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D方案治疗伴或不伴有骨病的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和预后比较及其与血清相关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许京淑 向航 +1 位作者 邹禄平 向金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3231-3235,共5页
目的:分析P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预后,并探讨其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RhoA及维生素D3(Vitamin D3)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收治... 目的:分析P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预后,并探讨其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RhoA及维生素D3(Vitamin D3)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64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骨性病变将其分为骨髓瘤骨病(MBD)组和无骨髓瘤骨病(N-MBD)组,分别有40例和2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PCD方案治疗(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清TRACP-5b、RhoA和Vitamin D3水平。对比两组疗效和预后差异,并分析其与血清TRACP-5b、RhoA和Vitamin D3的关系。结果:与MBD组比较,N-MBD组临床疗效改善明显,其总有效率相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MM患者中,40例治疗有效,24例治疗无效;治疗前后,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血清TRACP-5b、Rho A和Vitamin D3水平均相对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效组治疗前-治疗后下降程度大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D组和N-MBD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发现:与MBD组比较,NMBD组PFS生存率和OS生存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13);64例MM患者中,27例生存,37例死亡;生存组治疗前血清TRACP-5b、Rho A和Vitamin D3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髓瘤骨病患者比较,PCD方案治疗无骨髓瘤骨病患者疗效和预后更好,与血清TRACP-5b、Rho A和Vitamin D3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pcd方案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RHOA蛋白 维生素D3
下载PDF
PCD方案联合磷酸氟达拉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MG LDH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岭 曹波 +2 位作者 安博文 武玉慧 徐征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探讨PCD方案联合磷酸氟达拉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PCD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探讨PCD方案联合磷酸氟达拉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PCD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磷酸氟达拉滨治疗,观察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 .8%,对照组为68 .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治疗前两组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1) ,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 .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12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治疗后18个月及24个月研究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PCD方案联合磷酸氟达拉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磷酸氟达拉滨pcd方案 Β2微球蛋白 乳酸脱氢酶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VAD方案和PC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临床效果刍议
3
作者 李进花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将VAD方案和PCD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在该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入的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该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30例患者开展研究,并将... 目的探究将VAD方案和PCD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在该院数据库中调取时间段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入的所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该次实验要求,抽取出其中30例患者开展研究,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患者采用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应用PCD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评价患者的骨髓瘤客观缓解率以及治疗期间所发生的毒副反应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客观缓解率可达66.67%(10/15),其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20.00%(3/1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9 8,P<0.05);并且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毒性、血细胞减少以及腹胀等毒副反应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CD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除此之外这种治疗方案用药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毒副反应,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方案 VAD方案 pc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PCD方案与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β2-MG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晓坤 曾庆曙 +2 位作者 李婉 马圣宇 杨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目的:研究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VAD方案)和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C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表阿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VAD方案)和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PC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VAD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PC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血清VEGF和β2-MG水平、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VEGF和β2-MG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胀、血细胞缺乏或减少、周围神经毒性的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血细胞缺乏或减少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D方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VAD方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VEGF和β2-MG水平,但是必须注意控制剂量,以防止发生周围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D方案 pc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β2-微球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