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Dixon术后直肠下端切缘p53突变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国强 王怡 +2 位作者 陈香玲 张桂国 徐光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Dixon手术直肠下端切缘p53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90年以来Dixon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三年以内死亡和生存五年以上两组病例的临床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不同生存期病人的直肠癌下段切缘p5... 目的:探讨Dixon手术直肠下端切缘p53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90年以来Dixon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三年以内死亡和生存五年以上两组病例的临床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不同生存期病人的直肠癌下段切缘p53基因突变率.结果:两组病例在肿瘤位于直肠的位置和病理的淋巴转移率有显著差异.在两组直肠下端病理均未见癌细胞的情况下,三年组p53突变检测分析3/19阳性,而五年组为2/24阳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病理检查肿瘤切缘为正常细胞的部位,确实存在分子水平的、肿瘤相关异常基因细胞,表现为散在性点状、巢状分布.这应非一种孤立的、偶然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DIXON手术 p53突变基因 切缘 预后
下载PDF
IVIM-DWI和IDEAL-IQ技术预测子宫内膜癌p53基因突变
2
作者 周凤梅 任继鹏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段金辉 刘旺毅 李学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p53野生型EC患者的IVIM-DWI和IDEAL-IQ成像资料。比较两组间ADC_(slow)、ADC_(fast)、f、FF和R_(2)^(*)值的差异。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参数联合模型和比较AUC的差异。结果:p53基因突变组的ADC_(slow)和f值均显著小于野生组[(0.66±0.26) vs.(1.11±0.45),P<0.001;1.78 (1.49,2.15) vs. 2.29 (1.51,3.35),P=0.048],R_(2)^(*)值显著大于野生组[(23.98±12.46) vs.(15.10±3.69),P=0.001];两组间ADC_(fast)和F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0.184)。ADC_(slow)、f和R_(2)^(*)值预测突变型EC的AUC分别为0.817、0.675和0.718;三者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84,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94.44%。DeLong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与单项参数(ADC_(slow)、f、R_(2)^(*))比较,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9,P=0.008;Z=3.876,P<0.001;Z=3.318,P=0.001)。结论:IVIM-DWI和IDEAL-IQ成像的定量参数可用于评估EC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情况,且两种技术多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技术 p53基因突变 预测效能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与食管贲门多源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虹 王立东 +7 位作者 高社干 李吉林 秦艳茹 范宗民 刘颖 郭梅 杨国翠 郭花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 p5 3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显微切割、PCR、DNA测序和免疫组化ABC法 ,分析 4例食管贲门多源癌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4例食管贲门双源癌中 ,1例食管鳞癌和...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 p5 3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显微切割、PCR、DNA测序和免疫组化ABC法 ,分析 4例食管贲门多源癌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4例食管贲门双源癌中 ,1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同时发生 p5 3基因突变 ,并均发生第 7外显子 2 31、2 32密码子的点突变和 2 2 5、2 32~ 2 33、2 34密码子的缺失 /插入改变。食管鳞癌p5 3基因突变率为 5 0 %(2 /4 ) ,贲门腺癌为 75 %(3/4 )。所有检测到的突变均发生在第 7和 8外显子。食管癌和贲门癌分别有 1例 p5 3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检测到p5 3基因突变 ,食管癌中 1例 p5 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 同一个体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同时发生相似位点的 p5 3基因突变 ,提示二者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为进一步揭示林州地区相似的食管 /贲门癌区域分布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食管贲门多源癌 相关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PCR-SSCP及克隆测序法研究燃煤型砷中毒患者p53基因突变与皮肤癌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潘雪莉 张爱华 +1 位作者 黄晓欣 蒋宪瑶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 ]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技术对 6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 ,并进一步克隆测序 ,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 [目的 ]分析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技术对 60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 ,并进一步克隆测序 ,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 [结果 ]癌变组p5 3基因突变率为 3 0 % ( 3 /10 ) ;癌前组为 16.67% ( 2 /12 ) ;一般病变组未发现突变 ( 0 /3 8)。对筛查出来的 5例突变阳性者进行克隆测序 ,突变均为G :C→A :T的转换 ,分别位于密码子 14 3、14 6及 15 1。[结论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外周血中p5 3基因突变的检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燃煤型砷中毒 患者 外周血 皮肤癌 pCR-SSCp 克隆测序 密码子 外显子 发现
下载PDF
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印 车国卫 +1 位作者 周清华 许金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突变型p5 3(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LSAB法 ) ,检测 12 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 3表达水平。结果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突变型p5 3(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LSAB法 ) ,检测 12 0例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4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VEGF、mtp5 3表达水平。结果 肺癌组织中VEGF、mtp5 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VEGF、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 ) ,与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态、P_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 (P <0 .0 1)。mtp5 3基因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VEGF、mtp5 3基因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突变p53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肺癌患者吸烟与p53基因突变关联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雪君 颜康康 +4 位作者 赵龙宇 鲍红红 李双 刘晓冬 刘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肺癌患者吸烟与 p53基因突变的关联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和 Medline数据库,收集有关肺癌患者吸烟与 p53基因突变关系研究的文献。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肺癌患者吸烟与 p53基因突变的关联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和 Medline数据库,收集有关肺癌患者吸烟与 p53基因突变关系研究的文献。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 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评估文献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合并效应量及累积 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包含1770名肺癌患者,其中69.6%为吸烟者,30.4%为非吸烟者。异质性检验未发现各研究间存在明显异质性。肺癌患者吸烟与 p53基因突变关系的合并 OR=2.70,95%CI=2.04~3.59。结论:肺癌患者吸烟与 p53基因突变有关联性;与非吸烟者比较,吸烟者的 p53基因突变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吸烟 p53基因突变 META分析
下载PDF
口腔白斑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免疫组化及PCRSSCP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文建 范崇德 李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8-169,共2页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轻、中、重度异常增生各为8、8、6例)和30例鳞癌(有和无淋巴结转移各为1...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轻、中、重度异常增生各为8、8、6例)和30例鳞癌(有和无淋巴结转移各为16、14例)组织中p53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和鳞癌p53蛋白表达率为12.5%,25.0%,33.3%和50.0%;p53基因突变率为12.5%,37.5%,50.0%和70.0%。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白斑和鳞癌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53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间存在不一致性,且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口腔肿瘤 鳞癌 p53基因突变 pCR-SSCp
下载PDF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53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东升 卞翠荣 +2 位作者 王佩玉 袁锡兰 王家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研究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p53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唾液腺ACC病理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p53基因突变(5-8外显子)的检测;应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Kaplan-Me... 目的:研究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p53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唾液腺ACC病理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进行p53基因突变(5-8外显子)的检测;应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p53基因突变与ACC各病理类型、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临床分期的关系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检出率为65.8%,p53基因突变与唾液腺ACC的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术后生存有关(P<0.05),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在唾液腺ACC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唾液腺 ACC 腺样囊性癌 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检出率 结论 类型 目的
下载PDF
人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卢芳国 毛积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建立含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中的交互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显... 目的:建立含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突变型p53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前病变中的交互作用提供有力的工具.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显微注射法将线性化的表达载体注射至小鼠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中,然后将注射存活的受精卵植入假孕母鼠的输卵管;取其产3wk龄子代鼠进行PCR初选,再通过Southern杂交进一步确证;利用HE染色法观察4mo龄转基因小鼠不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将转基因载体进行了707枚小鼠受精卵的显微注射,然后植入30只假孕母鼠的输卵管中,其中26只母鼠怀孕,移植成功率为86.67%;共出生子代鼠179只;PCR检测显示179只子代小鼠中有9只整合了p53mt和LMP1基因,转基因阳性小鼠比例为5.03%(9/179),Southern杂交结果进一步证实了9只基因组整合了外源基因的首建者小鼠;随机抽取其中的1只转基因阳性小鼠鼻腔黏膜、鼻咽、食管表现炎症,鼻咽黏膜上皮灶性增生.结论:成功建立整合人突变型p53和LMP1的转基因小鼠,且表现鼻咽黏膜上皮灶性增生,可为鼻咽癌前病变机制的研究提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p53基因 LMp1基因 鼻咽癌前病变 基因小鼠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明烈 沈兆忠 +2 位作者 章月星 钱鸣 程俊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41-344,共4页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20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大肠癌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有6例大肠癌患者和5例家族成员存在基因突变;突变...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20例大肠癌患者和20例大肠癌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有6例大肠癌患者和5例家族成员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分别为30%和25%。这一结果表明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普遍存在,并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家族成员中发现p53基因突变将可为癌症的癌前监控和预防提供重要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家族成员 淋巴细胞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EBV相关性胃癌罕见p53基因突变的可能机制与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北芳 高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22-526,共5页
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首次将胃癌从分子水平分为四型,其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型即EBV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EBVa GC)患者,可能是免疫治疗的适宜群体。在包括胃癌在... 2014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首次将胃癌从分子水平分为四型,其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型即EBV相关性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EBVa GC)患者,可能是免疫治疗的适宜群体。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大部分肿瘤中p53基因突变率最高,但在EBVa GC中p53基因突变率却远低于EBV阴性胃癌(EBV-negative gastric cancer,EBVn GC)。可能机制为:EBV感染是EBVa GC形成的早期事件;野生型p53蛋白与病毒即刻早期蛋白BZLF1(Z)相互作用,维持EBV潜伏感染状态和早期复制;病毒复制后期,野生型p53蛋白可在病毒产物的作用下通过泛素化等途径被降解,以上或可表明p53基因野生型对EBVa GC形成的重要性。而EBV感染诱导炎症反应,肿瘤组织中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基因组高突变率及PD-L1扩增的特征使其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适宜群体,也说明免疫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在EBVn GC中,多种因素导致p53基因突变率较高,使其失去正常的抑癌功能而导致肿瘤发生。本文就EBVa GC中罕见p53基因突变这一现象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相关性胃癌 p53基因突变 野生型p53蛋白 泛素化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p53基因突变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洁 董福生 +2 位作者 雍平 李荷香 任贵云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5 3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非同位素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 (PCR -SSCP)技术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研究。结果  14例多形性腺瘤中有 11例出现PCR -SSCP异常电泳带 (阳性率 78.6 % )。突变部... 目的 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 p5 3基因突变。 方法 采用非同位素聚合酶链式反应———单股构型多态分析 (PCR -SSCP)技术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研究。结果  14例多形性腺瘤中有 11例出现PCR -SSCP异常电泳带 (阳性率 78.6 % )。突变部位分布在第 5~ 8外显子 ,其中第 5、6、7、8外显子的阳性例数分别为 2、6、7、3例。在 11例阳性肿瘤中有 2例肿瘤同时出现 3对外显子 (第 6、7、8外显子 )异常 ;3例肿瘤同时出现 2对外显子(第 6、7和 7、8外显子 )异常。结论 ①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中 p5 3基因的第 5~ 8外显子均有突变 ,其中突变频率最高的是外显子 6和 7;②在阳性的肿瘤中约有半数出现多位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涎腺肿瘤 p53基因突变 pCR
下载PDF
肿瘤细胞p53突变状况对p53基因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刚 苏伟 +3 位作者 肖刚 周新平 孙建华 黄美雄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p53突变状况对p53基因治疗的影响。方法PCR-SSCP及DNA测序分析MCA-205和Panc-02细胞的p53基因突变状况;流式细胞计数了解腺病毒载体对这两种细胞的转导情况;TUNEL方法分析转导p53基因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培养细胞计数分...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p53突变状况对p53基因治疗的影响。方法PCR-SSCP及DNA测序分析MCA-205和Panc-02细胞的p53基因突变状况;流式细胞计数了解腺病毒载体对这两种细胞的转导情况;TUNEL方法分析转导p53基因后的细胞凋亡情况,培养细胞计数分析对离体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利用小鼠肝转移肿瘤模型,分析Adv-p53对于在体肿瘤的抗肿瘤作用。结果MCA-205细胞p53基因的第769个碱基由G突变为T,Panc-02细胞未发现p53基因突变。腺病毒载体在Panc-02细胞有较高的转导率,而Adv-p53在MCA-205细胞诱导更明显的细胞凋亡。Adv-p53在离体细胞培养试验中抑制MCA-205细胞的生长,而没有明显抑制Panc-02细胞的生长。在小鼠肝转移肿瘤模型中,门静脉注射Adv-p53明显抑制MCA205肝转移肿瘤的生长,而在Panc-02肝转移肿瘤中抗肿瘤作用不明显。结论Adv-p53的抗肿瘤作用在有p53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效果明显,肿瘤细胞p53突变状况对p53基因治疗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p53 p53基因突变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大肠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治富 王维忠 +3 位作者 杨绍娟 张文岚 吴晓冬 徐殿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尽管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人类肿瘤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HCMV感染可导致原癌基因(如myc基因)的表达、生长因子转录、白细胞介素合成增加,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减少等。还有实验证实,神经胚细胞... 尽管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人类肿瘤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但HCMV感染可导致原癌基因(如myc基因)的表达、生长因子转录、白细胞介素合成增加,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减少等。还有实验证实,神经胚细胞瘤体外培养中感染HCMV后,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人巨细胞病毒 感染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吸烟与肺癌p53及K-ras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薄其付 李若葆 +1 位作者 李洪先 王金平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p53和K ras基因突变常见于肺癌,吸烟是引起p53和K ras基因突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 相关性肺癌基因突变以G→T为主,这在其它肿瘤及不吸烟者肺癌很少见。p53基因突变常发生于第157、 156、245、248、273密码子,K ras基因突变常发... p53和K ras基因突变常见于肺癌,吸烟是引起p53和K ras基因突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 相关性肺癌基因突变以G→T为主,这在其它肿瘤及不吸烟者肺癌很少见。p53基因突变常发生于第157、 156、245、248、273密码子,K ras基因突变常发生于第12密码子,他们都是烟草致癌物的强结合位点。对吸烟 与p53、K ras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在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均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肺癌 K-RAS基因突变 K—ras基因 肿瘤 常见 p53基因突变 密码子 结合位点
下载PDF
胰腺癌细胞Flt-1受体表达与p53、ras基因突变的关系
16
作者 方汝亮 秦仁义 +3 位作者 刘志梅 颜廷俊 盖学银 王欣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Flt- 1受体表达与p5 3、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了解Flt- 1受体表达与p5 3、ras基因突变在胰腺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Flt- 1受体和p5 3、ras基因的...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Flt- 1受体表达与p5 3、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了解Flt- 1受体表达与p5 3、ras基因突变在胰腺肿瘤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方法检测40例原发性胰腺癌组织Flt- 1受体和p5 3、ras基因的表达;采用χ2 检验分析Flt- 1受体表达与p5 3、ras突变基因的相关性。结果 Flt- 1受体和p5 3、ras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 %(3 1/4 0 )和5 0 % (2 0 /4 0 )、60 % (2 4/4 0 )。经连续切片对比分析表明,在Flt 1受体表达较高的区域,p5 3、ras基因的表达亦较强,Flt 1受体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呈显著相关性(χ2 =4.3 5 ,P <0 .0 5 ) ,但与ras基因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χ2 =2 .12 ,P >0 .0 5 )。结论 胰腺癌细胞Flt 1受体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ras基因突变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提示野生型p5 3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失去抑制Flt 1受体表达的功能,从而导致胰腺肿瘤血管的新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ras突变基因可能通过其他的途径参与胰腺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1受体 p53突变基因 RAS基因 胰腺癌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及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美林 田铁栓 +5 位作者 杨霞 张逊 王学勤 李作明 赵福元 王嵩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94-695,i002,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p53基因突变 病理类型 TNM分期 肿瘤类型 人类肿瘤 支气管肺癌 研究 突变
下载PDF
DHPLC和DDF检测散发性卵巢癌p53基因突变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明 丰有吉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借助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DHPLC)和荧光双脱氧指纹印迹法(F-DDF)检测散发性卵巢癌p53基因突变。方法:提取50例散发性卵巢癌标本DNA,使用DHPLC和F-DDF检测p53基因外显子5-8突变,其中测序证实18例p53 基因外显子5-8有突变,F-DDF使用dd... 目的:借助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DHPLC)和荧光双脱氧指纹印迹法(F-DDF)检测散发性卵巢癌p53基因突变。方法:提取50例散发性卵巢癌标本DNA,使用DHPLC和F-DDF检测p53基因外显子5-8突变,其中测序证实18例p53 基因外显子5-8有突变,F-DDF使用ddGTP和ddTTP扩增,Cy5标记其引物,DHPLC使用美国Transgenomic公司的 WAVE系统。结果:18例突变都可以使用DHPLC的方法发现(敏感性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F-DDF检测出16例突变标本(敏感性78%)。就肿瘤的异质性而言(未知的突变型/野生型DNA比率),即使突变性DNA被野生性DNA稀释,DHPLC仍然能发现突变,说明这一方法的高度敏感性,根据等位基因丢失(LOH)判断,即使只有5%的突变DNA, DHPLC仍能发现异常,但这一异常难以被测序证实。结论:对于异质性肿瘤而言,DHPLC检测突变是可靠的,F-DD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这两种方法都能检测基因突变,DHPLC的缺点是费用昂贵,操作较复杂,而F-DDF优势在于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及操作简便,可作为临床筛查基因突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异质性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仪 荧光双脱氧指纹印迹法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健 张阳德 +1 位作者 申宏 万小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20位大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癌细胞的p53基因突变。结果大肠癌细胞对5-Fu[IR=(54.7±14.1)%]比对MMC[IR=(4... 目的研究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20位大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癌细胞的p53基因突变。结果大肠癌细胞对5-Fu[IR=(54.7±14.1)%]比对MMC[IR=(43.9±10.8)%]及ADM[IR=(43.9±9.4)%]更敏感(P<0.05),但对DDP有耐药性[IR=(25.9±12.8)%,P<0.01]。p53基因的突变率为45%(9/20)。癌细胞对MMC和ADM的敏感性与p53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mmc=0.589,radm=0.624,P<0.005)。结论化疗药物MMC和ADM对大肠癌的作用依赖于p53基因的状态,而大肠癌对5-Fu和DDP的敏感性却与p53基因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细胞 化疗药物 药物敏感性 p53基因突变
下载PDF
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_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的p53基因249位点突变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钊宏 黎乐群 齐鲁楠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的p53基因249位点突变与p53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通过IHG特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AFB1-DNA加合物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是...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B1双暴露相关性肝细胞癌的p53基因249位点突变与p53蛋白表达关系。方法通过IHG特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的HCC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AFB1-DNA加合物的暴露情况,并根据是否同时存在HBV暴露加以分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各组间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PCR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其p53基因第7外显子249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结果 p53基因第7外显子249位点的突变在实验组A与对照组C中均具有较高阳性突变率,其突变率分别为68.75%(22/32)、63.64%(7/11),在对照组B中的突变率较低,为16.67%(2/12),在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出现有突变。其中实验组A与对照组B及正常对照组D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其基因249位点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86%(26/28)、60.87%(16/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发生过程中,AFB1暴露与p53第7外显子249位点的突变密切关系相关,当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暴露的协同作用的情况下突变率更高;p53基因的突变可能是造成HCC中p53蛋白高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 黄曲霉毒素B1 p53基因249突变 p53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