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rought on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and C,N,and P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Pinus yunnanensis seedlings
1
作者 Zhijuan Zhao Lina Wang +7 位作者 Yuanxi Liu Jianli Sun Jiandong Xiao Qiong Dong Lianfang Li Wanjie Zhang Chao Wang Junwen W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0-102,共13页
To study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 strategies of Pinus yunnanen-sis under continuous drought conditions,2-year-old seed-lings were planted in pots with appropriate water,lig... To study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 strategies of Pinus yunnanen-sis under continuous drought conditions,2-year-old seed-lings were planted in pots with appropriate water,light and moderate and severe drought treatments[(80±5),(65±5),(50±5),and(35±5)%of field water-holding capacity].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carbon(C),nitrogen(N),and phosphorus(P)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each plant component.The results show that:(1)With increasing drought,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leaves,stems,and coarse roots,while gradually decreased in fine roots;(2)C concentrations of all were relatively stable under different stress levels.Phosphorous utilization of each component increased under light and moderate drought conditions,while N and P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each plant component decreased under severe drought.Growth was mainly restricted by N,first decreasing and then increasing with increased drought;(3)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s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and C,N,and P in each component.Changes in N concentration affected the interconversion between soluble sugar and starch,which play a regulatory role in the fluctu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and,(4)Plastic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P.yunnanensis seedlings responded to drought mainly by altering starch concentration,the ratio of soluble sugar to starch in leaves and stems,and further by alter-ing N and P utilization efficiencies.Overall,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ll organs of P.yunnanensis seedlings are restricted under drought and that trade-offs exist between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and organs.Our findings are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and nutrient adaptation mechanisms under drought in P.yunnanensis seed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yunnanensis seedlings DROUGHT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C N P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过程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及累积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淑停 彭李顺 +2 位作者 杨本鹏 曹峥英 杨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探讨甘蔗脱毒原种苗不同生长时期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累积需求状况,为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提供参考。试验分别在2020、2021年进行,调查中糖1号甘蔗脱毒原种苗全生育期生长情况,测定其生物量及其在各生育阶段根、... 探讨甘蔗脱毒原种苗不同生长时期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累积需求状况,为甘蔗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提供参考。试验分别在2020、2021年进行,调查中糖1号甘蔗脱毒原种苗全生育期生长情况,测定其生物量及其在各生育阶段根、茎、叶中氮、磷、钾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分析氮、磷、钾的累积量、阶段吸收量、日吸收速率。结果表明:甘蔗脱毒原种苗从种苗假植到种茎最佳收获时需6~7个月可达15茎节,在7、8月至9月下旬(茎1期至茎2期)蔗茎生长速度最快,以茎4期(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干物质量累积增加最快,此阶段为生物量累积的关键阶段。在甘蔗脱毒原种苗全生育期中各元素含量及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钾>氮>磷,在根茎叶各器官中蔗叶、蔗茎始终为氮、磷、钾含量相对较高的器官,氮、磷、钾累积量在茎伸长生长1期前主要贮存于蔗叶中,而后以蔗茎为新的主要贮存器官。甘蔗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在苗期和分蘖期分别为24.84%、26.18%、27.74%,在茎1~3期(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分别为55.54%、58.61%、52.30%,茎4、5期(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分别为19.62%、15.20%、19.96%。因此,可根据各元素的阶段吸收量进行合理施肥,进而提高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品质和经济效益。试验明确了甘蔗脱毒原种苗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的需求状况,可为今后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规模化繁育生产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提高脱毒原种苗田间繁育效率和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脱毒健康原种苗 氮、磷、钾养分 大量元素 养分需求状况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对三七黑斑病致病性因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光玉 杨善武 +3 位作者 周彬 赵春琼 陈健好 赵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3期163-165,171,共4页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病害三角”之间的互作影响,分析对羟基苯甲酸对病原真菌及其寄主植物在生理功能、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上的影响。[方法]以三七一年生幼苗及三七黑斑病菌(Altemaria panax Whetzel)为试材,借助酶...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病害三角”之间的互作影响,分析对羟基苯甲酸对病原真菌及其寄主植物在生理功能、抗病性和病原菌致病性上的影响。[方法]以三七一年生幼苗及三七黑斑病菌(Altemaria panax Whetzel)为试材,借助酶学分析技术,分别探讨4个不同浓度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三七-土壤-病原菌致病性生态因素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对羟基苯甲酸对三七幼苗及病原菌的化感作用受到浓度效应的影响。在2.5~5.0 mmol/L浓度下,三七根系抗性酶活性会有短期内的增加,后逐渐降低,而高浓度(10.0 mmol/L)的胁迫下则明显下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三七黑斑病菌在2.5~5.0 mmol/L浓度下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出现较高活性,说明在该浓度范围内病原菌生长情况及繁殖能力较好。[结论]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七黑斑病发生的3个要素即寄主、土壤、病原菌三者之间存在化感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三七黑斑病 病原真菌 抗性酶 土壤酶活性 致病性酶
下载PDF
Positive effects of biochar application and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inoculation on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rice seedlings and phosphorus cycling in paddy soils
4
作者 Yixuan CHEN Zhonghua WEN +7 位作者 Jun MENG Zunqi LIU Jialong WEI Xiyu LIU Ziyi GE Wanning DAI Li LIN Wenfu CH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61-373,共13页
Phosphorus(P)i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plant growth but is often limiting in ecosystems;therefore,improving the P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is important.Biochar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may enhance P cyc... Phosphorus(P)i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plant growth but is often limiting in ecosystems;therefore,improving the P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is important.Biochar an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may enhance P cycling in paddy soils that contain high content of total P but low content of available P(AP).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biochar addition and Rhizophagus irregularis inoculation on the organic and inorganic P contents an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in paddy soils,rice seedling growth,and AMF colo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Compared with no biochar addition,biochar addition enhanced the percentage of spore germination at day 7,hyphal length,most probable number,and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rate of R.irregularis by 32%,662%,70%,and 28%on average,respectively.Biochar and R.irregularis altered soil P cycling and availability.Biochar and R.irregularis,either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increased soil AP content by 2%–48%.Rice seedlings treated with biochar and R.irregularis produced greater biomass,improved root morphology,and increased nutrient uptak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without biochar and R.irregulari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biochar and R.irregularis is beneficial to rice cultivation in paddy soils with high content of total P but low content of 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vailable P phosphorus fraction rice husk biochar seedling growth spore germination
原文传递
人参、西洋参及三七参指纹图谱鉴别 被引量:55
5
作者 翟为民 袁永生 +2 位作者 周玉新 高霞 魏璐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1-482,共2页
目的 :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参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 :PolarisC18 A ,乙腈 水梯度脱 ,流速 1.5ml·min-1,检测波长 2 0 3nm。结果和结论 :3种参的皂苷类成分均得到很好分离 ,该法可有效鉴别人参、西洋参和三七参。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三七参 总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鉴别
下载PDF
三七皂苷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崔秀明 陈中坚 +1 位作者 王朝梁 曾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的积累规律 ,为确定三七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定期定点采集三七样品 ,分析三七总皂苷和主要单体皂苷含量。结果 :4~ 7月三七皂苷含量减少 ,8~ 12月 ,三七皂苷含量增加。结论 :10~ 12月为三七最佳采收期 ,... 目的 :研究三七皂苷的积累规律 ,为确定三七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 :定期定点采集三七样品 ,分析三七总皂苷和主要单体皂苷含量。结果 :4~ 7月三七皂苷含量减少 ,8~ 12月 ,三七皂苷含量增加。结论 :10~ 12月为三七最佳采收期 ,与传统确定的采收期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皂苷 积累规律 中药
下载PDF
种苗分级对三七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崔秀明 王朝梁 陈中坚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0-61,共2页
三七种苗大小对三七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种苗越大,果实和块根产量越高。试验结果说明培育健壮种苗,并在移栽前按大小分级是提高三七产量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三七 种苗 分级 生长 产量 栽培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46
8
作者 张崇禧 鲍建才 +1 位作者 李向高 郑友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90-1194,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的资源含量,以确保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资源充分被利用,为开发以人参皂苷为主的创新药物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 目的:为了探讨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的资源含量,以确保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人参皂苷资源充分被利用,为开发以人参皂苷为主的创新药物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Agilent 1100 Series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德国 Nucleosil-C_(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A为水,B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为:0~16 min,56%B;16~20 min,56%→100%B;20~38 min,100%B;38~45 min,100%→56%B;45~60 min,56%B;60~70 min,56%B。所有组分均70 min 内出完。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灵敏度为0.02AUFS。线性关系考察r=0.9994;精密度试验 RSD=0.26%,平均回收率为99.88%,重现性试验 RSD=2.0%,分离度为R=3.042。结果:人参须根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1.082%),人参茎叶则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c(1.002%)、Re(3.430%)和 Rg_1(1.303%);西洋参根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2.213%)和 Re(0.9188%),西洋参芦头中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2.840%)和Re(1.224%);三七根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2.163%)和 Rg_1(2.633%),三七芦头中含有较高的人参皂苷 Rb_1(4.376%)和 Rg_1(4.14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人参皂苷效果好、准确、迅速、简便,也可作为评价人参属植物质量的有效分析方法。建议对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进行提取分离,直接用于创新药物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三七 人参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 西洋参根 不同部位 HPLC法 含量 测定
下载PDF
磷营养对苗期水稻地上部累积镉的影响 被引量:56
9
作者 刘文菊 张西科 +3 位作者 谭俊璞 刘藏珍 李仁岗 张福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1,共4页
采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的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磷营养对苗期水稻吸收不同浓度镉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生长介质中磷营养浓度(磷的处理浓度为5,10,15mg/L)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生物量和株高无明显变化;在各个磷处理... 采用人工控制光温条件的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营养液中磷营养对苗期水稻吸收不同浓度镉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生长介质中磷营养浓度(磷的处理浓度为5,10,15mg/L)的增加,水稻植株的生物量和株高无明显变化;在各个磷处理水平上,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水稻地上都钢含量呈增加的趋势。(2)随着营养介质中磷浓度的增大,Cd0.1,Cd0.5,Cd1.0处理的水稻地上部钢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尤其是高镉浓度处理的植株。这说明营养介质中的磷在一定水平上可促进水稻对镉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磷营养 累积镉
下载PDF
两种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有军 刘世增 +1 位作者 康才周 满多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1-619,共9页
青海云杉是我国沙区通过种子育苗引种成功的物种。通过对不同储藏时间青海云杉和沙地云杉种子生活力测定、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水盐胁迫以及幼苗生长对水盐胁迫和沙埋的响应实验,比较两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为沙地... 青海云杉是我国沙区通过种子育苗引种成功的物种。通过对不同储藏时间青海云杉和沙地云杉种子生活力测定、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水盐胁迫以及幼苗生长对水盐胁迫和沙埋的响应实验,比较两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环境因子适应性,为沙地云杉在我国沙区广泛引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在2年的储藏过程中,沙地云杉和青海云杉种子生活力分别由79%和72%下降了19%和5%; 2)沙地云杉和青海云杉种子适宜萌发温度分别为15—30℃和10—30℃,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25℃(72%)和25/15℃(69%),除10℃和10/30℃外,两种种子萌发率在各温度下没有显著差异; 3)沙地云杉种子萌发光照条件为14 h光照/8 h黑暗交替(67%),青海云杉为24 h光照(61%)或24 h黑暗(61%); 4)水势在-2.7—0 MPa时,2种云杉的IGR(初始萌发率)、RGR(恢复萌发率)、ISL(初始幼苗长度)和RSL(恢复幼苗长度)均没有显著差异; 5) NaCl浓度在200 mmol/L和250 mmol/L,青海云杉种子IGR显著大于沙地云杉,NaCl浓度在0—450 mmol/L,青海云杉和沙地云杉种子RGR没有显著差异,当NaCl浓度为50 mmol/L和100 mmol/L,青海云杉ISL显著大于沙地云杉; 6)在0.5—2.0 cm沙埋深度时,青海云杉出苗率显著高于沙地云杉,沙地云杉最适沙埋深度0.5 cm,青海云杉为0.5—1.5 cm。因此,青海云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比沙地云杉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但只要采取合理的播种时间、播种深度和水分管理等措施,沙地云杉会和青海云杉一样在我国沙区大面积引种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云杉 青海云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环境因子 适应性
下载PDF
酚酸类物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4
11
作者 吴凤芝 黄彩红 赵凤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21-825,共5页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丙烯酸为代表性酚酸类物质 ,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 2种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鲜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有减小 ,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苯丙烯酸比对羟基...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丙烯酸为代表性酚酸类物质 ,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 2种酚酸物质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鲜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均有减小 ,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苯丙烯酸比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与对照 (CK)相比 ,2种酚酸物质对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的影响呈现出先升高、然后下降 ,最后低浓度处理有回升趋势而高浓度无回升趋势 ;对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影响则呈现出低浓度处理其活性先升高、然后下降、最后回升的变化趋势 ,高浓度处理首先表现为活性降低、然后略有升高、最后下降而无回升趋势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表现出首先高于CK ,然后逐渐下降低于CK ,最后低浓度处理逐渐回升趋于CK ,而高浓度处理无回升趋势。高浓度酚酸类物质使丙二醛 (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物质 黄瓜 幼苗生长 保护酶活性 影响
下载PDF
三七连作土壤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子龙 王文全 +1 位作者 杨建忠 崔秀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9-1014,共6页
为明确三七连作的障碍效应,以不同连作年限及不同空间分布的土壤为基质,通过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新土相比,连作土壤处理下三七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加快,种子的发芽势变化不... 为明确三七连作的障碍效应,以不同连作年限及不同空间分布的土壤为基质,通过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新土相比,连作土壤处理下三七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加快,种子的发芽势变化不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快速发芽期则明显呈降低或变短的趋势;②随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三七幼苗的成苗率和株高均显著下降(p<0.05);③与根区外土相比,根区土和根区下土显著降低了三七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也呈降低作用,但却使三七幼苗的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均表现明显的障碍效应,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造成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连作土壤 障碍效应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黄芪、三七和西洋参中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分析 被引量:78
13
作者 张曙明 郭怀忠 陈建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02-405,共4页
目的 :测定黄芪、三七和西洋参中 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方法 :样品经混合溶剂超声提取、Florisil硅土柱层析净化后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被测农药。结果和结论 :2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 77.30 %~ 130 .1% ,RSD为 ... 目的 :测定黄芪、三七和西洋参中 15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方法 :样品经混合溶剂超声提取、Florisil硅土柱层析净化后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被测农药。结果和结论 :2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 77.30 %~ 130 .1% ,RSD为 0 .75 %~ 31.9%。各被测样品中均含有机氯农药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三七 西注参 有机氯类农药 残留量 CGC
下载PD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anax notoginseng F.H. Chen under Different Forests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舟 罗先权 +1 位作者 彭静 龚范武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2期2818-2822,共5页
To overcome the issues of high cost and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in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_ F. H. Chen, satisfy the market demand, save the production cos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ore... To overcome the issues of high cost and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in facility cultiv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_ F. H. Chen, satisfy the market demand, save the production cost,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orest l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orest farmer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igh-quality P. notoginseng seedlings from Wenshan, Yunnan under four kinds of forests (walnut forest, China fir forest, grape forest and kiwi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ight growth, crown diameter, survival rate and 3-year-old tuber weight of P. notoginseng_under walnut fore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the other three kinds of forests; the height growth, crown diameter, survival rate and 3-year-old tuber weight of P. notoginseng under China fir fores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grape forest and kiwi forest; and the crown di-ameter and survival rate under grape forest were higher, and the height growth and tuber weight under grape forest were lower than those under kiwi forest. Walnut is a broad-leaved deciduous tree species, so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P. notoginseng_should be conducted under 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 with canopy density around 0.8,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ool environment and rich humus layer under forest. This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ould save labor, shade, fertilizer and other costs, and accord with the ecological habit and the growth rules of P. notoginseng, thus im-proving yield and achieving high economic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notoginseng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Forest land Cultivation under forest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三七组培苗中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宏涛 李江 +1 位作者 李元 张颖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2-78,共7页
在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5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300μmol/L和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将分化结束后培养1个月的三七组培苗接种于其中,培养2天,5天,10天,15天,30天,60天时,分别取样,分析三七组培苗中的总... 在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5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300μmol/L和400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将分化结束后培养1个月的三七组培苗接种于其中,培养2天,5天,10天,15天,30天,60天时,分别取样,分析三七组培苗中的总皂苷含量,研究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对三七组培苗总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组培苗在MeJA处理2天,5天,10天,15天,30天后,其总皂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至60天时,浓度为200μmol/L,250μmol/L的MeJA处理的三七组培苗样品中,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他浓度MeJA处理的样品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浓度为250μmol/L MeJA处理后第5天的三七组培苗样品的总皂苷含量最高,达到10.05%,是同期对照样品含量的16.8倍,且总皂苷含量呈现先升、后降、最后达到相对平衡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组培苗 总皂苷 茉莉酸甲酯 含量
下载PDF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皂苷类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兰兰 高文远 +3 位作者 周水平 朱永宏 宋兆辉 黄芝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64-1068,共5页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其皂苷类成分相近,但专属性成分各异,皂苷类成分的分布比例也各不相同。本文建立了HPLC-UV法测定上述皂苷成分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各种皂苷成分精密度好、加样回收率高,方法可靠。11种皂苷成分总含量顺序为...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其皂苷类成分相近,但专属性成分各异,皂苷类成分的分布比例也各不相同。本文建立了HPLC-UV法测定上述皂苷成分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各种皂苷成分精密度好、加样回收率高,方法可靠。11种皂苷成分总含量顺序为:西洋参叶>人参叶>三七叶;二醇组皂苷成分含量:西洋参叶>三七叶>人参叶;三醇组皂苷成分含量:人参叶>西洋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中二醇组皂苷和人参叶中三醇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西洋参叶中人参皂苷Rb3和Rd的含量之和占11种皂苷成分的60%以上。鉴于其中人参皂苷的高含量,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应该作为皂苷来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皂苷成分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应基于它们的皂苷组成和比例选择性进行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人参 西洋参 人参皂苷
下载PDF
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代剑峰 孟景祥 +6 位作者 毛建丰 赵伟 刘灏 邢震 张华 王晓茹 李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 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性的来源。结果表明:1)多数适应性指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苗木与高山松表现相似;2)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苗木间的适应性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一些群体有更高的封顶率和保存率;3)油松苗木的适应性指标最高,云南松最低,高山松适应性指标介于两者间;4)高山松生长指标最高,油松生长指标最低;5)与亲本不同,高山松与杂种苗木在第2年均有二次生长现象,且比率相似;6)最好杂交组合苗木生长与高山松相似,高山松与人工杂种苗木在高海拔生境下表现了突出的适应性与生长综合优势,具有在该生境条件下优于亲本种的发展潜力。以上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种间杂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优势,生态选择在高山松高海拔特殊生境下进化成种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云南松 油松 人工杂种 青藏高原 苗期指标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胡东华 王宇光 +9 位作者 陈志武 马增春 梁乾德 肖成荣 谭洪玲 汤响林 李桦 沈国林 张伯礼 高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4,共7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特异性底物探针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测定底物的代谢产物,分析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酶活性,同时用PCR方法检测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阳性对照)对CYP2D2和CYP3A1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B6,CYP2C12和CYP2C13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P<0.01);复方丹参滴丸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2D2有诱导作用(P<0.05);丹参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三七对CYP1A2,CYP2B6,CYP2C13和CYP2D2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冰片明显抑制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和CYP2D2活性(P<0.01),且抑制强度高于复方丹参滴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对cyp1a2和cyp2b1/2 mRNA水平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复方丹参滴丸、丹参和三七对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冰片对cyp1a2,cyp2b1/2和cyp2c11 mRNA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中各单味药对CYP酶的影响强于全方对CYP酶的影响,其中以冰片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三七 冰片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配比缓释肥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奚旺 刘勇 +5 位作者 马履一 李国雷 贾忠奎 蒋乐 陈闯 史文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0,共5页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及氮含量随着磷、钾肥... 以华北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设4个施肥配比处理,通过比较苗木形态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配比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生物量及氮含量随着磷、钾肥比例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缓释肥氮磷钾配比为13∶13∶13、释放期为150~180 d、施氮量为100 mg/株为华北落叶松当年生容器苗最佳施肥处理,此处理下苗木生物量和氮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54 g/株、13.79 mg/株,平均苗高为13.0 cm、地径为2.7 mm,较国家行业标准LY1000-91中规定的1年生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别增加30.3%、33%,苗木合格率为95%,比国标规定的要求增加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容器苗 缓释肥 氮磷钾配比 苗木质量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苗期磷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海伟 黄宇 +1 位作者 叶祥盛 徐芳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52-2159,共8页
设置低磷P1(5μmolL-1)和高磷P2(1000μmolL-1)处理水培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的135个株系及亲本的幼苗,以地上部干重(SDW)、根干重(RDW)、根冠比(R/S)、主根长(AMRL)、地上部磷积累量(SPU)、总磷吸收量(TPU)、磷利用效率(PUE)作为... 设置低磷P1(5μmolL-1)和高磷P2(1000μmolL-1)处理水培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的135个株系及亲本的幼苗,以地上部干重(SDW)、根干重(RDW)、根冠比(R/S)、主根长(AMRL)、地上部磷积累量(SPU)、总磷吸收量(TPU)、磷利用效率(PUE)作为耐性指标,调查群体各株系和亲本间对缺磷反应的差异,并对各性状参数与磷吸收、利用效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低磷胁迫严重抑制甘蓝型油菜苗期生长,所调查的各性状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的变异系数较大;(2)2种处理条件下,各株系的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和主根长4个性状均表现出显著分离,并呈现正态分布,低磷处理的分离更为明显;(3)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可以作为磷效率的主要评价指标,为了避免遗传因素影响,还应考虑低磷处理下基因型各性状的绝对差异;(4)通过上述筛选指标,确定065–102–070为候选的极端磷高效基因型,105–076–011等为候选的极端磷低效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胁迫 甘蓝型油菜 磷效率 评价指标 苗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