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水平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9
1
作者 邹淳缘 许晓峰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郭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4,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一经确认,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探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基因产物(PGP9.5)、转录因子(SOX2)、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解旋酶(GBU4-5)和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 背景与目的:肺癌发病机制具有多样性,但一经确认,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本文通过探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抑癌基因(p53)、蛋白基因产物(PGP9.5)、转录因子(SOX2)、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解旋酶(GBU4-5)和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在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100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临床TNM分期Ⅰ期25例,Ⅱ期45例,Ⅲa期30例;非小细胞肺癌80例,小细胞肺癌20例;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6种蛋白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法检测其基因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6种蛋白的抗体阳性情况。结果:肿瘤组织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的阳性率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将其与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的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的阳性率和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和分化级别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肿瘤组织中6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清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肺癌肿瘤组织和外周血中p53、PGP9.5、SOX2、GAGE7、GBU4-5和MAGE A1蛋白表达阳性与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级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抑癌基因p53 蛋白基因产物(pGp9.5) 转录因子(SOX2) 肿瘤相关基因编码蛋白(GAGE7) 解旋酶(GBU4-5) 黑色素瘤抗原(MAGE A1)
下载PDF
p21^(waf1)、p53和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
作者 丁续红 杨炯 +3 位作者 张旃 彭燕 吴小军 李清泉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中p2 1waf1、p5 3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 ,研究肺组织良恶性增殖的不同机制。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76例肺癌组织p2 1waf1、p5 3及PCNA的表达情况 ,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并与 5 9例肺良... 目的 了解肺癌组织中p2 1waf1、p5 3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 ,研究肺组织良恶性增殖的不同机制。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76例肺癌组织p2 1waf1、p5 3及PCNA的表达情况 ,分析三种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并与 5 9例肺良性疾病组织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肺癌组织p2 1waf1和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47 37% ,PCNALI值为 0 44± 0 32 ,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 (分别为 35 5 9%、3 39%和 0 0 9± 0 14)。 (2 )肺癌组织p2 1waf1、p5 3和PCNA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各型肺癌之间p2 1waf1、p5 3蛋白表达也无明显差异。(3)肺鳞癌PCNALI值为 0 5 1± 0 32 ,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 30± 0 36 )。 (4)肺癌组织p2 1waf1和p5 3蛋白表达与PCNA无关 ,p2 1waf1和p5 3蛋白表达之间也未发现相关性。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 1waf1和p5 3蛋白表达与PCNA相关。结论 (1)肺癌组织p2 1waf1与p5 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2 )肺癌细胞增殖程度很高。 (3)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 (4)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 ,p2 1waf1、p5 3及PCNA三种蛋白有协调作用 ,而在肺癌细胞则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基因产物 p21^WAFL 基因产物 p53 pCNA 肺癌 增殖细胞核核原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p21^(WAF1)与p5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戴大英 翟为溶 +2 位作者 万大方 朱腾方 叶圣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7,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HCC中p2 1WAF1与p5 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8例手术切取的HCC及其配对癌旁肝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中p2 1WAF1和p5 3的表达 ,并分析它们与病理形态的关系。结果 p2 1WAF1、p5 3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 目的 探讨HCC中p2 1WAF1与p5 3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38例手术切取的HCC及其配对癌旁肝组织、5例正常肝组织中p2 1WAF1和p5 3的表达 ,并分析它们与病理形态的关系。结果 p2 1WAF1、p5 3在HC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 ,p2 1WAF1阳性 14例 (36 8% ) ,p5 3阳性 2 8例 (73 7% ) ,其中两者表达一致 (均阳或均阴 )的 18例 ,表达不一致的 2 0例。癌旁肝组织 1例 (2 6% )、正常肝组织 2例p2 1WAF1呈阳性表达 ,所有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均未见p5 3表达。HCC中p2 1WAF1表达与p5 3表达无明显关系 (P >0 0 5 )。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肝内转移或门脉癌栓之间p2 1WAF1、p5 3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p2 1WAF1与p5 3在癌内表达均高于癌旁 ,但两者间并无相关性 ,提示p2 1WAF1表达可能受p5 3依赖和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p21^WAF1 p53 基因产物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复发性和多结节肝癌细胞克隆来源P53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一 丛文铭 +3 位作者 张秀忠 李全华 陈汉 吴孟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和多结节肝癌细胞P53基因突变类型,判断其细胞来源。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结合PCR产物测序,同时检测肝癌P53蛋白表达。结果:16例复发性肝癌中,9例计14个瘤体有P53基因突变,其中6例(38%)P53突变类型不同,属多中... 目的:分析复发性和多结节肝癌细胞P53基因突变类型,判断其细胞来源。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结合PCR产物测序,同时检测肝癌P53蛋白表达。结果:16例复发性肝癌中,9例计14个瘤体有P53基因突变,其中6例(38%)P53突变类型不同,属多中心来源,有3例(13%)P53突变类型相同,为单中心来源;有7例(43%)未发现P53基因突变,作者认为这些病例主要为单中心来源。在4例多结节型肝癌某同一患者的多个瘤体中发现P53具有不同突变类型。结论:肝癌复发具有多中心来源,应加强患者术后综合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 复发性 p53基因突变 肝癌细胞 p53突变 瘤体 患者 多中心 来源 p53蛋白表达
下载PDF
大肠癌中CD44V6、p53、PC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静贤 李吉友 +1 位作者 张培荣 陈柯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2-364,共3页
目的 探讨 CD44 V6、p5 3、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及生理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CD44 V6、p5 3、PCNA在 5 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  5 1例大肠癌 CD44 V6阳性表达率 41.18% (2 1/ 5 1)。CD44 V6在低... 目的 探讨 CD44 V6、p5 3、PCN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及生理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CD44 V6、p5 3、PCNA在 5 1例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  5 1例大肠癌 CD44 V6阳性表达率 41.18% (2 1/ 5 1)。CD44 V6在低分化大肠癌的检出率为 5 3.85 % (7/ 13)明显高于高分化大肠癌 36 .84% (7/ 19) (P<0 .0 5 ) ,在浆膜外的阳性表达率 5 3.38% (8/ 15 )明显高于肌层 33.33% (2 / 6 ) (P<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 6 3.16 % (12 / 1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31.2 5 % (10 / 32 ) (P<0 .0 5 )。p5 3在 5 1例大肠癌中阳性检出率为 5 0 .5 9% (2 6 / 5 1) ,其表达与大肠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而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p5 3在浆膜外层的阳性表达率为5 3.33% (8/ 15 )明显高于肌层 33.33% (2 / 6 ) (P<0 .0 5 )。 PC-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性 (P>0 .0 5 )。结论  CD44 V6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生理学行为密切相关 ,而 p5 3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关系密切。因此 CD44 V6和 p5 3蛋白可为一个准确预测大肠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CD44V6 p53 pCNA 预后 基因表达
下载PDF
MDM2和p53蛋白在膀胱癌中过度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杰 王晖 +1 位作者 郭震华 陈赐龄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 观察膀胱癌中 MDM2和 p5 3蛋白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 7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 MDM2和 p5 3蛋白的过度表达情况。结果  MDM2核免疫阳性 44 .2 9% (31/ 70 ) ,32例 (45 .71% )p5 3核染色阳性 ,两者共... 目的 观察膀胱癌中 MDM2和 p5 3蛋白的表达状况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 70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 MDM2和 p5 3蛋白的过度表达情况。结果  MDM2核免疫阳性 44 .2 9% (31/ 70 ) ,32例 (45 .71% )p5 3核染色阳性 ,两者共同阳性 9例。 MDM2表达是膀胱癌的早期表现 ,p5 3蛋白与 MDM2相反 ,两者呈负相关 (r=-0 .5 34 6 ,0 .0 5 >P>0 .0 1)。结论  MDM2和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基因产物 MDM2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调节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p53、c-myc和bcl-2三种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季代金 张亚历 +2 位作者 姜泊 冯福才 周殿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参与调节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三种基因蛋白(p53,c┐myc,bcl┐2)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良性大肠肿瘤和54例大肠癌进行检测。结果良性肿瘤三种基因产物p53,c┐myc,bcl┐2的... 目的对参与调节大肠肿瘤细胞凋亡的三种基因蛋白(p53,c┐myc,bcl┐2)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良性大肠肿瘤和54例大肠癌进行检测。结果良性肿瘤三种基因产物p53,c┐myc,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4.8%、52.3%和66.7%。大肠癌则分别为:51.9%、75.9%和85.2%。结论在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bcl┐2、c┐myc基因产物表达变化较p53蛋白过渡表达为早。对大肠肿瘤早期进行上述三种基因产物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C-MYC BCL-2 细胞凋亡 大肠肿瘤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氯乙酸类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大鼠p53基因的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媛 衡正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3-685,共3页
目的检测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对大鼠p53基因的DNA损伤作用,证实其遗传毒性并探讨其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二氯乙酸、三氯乙酸腹腔注射染毒SD大鼠,提取肝组织DNA,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技术检测其对大鼠p53基因外显子7的DNA损... 目的检测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对大鼠p53基因的DNA损伤作用,证实其遗传毒性并探讨其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二氯乙酸、三氯乙酸腹腔注射染毒SD大鼠,提取肝组织DNA,应用依赖随机化末端连接物PCR技术检测其对大鼠p53基因外显子7的DNA损伤作用。结果在DCA染毒组检测出2条杂交条带,表明DCA可引起大鼠肝组织p53基因外显子7的损伤,有2个位点。未检测到TCA对大鼠p53基因的损伤作用。结论二氯乙酸的致癌作用可能与损伤p53基因有关,RDPCR技术检测靶组织p53基因的损伤作用与大鼠致癌试验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消毒副产物 p53基因 RDpCR DNA损伤 氯乙酸
下载PDF
人类脑胶质瘤P53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慧玲 崔文 +7 位作者 王旭 高继发 梁桂华 田德明 范连杰 任启伟 成磊 郑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P5 3突变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LSAB免疫组化法对已明确诊断的 4 8例脑胶质瘤进行P5 3基因突变以及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4 ... 目的 探讨P5 3突变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及LSAB免疫组化法对已明确诊断的 4 8例脑胶质瘤进行P5 3基因突变以及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4 8例胶质瘤中 2 0例P5 3蛋白呈阳性表达 (4 1.7% )。在高级别的肿瘤 (Ⅲ、Ⅳ级 )中P5 3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 (Ⅰ、Ⅱ级 )的肿瘤 (分别是 6 3.2 %、2 7.6 % ) (P <0 .0 5 )。PCR -SSCP检测发现 17例 (35 .4 % )呈现P5 3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改变 ,均位于 5 - 8外显子 ,突变例数依次为 7(4 1.2 % )、1(5 .9% )、4 (2 3.5 % )、5 (2 9.4 % )。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 89.6 % (4 3/4 8)。在单因素分析中P5 3突变与预后相关 ,而在多因素分析中P5 3突变与预后无关 ,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与预后相关性显著。该基因的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性别无关 ,但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性显著。结论 胶质瘤中P5 3突变多发于第 5、7、8外显子 ,该基因的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相关 ,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p53 基因突变 预后 病理特征
下载PDF
卵巢肿瘤中癌基因 nm23Hl,c-erbB-2,ras 和 p53 的蛋白表达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小华 蔡树模 +2 位作者 张志毅 施达仁 陆洪芬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探讨癌蛋白nm23H1,p185,p21,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卵巢癌腹膜后淋巴转移(LN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石腊包埋标本中nm23H1,p185,p21和p5... 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探讨癌蛋白nm23H1,p185,p21,p5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卵巢癌腹膜后淋巴转移(LN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石腊包埋标本中nm23H1,p185,p21和p53的表达,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结果在31例(31.6%)患者中nm23H1蛋白表达阳性;p2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残留癌相关。病理证实49例(55.1%)有淋巴结转移;nm23H1蛋白表达阳性的LNM率低(35.7%vs63.9%,P=0.012);p21表达与LNM正相关(P<0.001);p185(~)病例LNM率(64.4%)高于p185(+)或p185(-)的转移率(4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3表达与LNM无关。与LNM相关的临床因素是伴有腹水、组织分化不良、残留灶和分期晚。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是nm23H1蛋白阴性表达,p21的阳性表达、有残留灶和分化差。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中,nm23H1蛋白和p21的表达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独立的联合作用,而p185和p53的表达则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淋巴结转移 基因产物 p53 p21
下载PDF
MDM2、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11
作者 曹卫东 章翔 +3 位作者 刘卫平 刘飞 王占祥 陈义军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 MDM2、p5 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并有随访的 36例星形细胞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 SABC法进行 MDM2、p5 3蛋白定位观察。结果 发现 MDM2及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4... 目的 探讨 MDM2、p5 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并有随访的 36例星形细胞瘤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 SABC法进行 MDM2、p5 3蛋白定位观察。结果 发现 MDM2及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4 .4% (16 / 36例 )和 38.9% (14/ 36例 ) ,其阳性率与年龄、性别无关 ,但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分别为 P<0 .0 5 ,P<0 .0 1)。在 36例星形细胞瘤中MDM2和 p5 3共同阳性表达 9例 (2 5 % ) ,这 9例与单独MDM2蛋白或 p5 3蛋白阳性表达病例及 MDM2和 p5 3蛋白表达均阴性病例的一年和三年存活率有显著差别 (分别为P<0 .0 5 ,P<0 .0 1)。结论  MDM2、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MDM2 p5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PCNA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于秀淳 刘晓平 +2 位作者 曲在屏 周银 丁吉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与 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33例骨肉瘤中p5 3基因、PCNA的表达 ,均行手术治疗 ,19例获得平均 1年7个月的随访 ,11例发生肺转移 (6例死亡 ) ,3例术后复发。结果  p5 3阳性表达率...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 p5 3蛋白表达与 PCN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 33例骨肉瘤中p5 3基因、PCNA的表达 ,均行手术治疗 ,19例获得平均 1年7个月的随访 ,11例发生肺转移 (6例死亡 ) ,3例术后复发。结果  p5 3阳性表达率为 5 7.6 % ,预后良好组 p5 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 ;PCNA阳性表达率为 6 6 .7%。结论  p5 3蛋白阳性表达的骨肉瘤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53蛋白 增殖细胞核抗原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PCNA、p53基因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研究
13
作者 杨国奋 梅卓贤 +2 位作者 赖英荣 何勉 骆福添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1-204,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有关的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 89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并用p5 3和PCNA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p5 3和PCNA的表达水平 ,用Cox模型对上述因子作生存分析。结果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 2 9% ,PCNA... 目的 探讨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有关的因子。方法 回顾性分析 89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并用p5 3和PCNA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p5 3和PCNA的表达水平 ,用Cox模型对上述因子作生存分析。结果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6 2 9% ,PCNA表达阳性率为 82 0 %。经单因素Cox模型分析 ,与预后有关的因子有 :淋巴转移、血道转移、直接蔓延、残存病灶、临床分期、血红蛋白值 (P <0 0 5 ) ;多因素分析 ,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有 :血道转移、临床分期、化疗疗程、PCNA定量 (P <0 0 5 )。结论 临床分期、血道转移、PCNA定量和化疗疗程均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生存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上皮性卵巢癌 基因产物 p53 pCNA 多元分析
下载PDF
MDM2 P16 P53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4
作者 崔文 曹慧玲 +5 位作者 高继发 王旭 梁桂华 田德明 范连杰 郑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MDM 2、P16、P5 3蛋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 4 8例脑胶质瘤利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MDM 2、P16、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4 8例脑胶质瘤MDM 2、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目的 探讨MDM 2、P16、P5 3蛋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 4 8例脑胶质瘤利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MDM 2、P16、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4 8例脑胶质瘤MDM 2、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2 9%、4 1 7% ,p16缺失表达率为 6 0 4 %。在Ⅲ、Ⅳ级肿瘤中MDM 2、P5 3表达率 (分别为 4 2 1%、6 3 2 % )、P16缺失率 (84 2 % )均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 (分别是10 34%、2 7 6 %、4 4 8% ) (P <0 0 5 )。在P5 3突变蛋白阳性表达的病例中常伴有P16的缺失表达(5 7 6 % ) ,而且大多出现在Ⅲ、Ⅳ级肿瘤中 (9/ 12 )。MDM 2蛋白与P5 3蛋白在 2 9例Ⅰ、Ⅱ级病例中没有共同表达 ,而在 19例Ⅲ、Ⅳ级肿瘤中有 6例共同表达 ,有显著性差异 (χ2 值为 7 78,P <0 0 1) ,三种分子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发病部位无相关性。结论 MDM 2、P16、P5 3蛋白在胶质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三者对胶质瘤的发生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M2 p16 p53 脑胶质瘤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检测 基因表达 抑癌基因
下载PDF
P53基因产物的形态定量分析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玲 吕申 +1 位作者 王焕华 夏养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4-15,共2页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5例正常肠粘膜、45例癌旁粘膜、39例大肠腺瘤及66例大肠癌进行了P53基因产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七项核参数的测定,并对二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P53...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15例正常肠粘膜、45例癌旁粘膜、39例大肠腺瘤及66例大肠癌进行了P53基因产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七项核参数的测定,并对二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正常粘膜、癌旁粘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P53基因产物表达阳性率及免疫反应分值(immunoreactivescoreIRS)分别为:0、444%、1026%、5758%;0、035、076、1026。相关分析表明:P53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及阳性物含量与其相应的细胞核大小及DNA含量呈正相关。该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P53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进行DNA含量测定,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前病变 大肠癌 p53基因产物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肾脏肿瘤中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的表达分析
16
作者 耿娟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临床特征与突变型p53以及CD44v6基因表达产物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测定肿瘤组织突变型p53及CD44v6基因表达产物,并随访患者5年的生存率,分析突变型p53及CD44v...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临床特征与突变型p53以及CD44v6基因表达产物的关系。方法选择79例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测定肿瘤组织突变型p53及CD44v6基因表达产物,并随访患者5年的生存率,分析突变型p53及CD44v6基因表达产物与患者临床特征、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P53蛋白、CD44v6蛋白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及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CD44v6蛋白在Ⅲ~Ⅳ期以及G3级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肾脏肿瘤中突变型p53和CD44v6基因产物的表达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而CD44v6蛋白与病理分期以及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突变型 p53 CD44V6 基因产物
下载PDF
叶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淑兰 王艳萍 +3 位作者 李良平 陈晓禾 宋毅 杨燕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 研究叶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叶酸连续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 ,4天后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细胞计数测定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 ,DNA凝胶电泳分析DNA改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 研究叶酸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叶酸连续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 ,4天后光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细胞计数测定细胞生长及增殖情况 ,DNA凝胶电泳分析DNA改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指数及凋亡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改变。结果  10 μg/ml叶酸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出现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 ,其细胞DNA电泳呈现“梯状”断裂现象 ,细胞凋亡指数为 16 8% (空白对照组为6 9% ) ,S期细胞减少 ,细胞生长和增殖被明显抑制 ,且凋亡相关基因fas和p5 3表达增加 ,而bcl 2和TGF β1表达降低。结论 叶酸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肿瘤细胞 p53 BCL-2 FAS TGF-Β1 基因产物 凋亡 肝癌
下载PDF
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p27、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玲 景钊 +1 位作者 邹长林 赵英仁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27、p53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27、p53与PCNA的表达...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27、p53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27、p53与PCNA的表达。结果(1)p5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47),低分化肝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者(P=0.017)。(2)肝癌组织中p27蛋白染色指数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45),在肿瘤直径〉5cm(P=0.031)与存在肝外转移的肝癌组织中进一步降低(P=0.028)。(3)肝癌组织中PCNA染色指数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0.029)。在肿瘤直径〉5cm(P=0.037)与包膜侵犯的肝癌组织中进一步增高(P=0.035)。(4)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P=0.028)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53、p27与PCNA的异常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分化、浸润及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产物 REX 蛋白质p53 增殖细胞核抗原 肝炎病毒 乙型
原文传递
基于H~距离对P53肿瘤抑癌基因的研究与应用(英文)
19
作者 谈承杰 闫艳艳 朱平 《生物数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P53肿瘤抑癌基因,首先我们基于扩展的碱基表C={D,A,C,O,G,T,P}分别获得了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然后根据密码子集C^3={XYZ},定义了汉明距离d_H,继而通过加权和改进的汉明距离提出了H~*距离.进一步地,我们定义了密码子的... 为了更深入的研究P53肿瘤抑癌基因,首先我们基于扩展的碱基表C={D,A,C,O,G,T,P}分别获得了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然后根据密码子集C^3={XYZ},定义了汉明距离d_H,继而通过加权和改进的汉明距离提出了H~*距离.进一步地,我们定义了密码子的外积和H~*内积.此外,也获得了DNA序列间的H~*距离d_(H~*)和H~*内积<X_1Y_1Z_1,X_2Y_2Z_2).我们选取了9种与P53肿瘤抑癌基因相关的人类癌症基因序列,并分析了他们的代数结构,获取了如下结果:当0≤d_H≤1,我们发现它对任意的氨基酸突变位置没有任何影响,而d_(H~*)和(X_1Y_1Z_1,X_2Y_2Z_2)对氮基酸突变位置是敏感的,如d_(H~*),当氨基酸第一位碱基突变时,0.75≥d_(H~*)≥0.25;当氨基酸第二位碱基突变时,3≥d_(H~*)≥1;当氮基酸第三位碱基突变时,0.08≤dH_(H~*)≤0.25;如<X_1Y_1Z_1,X_2Y_2Z_2>,当氮基酸的第一位或第三位碱基突变时,<X_1Y_1Z_1,X_2Y_2Z_2>值都大于0;而当氮基酸第二位碱基突变时,-2≤<X_1Y_1Z_1,X_2Y_2Z_2>≤4,但其中65.22%都小于或等于0,且氨基酸的理化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同时,我们也可认为当<X_1Y_1Z_1,X_2Y_2Z_2)小于或等于0时,第二位碱基将发生变化.通过以上的分析结果可知,较之于汉明距离,H~*距离及其内积更有利于研究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更深入的研究基因突变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性质,也为人类癌症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肿瘤抑癌基因 汉明距离 H*距离 H*内积
原文传递
卵巢癌p53基因第7、8外显子突变的研究
20
作者 姚桂梅 康志海 +3 位作者 孟祥文 张贵寅 李璞 王晶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9-331,共3页
为了解p53基因与卵巢癌的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初步分析了15例卵巢恶性肿瘤p53基因第7、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有2例第7外显子的252位密码子发生改变。1例为缺失第3位碱基C导致移码突变,另一例为第2... 为了解p53基因与卵巢癌的关系,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初步分析了15例卵巢恶性肿瘤p53基因第7、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有2例第7外显子的252位密码子发生改变。1例为缺失第3位碱基C导致移码突变,另一例为第2位碱基T→A颠换,导致错义突变。提示252位密码子可能在中国人卵巢癌中突变率较高,且易发于浆液性囊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53基因 基因突变 p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