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本氏烟中与RGSV P5互作的蛋白
1
作者 熊桂红 胡昱颛 吴祖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4-412,共9页
【目的】水稻草状矮化病是由水稻草状矮化病毒引起的,给粮食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RGSV P5是该病毒的沉默抑制子,在抵抗寄主RNA沉默中发挥重要作用。筛选、鉴定与水稻草状矮缩病毒(RGSV)沉默抑制子P5互作的寄主蛋白,为揭示水稻草状矮化... 【目的】水稻草状矮化病是由水稻草状矮化病毒引起的,给粮食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RGSV P5是该病毒的沉默抑制子,在抵抗寄主RNA沉默中发挥重要作用。筛选、鉴定与水稻草状矮缩病毒(RGSV)沉默抑制子P5互作的寄主蛋白,为揭示水稻草状矮化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该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策略。【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水稻草状矮化病毒P5互作的寄主蛋白。提取感染水稻草状矮化病毒的水稻叶片的总RNA。依据P5基因的CDS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获得P5基因,将P5基因构建到酵母诱饵表达载体pGBKT7上,利用双酶切鉴定诱饵质粒。将诱饵载体pGBKT7、pGBKT7-P5、重组质粒pGBKT7-P5/pGADT7分别转化到酵母感受态细胞Y2H Gold中,通过观察其在缺陷培养基SD/-Trp、SD/-Leu-Trp/上的生长情况及在SD/-Ade/-His/-Leu/-Trp/X-α-gal上的显色情况检测诱饵质粒的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将烟草酵母cDNA文库质粒转化到含诱饵载体pGBKT7-P5的酵母感受态细胞中,先后用不同缺陷型培养基SD/-Leu/-Trp、SD/-Ade/-His/-Leu/-Trp和SD/-Ade/-His/-Leu/-Trp/X-α-gal筛选后获得阳性克隆。经酵母质粒提取、转化、测序和Blas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最终获得互作蛋白的序列。【结果】RT-PCR扩增得到P5基因,其大小为576 bp。成功构建诱饵载体pGBKT7-P5。表达的诱饵蛋白P5对酵母菌没有毒性和自激活活性。诱饵蛋白P5从本氏烟酵母cDNA文库中进行大量筛选,获得15个阳性克隆,分析后最终得到7个与P5互作的本氏烟蛋白。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它们分别为线粒体孔蛋白VDAC、ADP核糖基化因子GTP水解酶激活蛋白ArfGAP、囊泡突触结合蛋白Syt-2、延伸因子eEF1A、脯氨酸合成酶共转录的细菌同源蛋白PROSC、非特征蛋白C9orf78及一种未知蛋白。【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到7个与水稻草状矮化病毒P5互作的寄主因子。这些互作的寄主因子主要参与转运、生物或非生物胁迫、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深入研究这些互作因子将为解析寄主蛋白参与调控病毒的复制、运动、致病等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水稻草状矮化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 p5蛋白 酵母双杂交 蛋白互作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OMP5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善真 李春玲 +1 位作者 贾爱卿 王贵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036-3044,共9页
【目的】利用表达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outer-membrane protein P5,OMP5),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克隆扩增HPS OMP5基因,并将OMP5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 【目的】利用表达纯化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outer-membrane protein P5,OMP5),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克隆扩增HPS OMP5基因,并将OMP5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通过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受体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尿素梯度透析复性,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将超声破碎抗原和复性蛋白分别按不同浓度包被酶标板,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并对其它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利用克隆表达的HPS OMP5蛋白做抗原,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1:400,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60。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317份未进行HPS免疫的健康猪血清,结果检出72份阳性,检出率为22.71%,与广东地区发病猪中的HPS分离率24%接近。同时,用该方法与用超声破碎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同时检测了78份血清样品,结果,该法检出27份阳性,检出率为34.62%,后者则检出31份阳性,检出率为39.74%,二者符合率为71.79%。【结论】本研究利用重组表达的OMP5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好、重复性好,检出率与HPS临床分离率接近,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 克隆 表达 间接ELISA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和外膜蛋白P5基因型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小飞 张斌 +2 位作者 郭定乾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及基因型具有复杂多样性。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某一猪场分离的Hps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并对部分菌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发育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在21头病死猪不同部位...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及基因型具有复杂多样性。本研究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某一猪场分离的Hps进行血清分型鉴定,并对部分菌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进化发育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在21头病死猪不同部位共分离了42株Hps,其中Hps血清5型17株(40.7%)、血清14型12株(28.5%)、血清4型1株(2.3%)和未定型12株(28.5%)。本试验中有5头猪同时感染2种不同血清型的Hps。21株Hps临床分离株分属5个不同基因序列型(STA~STE),其中STA有12株(12/21)为优势基因型;相同血清型的Hps分离株具有不同的STs型,来自同一头猪的Hps血清型和STs型也不相同。以上结果表明,同一猪群感染的Hps血清型和基因型存在明显的多样性,同一头猪感染Hps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也存在多样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猪群感染Hps的复杂性,研究该病的感染与流行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血清型 外膜蛋白p5 基因型 多样性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对豚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佘志成 范红结 +3 位作者 李春玲 王贵平 贾爱卿 杨冬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67-973,共7页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对豚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GM-CSF、IL-4联合诱导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对豚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GM-CSF、IL-4联合诱导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6、IL-12p70、TNF-α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经5μg.mL-1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TNF-α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的分泌量有所增加(P>0.05);50μg.mL-1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p70和TNF-α分泌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极显著增强(P<0.01)。本研究证明P5能影响骨髓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P5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树突状细胞 外膜蛋白p5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分段表达及免疫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谢乐新 李淼 +3 位作者 宋帅 岳磊 杨冬霞 李春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52,共5页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分段表达产物,并对各片段的免疫学性质进行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mp P5全长基因,设计3对分段引物,PCR分别从HPS汕头分离株(H0801)Omp P5中扩增出P5F1、P5F2和P5F3基因片段,构建于pET-32a(+)原核... 为获得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分段表达产物,并对各片段的免疫学性质进行鉴定。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mp P5全长基因,设计3对分段引物,PCR分别从HPS汕头分离株(H0801)Omp P5中扩增出P5F1、P5F2和P5F3基因片段,构建于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上,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利用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情况。将蛋白纯化后,利用ELISA及Western Blot分别鉴定其免疫原性及抗原性。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Omp P5的3个基因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经SDS-PAGE分析,3个蛋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都与预期相符。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的3个蛋白表现出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HPS Omp P5的分段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PS保护性表位及疫苗鉴定奠定了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 抗原性分析
下载PDF
鱼类致病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P5的原核表达、免疫保护及抗血浆杀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荣娜 简思杰 +3 位作者 孙薇 康超 伍娜娜 刘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3-342,共10页
研究鱼类致病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P5的免疫学功能,为相关疫苗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5的理化性质;分子克隆构建P5表达菌株并确定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包涵体洗涤和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P5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P5抗血... 研究鱼类致病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P5的免疫学功能,为相关疫苗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5的理化性质;分子克隆构建P5表达菌株并确定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包涵体洗涤和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P5蛋白,并免疫小鼠制备P5抗血清;Western blotting检测抗血清特异性与效价,免疫酶联法模拟P5抗血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识别;P5抗血清被动免疫红鲫,攻毒以评价P5蛋白的免疫保护功能;Western blotting分析P5蛋白抵抗鱼血浆的杀菌作用。结果表明:P5蛋白在气单胞菌属间同源性较好,进化保守。成功克隆表达、纯化P5蛋白,其最佳表达条件为:诱导时菌液浓度OD_(600)=1.0,IPTG浓度0.5 mmol/L,32℃诱导8 h。Western blotting验证P5抗血清特异性较好,效价达到1∶1600,ELISA显示P5抗血清与嗜水气单胞菌存在识别作用,表明P5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与抗原性。被动免疫显示P5抗血清对红鲫的免疫保护率为显著性的56%,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Western blotting发现P5蛋白可通过表达下调有效抵抗鱼血浆的杀菌作用,表明其可能与细菌抗血浆杀菌有关。综上,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P5是一种保护性抗原,有望作为防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候选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外膜蛋白p5 多克隆抗血清 血浆杀菌作用 被动免疫
下载PDF
紫外线诱导的p53表达状态不同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差异表达磷酸化蛋白的DNA损伤修复通路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海娟 李春晓 +6 位作者 王婷 张竞尧 南鹏 王劲松 张雪燕 林晨 钱海利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1期1347-1351,共5页
目的探讨p53野生型及p53缺失型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磷酸化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及其不同DNA损伤修复通路。方法将紫外线照射30 s后继续培养4 h的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p53+/+和HCT116 p53-/-的细胞总蛋白进行磷酸化蛋白质... 目的探讨p53野生型及p53缺失型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磷酸化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及其不同DNA损伤修复通路。方法将紫外线照射30 s后继续培养4 h的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 p53+/+和HCT116 p53-/-的细胞总蛋白进行磷酸化蛋白质谱检测,对所获得的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继而用SRING数据库软件分析DNA损伤修复的蛋白互作网络,最后采用Reactome软件分别绘制HCT116p53+/+和HCT116 p53-/-细胞中DNA损伤修复通路。结果 HCT116 p53+/+和HCT116 p53-/-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前后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分别为148个和210个,重叠的磷酸化蛋白有57个,其中上调、下调趋势一致的有39个。在p53野生型HCT116细胞中,紫外线诱导特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功能富集在染色质修复与组蛋白修饰、DNA损伤修复上,差异表达的DNA损伤修复相关的磷酸化蛋白主要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而在p53表达缺失的情况下,紫外线诱导特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功能富集在m RNA加工、转录调控、细胞黏附上,差异表达的DNA损伤修复相关的磷酸化蛋白,主要参与非末端同源重组修复。结论 p53状态不同的HCT116细胞经紫外线照射后诱导磷酸化的蛋白不同,而且磷酸化蛋白富集通路和DNA损伤修复途径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蛋白磷酸化 肿瘤 紫外线照射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抗Y-box结合蛋白冷休克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8
作者 颜山 孔维华 +1 位作者 顾正 左嘉客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0-124,共5页
固相法合成Y -box结合蛋白冷休克域部分片段“14肽”(H2 N NGYGFINRNDTKED COOH ,简称ND) ,用不同载体蛋白经戊二醛一步法偶联得到免疫抗原 (BSA ND)和检测抗原 (OVA ND) .用免疫抗原免疫BLAB c小鼠 ,经间接法ELISA检测 ,得到对ND有足... 固相法合成Y -box结合蛋白冷休克域部分片段“14肽”(H2 N NGYGFINRNDTKED COOH ,简称ND) ,用不同载体蛋白经戊二醛一步法偶联得到免疫抗原 (BSA ND)和检测抗原 (OVA ND) .用免疫抗原免疫BLAB c小鼠 ,经间接法ELISA检测 ,得到对ND有足够免疫应答的小鼠 .采用常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方法 ,得到 3株能稳定产生和分泌抗ND单抗的克隆细胞株 ,单抗的亚型均为IgM .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 :该单抗能识别中华大蟾蜍 (Bufobufogar garizans)Ⅰ、Ⅱ期卵母细胞中的热稳定Y box结合蛋白p5 4 ,并能识别中华大蟾蜍高、低温卵中一种分子量约为 80kD的蛋白 (简称p80 ) .由于p80在低温卵中含量高于高温卵中 ,推测可能是高温卵和低温卵中差异表达的Y box结合蛋白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ox结合蛋白 单克隆抗体 p54 P80 生殖细胞 成熟
下载PDF
抑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非结构蛋白P5-1的表达阻碍病毒在昆虫体内的增殖 被引量:3
9
作者 曹金强 王针针 +3 位作者 陈红燕 毛倩卓 贾东升 魏太云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4,共7页
为明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5-1参于SRBSDV在介体白背飞虱体内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原核表达蛋白制备SRBS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5-1的多克隆抗体,并应用Western ... 为明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5-1参于SRBSDV在介体白背飞虱体内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通过原核表达蛋白制备SRBSD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P5-1的多克隆抗体,并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以注射法将来源于P5-1基因的dsRNA(ds P5-1)注入获毒1 d的白背飞虱体内,5 d后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ds P5-1对SRBSDV在白背飞虱体内增殖的影响,同时以注射来源于GFP基因的dsRNA(ds GFP)为对照。结果显示,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标记分别检测到SRBSDV侵染水稻和白背飞虱表达的P5-1蛋白,表明所制备的P5-1抗体具有特异性。ds GFP处理的对照组白背飞虱带毒率高达81%,而ds P5-1处理的白背飞虱带毒率仅为21%,且P5-1蛋白的表达和SRBSDV在昆虫体内的增殖均受到抑制。表明P5-1蛋白是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的关键因子,可作为阻断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的理想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p5-1蛋白 抗体制备 RNA干扰 增殖
原文传递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B细胞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淼 李春玲 +2 位作者 岳磊 宋帅 杨冬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5,共6页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反应,同时可以用于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本试验选取P5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鉴定。首先通过PCR扩增P5F1(1~204aa),P5F2(170~296aa)及P5F3(280~371aa)3个片段,PCR产物分别定向克隆...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反应,同时可以用于特异性的血清学诊断,本试验选取P5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鉴定。首先通过PCR扩增P5F1(1~204aa),P5F2(170~296aa)及P5F3(280~371aa)3个片段,PCR产物分别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表达纯化。根据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确定P5F3片段(280—371aa)是OmpP5的免疫优势决定区。为了进-步对该免疫优势决定区进行抗原表住鉴定,设计了-套11个部分重叠的短肽,这些短肽覆盖全部280~371aa片段。每-个短肽合成1对寡核苷酸链,退火后插入表达载体pGEX-6p-1,与GST进行融合表达。用HPS阳性血清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扫描,鉴定出其表位位于”。TGNTCDAVKGRKALIT351。通过序列分析证实该抗原表位在不同的HPS菌株中高度保守。本试验确定了位于HPSOmpP5上的-个抗原表位,为建立-种方便、快捷、适用于现地大规模样品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HPS新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以及研究病原茵感染和机体免疫过程中P5蛋白与宿主体内相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 抗原表位
原文传递
p16和p53基因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表达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光辉 储兵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545-546,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和卵巢癌中p53和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乳腺癌和39例卵巢癌中p16、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p53和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0.5%、63.2%,卵巢癌中... 目的研究乳腺癌和卵巢癌中p53和p16蛋白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乳腺癌和39例卵巢癌中p16、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p53和p16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0.5%、63.2%,卵巢癌中两蛋白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7%、6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高;p16的变化规律与p53蛋白阳性率的变化恰好相反。p53蛋白与p16蛋白表达率呈显著负相关(r= 79.68.P<0.05)。结论p16蛋白的缺失表达及p53蛋白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卵巢肿瘤 蛋白质p53 蛋白质P16
原文传递
Photo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N-terminal 5-mer peptide analog P165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被引量:3
12
作者 Wang Ying Chen Hui +4 位作者 Lin Yuying Wang Wen Wang Rong Lian Shi Zhu We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18-723,共6页
Background We show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at the N-terminal 17-mer peptide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17-mer peptide),an active peptide segment with trophic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protects skin fibroblas... Background We show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at the N-terminal 17-mer peptide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17-mer peptide),an active peptide segment with trophic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s,protects skin fibroblasts against ultraviolet (UV) damage and downregulat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MMP-1) expression.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165,the N-terminal 5-mer peptide analog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that is resistant to enzymolysis,on UVA-induced damage in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 (HDFs).Methods HDFs were cultured in Dulbecco&#39;s modified Eagle&#39;s medium without and with P165 (concentrations were 1,10,and 100 μJmol/L).Then,15 J/cm2 UVA irradiation was used to obtain the UV-irradiated model.Cell proliferation was analyzed using MTT kit.The collagen type Ⅰ and MMP-1 contents in cell lysate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Fluorometric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formation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the cells.Results P165 significantly protected the HDFs against UVA-induced cytotoxicity.Compared with the UVA-irradiated control,1,10,and 100 μmol/L P165 elevated cell proliferation by 14.98% (P〈0.05),17.52% (P〈0.01) and 28.34% (P〈0.001),respectively.Simultaneously,10 and 100 μmol/L P165 increased collagen type Ⅰ content (both P〈0.05).Moreover,P165 treatment (all concentrations) also markedly suppressed the UVA-induced MMP-1 expression (all P〈0.001).P165 at 1,10,and 100 μmol/L also reduced UVA-induced ROS generation by 11.27%,13.69% (both P〈0.05),and 25.48% (P〈0.001),respectively.Conclusions P165 could protect the HDFs against UVA-induced photodamage,including cytotoxicity,and MMP-1 generation.Furthermore,it also increased the collagen type Ⅰ content in the cells.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intracellular ROS generation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se photoprotective effects.Thus,P165 may be a useful candidat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kin photo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mer peptide analog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P165) ultraviolet A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原文传递
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和外膜蛋白P5基因序列分析
13
作者 李华松 苏玉贤 叶红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103,共4页
为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血清型、菌株耐药性及其外膜蛋白ompP5基因的变异情况,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测定5株不同血清型菌株的ompP5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 为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的血清型、菌株耐药性及其外膜蛋白ompP5基因的变异情况,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测定5株不同血清型菌株的ompP5基因序列,分析其同源性。结果:分离鉴定了42株副猪嗜血杆菌,主要血清型为1(38.1%)、4(19.0%)、5(26.2%)、12(11.9%)和未定型(4.8%)。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磺胺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和头孢喹肟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85.7%、83.3%和64.3%,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高度敏感。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菌株ompP5基因序列与其血清型、致病性无明显相关性。该研究为平顶山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外膜蛋白p5
原文传递
胃癌癌前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及胃炎消治疗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胡玲 劳绍贤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9年第2期91-92,95,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癌前病变 ( PL GC) c- erb B- 2、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胃炎消的治疗机制。方法 :以胃炎消治疗 19例 PL GC患者 ,采用 L SAB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前后 PL GC组织中 c- erb B- 2、P5 3蛋白的表达 ,并与维酶素治疗的 15例 PL... 目的 :探讨胃癌癌前病变 ( PL GC) c- erb B- 2、P5 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胃炎消的治疗机制。方法 :以胃炎消治疗 19例 PL GC患者 ,采用 L SAB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前后 PL GC组织中 c- erb B- 2、P5 3蛋白的表达 ,并与维酶素治疗的 15例 PL GC患者作对照。结果 :c- erb B- 2及 P5 3蛋白在部分病例中有过表达 ,其表达随病变进展逐渐升高 ;胃炎消能一定程度地降低 c- erb B- 2蛋白的表达。结论 :胃炎消可能对 c- erb B- 2的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 ,但对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胃炎消 蛋白质 p53 C-ERBB-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