatma F. Ibrahim Fatma El Zahraa Gamal Abeer Mwafy Manar F. Seioudy Selim S. Salama 《World Journal of Vaccines》 CAS 2024年第2期43-56,共14页
Pasteurellosis is the most prevalent, extremely contagious bacterial disease among domestic rabbits and is considered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s in rabbits, resulting in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to the rabbit industr... Pasteurellosis is the most prevalent, extremely contagious bacterial disease among domestic rabbits and is considered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s in rabbits, resulting in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to the rabbit industry. Screening for bacterial agents causing mortalities in rabbit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Enterobacteriacae species in approximately 42% of studied cases, with E. coli the most commonly isolated organism.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immune response of rabbits vaccinated with a locally prepared, combined inactivated vaccine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and E. coli, adjuvanated with Montanide ISA70. A total of 370 rabbits, aged 2 - 3 week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1) vaccinated with a polyvalent P. multocida vaccine, (G2) vaccinated with a polyvalent E. coli vaccine, (G3) vaccinated with a combined inactivated Montanide ISA70 vaccine of P. multocida and E. coli, and (G4) kept as a non-vaccinated control group. All rabbits received two doses of 0.5 ml of the prepared vaccines, administered one month apart, and were then challenged with virulent strains of P. multocida and E. coli three weeks after the second vaccination. The prepared vaccines were evaluated by determining humoral immunity using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IHA) test and ELISA. The potency of the vaccines was assessed through challenge and determination of LD50. Experimental findings on the prepared polyvalent combined inactivated P. multocida and E. coli vaccine indicated that it is a potent vaccine, producing the highest antibody titers and a 90% protection rate against challenges with virulent strains of P. multocida type A, D2, and E. coli types O157, O151 and O125. Thus, this vaccine is promising in addressing both P. multocida and E. coli problems in rabbits, farms, providing significant protection, and we recommend its commercial production to help rabbit producers control these two major bacterial inf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multocida e. coli Vaccine eLISA Challenge Test Rabbit protection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EPC项目建设中的应用
4
作者 陆星辰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EPC是一种总承包模式,其技术应用复杂、参与主体多、规模大,给总承包管理方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尤其是EPC项目涵盖的范围广泛,需要综合管理各方面,包括项目计划、资源调配、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在EPC项目的设计、采购、建设施工中融... EPC是一种总承包模式,其技术应用复杂、参与主体多、规模大,给总承包管理方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尤其是EPC项目涵盖的范围广泛,需要综合管理各方面,包括项目计划、资源调配、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在EPC项目的设计、采购、建设施工中融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仅能提升协调管理的效能,还能降低项目风险、控制成本、规范项目进程等。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了BIM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将其应用于EPC项目的整个管理环节,旨在为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开展集成化管理、增强管理效能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 信息化技术 项目建设
下载PDF
车钩铸造E级钢拉-拉载荷下威布尔分布P-S-N曲线及应用
5
作者 丁凤霞 刘宇杰 《铁道车辆》 2024年第6期113-117,143,共6页
为了获得铁路货车车钩铸造E级钢的疲劳性能以及车钩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开展了拉-拉脉动载荷下的高周疲劳试验,对疲劳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威布尔分布函数模型,获得该材料的概率疲劳P-S-N曲线;然后结合换算得到的应力谱和材料P-S-N... 为了获得铁路货车车钩铸造E级钢的疲劳性能以及车钩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开展了拉-拉脉动载荷下的高周疲劳试验,对疲劳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威布尔分布函数模型,获得该材料的概率疲劳P-S-N曲线;然后结合换算得到的应力谱和材料P-S-N曲线对车钩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分别对应于10^(5)次左右循环寿命和3×10^(5)次左右循环寿命的450 MPa和400 MPa应力水平下,铸造E级钢在同一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不符合正态分布;在10^(5)~10^(7)次循环范围内,铸造E级钢疲劳寿命较好地符合威布尔分布。利用最大相关系数优化法,确定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获得了铸造E级钢在拉-拉载荷下失效率为1%的P-S-N曲线和失效率为50%的中值S-N曲线。通过车钩台架试验载荷谱转换得到车钩危险部位应力谱,结合材料P-S-N曲线对车钩产生裂纹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车钩 铸造e级钢 疲劳寿命 p-S-N曲线
下载PDF
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的快速抗抑郁潜力与BDNF、p-eEF2的表达上调相关 被引量:7
6
作者 任荔 陶伟伟 +7 位作者 柴毅 李守雪 王省 张煜萱 陈丽 夏宝妹 吴颢昕 陈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4-1230,共7页
目的筛选出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并对其初始起效时间点及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给药后24 h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来初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给药30 min... 目的筛选出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并对其初始起效时间点及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给药后24 h进行小鼠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新奇抑制摄食实验来初步筛选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的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给药30 min后进行悬尾行为实验及给药2h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以测试栀子石油醚有效部位起效时间。Western blot实验检测2 h及24 h小鼠海马区BDNF及p-e EF2蛋白的表达。结果单次给药GJ-PE1后2 h到24 h均能降低小鼠强迫游泳行为的不动时间,同时降低小鼠陌生环境下摄食的潜伏时间。GJ-PE3单次给药24 h后能降低小鼠陌生环境下摄食的潜伏时间。GJ-PE4给药24 h后能增加小鼠陌生环境下的摄食量。给药2 h后,GJ-PE1小鼠海马中的BDNF表达明显上调而p-e EF2表达明显下调,24 h后小鼠海马中BDNF表达明显下调而p-e EF2表达明显上调。结论栀子石油醚的4个下分部位中,GJ-PE1最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起效时间为给药后2 h,其机制与BDNF的上调及p-e EF2的下调相关。GJ-PE3、GJ-PE4具有部分潜在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的特征。GJ-PE2不具有快速抗抑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石油醚有效部位 快速抗抑郁 BDNF p-eeF2 氯胺酮
下载PDF
中国区域PRED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哲 熊黑钢 韩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6-272,共7页
在对区域PRED系统内涵理解的基础上 ,比较了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异同。区域PRED系统是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可持... 在对区域PRED系统内涵理解的基础上 ,比较了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异同。区域PRED系统是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可持续发展是区域PRED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目标。在对比分析了前人研究区域PRED系统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 ,结合新疆的实际 ,对原先较适用于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的大中型城市的可持续度模型进行了改进。针对西部干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将水资源总量和生态环境因子引入可持续度模型 ,分别替代模型中原有的资源消耗因子和环境质量因子。水资源总量是制约以农牧业为主的干旱区中小绿洲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子 ,对于以农牧业为基础产业的干旱区域来说能源的需求远不及对水资源的需求 ,将水资源总量作为一个指标引入评价模型。同时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对干旱区尤为重要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成为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子 ,是将生态环境引入可持续度模型中的原因。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可持续度模型用于评价工业不发达、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干旱区所得结果与该地区的现实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pReD系统 可持续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发展
下载PDF
弹丸转速对PELE侵彻钢筋混凝土靶横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何俊 徐立志 +3 位作者 程春 郑绍君 杜忠华 蒋洪章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弹丸转速对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PELE)侵彻钢筋混凝土靶横向效应的影响,运用ANSYS/LS-DYNA软件在着靶速度600、700和800m/s条件下,对具有不同转速的PELE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方法对不同着靶条件下的仿真模... 为了研究弹丸转速对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PELE)侵彻钢筋混凝土靶横向效应的影响,运用ANSYS/LS-DYNA软件在着靶速度600、700和800m/s条件下,对具有不同转速的PELE侵彻钢筋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方法对不同着靶条件下的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开孔尺寸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小于5%,仿真模型能够准确模拟PELE侵彻钢筋混凝土靶的过程;随着转速的不断提高,损失更多的转速动能转化为钢筋混凝土靶开孔破坏所需的能量,使钢筋混凝土靶的开孔尺寸增大;在同一着靶速度下,转速从10 000r/min提高至25 000r/min,开孔尺寸提高了约(8±2)%。因此,在同一着靶速度下,增加弹丸转速有利于提高PELE对钢筋混凝土靶的开孔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靶 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 peLe 转速 横向效应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E-选择素、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国红 王春霖 +1 位作者 吕平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8-1223,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P-选择素(P-selectin)、E-选择素(E-selectin)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腑组织的情况,探讨粘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ZeaLonga线栓法,...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P-选择素(P-selectin)、E-选择素(E-selectin)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腑组织的情况,探讨粘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1h后拔出栓线进行再灌注,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手术操作同模型组:分别于再灌注后4、8、12、24、48h,将动物麻醉下处死,快速取出脑组织,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中P-selectin、E-selectin和ICAM-1的阳性表达数及表达部位;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P-selectin、E-selectin和1CAM-1的表达及其定位;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P-selectin、E-selectin和ICAM-1的表达;采用生化法测定缺血侧脑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以反映白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组织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形态改变,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病理学形态改变逐渐加重:缺血再灌注后P-selectin、E-selectin、ICAM-1共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与假手术组[P-selectin:(4.99±0.08)channel;E—seleetin:(4.17±0.13)channel;ICAM-1:(4.17±0.13)channel]相比.1/R4h[(5.46±0.09)channel;(4.60±0.14)nel]、I/R8h[(5.87±0.24)channel;(4.56±0.12)chanchannel;(5.08±0.14)channel;(5.41±0.22)channel]、I/R 12h[(6.48±0.18)channel;(5.72±0.18)channel;(5.66±0.16)channel]、I/R 24h[(7.16±0.11)channel;(6.09±0.09)channel;(5.61±0.09)channel]及L/R48h[(5.82±0.28)channel;(5.37±0.25)channel;(5.27±0.16)channel]各组均升高(P〈0.01),且表达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24h左右。在缺血再灌注后4~24h大鼠脑组织中P-selectin(r=0.975,P〈0.01)、E—selectin(r=0.977.P〈0.01)和ICAM—1(r=0.749.P〈0.01)的表达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脑缺血再灌注后MPO活性明显升高,I/R 4h组(0.107±0.015)U·g^-1、I/R 8h组(0,202±0.010)U·g^-1、I/R 12h组(0.242±0.010)U·g^-1、I/R 24h组(0.273±0.006)U·g^-1和I/R 48h组(0.294±0.006)U·g^-1与假手术组(0.043±0.008)U·g^-1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其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48h左右。在缺血再灌注后4~48h,MPO活性增高具有时间依赖性(r=0.982,P〈0.01)。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h粘附分子E-selectin、P-selectin和ICAM-1表达增加最明显,而MPO活性在脑缺血再灌注后48h增加最明显,E-selectin、P-selectin和ICAM-1上调共同参与炎症反应,介导白细胞浸润,引起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脑缺血再灌注 p-选择素 e-选择素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和E-选择素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玉珍 韩景献 +2 位作者 蒋戈利 于建春 陆明霞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P-选择素和E-选择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3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于再灌注24h均达到高...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P-选择素和E-选择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再灌注3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于再灌注24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粘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 p-选择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A Family of High_order Accuracy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s for Solving 2-D Para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宗修 陈贞忠 王肖凤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02年第3期57-61,共5页
A family of high_order accuracy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s for solving 2_dimension parabolic P.D.E. are constructed. Th e stability condition is r=Δt/Δx 2=Δt/Δy 2【1/2 and the truncation err or is O(Δt 3+Δx... A family of high_order accuracy explicit difference schemes for solving 2_dimension parabolic P.D.E. are constructed. Th e stability condition is r=Δt/Δx 2=Δt/Δy 2【1/2 and the truncation err or is O(Δt 3+Δx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parabolic p.D.e high_order accuracy explic it difference scheme
下载PDF
以e-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的物理解释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铀 白世伟 +1 位作者 李锶 Matthew Mauldon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4-707,共4页
以e -p曲线为基础的塑性力学新方法具有求解过程简洁明了等优点 ,并且可以求解许多经典理论难以得到解析解的问题。为了展示新方法的合理性 ,进一步从物理机制上对新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 塑性理论 物理解释 e-p曲线 塑性力学
下载PDF
基于P-E-R模型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判断与提升路径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林 刘耀雷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3期139-145,共7页
人口承载力正在成为制约城市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青岛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运用P-E-R模型,基于高、中、低三方案,分别测算青岛市2007-2013年经济人口承载力、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发现... 人口承载力正在成为制约城市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青岛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规模与城市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运用P-E-R模型,基于高、中、低三方案,分别测算青岛市2007-2013年经济人口承载力、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发现:青岛市经济人口承载力高于资源人口承载力,产业发展以资源高投入为代价;经济人口承载力差异明显,未来就业潜力堪忧;自然资源接近或达到本地资源潜力极限,人口承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鉴于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提高人口承载力的路径是:协同推进人口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承载力;促进人口合理布局,提高空间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生态保护,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人口承载力 经济承载力 资源承载力 p-e-R模型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玉珍 韩景献 +2 位作者 蒋戈利 丁晓荣 陆明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 目的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P-选择素和E-选择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在灌注3 h各实验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均开始表达,二者均于再灌注24 h均达到高峰(组内比较P<0.01),持续至再灌注48 h,针刺可显著降低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与模型组和非穴组比较,P<0.01)。结论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上调与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有关,早期针刺治疗可能通过下调脑缺血区黏附分子P-选择素和E-选择素的表达而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缺血/再灌注 p-选择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基于e–p曲线的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的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杨光华 姚丽娜 +1 位作者 姜燕 黄忠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软土地基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不可忽略。目前中国地基规范对软土地基的沉降主要是采用侧限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一维压缩沉降计算,然后对该计算结果乘以一个经验修正系数来反映软土侧向变形等所产生的沉降,经验系数为1.1~1.7,变化大,缺乏量... 软土地基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不可忽略。目前中国地基规范对软土地基的沉降主要是采用侧限压缩试验曲线进行一维压缩沉降计算,然后对该计算结果乘以一个经验修正系数来反映软土侧向变形等所产生的沉降,经验系数为1.1~1.7,变化大,缺乏量化取用方法。因此,侧向变形引起的沉降尚缺乏有效可靠的实用计算方法。基于e–p曲线和Duncan-Chang本构模型的概念提出了用e–p曲线求取软土的非线性切线模量Et的方法,然后把地基的沉降分解为有侧限的压缩沉降和侧向变形产生的沉降两部分。有侧限的压缩沉降采用传统的e–p曲线分层总和法计算,侧向变形的沉降用非线性切线模量Et进行分层总和法求得。模型简单、参数易获得,由此而建立了一个较简便实用的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案例与实测结果、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和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说明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沉降 侧向变形 ep曲线 切线模量 分层总和法
下载PDF
软土e-p曲线确定的简化方法及在非线性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6
作者 彭长学 杨光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06-1710,共5页
首先假设软土的压缩曲线符合双曲线方程,并通过某工程一系列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双曲线假定比较符合软土压缩曲线;由于双曲线方程参数相对较少,数据拟合确定比较简单易行,可对实际工程软土地基沉降进行简化计算并能满足工程的... 首先假设软土的压缩曲线符合双曲线方程,并通过某工程一系列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双曲线假定比较符合软土压缩曲线;由于双曲线方程参数相对较少,数据拟合确定比较简单易行,可对实际工程软土地基沉降进行简化计算并能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同时还针对目前地质报告一般不提供详细的孔隙比-压缩应力(简称e-p)试验数据的情况,对e-p双曲线方程提出了一个只采用初始孔隙比e0、压缩模量Es来确定其参数的简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e-p曲线确定邓肯-张模型的切线模量Et,采用分层总和法应用于软土地基的非线性沉降计算。对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曲线 软土地基 非线性 沉降计算
下载PDF
吸烟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E-选择素表达在脑血栓形成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忠兰 冯昱 +2 位作者 刘淑杰 刘菲 耿建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吸烟大鼠脑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E-选择素表达,探讨吸烟致脑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建立吸烟动物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短期大量吸烟组,长期小量吸烟组,长期大量吸烟组,戒烟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动脉内皮... 目的观察吸烟大鼠脑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E-选择素表达,探讨吸烟致脑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建立吸烟动物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短期大量吸烟组,长期小量吸烟组,长期大量吸烟组,戒烟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动脉内皮细胞P-选择素、E-选择素和TNF-α的表达。结果吸烟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E-选择素和TNF-α表达较不吸烟鼠明显增加(P<0.05)。长期大量吸烟组P-选择素、E-选择素和TNF-α表达比其他各组明显增多,戒烟组P-选择素、E-选择素和TNF-α表达下降,与其他各吸烟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烟致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E-选择素和TNF-α表达升高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脑血管内皮细胞 p选择素 e-选择素 大鼠
下载PDF
E-钙黏素,P-钙黏素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的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贤 李政霄 +3 位作者 彭振辉 袁景奕 徐浩翔 王琼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5,40,共3页
目的研究E-钙黏素(E-cadherin),P-钙黏素(P-cadh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及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E-cadherin,P-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E-cadherin蛋白在正常人皮肤组织表皮全层表达,在进行期... 目的研究E-钙黏素(E-cadherin),P-钙黏素(P-cadherin)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及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E-cadherin,P-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E-cadherin蛋白在正常人皮肤组织表皮全层表达,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达在颗粒层和棘层上部及基底层表达明显下降或缺失;在正常人皮肤组织中,P-cadherin主要表达于基底层,而在银屑病皮损中则强烈表达于表皮全层。结论E-cadherin表达的下调和P-cadherin表达的上调,可能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高度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e-CADHeRIN p-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生态学基础》:对生态学从传统向现代的推进——纪念E.P.奥德姆诞辰100周年 被引量:13
19
作者 包庆德 张秀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623-7629,共7页
2013年是"现代生态学之父"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诞辰100周年。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一书对生态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升了生态科学的量化水平,促成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体系的诞生;倡导了生态学与... 2013年是"现代生态学之父"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诞辰100周年。奥德姆的《生态学基础》一书对生态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提升了生态科学的量化水平,促成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体系的诞生;倡导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融合,丰富了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延展了生态学的应用尺度,为社会的生产变革和绿色运动提供了指导。奥德姆的生态学理论中诸如以能量分析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方面较少考虑进化维度,衡量能量质量高低的能值方法的科学性有改善的空间等,但这都无碍他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生态学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p 奥德姆 《生态学基础》 整体论 生态系统生态学 能流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P-选择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晓霞 韩凤英 刘松岩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66-6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E -选择素和P -选择素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患者血栓形成过程中 ,对炎症诱导的凝血因子前体 (酶原 )变化和内皮细胞活性改变的作用。方法  6 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纳入研究 ,并在开始抗生素治疗 3d内 ,完成经食...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E -选择素和P -选择素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患者血栓形成过程中 ,对炎症诱导的凝血因子前体 (酶原 )变化和内皮细胞活性改变的作用。方法  6 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纳入研究 ,并在开始抗生素治疗 3d内 ,完成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 ,其中 15例住院期间发生栓塞事件。另将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 35例设为对照组 ,于入院 /门诊体检时空腹抽外周静脉血测IE患者中发生血栓事件者和未发生血栓事件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浆sE -SLT和sP -SLT水平。结果 IE栓塞 (+)组赘生物检出率较高 ,但与IE栓塞 (- )组比较 ,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86 .7%vs 6 2 .5 % ,P >0 .0 5 ) ,但前者赘生物的最大径较后者大 ,并有显著差异 [(13± 5 )mmvs (9± 4 )mm ,P <0 .0 5 ]。IE栓塞 (+)组血浆sP -SLT水平明显增高 ,与IE栓塞 (- )组和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 [(6 0 .31± 6 .6 3) μg/Lvs (30 .72± 5 .33) μg/L ,P <0 .0 0 1,和(6 0 .31± 6 .6 3) μg/Lvs (2 7.39± 5 .5 8) μg/L ,P <0 .0 0 1]。同样 ,IE栓塞 (+)组血浆sE -SLT水平也明显增高 ,与IE栓塞 (- )组和对照组比较都差异显著 [(76 .0 6± 9.37) μg/Lvs (4 0 .6 5± 6 .6 9) μg/L ,P <0 .0 0 1和(76 .0 6± 9.37) μg/Lvs (37.2 3± 5 .76 ) 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栓塞事件 e-选择素 p-选择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