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胶质细胞P2Y_(12)受体在小鼠卒中后中枢痛中的作用和机制
1
作者 戴晨 黄天丰 陆大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P2Y_(12)受体在小鼠卒中后中枢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32只,7~8周龄,体质量25~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C组)、CPSP组、CPSP-M组(CPSP+P2Y_(12)受体拮抗剂MRS2...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P2Y_(12)受体在小鼠卒中后中枢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32只,7~8周龄,体质量25~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C组)、CPSP组、CPSP-M组(CPSP+P2Y_(12)受体拮抗剂MRS2395)、C-M组(假手术+P2Y_(12)受体拮抗剂MRS2395),每组8只。采用右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内注射10 nL 0.001 U/nLⅣ型胶原酶制备CPSP模型。CPSP-M组和C-M组在CPSP模型制备前30 min时腹腔注射MRS 2395(1.5 mg/kg),1次/d,连续注射5 d;C组和CPS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前1 d(T_(0))和造模后1、3、5 d(T_(1)、T_(2)、T_(3))时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WL)、冷缩足潜伏期(CWL)和机械缩足反应频率(PWF)。随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P2Y_(12)受体的表达部位,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P2Y_(12)受体、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p-NF-κB p65)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P2Y_(12)受体在CPSP组脑组织内只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未表达。与C组比较,CPSP组和CPSP-M组T_(1)~T_(3)时TWL、CWL缩短,PWF升高,脑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2Y_(12)受体、TLR4和p-NF-κB p65表达上调,C-M组T_(1)~T_(3)时以上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PSP组比较,CPSP-M组T_(1)~T_(3)时TWL、CWL延长,PWF降低,脑组织损伤程度减轻,P2Y_(12)受体、TLR4和p-NF-κB p65表达下调(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P2Y_(12)受体可能通过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参与小鼠CPSP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_(12)受体 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疼痛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思奇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4-468,共5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更具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是出血风险增加。目前指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优选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近年来,随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在减少缺血事件方面更具优势,但伴随而来的是出血风险增加。目前指南推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优选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近年来,随着支架工艺、介入技术及围术期管理等多方面的进步,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人们越来越重视强效P2Y_(12)受体抑制剂相关出血风险,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策略逐渐引发关注。本文针对P2Y_(12)受体抑制剂降阶治疗相关定义、发生率及现有证据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2y_(12)受体抑制剂 降阶治疗 证据
下载PDF
CFTR通过调控二磷酸腺苷受体P2Y_(12)影响血小板活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 杨涵滟 +2 位作者 韩慧 李梅 王冠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1-527,共7页
【目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是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的核心机制,本研究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FTR)对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应用8~16周龄CFTR全基因敲除(Cftr^(-/-) )小鼠及野生型(Cftr... 【目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是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的核心机制,本研究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CFTR)对P2Y_(12)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应用8~16周龄CFTR全基因敲除(Cftr^(-/-) )小鼠及野生型(Cftr^(+/+) )小鼠,分别制备胶原蛋白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肺栓塞小鼠模型。分离Cftr^(-/-) 和Cftr^(+/+) 小鼠外周血的血小板,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2Y_(12)、PI3K以及AKT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采用二磷酸腺苷(ADP)孵育人巨核细胞株Meg-01,检测ADP对CFTR和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应用特异性CFTR氯通道抑制剂CFTRinh-172与Meg-01细胞共孵育,检测其对CFTR和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Cftr^(+/+) 小鼠肺栓塞模型组相比,Cftr^(-/-) 鼠肺栓塞组织切片栓塞显著增加。Cftr^(-/-) 显著增加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2Y_(12)、磷酸化PI3K和AKT蛋白表达。P2Y_(12)全基因敲除小鼠血小板CFTR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上述结果提示CFTR负性调控P2Y_(12)维持正常血小板活化功能。Meg-0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ADP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eg-01细胞P2Y_(12)蛋白和PI3K以及AKT蛋白磷酸化增高,而CFTR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FTR特异性阻断剂CFTRinh-172显著诱导Meg-01细胞P2Y_(12)蛋白表达增高。【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血小板活化的一个新机制,即CFTR通过调控血小板P2Y_(12)蛋白表达影响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子 p2y_(12) 血小板 活化
下载PDF
P2Y_(12)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静 成睿珍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7期1370-1375,共6页
阿司匹林联合P2Y_(12)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方案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栓事件风险。考虑到疾病分型、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该抗血小板方案中P2Y_(12)受体拮抗剂的选择不尽相同。临床常用口服P2Y_(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联合P2Y_(12)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方案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栓事件风险。考虑到疾病分型、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该抗血小板方案中P2Y_(12)受体拮抗剂的选择不尽相同。临床常用口服P2Y_(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因生物活性、可逆性、药效等特点,不同患者群中应给予不同推荐。本文对比了近年来各指南与共识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同时结合临床大数据试验,以期为临床实践和决策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p2y_(12)受体拮抗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口服抗凝药物 慢性肾脏疾病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P_(2)Y_(12)受体拮抗剂治疗进展
5
作者 努尔古丽·玉苏普 古力尼尕尔·麦麦提吐尔孙 +1 位作者 陈清杰 艾尔肯·阿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593-597,共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极度危及人们生存的常见疾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始终是ACS治疗的基石。这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有效地减少ACS患者的缺血及血栓风险事件。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传统危险因素,ACS合并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极度危及人们生存的常见疾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始终是ACS治疗的基石。这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有效地减少ACS患者的缺血及血栓风险事件。糖尿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传统危险因素,ACS合并糖尿病时增加心血管死亡率,且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具有高龄以及合并症的患病率较高等特点,因此P_(2)Y_(12)受体拮抗剂的抉择在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对近期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P_(2)Y_(12)受体拮抗剂治疗的有关研究进行总结,对临床实践和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糖尿病 抗血小板治疗 P_(2)Y_(12)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Ghosts in the shell:identifi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6
作者 alexander mildne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70-571,共2页
Microglia are the tissue resident macrophages of the brain and represent the sole immune population located in the parenchy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ese cells are hidden be-tween neurons, astrocytes ... Microglia are the tissue resident macrophages of the brain and represent the sole immune population located in the parenchyma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hese cells are hidden be-tween neurons, astrocytes as well as oligodendrocytes and account for only 5-10% of CNS cells. Even though microglia were already identified in 1913 by the Spanish neuroanatomist Ramon y Cajal and further seminally investigated by his student Pio del Rio Horte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
下载PDF
基因检测指导P2Y_(12)受体拮抗药个体化治疗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方振威 石秀锦 +1 位作者 石佳 林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3-336,共4页
本文综述基因检测指导P2Y_(12)受体拮抗药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对细胞色素P450 2C19代谢型、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随机对照试验等相关资料进行综述,为读者了解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 p2y_(12)受体拮抗药 细胞色素P4502C19 基因检测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P2Y_(12)受体及其抑制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颖 宋淑亮 +1 位作者 梁浩 吉爱国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639-644,共6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P2Y_(12)受体属于视紫红质类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表面,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当...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P2Y_(12)受体属于视紫红质类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表面,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当该受体与其配体结合后,使血小板聚集、活化,导致血栓形成。该受体在其他多种细胞中也有分布,与人体的炎症和免疫相关。目前,以P2Y_(12)受体抑制剂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P2Y_(12)受体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及其抑制剂的主要种类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 p2y_(12)受体抑制剂 炎症 免疫
原文传递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pranlukast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秋琴 魏尔清 +3 位作者 俞月萍 张琦 张世红 朱朝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58-761,共4页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pranlukast(ONO 1078)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造成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后1、6、24h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pranlukast或依达拉奉,观察药物对缺血24、48h后的神经... 目的观察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pranlukast(ONO 1078)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造成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后1、6、24h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pranlukast或依达拉奉,观察药物对缺血24、48h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48h后的脑梗死体积、两侧大脑半球比值、神经元密度的影响。结果Pranlukast 01、02mg·kg-1及依达拉奉3、10mg·kg-1均能减轻神经症状、减小脑梗死体积、降低缺血侧/非缺血侧大脑半球比值、减轻海马CA1区、皮层和纹状体的神经元密度降低。结论Pranlukast脑缺血后给药对脑损伤有治疗作用,提示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水肿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pranlukast{ONO-1078 4-氧-8-[对-(4-苯丁氧基)苯甲酰氨基]-2-(5-四唑基)-4H-1-苯并吡喃半水化合物} 依达拉奉(MCI186 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基)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基因检测指导对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10
作者 潘忙忙 张弛 +2 位作者 李星霞 李峥 顾智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14-320,35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目的:系统评价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SinoMed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搜集有关ACS或行PCI术的患者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5月10日。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累计63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相比,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RR=0.57,95%CI(0.42,0.78),P<0.01]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RR=0.45,95%CI(0.25,0.80),P<0.01],两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RR=0.73,95%CI(0.50,1.07),P=0.11]、全因死亡发生率[RR=0.82,95%CI(0.41,1.63),P=0.57]、任意出血发生率[RR=0.84,95%CI(0.58,1.23),P=0.37]、心血管死亡率[RR=0.78,95%CI(0.54,1.13),P=0.19]和卒中发生率[RR=0.70,95%CI(0.38,1.27),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大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8,95%CI(0.64,1.23),P=0.46],但基因指导治疗组可降低小出血发生率[RR=0.74,95%CI(0.59,0.94),P=0.01]。结论: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相比于常规治疗虽未明显降低患者MACE、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卒中和任意出血、大出血等风险,但在降低患者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小出血风险方面更有优势。基因检测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更适合高危冠心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基因检测指导 p2y_(12)受体抑制药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大鼠肺纤维化中P物质和MMP-2的影响
11
作者 张春阳 张燕 冯华松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组织中P物质(S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博莱霉素组、ETP-508组和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和ETP-508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mg/kg)复制肺纤维化模型;...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TP-508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组织中P物质(S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博莱霉素组、ETP-508组和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和ETP-508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mg/kg)复制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气管内注药次日后,ETP-508组腹腔注射ETP-508100μg/kg,隔日1次,博莱霉素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替代。第7、28天分别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羟脯氨酸、SP和MMP-2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博莱霉素组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为肺纤维化改变,第7、28天的S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ETP-508组(P<0.01);第28天MMP-2水平较第7天水平降低(P<0.01),同时也低于正常对照组和ETP-508组(P<0.01)。ETP-508组第7、28天的SP和MMP-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TP-508具有抗肺纤维化形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SP水平和阻止MMP-2水平下降的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P物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1)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新型P2Y_(12)受体抑制剂TSD-1中非氘TSD-1-ND的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太禹 徐学宇 +6 位作者 杨洁 刘伟 邬国栋 康松松 郭宁杰 安明 杨海龙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56-1761,共6页
目的建立^(1)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1)H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qNMR)法测定TSD-1原料药中非氘TSD-1-ND的含量。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使用BRUKER AV-400型核磁共振仪,以氘代氯仿为溶剂,弛豫延迟时间为10 s,... 目的建立^(1)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1)H quantitativ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qNMR)法测定TSD-1原料药中非氘TSD-1-ND的含量。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使用BRUKER AV-400型核磁共振仪,以氘代氯仿为溶剂,弛豫延迟时间为10 s,扫描次数32次。结果以化学位移δ分别为3.75和3.03的TSD-1-ND和丁二酸酐的氢质子峰作为定量峰,其峰面积比与其质量比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4931X-0.0597,相关系数(r)为0.9981,3批TSD-1-ND测得含量分别为0.1697%、0.1806%和0.1677%。结论该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TSD-1中非氘TSD-1-ND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定量核磁共振波谱法 含量测定 方法验证 p2y_(12)受体抑制剂 抗血小板药
原文传递
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P2Y_(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佰弟 方振威 +2 位作者 石秀锦 韩嘉伦 林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907-1910,共4页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中起到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文围绕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临床指南及共识、临床研究等方面,综述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P2Y_(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检测 p2y_(12)受体拮抗剂 个体化治疗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抑制中性粒细胞减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炎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左海奇 孙鑫 田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537-541,562,共6页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从而减轻冠状动脉血栓炎症。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信封法随机分成替格瑞洛...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影响从而减轻冠状动脉血栓炎症。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信封法随机分成替格瑞洛组(23例)和氯吡格雷组(24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血栓中中性粒细胞数量、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数量和冠状动脉血浆DNA-组蛋白/NETs的表达。结果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血栓中中性粒细胞和髓过氧化物酶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分别减少45%[(10.11%±6.16%)vs(18.23%±7.26%),P<0.01]和43%[(13.38%±7.29%)vs(23.57%±8.33%),P<0.01]。两组术后24 h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冠状动脉血DNA-组蛋白/NETs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更显著地减少冠状动脉血栓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和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数量,从而减轻冠状动脉血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2y12受体拮抗剂 血栓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评分工具指导P2Y_(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泽华 方振威 +2 位作者 石秀锦 张芸楠 林阳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评分工具指导P2Y_(12)受体拮抗剂个体化选择的研究现状,对P2Y_(12)受体拮抗剂特点及应用现状、最新评分工具的建立及验证研究、不同评分工具之间的异同点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旨在为临床了解其最新进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p2y_(12)受体拮抗剂 个体化治疗 评分工具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艳 袁晋青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础治疗。氯吡格雷经肝酶激活起效,抗血小板作用因基因多态性而异。替格瑞洛是新一代非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直接选择性与P2Y_(12)受体结合,抑制腺苷二磷酸介导的血小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础治疗。氯吡格雷经肝酶激活起效,抗血小板作用因基因多态性而异。替格瑞洛是新一代非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直接选择性与P2Y_(12)受体结合,抑制腺苷二磷酸介导的血小板聚集。研究显示替格瑞洛抗血小板作用更强,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结局且不增加主要出血风险,但在PLATO研究美国人群和PHILO研究东亚人群中未见获益。现重点阐述替格瑞洛临床应用新进展。替格瑞洛在稳定性冠心病治疗中的定位尚需更多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p2y_(12)受体拮抗剂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ADP受体P2Y及其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敏 李毅 +2 位作者 郭琦琦 翁桓泽 陈玉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9-1634,共6页
血小板上的ADP受体主要分为P2X和P2Y两大类,其中P2Y受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DP受体阻断药作用的靶点,该类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药物研发的热点。... 血小板上的ADP受体主要分为P2X和P2Y两大类,其中P2Y受体的激活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调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ADP受体阻断药作用的靶点,该类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药物研发的热点。本文对P2Y受体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P2Y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受体 心血管疾病 血小板 p2y_(12)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家兔第四脑室注射P物质对呼吸活动的影响及其与组胺能系统的关系
18
作者 刘悦 董榕 薛德彬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86-88,92,共4页
目的 :研究脑内P物质 (substanceP ,SP)对呼吸活动的影响及其与组胺能系统的关系。方法 :采用第四脑室微量注射方法 ,观察家兔第四脑室注射组胺受体阻断剂后SP对呼吸的效应。结果 :将SP1.67μg(5 0 μl)注入第四脑室引起呼吸幅度加深 ,... 目的 :研究脑内P物质 (substanceP ,SP)对呼吸活动的影响及其与组胺能系统的关系。方法 :采用第四脑室微量注射方法 ,观察家兔第四脑室注射组胺受体阻断剂后SP对呼吸的效应。结果 :将SP1.67μg(5 0 μl)注入第四脑室引起呼吸幅度加深 ,与生理盐水 (NS)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若用SP受体阻断剂 [D Pro2 ,D Trp7,9] substanceP (DPDTDT) 8μg预处理 ,则第四脑室注入SP所致的呼吸兴奋效应消失。若用组胺H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预处理 ,则SP引起的呼吸幅度变化与单独给SP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若预先向第四脑室注入组胺H2 受体阻断剂西米替丁 ,则SP引起的呼吸幅度变化与单独给SP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即DPDTDT及扑尔敏均能阻断SP的呼吸增强效应。结论 :第四脑室注入SP可引起呼吸增强效应。中枢组胺能通路通过组胺H1受体参与SP的呼吸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呼吸活动 组胺能系统 第四脑室 H1受体阻断剂 H2受体阻断剂 P物质受体阻断剂
下载PDF
Ticagrelor inhibits the NLRP3 inflammasome to protect against inflammatory disease independent of the P2Y_(12 )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3
19
作者 Bo Huang Yufeng Qian +12 位作者 Shujun Xie Xianhua Ye Hanwen Chen Zhifeng Chen Lihuan Zhang Jinming Xu Hu Hu Shenglin Ma Paul Héroux Di Wang Han-Ming Shen Yihua Wu Dajing Xia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278-1289,共12页
Ticagrelor is the first reversibly binding oralP2Y_(12) receptor antagonist to inhibit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t pre... Ticagrelor is the first reversibly binding oralP2Y_(12) receptor antagonist to inhibit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t present, the other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s of ticagrelor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The NOD-, LRR-,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 (NLRP3) inflammasom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but its excessive activation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omplex diseases. In this study, w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icagrelor on the NLRP3 inflammasome and found that ticagrelor inhibits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acrophages independent of its classic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P2Y_(12) signaling pathway. Further mechanistic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icagrelor attenuates the oligomerization of 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 (ASC) by blocking chloride efflux, an effect achieved through the degradation of chloride intracellular channel proteins (CLICs) and blockade of the translocation of CLICs to the plasma membrane. Moreover, experiments on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sepsis and alum-induced peritonitis in mice confirmed that ticagrelor mitigates the severity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dependent ofP2Y_(12) receptor antagonism. Importantl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icagrelor rapidly and strongly inhibited NLRP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verall, our study reveals a novel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of ticagrelor in addition to its classic antiplatelet properties, which suggests that ticagrelor may serve a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agent for use in NLRP3-associate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agrelor NLRP3 inflammasome p2y_(12) Chloride efflux ASC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activity evaluation of some novel derivatives of 4,5,6,7-tetrahydrothieno [3,2-c]-pyridine 被引量:4
20
作者 Die Cheng Deng Ke Liu +3 位作者 MO Liu Ying Liu Wei Ren Xu Chang Xiao 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89-692,共4页
Two series of novel derivatives of4,5,6,7-tetrahydrothieno [3,2-c]pyrid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and MS. Their in vivo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关键词 THIENOPYRIDINES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p2y12 recepto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