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葡聚糖对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景汉 王青梅 +9 位作者 宋伟 李晖 姚善谦 周绮 马恩普 江幼岷 郭树华 魏汉东 刘安 陈士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5-428,共4页
本文报告人体一次静脉输注硫酸葡聚糖分别为15、20和25mg/kg,对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FU-GM和单个核细胞(MNC)具有良好的动员作用,并有随给药剂量增大而外周血干细胞增加的趋势。静脉输注后3h,细胞数达高峰。输注后,除25mg/kg凝血系统在... 本文报告人体一次静脉输注硫酸葡聚糖分别为15、20和25mg/kg,对人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FU-GM和单个核细胞(MNC)具有良好的动员作用,并有随给药剂量增大而外周血干细胞增加的趋势。静脉输注后3h,细胞数达高峰。输注后,除25mg/kg凝血系统在24h未能恢复正常外,余肝、肾和免疫功能等未见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葡聚糖 pbhsct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丽 朱尊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84-78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auto-PBHSCT治疗的96例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应用Kapan-Meier曲线和Long rank检验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患... 目的:分析影响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后生存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本院行auto-PBHSCT治疗的96例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总生存率应用Kapan-Meier曲线和Long rank检验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96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67个月,其治疗后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25%和71.8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245 U/L)、国际预后指数(IPI)为3-5分、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Ki-67高表达(≥65%)及骨髓浸润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其生存率较低(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uto-PBHSCT前未达完全缓解状态和auto-PBHSCT后未行巩固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0.46、0.12,95%CI:0.22-0.95、0.02-0.82,P<0.05)。结论:auto-PBHSCT治疗可明显改善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但auto-PBHSCT治疗后应进行巩固治疗以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率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同胞HLA相合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其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的单中心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富鹏 刘会兰 +3 位作者 孙自敏 耿良权 王兴兵 丁凯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04-409,共6页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sibling matched,sm)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m-allo-PBHSCT)及sm-allo-PBHSCT联合骨髓移植(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本中心自2001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有1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移植,其中sm-allo-PBHSCT组38例,sm-allo-PBHSCT+BMT组62例,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清髓性及减低强度的预处理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霉酚酸酯(MMF)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表明,两组造血重建快,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中位时间均为12天,血小板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天(sm-allo-PBH-SCT)和16天(sm-allo-PBHSCT+BMT)。两组急性GVHD、Ⅲ-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7.1%和34.2%、7.89%和8.06%、36.11%和4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16%和12.90%,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7.1%和61.3%。高危患者2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41.4±12.8)%和(60.9±9.6)%(p=0.017)。结论:G-CSF动员的sm-allo-PBHSCT+BMT与sm-allo-PB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一样安全有效,对于高危患者可能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 恶性血液病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低剂量ATG用于父母HLA 10/10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崔思远 赵小利 +3 位作者 陈颖莹 谷振阳 李猛 高春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父母HLA 10/10相合不去除T细胞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植入情况、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预处理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用低剂量的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和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 目的:探讨父母HLA 10/10相合不去除T细胞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植入情况、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预处理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用低剂量的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和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回输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输注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7.830(7.320~10.004)×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59(3.68~5.32)×106/kg。结果:4例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粒系植入时间为16(11~16)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22(11~29)d。发生Ⅱ度急性GVHD1例,发生率25%。发生慢性GVHD 3例,广泛型1例。中位随访267(178~1903)d,死亡1例(非复发死亡),复发1例(为高危患者),无复发存活2例。结论:低剂量ATG用于父母HLA 10/10相合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HLA 10/10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恶性血液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