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潜伏期和波幅变化的Meta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苏亮 蔡亦蕴 +1 位作者 施慎逊 王立伟 《上海精神医学》 2012年第04X期200-207,共8页
背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有关,但尚不清楚这些认知功能的改变是否会随着药物治疗而改变。目的汇集中国的随访研究,确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P300成分改变的关系。方法手工和电子检索1... 背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有关,但尚不清楚这些认知功能的改变是否会随着药物治疗而改变。目的汇集中国的随访研究,确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P300成分改变的关系。方法手工和电子检索198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进行的、以中文或英文发表的文献,内容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2位评定者对12项符合Meta分析纳入标准的研究独立进行分析。12项研究中有17个样本的P300波幅峰值具有同质性,因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汇集的标准化效应值(pooledstandardized effect size,PSES);但P300潜伏期数值具有异质性,因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PSES。采用Egger's和Begg's检验及倒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汇集样本的611例受试者中,治疗前后完成P300潜伏期和波幅测试的502例(82.2%)纳入Meta 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P300波幅微小但显著的增加有关(PSES=0.39, 95% CI [0.26, 0.51], z=6.14, p<0.001)及P300潜伏期微小但显著的减少有关(PSES= -0.29, 95% CI [-0.51, -0.07]; z=2.58; p=0.010)。无显著的发表偏移。结论既往西方的Meta分析主要是基于横断面研究,与此不同,中国的这一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随访研究的Meta分析发现P300波幅和潜伏期均随药物治疗而改变。提示P300成分,特别是P300波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监测认知功能变化的有价值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p300潜伏期 认知功能 SCHIZOpHRENIA 治疗随访 事件相关电位 药物治疗 电子检索 随访研究 LATENCY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与P300的潜伏期、波幅及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关系
2
作者 唐敏 黄银秋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548-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与P300的潜伏期、波幅及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布罗塞特暴力风险评估量表(broset violence checklist,...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风险与P300的潜伏期、波幅及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布罗塞特暴力风险评估量表(broset violence checklist,BVC)评估暴力风险,根据入院3 d有无暴力发生风险分为暴力组(n=29)与非暴力组(n=87)。均行听觉P300检测及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所有患者比较两组P300的潜伏期、波幅,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情况,入院7 d暴力行为发生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暴力风险与P300潜伏期、波幅及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关系。结果暴力组P300潜伏期值、P300波幅值均明显低于非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组7 d内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0.69%,高于非暴力组的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组后扣带回、楔前叶、内侧前额叶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明显低于非暴力组,右侧岛叶、眶额回脑区ALFF明显高于非暴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暴力发生风险与右侧岛叶、眶额回脑区ALFF成正相关,与P300潜伏期、波幅、后扣带回、楔前叶、内侧前额叶ALFF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00的潜伏期、波幅及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情况可为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p300波幅 暴力风险 p300潜伏期 静息脑区自发神经活动
原文传递
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3
作者 徐沛韬 魏伟 +5 位作者 赵雨晴 孔维橙 李鑫磊 邱丽芳 陈捷 薛偕华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17-224,232,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位置P300潜伏期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P300作为认知功能客观化评定指标提供实验支持。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7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PSCI患者46例,即PSCI组;以及与PSCI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电极位置P300潜伏期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P300作为认知功能客观化评定指标提供实验支持。方法本研究纳入2023年5—7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就诊的PSCI患者46例,即PSCI组;以及与PSCI患者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无脑卒中病史的对照受试者20例,即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PSCI组均接受MoCA、连线测试A(TMT-A)、连线测试B(TMT-B)、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评估-Ⅱ(RBMT-Ⅱ)和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ROCFT)等神经心理测试。对照组和PSCI组在参与研究后的7 d内均完成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SCI组在9个电极(Fz、Cz、Pz、F3、C3、P3、F4、C4和P4)的P300潜伏期明显更长(P<0.05)。通过ROC分析,P300-Cz和P300-Pz的潜伏期对预测PSCI整体认知功能具有强相关(AUC>0.7);在专项认知域的分析中我们发现P300-Pz和P300-P4潜伏期与视空间/执行力功能,P300-Pz潜伏期与定向力,P300-Fz潜伏期与注意力功能,Cz、Pz和P4的P300潜伏期与记忆力功能高度相关(P<0.05)。结论PSCI患者的P300潜伏期延长与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Fz、Cz、Pz和P4的P300潜伏期可能可以作为整体认知功能、视空间/执行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域的预测指标,这些结果将进一步拓展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评定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p300潜伏期 脑电图 认知域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与脑脊液生长抑素及事件相关电位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华 左军杰 +1 位作者 刘顺达 许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99-37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中生长抑素(SS)含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P300PL)的变化和意义,并探讨脑脊液(CSF)中SS含量与痴呆的发病部位及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VD患者50例为VD组,同期选择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为...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脊液中生长抑素(SS)含量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P300PL)的变化和意义,并探讨脑脊液(CSF)中SS含量与痴呆的发病部位及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VD患者50例为VD组,同期选择无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P300PL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CSF中SS含量。结果 1VD组患者CSF中S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300PL显著延长(P<0.05);2VD组患者CSF中SS含量与MMS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514,P<0.01),与P300PL呈负相关(r=-0.892,P<0.01);3发生于额叶皮层、海马、颞叶皮层、丘脑、纹状体等部位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SS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1VD患者CSF中SS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一致,脑内SS含量降低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出现痴呆的原因之一。2CSF中SS含量降低与VD患者脑梗死的发病部位有一定相关性。3VD患者P300PL显著延长可作为评定VD客观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脑梗死 脑脊液 生长抑素 p300潜伏期
下载PDF
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心可 李大伟 +4 位作者 宋天琦 丁希艳 冯伟 郭继东 李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组(治疗组)及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90 d...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组(治疗组)及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90 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事件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波幅及不良反应.结果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组治疗90 d后,MMSE评分和P300潜伏期、波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杉碱甲片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单独应用石杉碱甲片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石杉碱甲片 阿尔茨海默病 MMSE p300潜伏期
下载PDF
42例正常人脱落刺激诱发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6
作者 杨晶 陈天风 +2 位作者 周立春 吴月 李艳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脱落刺激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各成份变化。方法:42例正常人,采用阴性刺激,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诱发事件相关电位成份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P300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中... 目的:探讨正常人脱落刺激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各成份变化。方法:42例正常人,采用阴性刺激,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诱发事件相关电位成份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部受试者中,P30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P300波幅与年龄呈负相关。中青年组与老年组相比,P300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阴性刺激,即脱落刺激,是诱发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刺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脱落刺激 诱发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0潜伏期
下载PDF
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永新 张红顺 +3 位作者 王利春 苗维 吴晓华 刘冀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和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于氏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和认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伴认知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于氏头穴丛刺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共治疗12周。治疗前后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来进行疗效观察与评定。结果:经12周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均有提高,治疗后治疗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2组比较无差异,治疗后2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MCI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尼莫地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 脑卒中 MMSE 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 头穴丛刺 尼莫地平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丽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4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对其认知功能及P300波潜伏期、波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对其认知功能及P300波潜伏期、波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治疗。用药12w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癫痫发作情况: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波幅)变化。结果治疗12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300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癫痫症状,提高认知功能,改善脑电图,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癫痫 p300潜伏期 丁苯酞软胶囊 卡马西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新滋水平肝饮与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金颖 楼敏芳 +2 位作者 陈志裕 姜纪敏 李焱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41-46,共6页
目的:观察新滋水平肝饮与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接受多巴丝肼片治疗,中医组在多巴丝肼片基础上加用新滋水平肝饮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 目的:观察新滋水平肝饮与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将112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接受多巴丝肼片治疗,中医组在多巴丝肼片基础上加用新滋水平肝饮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积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测量P300潜伏期和波幅,检测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神经营养因子3(NT-3)],统计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医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2组P3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中医组P300潜伏期短于西医组(P<0.05)。2组P300波幅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中医组P300波幅值大于西医组(P<0.05)。2组NT-3、5-HT、D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组NT-3、5-HT、DA水平均高于西医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滋水平肝饮与针刺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调节神经递质水平并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肝肾不足证 新滋水平肝饮 针刺 神经递质 p300潜伏期 p300波幅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P100、P300的影响
1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3年第12期18-18,共1页
目前已知,传统抗癫痫药物(AEDs),如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对认知功能和视觉功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新的AEDs左乙拉匿坦(LEV)是否也有这些不利影响,来自土耳其的科研人员做了相关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健康对... 目前已知,传统抗癫痫药物(AEDs),如丙戊酸(VPA)、卡马西平(CBZ),对认知功能和视觉功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新的AEDs左乙拉匿坦(LEV)是否也有这些不利影响,来自土耳其的科研人员做了相关试验。他们把试验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和单药组(VPA、CBZ、LEV),通过视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诱发电位来进一步获取P100、P300值。结果发现,接受VPA、CBZ、LEV治疗的患者P30HD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而P300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LEV治疗患者的P300潜伏期显著短于VPA和CBZ。因此,研究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0潜伏期 癫痫患者 卡马西平 p100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健康对照组
原文传递
定痫丸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左乙拉西坦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常丽宁 崔炎增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定痫丸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左乙拉西坦片、丁苯酞软胶囊对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认知功能、视频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某院PSE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定痫丸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左乙拉西坦片、丁苯酞软胶囊对脑卒中后癫痫(PSE)患者认知功能、视频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某院PSE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定痫丸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视频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P300波波幅。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79.59%,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MOCA评分、P300波波幅较高,视频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较短(P<0.05)。结论定痫丸合通窍活血汤联合左乙拉西坦片、丁苯酞软胶囊应用于PSE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其认知功能,缩短视频脑电图P300波潜伏期,增高P300波波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痫丸 通窍活血汤 左乙拉西坦片 丁苯酞软胶囊 脑卒中后癫痫 认知功能 视频脑电图p300潜伏期
下载PDF
解郁安神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刘蕾 王志满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2828-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2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睡前口服马来酸氟伏沙明片,100 mg/次,1次/...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2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睡前口服马来酸氟伏沙明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水冲服解郁安神颗粒,5 g/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6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积分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2、4、6周HAMD-17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2、4、6周治疗组HAMD-17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A、SCL-90、SR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ADL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HAMA、SCL-90、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300潜伏期均短于同组治疗前,P300波幅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P300潜伏期、P300波幅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安神颗粒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佳,能有效促进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缓解,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睡眠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安神颗粒 马来酸氟伏沙明片 抑郁症 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分 症状自评量表评分 p300潜伏期 p300波幅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芙蓉 张金冉 +1 位作者 贺文彦 田东东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OSAHS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经我科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86例,依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及重度2组,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事件相关电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OSAHS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经我科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86例,依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及重度2组,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结果、事件相关电位(ERP)中的成分P300潜伏期、颅脑MRI常规序列及垂直于双侧海马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IAIR)序列测量所得的大脑海马萎缩体积及脑白质病变相关的侧脑室周围高信号灶(PVH)的严重程度。结果重度OSAHS患者MoCA总分明显低于轻中度,在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方面较轻中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认知领域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SAHS严重程度的加重,海马体积萎缩程度及PVH均呈升高趋势,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OSAHS患者海马体积萎缩程度及PVH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0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较轻中度组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认知域中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功能方面,同时其相应颅脑结构及功能均受累,可为诊断OSAHS患者的认识功能障碍提供早期、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p300潜伏期 海马 脑白质
原文传递
事件相关电位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综合干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秋君 胡君 +3 位作者 陈珊 陈达光 陈燕惠 林桂秀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491-492,495,共3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s)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综合干预中的应用。方法31名ADHD儿童于综合干预6个月前后行ERPsP300测定及Conners量表评估,观察干预前后的变化;比较ADHD儿童P300与36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干预前ADH...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s)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综合干预中的应用。方法31名ADHD儿童于综合干预6个月前后行ERPsP300测定及Conners量表评估,观察干预前后的变化;比较ADHD儿童P300与36名正常儿童(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干预前ADHD组P300较对照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P<0.05)。干预后ADHD组P300较干预前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Conners量表分较干预前降低(P<0.01)。ADHD组P300潜伏期与Conners量表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r=0.32,P<0.05)。结论ERPsP300与适当的神经心理学测验联合使用,可为ADHD儿童的严重程度、综合干预效果的动态观察提供客观、灵敏的电生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综合干预 CONNERS量表 p300潜伏期 神经心理学测验 ADHD p300测定 潜伏期延长 生理学指标 干预前 量表评估 ERps 正常儿童 相关关系 联合使用 严重程度 动态观察 干预效果 对照组 干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志梅 徐甲芳 买雷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老年癫痫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拉莫三嗪使用剂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拉...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2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老年癫痫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拉莫三嗪使用剂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拉莫三嗪片治疗,拉莫三嗪起始剂量25 mg/d,2周后为50 mg/d,第5周以后为目标剂量100 mg/d,维持100 mg/d治疗观察至第8周。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拉莫三嗪片治疗,起始剂量25 mg/d,2周后为50 mg/d,第5周以后为目标剂量50 mg/d,维持50 mg/d治疗观察至第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7.9%,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及波幅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剂量,小剂量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患者能达到很好的疗效,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功能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老年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p300潜伏期 波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