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骆杰伟 王建军 +6 位作者 陈慧 吴小盈 洪丹丹 郑星宇 郑姜钦 严威 马建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G52T、-T744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省汉族人群EH血瘀证患者216例,EH非血瘀证患者22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193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受体P2Y12基因G52T、-T744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血瘀证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省汉族人群EH血瘀证患者216例,EH非血瘀证患者22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193例。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2Y12基因G52T、-T744C多态性类型。结果3组间G52T的GG、GT和TT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1,P=0.728),-T744C的TT、TC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0,P=0.033);经进一步誓分割检验显示,EH血瘀证组TC/CC基因型分布频率(43.1%)高于EH非血瘀证组(30.9%)和健康对照组(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8,P=0.0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健康对照组为参照系,TC/CC基因型人群是患EH血瘀证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TC/CC基因型人群患EH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是1.518,95%可信区间(95%CI)为1.011~3.025,P=0.042。结论P2Y12基因TC/CC型可能是汉族人群EH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瘀证 血小板膜受体 p2y12基因
下载PDF
P2Y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文斌 张新霞 +2 位作者 陈晓燕 莫怡浩 伍贵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浆光学法来测定患者服药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成氯吡格雷抵抗组(CR)30例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61例。应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患者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798347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患者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结果 91例患者rs6798347成功分型90例,其中CR组(29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14例(48.28%)、5例(17.24%)、10例(34.48%);NCR组(61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33例(54.10%)、5例(8.20%)、23例(37.70%)。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A的患者服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有升高趋势(45.21%±16.67%比51.63%±16.18%,P=0.068);部分CR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其未服药时的基线值(68.70%±13.59%比58.90%±4.93%,P=0.046);各基因型之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R组与NCR组之间总胆固醇[(4.11±1.12)mmol/L比(4.81±1.34)mmol/L,P=0.01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8±0.81)mmol/L比(2.57±0.89)mmol/L,P=0.04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其余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1)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明显关系;(2)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嘌呤能p2y12 动脉粥样硬化 氯吡格雷抵抗
下载PDF
P2Y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嘉正 刘传新 +1 位作者 关晶 张思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9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P 2Y 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17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61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P 2Y 12基因C 34T、G 52T突变基因型。结果观察组C 34T多态位点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与... 目的探讨P 2Y 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177例CHD患者为观察组,61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P 2Y 12基因C 34T、G 52T突变基因型。结果观察组C 34T多态位点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CS与SAP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等位基因与CHD正关联。G 52T多态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D患者存在P 2Y 12基因多态性;T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具有提高个体对CHD的易感性及个体凝血系统活化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疾病基因组 冠心病
下载PDF
P2Y12基因变异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海涛 柏景乔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10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探索P2Y12基因变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入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为野生型),通过连锁分析和功能预测筛选P2Y12基因的TagSNP和功能SNP位点,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活性,统... 目的探索P2Y12基因变异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入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为野生型),通过连锁分析和功能预测筛选P2Y12基因的TagSNP和功能SNP位点,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活性,统计分析基因变异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结果最终入组患者188例,选择P2Y12基因的14个位点,进一步的连锁不平衡分析检测到两个连锁区域,第一个连锁区涵盖了4个SNP位点,第二个连锁区有9个位点。位点rs2046934对血栓弹力图参数ADP%和MAADP有显著影响(P <0.05)。结论通过检测P2Y12基因的位点rs2046934,有助于临床中筛查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卒中 p2y12基因 基因变异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智允 冉从荣 庞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7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探讨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75 mg/d氯吡格雷口... 目的探讨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天府矿务局职工总医院经PCI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75 mg/d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连用5 d,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P2Y12受体基因C34T、G52T多态性,采用血栓弹力仪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P2Y12受体基因C34T、G52T的位点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15.00%、20.00%,其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基因C34T,基因突变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增加值明显高于未突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G52T,基因突变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抑制率增加值明显低于未突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有关,其基因G52T突变可能会降低血小板抑制率,其基因C34T突变可能会增加血小板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2y12受体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血小板抑制率
下载PDF
人源P2Y1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景钰 冯承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0-37,共8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源P2Y12基因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利用DNAstar、ProtParam、SOPMA、SignalP 4.1、MEGA等5个生物信息学平台,研究人源P2Y12基因和蛋白序列,及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信号肽、疏水性、磷酸化和...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源P2Y12基因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利用DNAstar、ProtParam、SOPMA、SignalP 4.1、MEGA等5个生物信息学平台,研究人源P2Y12基因和蛋白序列,及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信号肽、疏水性、磷酸化和羰基化位点及B细胞抗原表位,并且对其蛋白作用功能和亲缘性进行分析。结果:人P2Y12基因编码区长1029 bp,编码342个氨基酸。人P2Y12蛋白分子式为C 1836 H 2868 N 450 O 476 S 18,分子量为39438.78 u,理化性质稳定,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含7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有33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N-糖基化位点,存在6个B细胞抗原表位。通过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相关功能和通路,发现P2Y12蛋白在G蛋白偶联相关受体、cAMP信号调节、血小板活化等信号通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血小板相关生物过程的重要部分。同源性分析和进化树显示黑猩猩和猕猴与人源P2Y12蛋白相似性最高。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人源P2Y12基因及其蛋白进行研究,为血栓、血小板出血性疾病8(BDPLT8)等疾病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研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基因 生物信息学 蛋白结构 同源性
下载PDF
P2Y12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艳华 于学会 +4 位作者 胡樑臣 霍鸿波 张龙 孙巍巍 白文征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考察P2Y12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月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血小板P2Y12受体上G52T和C34T位点是否存在突变,分为G52T突变组和G52... 目的考察P2Y12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月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血小板P2Y12受体上G52T和C34T位点是否存在突变,分为G52T突变组和G52T非突变组、C34T突变组和C34T非突变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结果 G52T突变组和G52T非突变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34T非突变组比较,C34T突变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和MACE总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34T位点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2Y1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基因 基因多态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抵抗
下载PDF
P2Y_(12)受体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和对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碧莲 李清 +2 位作者 解勤之 谢伟 马琦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435-1439,共5页
目的:探讨P2Y12受体C34T和G52T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与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对氯吡格雷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0例冠心病患者和240例健康对照组的P2Y1... 目的:探讨P2Y12受体C34T和G52T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与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对氯吡格雷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90例冠心病患者和240例健康对照组的P2Y12受体C34T和G52T基因多态性,选取健康受试者18例(6例P2Y12CC34/GG52,6例P2Y12TT34/GG52和6例P2Y12CC34/TT52),测定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结果:P2Y12受体C34T和G52T基因突变频率在中国健康人群和冠心病患者中分别是24.2%,12.1%和21.1%,10.5%,但2个位点突变频率在2组人群中无明显差异(P>0.05)。在3种P2Y12单倍型之间,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2Y12受体C34T和G52T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和冠心病患者中分布无明显差异,并且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率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氯吡格雷
下载PDF
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晓宇 林阳 +1 位作者 石秀锦 续茜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604-360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色素P_(450)(CYP)2C19、腺苷三磷酸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BCB1)、对氧磷酶1(PON1)和腺苷二磷酸P2Y12受体(P2Y12)等。其中,CYP2C19~*2、~*3等位基因可能会减弱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两者的相关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且结果具有广泛的一致性;ABCB1 C3435T、PON1 Q192R位点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变低,增加MACE发生的风险,但缺乏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且现有结果并不一致;尚未发现PAD患者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CYP2C19基因 ABCB1基因 PON1基因 p2y12基因 抗血小板作用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博江 王赟赟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28-30,共3页
CYP2C19基因多态是影响氯吡格雷代谢的主要遗传因素,导致氯吡格雷的疗效个体差异很大。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会增加冠脉血栓事件的风险。通过血小板基因检测,确定哪些患者适合更换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 CYP2C19基因多态是影响氯吡格雷代谢的主要遗传因素,导致氯吡格雷的疗效个体差异很大。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的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会增加冠脉血栓事件的风险。通过血小板基因检测,确定哪些患者适合更换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临床意义重大。本研究概述了P2Y12受体抑制剂的个体差异及血小板基因检测对接受PCI患者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p2y12受体抑制剂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法和VerifyNow P2Y12法评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雪婷 丁少波 +3 位作者 周国祥 钟李青 姚永钊 胡润凯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489-1493,共5页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法(TEG)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来评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并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ACS入院且服用氯吡格雷(75 mg·d^...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法(TEG)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来评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疗效的影响,并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因ACS入院且服用氯吡格雷(75 mg·d^-1)和阿司匹林(100 mg·d^-1)的患者230例,使用焦磷酸测序检测其CYP2C19基因型,并在服用氯吡格雷7 d后,使用TEG法检测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其血小板反应单位(PRU)。结果:TEG法结果显示CYP2C19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比例分别为8.9%、40.2%和59.4%。VerifyNow P2Y12法检测结果显示各代谢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比例分别为6.9%、29.9%和50.0%。慢代谢型及中间代谢型患者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的概率明显高于快代谢组(P<0.05)。2种方法氯吡格雷抵抗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0.719,P<0.001)。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ACS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疗效。TEG法和VerifyNow P2Y12法检测抗血小板聚集结果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血栓弹力图法 VerifyNow p2y12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P2Y_(12)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董慧宇 陈献华 +2 位作者 钟文英 吴彦卓 徐明波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6-1411,共6页
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抑制血小板表面的P2Y_(12)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因此研发P2Y_(1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血栓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主要用于临床的P2Y_(12)受体拮抗... 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抗血栓药物的研究备受关注。通过抑制血小板表面的P2Y_(12)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因此研发P2Y_(12)受体拮抗剂是治疗血栓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主要用于临床的P2Y_(12)受体拮抗剂有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和坎格雷洛,这些药物虽然在抗血栓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例如氯吡格雷抵抗、出血量增加风险、用途单一等。因此研发新颖的抗血小板药物显得尤为重要,ClopNPT作为新型P2Y_(12)受体拮抗剂正在研究阶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药动学实验结果,充分显示出抗血小板方面的优势。本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总结对比P2Y_(12)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受体拮抗剂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