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A患者PBMNCs对正常CFU-GM的抑制与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
1
作者 朱宁希 虞荣喜 +4 位作者 罗秀素 周郁鸿 沈一平 金锦梅 高瑞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对正常造血的抑制及其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在正常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体系中加入SAA患者... 目的:探讨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对正常造血的抑制及其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在正常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体系中加入SAA患者的PBMNCs。结果:35例SAA中,62.9%患者的PHMNCs对正常人CFU-GM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该组患者的环孢霉素A(CsA)治疗有效率达77.3%,明显高于PBMNCs对正常CFU-GM不产生抑制作用患者的CsA治疗有效率(30.8%)。结论:PBMNCs对正常人CFU-GM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的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较好,SAA患者PBMNCs对正常CFU-GM的抑制试验可作为预测SAA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pbmncs CFV-GM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髓磷脂碱性蛋白促进单个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红岩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细胞粘附试验 ,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 ,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 1... 目的 :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细胞粘附试验 ,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 ,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 1和ICAM 1的表达。结果 :MBP活化的PBMNC与MBP刺激的PBMNC培养上清作用的HUVEC的粘附性较对照有显著提高。ICAM 1单抗和可溶性VCAM 1(sVCAM 1)可抑制二者间的粘附。进一步证明该上清可诱导HUVEC表达VCAM 1并可提高ICAM 1的表达量 ,MBP可刺激PBMNC产生TNF ,后者刺激HUVEC产生ICAM 1和VCAM 1,从而促进PBMNC与HUVEC的粘附。结论 :MBP可促进PBMNC与HUVEC的粘附 ,因此在CNS炎症时MBP对PBMNC进入CNS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 ICAM-1 髓磷脂碱性蛋白 PBMNC HUVEC
下载PDF
淋巴因子对人PBMNC的LAK细胞形成、增殖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寿芝 周悌 +6 位作者 杨志伟 阚捷 王慕娣 裴秀英 韩梅 高乐 胡忠义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对重组白介素2,粗制天然白介素2,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和天然免疫活性肽等淋巴因子诱导人PBMNC为LAK细胞以及LAK细胞对靶细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人食管癌109细胞株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_(562)... 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对重组白介素2,粗制天然白介素2,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和天然免疫活性肽等淋巴因子诱导人PBMNC为LAK细胞以及LAK细胞对靶细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人食管癌109细胞株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_(562)的细胞毒作用分别于培养的第4d和第7d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四个配伍组和一个重组白介素2组的多克隆LAK细胞攻击溶解109细胞株和K_(562)细胞株的水平波动子28%和66%之间,中位数为47%,而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均无细胞毒作用;②重组白介素2和粗制天然白介素2配伍培养LAK细胞的增殖协力约高于重组白介素2和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组,以及重组白介素2和免疫活性肽组增殖协力的3倍,③在诱导LAK细胞的过程中其增殖量和其细胞毒活性可以不同步。建议临床上治疗晚期肿瘤病人除用LAK细胞和重组白介素2外,首先选用天然白介素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人PBMNC LAK细胞 细胞形成 细胞增殖 细胞毒性 肿瘤 生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某些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及意义
4
作者 陈克奇 周宇 +5 位作者 张益枝 王彤 陈桂彬 储榆林 邵宗鸿 杨崇礼 《天津医药》 CAS 1999年第11期649-651,共3页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产生 IL-1α、IL-2的能力及外周血清sIL-2R水平,探讨这些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活性。结果〔显示再障患者PBMNC产生IL-1α的... 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产生 IL-1α、IL-2的能力及外周血清sIL-2R水平,探讨这些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活性。结果〔显示再障患者PBMNC产生IL-1α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产生 IL-2的能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 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这三项检测结果对于认识再障贫血的发病机制、辅助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PBMNC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及鉴定
5
作者 主鸿鹄 潘秀英 +2 位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徐开林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扩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CML -DC)并测定其表型。方法 取CML患者新鲜抗凝血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NC ,经细胞因子rhGM-CSF、rhIL - 4、rhTNF -α联合刺激培... 目的 体外定向诱导扩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CML -DC)并测定其表型。方法 取CML患者新鲜抗凝血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NC ,经细胞因子rhGM-CSF、rhIL - 4、rhTNF -α联合刺激培养 9~ 12d ,收集培养细胞 ,光镜形态学分析并细胞计数 ,结合PE -CD1a单抗、FITC -CD14单抗在流式细胞仪 (FCM)上进行CML -DC比例及表型分析。结果 CML患者PBMNC经以上细胞因子联合培养 ,CML -DC含量可达 3.5 %~ 2 3.5 % ,而新鲜分离的CML患者PBMNC中CML -DC含量仅为0 .1%~ 1%。结论 CML患者PBMNC经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培养可以生成较多的CML -DC ,从而为CML的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因子 树突状细胞 体外扩增 PBMNC
下载PDF
碘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王秀娟 王建春 +1 位作者 秦文浩 朱俊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56-357,共2页
目的 :探讨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具有遗传倾向疾病Graves病一级亲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 ,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印迹技术 ,检测 Na I对 PBMNC HL A - DR表达的影响。结果 :Graves病一级... 目的 :探讨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具有遗传倾向疾病Graves病一级亲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 ,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印迹技术 ,检测 Na I对 PBMNC HL A - DR表达的影响。结果 :Graves病一级亲属 :PBMNC HL A- DR表达量随培养液 Na I浓度增加而递增 ;而对正常无遗传倾向者 PBMNC HL A- DR表达量无影响。结论 :过多的碘可以上调有遗传倾向者 PBMNC HL A- D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HLA-DR PBMNC
下载PDF
抗CD3单抗对再障病人PBMNC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杰 赵川莉 +1 位作者 宋素芹 张明珙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5-296,285,共3页
抗CD3单抗体外培育再障患者治疗前后(n=20)和正常人(n=20)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设PHA组、抗CD3组、PHA+抗CD3组和空白组,发现:治疗前,6/24例再障存在TNFα自发分泌,PHA刺激后,再障组TNF... 抗CD3单抗体外培育再障患者治疗前后(n=20)和正常人(n=20)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设PHA组、抗CD3组、PHA+抗CD3组和空白组,发现:治疗前,6/24例再障存在TNFα自发分泌,PHA刺激后,再障组TNFα分泌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体外抗CD3抑制TNFα的自发分泌和PHA的诱导分泌;抗CD3治疗后,单个核细胞对PHA的促分泌作用处于无应答状态;抗CD3促进IL-6的分泌。结果表明,再障时TNFα分泌异常,抑制TNFα和促进IL-6分泌可能是抗CD3重要的治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CD3 单克隆抗体 PBMNC TNF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