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ited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Plasmodium falciparium isolates using nested PCR in Jazan Area, Saudi Arabia
1
作者 Omima M.Eida Amany M.Eid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5期407-411,共5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field isolates in Jazan Area of Saudi Arabia measured with highly polymorphic genetic marker, i.e. the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 2(MSP 2).Me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field isolates in Jazan Area of Saudi Arabia measured with highly polymorphic genetic marker, i.e. the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 2(MSP 2).Method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8 clinically suspected patients attending both Jazan and Sabia hospitals,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Both hospitals reflected urban and rural settings respectively. Analysis of central polymorphic region of MSP 2(3D7 and FC27 allelic families) was performed using nested PCR for malaria patients.Results: For MSP 2 allelic famili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16 cases(53.3%) carried FC27 type and 14 cases(46.7%) carried 3D7 type, whereas no malaria cases harbored both allelic types.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in urban area, 80% of FC27 fragments were 500 bp while in rural area it was 45.5%(P = 0.08). The FC27 400 bp allele was more prevalent in patients from rural than those from the urban area(P = 0.08). The most prevalent infecting 3D7 allele was the 3D7 300 bp in both area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re were no multiple infections.Conclusions: The limited genetic diversity which was observed in Jazan(considered as an endemic area)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small sample size or sustained malaria control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dium falciparum pcr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 2
下载PDF
套式/多重PCR方法应用于疟疾诊断与监测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传坤 黎学铭 +5 位作者 林珍 王光泽 杨亚明 李锦辉 蒋智华 黄天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与镜检法比较评价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UT-PCR)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海南、云南省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区和广西疟疾控制区的疟疾监测中,采集初诊为疟疾或疑似疟疾的发热患者的血片与滤纸血样400份,在双盲条件下比较... 目的与镜检法比较评价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UT-PCR)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海南、云南省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区和广西疟疾控制区的疟疾监测中,采集初诊为疟疾或疑似疟疾的发热患者的血片与滤纸血样400份,在双盲条件下比较镜检法与UT-PCR的初检结果,对结果不一致的血片再次镜检复查,同时对其滤纸血样重复PCR2~3次;评估UT-PCR与镜检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400例发热患者血样中,镜检法初检检出疟原虫阳性234例,其中恶性疟125例,间日疟109例;UT-PCR检出疟原虫阳性235例,其中恶性疟124例,间日疟109例;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2例。两法初检结果一致的血样占92.5%(370/400),其中阴性154例,阳性216例(间日疟117例,恶性疟99例)。复查25份初检结果不一致的血样,包括镜检阴性PCR阳性11例,镜检阳性PCR阴性10例,镜检为恶性疟PCR为间日疟3例,镜检为间日疟而PCR为混合感染1例,其中15份与UT-PCR的初检结果一致,7份"假阳性"原因不明,仅3份为PCR的假阴性。根据复查结果评估PCR的敏感性为99.6%,特异性为98.8%。结论采用更敏感的UT-PCR疟疾诊断方法有助于解决疟疾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疑难问题,提高疟疾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诊断 间日疟 恶性疟 套式 多重pcr
下载PDF
单管单轮多重PCR检测4种疟原虫混合血样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雨婷 佘丹娅 +2 位作者 卢丽丹 张念恒 黄天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4种疟原虫单一及混合感染的单管单轮多重PCR技术。方法在快速巢式PCR的基础上,设计折叠引物,优化PCR反应试剂的主要组分浓度及各条引物的退火温度,建立折叠引物多重PCR法(FP-PCR)。利用优化后的FP-PCR法,对间...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检测4种疟原虫单一及混合感染的单管单轮多重PCR技术。方法在快速巢式PCR的基础上,设计折叠引物,优化PCR反应试剂的主要组分浓度及各条引物的退火温度,建立折叠引物多重PCR法(FP-PCR)。利用优化后的FP-PCR法,对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卵形疟原虫(P.ovale,包括wallikeri亚种)和三日疟原虫(P.malariae)的单一及混合疟原虫DNA模板进行检测,分析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7次重复实验中,4种疟原虫单一感染检出的最低浓度均接近1个/μl血。此外,在检测2~4种原虫以高、低密度相差100倍的模拟混合感染的滤纸血样中,FP-PCR法正确检出每个组合的所有虫种的成功率为68%(57/84)。在10份健康人滤纸血样中,FP-PCR法除产生少量二聚体外无任何扩增条带。结论 FP-PCR法仅需单管单轮扩增即可同时检测4种人疟原虫单一或混合感染,为疟疾的监测和筛查提供了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引物 多重pcr 恶性疟原虫 疟疾诊断
下载PDF
疟疾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蔡贤铮 区采莹 +2 位作者 王香凤 华德 陈历昌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于我国恶性疟、间日疟和两者混合感染地区,一次性检测人体内或蚊体内的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方法根据疟原虫红内期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设计合成3条寡核苷酸特异引物,在一个...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于我国恶性疟、间日疟和两者混合感染地区,一次性检测人体内或蚊体内的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方法根据疟原虫红内期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设计合成3条寡核苷酸特异引物,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P.f.与P.v.的双重PCR技术,操作方法按PCR常规.结果从P.f.和P.v.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274bp和412bp的特异片段,检出水平达1~5个虫/μl血,而人基因组DNA、约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均未见扩增条带;但食蟹猴疟原虫(P.c.)与P.v.相似,在412bp可见扩增条带.经对采自不同疟区发热待查病人的滤纸干血滴和确诊疟疾病人的静脉血检测,344例血样中,检出阴性112例、P.f.109例、P.v.114例、P.f.+P.v.9例,阳性率67.4%;比常规镜检的阳性率66.3%稍高,尤以检出P.f.+P.v.感染病例高.分别检测人工感染P.f.与P.v.各10只大劣按蚊的阳性唾腺,均被检出同种的阳性结果.结论一次性检测P.f.DNA与P.v.DNA的双重PCR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具有简化操作、提高工效、降低耗费的优点.对发热待查病人诊断和蚊媒感染疟原虫调查,以及疟疾病原学的检测质控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双重pcr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套式/多重PCR诊断疟疾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郭传坤 黎学铭 +4 位作者 李锦辉 毛玮 林珍 杜进发 黄天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提高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诊断疟疾的敏感性、特异性与稳定性。方法用滤纸法采集非疟疾发热病人血样30份及其他传染病(感冒,流感,伤寒,肝炎等)患者血样20份;抽取恶性疟和间日疟各1例患者血4m1,进行系列稀释制备不同疟原虫含量的感... 目的提高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诊断疟疾的敏感性、特异性与稳定性。方法用滤纸法采集非疟疾发热病人血样30份及其他传染病(感冒,流感,伤寒,肝炎等)患者血样20份;抽取恶性疟和间日疟各1例患者血4m1,进行系列稀释制备不同疟原虫含量的感染血样;健康者血样作对照。用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作为靶基因,应用相关软件和网络资源(PrimerPremier5.0,PUBMED,NCBI-BLAST和Mfold服务器)设计和优化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并用于检测所采集制备的各种血样。结果间日疟与恶性疟患者血系列稀释为含1000、100、10和1个虫/μl后经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患者各稀释含虫血样分别在611bp和255bp出现1条带,能检测到原虫密度均为1个虫/μl血;非疟疾发热病人血样30份及其他传染病患者血样均为阴性;健康者血样未出现扩增条带,每种血样反复测试3次以上均获得同样结果。结论经优化的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在疟疾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套式/多重pcr 标签引物 疟疾诊断
下载PDF
多重PCR快速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欢 孙菲 +1 位作者 文岚 王晓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能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针对两种疟原虫18SrRNA基因设计2对(3条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PCR。并进行最低检测限确定和临床标本检测,以镜检法...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能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针对两种疟原虫18SrRNA基因设计2对(3条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PCR。并进行最低检测限确定和临床标本检测,以镜检法为金标准分析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该方法可扩增出431bp(恶性疟原虫)和341bp(间日疟原虫)基因片段,最低检测限为102copies/反应,检测临床标本的结果与镜检法无差别(P>0.05),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70.83%,阳性预测值为89.23%,阴性预测值为80.95%。结论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快速检测疟疾感染并鉴别分型,灵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多重pcr
下载PDF
用长距PCR法构建恶性疟原虫cDNA表达文库 被引量:10
7
作者 傅作申 程远国 +7 位作者 张玉静 阮承迈 单成启 古稀波 陈知航 侯禹男 陈泽建 李英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cDNA表达文库。方法 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总RNA ,以经修饰的SMART寡聚核苷酸引物 CDSⅢ引物直接用总RNA选择性地反转录成单链cDNA ,再用长距PCR(LD)方法选择性地扩增出双链cDNA ,经蛋白酶K消化和酶切后 ,用玻璃奶...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cDNA表达文库。方法 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总RNA ,以经修饰的SMART寡聚核苷酸引物 CDSⅢ引物直接用总RNA选择性地反转录成单链cDNA ,再用长距PCR(LD)方法选择性地扩增出双链cDNA ,经蛋白酶K消化和酶切后 ,用玻璃奶试剂盒回收 2 0 0bp以上DNA片断 ,经与载体λTriplEX2连接和蛋白抽提物体外包装后 ,构建成cDNA文库并对文库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 构建了高滴度 ,高重组率的恶性疟原虫cDNA表达文库。结论 所构建的疟原虫cDNA文库适合进一步筛选抗疟原虫药物结合蛋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长距pcr CDNA表达文库 玻璃奶试剂
下载PDF
疟疾复合PCR检测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明林 薛采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建立简易、快速的复合PCR系统,用于检测间日疟、恶性疟及混合感染。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S1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S2和S3,建立双温度点... 目的:建立简易、快速的复合PCR系统,用于检测间日疟、恶性疟及混合感染。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S1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S2和S3,建立双温度点复合PCR扩增系统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从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705bp和575bp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未见扩增带。检测原虫水平达2-10虫/μl全血。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扩增产物为目的片段。检测104份镜检确诊疟疾患者血样,其中81份与镜检结果相符,并查出镜检未发现的17份混合感染和2份虫种鉴别失误的恶性疟。结论:本系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基因诊断 疟疾
下载PDF
Dipstick和PCR方法检测疟区门诊恶性疟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祝卫东 汤林华 +3 位作者 钱会霖 郑香 罗曼珍 顾政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Dipstick和PCR在疟区门诊诊断恶性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厚血膜镜检结果作为对照,Dipstick采用B-D公司的ParaSight-F试剂盒,PCR采用直接扩增滤纸干血液中疟原虫的方法。结果共调查112例发热病人。Dipstick和PCR的灵敏度分别... 目的评价Dipstick和PCR在疟区门诊诊断恶性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厚血膜镜检结果作为对照,Dipstick采用B-D公司的ParaSight-F试剂盒,PCR采用直接扩增滤纸干血液中疟原虫的方法。结果共调查112例发热病人。Dipstick和PCR的灵敏度分别为93.5%和83.9%,特异度分别为95.1%和98.8%。原虫密度越高,检出率越高(趋势P<0.01)。结论Dipstick方法比厚血膜镜检及PCR方法更为快速、简便,在疟区门诊应用前景广泛。在原虫密度较低时,Dipstick和PCR方法均需进一步提高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STICK pcr 恶性疟 诊断评价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NH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第2~5区基因的PCR扩增及克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彦文 余新炳 +3 位作者 罗树红 方建民 张静 徐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8-40,55,共4页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基因2~5编码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为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基因组DNAMSP1第2~5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 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基因2~5编码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为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基因组DNAMSP1第2~5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用Xhol和Aaal双酶切然后定向克隆入pcDNA3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再用相同内切酶酶切和PCR扩增对重组子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编码FCC1/HN株MSP1第2~5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结论编码FCC1/HN株MSPI第2~5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MSP1的构建,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MSP1的体外表达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疟原虫 裂殖子表面蛋白 克隆 pcr
下载PDF
PCR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少庭 高世同 +4 位作者 郭星安 林敏 陈志辉 钟建明 周顺长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8-99,共2页
为建立能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根据恶性疟原虫 CSP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以 Chelex- 10 0煮沸法制备 DNA模板 ,采用 PCR方法 ,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模板预期被扩增出 2 45 bp的 DNA条带 ,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镜... 为建立能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根据恶性疟原虫 CSP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以 Chelex- 10 0煮沸法制备 DNA模板 ,采用 PCR方法 ,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模板预期被扩增出 2 45 bp的 DNA条带 ,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镜检子孢子方法相比较。结果经人工感染恶性疟原虫的 31只大劣按蚊中 14只 PCR阳性 ,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 DNA片段 ,其余 17只 PCR阴性 ;以该技术检测野外捕捉的 98只按蚊 ,结果均为阴性。 PCR法与解剖镜检法相比较 ,检测结果完全符合 ;相当于 1/ 10个阳性蚊子的模板即可满足 PCR检测。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环子孢子蛋白基因 蚊虫 检测 pcr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确诊1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永 蔡爱红 +2 位作者 朱海博 倪晓媚 柯珍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6-317,共2页
采用镜检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对青田县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血样进行检测。镜检结果显示,患者血样的薄、厚血片中均发现恶性疟原虫,但其原虫密度均较低,为240个/μl血;PCR结果显示,该血样恶性疟原虫特异性DNA片段阳性,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感染。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恶性疟原虫 镜检 荧光定量pcr 诊断
下载PDF
PCR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蚊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彬 刘燕 +1 位作者 武松 王学忠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可应用于现场蚊感染恶性疟原虫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针对恶性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DNA(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感染及现场采集的感染恶性疟原虫的蚊基因组DNA中,扩增恶性疟原虫SSUrDNA片...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可应用于现场蚊感染恶性疟原虫的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针对恶性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DNA(SSUrDNA)的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感染及现场采集的感染恶性疟原虫的蚊基因组DNA中,扩增恶性疟原虫SSUrDNA片段,进行恶性疟原虫的检测。结果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检测出特异的约188bp大小的DNA片段,其基因序列与预计序列完全一致。估测每份蚊DNA样本中含有10个以上子孢子即可获得此片段,而对间日疟原虫及未感染蚊DNA不能扩增出此片段。结论 该PCR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现场恶性疟原虫感染蚊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pcr
下载PDF
复合PCR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忠湘 孙明林 +3 位作者 甄荣芬 穆士杰 赵亚 薛采芳 《陕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2期1-3,共3页
应用一种简易、快速的复合 PCR扩增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 (P.v)及混合感染。方法 :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 (SSUr DNA)特定片段为靶基因 ,设计并合成引物 ,建立复合 PCR扩增系统。采用煮沸法快速制备 ... 应用一种简易、快速的复合 PCR扩增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 (P.v)及混合感染。方法 :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 (SSUr DNA)特定片段为靶基因 ,设计并合成引物 ,建立复合 PCR扩增系统。采用煮沸法快速制备 DNA模板研究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 :从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分子量大小为 70 5bp和 575bp的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正常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单独检测 P.v敏感度达到 0 .1 5× 1 0 -5(约 7个原虫 /μl全血 ) ,在 P.f存在的情况下检测 P.v敏感度为 0 .1 5× 1 0 -4 。检测 1 32例疟区门诊病人冻存血标本 ,1 0 4份与镜检法结果相同。并发现 1 4份混合感染和 5份为镜检虫种鉴别失误。结论 :该系统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操作简单 ,并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pcr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基因诊断 疟病
下载PDF
多重巢式PCR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原虫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菲 万向阳 +2 位作者 李欢 文岚 王晓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建立鉴别诊断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多重巢式PCR法。方法针对P.f、P.v 18S rRNA基因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巢式PCR,并检测54例疑似疟疾临床标本,以镜检法... 目的建立鉴别诊断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多重巢式PCR法。方法针对P.f、P.v 18S rRNA基因设计外引物和内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巢式PCR,并检测54例疑似疟疾临床标本,以镜检法为金标准评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指标。结果该方法可扩增出162 bp(P.f)和112 bp(P.v)基因片段,并能检出混合感染。该方法检测P.f,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63.33%;检测P.v,敏感性为69.23%、特异性为68.29%。结论所建立的多重巢式PCR方法能可靠诊断疟疾并鉴别虫种,敏感性高,在混合感染的诊断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多重巢式pcr
下载PDF
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天谊 王世海 +4 位作者 黎学铭 郭传坤 徐建军 唐丽娜 卢丽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低本底、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套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方法应用标签引物扩增技术、PrimerPremier5.0软件、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BLAST)网络资源和矩阵试验法优化套式/多重PCR,检测疟疾... 目的建立简便、灵敏、低本底、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套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方法应用标签引物扩增技术、PrimerPremier5.0软件、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BLAST)网络资源和矩阵试验法优化套式/多重PCR,检测疟疾患者滤纸血样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建立的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模拟现场滤纸血样的敏感性为恶性疟原虫1~2个虫/μl血,间日疟原虫5~10个虫/μl血。检测71份现场采集的镜检疟原虫阳性滤纸血样(恶性疟24份和间日疟47份)的结果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7.5%和100%。结论通过标签引物扩增技术优化的套式/多重PCR系统,适用于检测现场采集的滤纸血样,其检出低原虫血症的敏感性和鉴定虫种的准确性均优于镜检法,是很有潜力的疟疾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间只疟原虫 聚合酶链反应 标签引物 疟疾诊断
下载PDF
复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姝 陆惠民 +1 位作者 高琪 唐学恒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 建立在同一次扩增中即可鉴别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的复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中度重复基因序列pBRK1-14 和间日疟原虫(P.v.)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III合成引物,采用... 目的: 建立在同一次扩增中即可鉴别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的复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中度重复基因序列pBRK1-14 和间日疟原虫(P.v.)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III合成引物,采用经优化的PCR反应体系, 对疟原虫D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 P.f.与P.v.分别被扩增出206 和370 bp 大小的DNA片段,与人白细胞DNA 无交叉;用该反应体系至少可检测出原虫血症为5×10- 7的P.f.感染和1.02×10- 6 P.v.感染; 自云南疟疾流行区采集的783份滤纸干血滴样本中, 复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85.8% , 误诊率为0, 漏诊率为0.1% , 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84.9% 、3.1% 和1.0% , 两者符合率为95.8% 。结论: 本复式PCR检测疟原虫较镜检敏感、特异, 适用于我国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的疟疾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药物的疗效考核和献血员的筛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滤纸干血滴抽提恶性疟原虫 DNA 用于 PCR 扩增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龙兴 詹斌 +1 位作者 王聚君 冯晓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以STE-蛋白酶K-SDS、甲醇-蛋白酶K-SDS、Chelex-100加热法和Chelex-100蛋白酶K等四种方法对恶性疟患者滤纸干血滴样品进行DNA抽提,供PCR扩增特异性AMA-1DNA片段。结果显示,除ST... 以STE-蛋白酶K-SDS、甲醇-蛋白酶K-SDS、Chelex-100加热法和Chelex-100蛋白酶K等四种方法对恶性疟患者滤纸干血滴样品进行DNA抽提,供PCR扩增特异性AMA-1DNA片段。结果显示,除STE-蛋白酶K-SDS法抽提DNA进行PCR试验未能获得扩增产物外,其他3种方法抽提DNA后进行PCR试验均获得特异性约900bpDNA片段,可供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低干血滴 恶性 疟原虫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应用双重PCR检测海南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香凤 华德 蔡贤铮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评价双重PCR检测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疟区求诊发热病人 ,手指取血分别制作厚薄血膜片和滤纸血斑作为检测血样。参照文献用恶性疟原虫PF1 - 2 和间日疟原虫PV3 - 5为特异性引物 ,同在一个反应体系常规进行PCR ,扩增片段... 目的 评价双重PCR检测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疟区求诊发热病人 ,手指取血分别制作厚薄血膜片和滤纸血斑作为检测血样。参照文献用恶性疟原虫PF1 - 2 和间日疟原虫PV3 - 5为特异性引物 ,同在一个反应体系常规进行PCR ,扩增片段分别为 2 0 6bp和 431bp。同时镜检厚血膜作对照。结果 该反应体系最低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个恶性疟原虫 μl血和 10个间日疟原虫 μl血的感染 ;检测 132例疟区发热病人血样的阳性率为 6 5 .1%,而镜检法为6 4.4%,且有 1例漏诊和 3例误诊 ,两法符合率为 97%。结论 双重PCR用于疟区发热病人检测 ,较镜检敏感、特异 ,适合我国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的疟疾诊断 ,还可用于血检质量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发热病人 疟疾 检测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核糖核酸还原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芳 汤林华 +2 位作者 陈博 周水森 王琴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8-291,共4页
目的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核糖核酸还原酶(RN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同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作用后,抽提总RNA,并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 目的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核糖核酸还原酶(RN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同步培养的恶性疟原虫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作用后,抽提总RNA,并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对恶性疟原虫RN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恶性疟原虫体外经瑞香素及其衍生物作用后的RNR基因扩增标准曲线在10^5~10^9拷贝(copies)/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 52;瑞香素及其衍生物DA78与DA79对恶性疟原虫RNR作用后,其原始拷贝数分别为81 173.23、124 830.83和74 801.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瑞香素的铁螯合能力被饱和后,对该基因的表达未产生显著抑制(P〉0.01)。结论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RNR的基因表达,RNR可能作为瑞香素类抗疟化合物抗疟作用的候选靶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素 疟原虫 恶性 核糖核酸还原酶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