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与荧光定量PCR-HBV-DNA结果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娅 王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7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HBV感染、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标志...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更加准确地了解患者HBV感染、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 HBV标志物模式1~5均有HBV-DNA阳性检出,其中模式4的检出率最高(81.7%),而且DNA含量也最高;模式6~9均为DNA阴性。在乙肝五项指标中,HBeAg的定量结果与HBV-DNA含量相关性最大(r=0.713)。结论 HBV标志物和HBV-DNA既相关又有所不同,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并相互补充才能更好的反映患者HBV病毒复制和传染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标志物 pcr-hbv-dna 电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HBsAg ELISA+/HBV DNA NAT-献血者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景媛媛 范云 +3 位作者 郭燕 张文娟 段勇 冯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同时复检巢式PCR扩增HBV S区和C区基因片段。结果 双ELISA+/NAT-标本(n=30)巢式PCR检测阳性率远高于单ELISA+/NAT-标本(n=41)(60%vs 24.40%,P<0.05)。前者献血者100%为初次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100%,血清学模式以1、4、5此3项阳性(80%)为主;后者献血者中31.7%为重复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仅为19.51%,血清学模式以单2项阳性(43.90%)和全阴(36.58%)为主。结论 单ELISA+结果存在较多假阳性,导致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而NAT-标本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产生漏检风险。建议针对单HBsAg ELISA+/NAT-献血者,采用多套系统多种方法追溯检测,提高献血者HBV筛查的准确度,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无偿献血者 巢式PCR HBV D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e抗原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围术期传播监控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双旺 杨岁虎 +3 位作者 孙佩 但文富 肖蔚 陈美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作为围术期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监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套式PCR(nPCR)极量稀释方法,以HBV感染剂量(ID)为参比单位,HBeAg与稀释血量为分类标准,评价HBeAg...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作为围术期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监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套式PCR(nPCR)极量稀释方法,以HBV感染剂量(ID)为参比单位,HBeAg与稀释血量为分类标准,评价HBeAg对HBsAg阳性血液传染性的影响。结果156例HBsAg阳性者中,31例(19 .9%)HBeAg阳性,115例(73.7%)HBVDNA阳性, HBV传染性为 0~109 ID/ml。与HBsAg相比,HBeAg对围术期 HBV传播的预示作用更好。与 HBeAg阴性血液相比,HBeAg阳性血液的HBV携带率更高,HBV的传染性更强,传播所需的血量更少,对特异性预防的效果更差。结论在外科医生普遍进行HBV特异性免疫的前提下,HBeAg较HBsAg更适合作为围术期HBV传播的监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套式PCR HBVDNA 围手术期 监测 控制
下载PDF
溶血对检测不同含量乙肝病毒DNA干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喻晶 曾南阳 +3 位作者 吴夏枫 张银汉 刘小平 邹德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溶血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含量的HBVDNA的干扰作用。方法采用PEG沉淀法和直接煮沸法提取血清中HBVDNA,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不同程度的溶血对检测不同含量HBVDNA的干扰作用。结果采用沉淀法提取HBVDNA,重度溶血...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溶血对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含量的HBVDNA的干扰作用。方法采用PEG沉淀法和直接煮沸法提取血清中HBVDNA,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不同程度的溶血对检测不同含量HBVDNA的干扰作用。结果采用沉淀法提取HBVDNA,重度溶血明显抑制低拷贝组至高拷贝组HBVDNA的扩增;中度溶血使低拷贝组至中拷贝组的HBVDNA含量明显降低;轻度溶血降低了低拷贝组的HBVDNA含量。采用直接煮沸法提取HBVDNA,重度及中度溶血均明显抑制低拷贝组至高拷贝组HBVDNA的扩增;对低拷贝10^3组的抑制最显著,完全抑制其HBVDNA的扩增。轻度溶血使低拷贝组至中拷贝组的HBVDNA含量明显下降。结论重度溶血对低拷贝组到高拷贝组的HBVDNA的荧光定量检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重度溶血标本,临床应重新留样检测HBVDNA,轻度溶血主要影响低拷贝组HBVDNA的检测结果,对低拷贝的轻度溶血样本,临床应重新留样检测,对高拷贝的轻度溶血样本,可以不重新留样。溶血对直接煮沸法的影响比沉淀法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有限稀释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范公忍 汪毅 +2 位作者 胡大荣 邬光惠 陈乃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8-229,共2页
探讨有限稀释定量PCR用于临床检测血清HBV -DNA ,及其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利用有限稀释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 38例HBsAg、HBeAg双阳性患者α - 2b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 ,观察检测结果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38例患者... 探讨有限稀释定量PCR用于临床检测血清HBV -DNA ,及其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利用有限稀释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 38例HBsAg、HBeAg双阳性患者α - 2b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 ,观察检测结果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38例患者干扰素治疗 12周HBV -DNA阴转 7例 ( 18 4% ) ;治疗 2 4周阴转 11例( 2 8 9% )。其中病毒滴度 >2 5 0pg/ml者阴转 11 1% ( 1/9) ;病毒滴度 2 5fg/2 5 0pg/ml者阴转 2 5 0 % ( 4/16 ) ;病毒滴度<2 5fgml者阴转 46 2 % ( 6 /13) ,三组比较P <0 0 1。有限稀释定量PCR检测HBV -DN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病毒滴度≤ 2 5 0pg/ml,干扰素治疗 2 4周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定量PCR HBV-DNA 干扰素
下载PDF
HBV前S1抗原与HBV D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小月 张祖平 +5 位作者 李宗光 丁丰 郑辉 李静 徐元宏 沈继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l)、HBV DNA与HBV表面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乙型肝炎标本中筛出HBsAg阳性病例3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HBV DNA。结果血清HBeAg抗原阳性...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l)、HBV DNA与HBV表面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乙型肝炎标本中筛出HBsAg阳性病例3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HBV DNA。结果血清HBeAg抗原阳性组,HBV DNA和pre-Sl的阳性率分别为97.2%和90.0%,而HBeAg抗原阴性组的HBV DNA与pre-Sl阳性率分别为42.9%和37.0%,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l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结论 HBV pre-Sl和HBV DNA在各组中阳性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pre-Sl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HBV DNA。pre-Sl与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能为乙肝患者病毒复制、肝功能损伤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同时有助于慢性乙肝患者疗效考核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免疫标志物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BV DNA 前S1抗原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水平、HBV标志物及肝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邓君 饶绍琴 +2 位作者 杜琼 文安阳 杨明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ALT、AST)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ELISA检测21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并与肝功能指标...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含量、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ALT、AST)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ELISA检测21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HBV标志物,并与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re S1抗原在HBeAg阳性模式中的阳性率(66.2%)高于HBeAg阴性模式中的阳性率(22.1%)(P<0.01);HBeAg和Pre S1抗原的阳性率随HBV-DNA拷贝数的升高而升高;HBV-DNA(-)组与HBV-DNA(+)组的ALT和AST差异显著(P<0.01),而HBV-DNA(+)组之间HBV-DNA拷贝数与ALT和AST无相关性。结论 Pre S1抗原、HBeAg和HBV-DNA含量三者彼此相关,均反映了HBV复制活性,其中HBV-DNA是最理想的指标;HBV-DNA能用于粗略判断肝功能是否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聚合酶链反应 乙肝标志物 前S1抗原 ALT AST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应标 陈朝晖 +3 位作者 郭满容 刘巧突 刘颖慧 何准发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出现的模式分为7组A组191例,为HBsAg、HBeAg、HBcAb阳性(俗称大三阳);B组328例,为HBsAg、HBe-Ab、HBcAb阳性(俗称小三阳);C组26例,为HBsAg、HBeAg阳性;D组54例,为HBsAg、HBcAb阳性;E组35例,HBsAb、HBeAb、HBcAb阳性;F组11例,为HBsAb、HBcAb阳性;G组10例,为HBcAb阳性。结果各组HBVDNA>1.00ⅹ103拷贝/ml的阳性增高百分率分别为A组98.95%(189/191);B组46.34%(152/328);C组100%(26/26);D组57.41%(31/54);E组20.00%(7/35);F组18.18%(2/11);G组20.00%(2/10)。A组、C组与B、D、E、F、G组间HBVDNA阳性增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各组间比较有些差异有显著性,有些差异无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正确合理地分析HBV血清学指标出现的类型,与HBVDNA的联合动态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定量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在乙型肝炎(HBV)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灼锋 李校坤 +1 位作者 吴帆 许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8-70,共3页
随着对乙型肝炎治疗的深入研究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数量的确诊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简称RQ PCR)方法 ,对 2 84例经ELISA检定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有 96例HBsAg(+ ) HBeAg... 随着对乙型肝炎治疗的深入研究 ,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数量的确诊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简称RQ PCR)方法 ,对 2 84例经ELISA检定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有 96例HBsAg(+ ) HBeAg(+ ) HBcAb(+ )的血清标本RQ PCR阳性率为 10 0 % ,病毒平均量 5 0 2× 10 5拷贝 μl;87例HBsAg(+ ) HBeAb(+ ) HBcAb(+ )的血清标本RQ PCR阳性率为 4 4% (38例 ) ,病毒平均量 1 0 2× 10 3 拷贝 μl,5 3例HBsAg(+ ) HBcAb(+ )的血清标本RQ PCR阳性率为 5 8% (31例 ) ,病毒平均量 6 6 9× 10 4拷贝 μl;而 4 6例正常对照组经检测全为阴性。可见RQ PCR的检测结果反映了不同患者的病情 ,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乙型肝炎 诊断 应用 RQ-PCR 乙肝免疫标志物 HBV-DNA
下载PDF
职业献血浆员HBV和HCV感染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绪清 胡大荣 李梦东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247名职业健康献血浆员中抗-HCV和HBV感染标志(HB-VM),并用PCR技术检测其中85人血清HBV-DNA的存在状况.发现抗-HCV阳性率为4.0%,HBVM阳性率为29.1%,HBV-DNA阳性率为11.8%≥40岁人群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人群...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247名职业健康献血浆员中抗-HCV和HBV感染标志(HB-VM),并用PCR技术检测其中85人血清HBV-DNA的存在状况.发现抗-HCV阳性率为4.0%,HBVM阳性率为29.1%,HBV-DNA阳性率为11.8%≥40岁人群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人群(7.7%比0,P=0.042).HBVM阳性者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8.3%比2.3%,P=0.038),HBV感染与HCV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伴随关系.HBVM阳性者血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18.2%比 0,P<0.05).结论认为目前常规筛选献血员的方法不安全,建议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员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下载PDF
PCR检测HBV DNA与舌象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孔繁立 李新菊 +1 位作者 钱梅艳 洪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8-59,共2页
研究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检测116例HBVDNA,并与中医舌象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舌色较正常舌色PCR-HBV-DNA阳性可能性大(P<0.01),但病理舌色... 研究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与中医舌象之间的关系。运用PCR检测116例HBVDNA,并与中医舌象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舌色较正常舌色PCR-HBV-DNA阳性可能性大(P<0.01),但病理舌色患者并非一定PCR-HBV-DNA阳性;舌形反映PCR-HBV-DNA阳性结果的程度依次为胖大(齿痕)舌、嫩舌、芒刺舌、裂纹舌、老舌、正常舌形;苔色结果依次为苔厚黄、苔厚白、苔薄黄、苔薄白、灰黑苔组。苔质结果依次为腐腻组、燥组和剥脱组。在一定程度上,中医舌象可以反映PCR检测HBVDNA结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中医舌象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两对半与HBV-DNA检测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育青 梅序桥 高海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392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HBV)两对半,用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乙肝两对半模式不同血清型的HBV-DNA阳性率不同,HBsAg(+)、HBeAg(+)、抗-HB...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两对半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392份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HBV)两对半,用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乙肝两对半模式不同血清型的HBV-DNA阳性率不同,HBsAg(+)、HBeAg(+)、抗-HBc(+)最高,其HBV-DNA检出率为96.1%,对数均值为7.8±2.25;HBsAg(+)、抗-HBe(+)、抗-HBc(+)的HBV-DNA检出率为37.8%,对数均值为4.5±1.07;而HBsAg(+)、抗-HBc(+)的HBV-DNA的检出率为76.5%,对数均值为3.4±0.86。结论3种血清型的HBV-D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拷贝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FQ-PCR HBV-DNA
下载PDF
LAMP与FQ-PCR技术检测HBV DN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正华 晏丽 +2 位作者 黄远帅 彭瑛 温先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检测HBV DNA,并对LAMP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两种方法检测HBV DNA的灵敏...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检测HBV DNA,并对LAMP方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两种方法检测HBV DNA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选取经医院确诊的乙肝患者的血清,提取血清中的HBV DNA作为扩增模板,同时对LAMP方法的各种条件进行优化,并分别采用LAMP和FQ-PCR两种方法对同一HBV DNA模板做10倍梯度稀释的标本进行HBV DNA的检测,比较其灵敏度;分别用两种方法对乳头瘤病毒(HPV)、EB病毒、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正常人血清基因组DNA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两种方法在检测中是否出现假阳性结果,以确定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结果对同一HBV DNA模板进行10倍梯度稀释后,FQ-PCR技术在待测血清标本(2.38×107 copy/mL)被稀释到10-5,就难以进行准确检测,而LAMP方法在待测血清标本被稀释到10-7时,仍能获得较好的扩增结果;对HPV、EB病毒、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正常人血清基因组DNA进行LAMP和FQ-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采用LAMP方法可以成功、快速、高效、特异地扩增HBV DNA,与FQ-PCR方法比较,都能特异地检测HBV DNA,但LAMP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操作更为简单、方便,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更适合基层检测机构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P FQ-PCR HBV DNA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阳根 张横 +1 位作者 徐忠玉 张德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13-15,共3页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的含量 ,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和 EL ISA法 ,分别检测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 结果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的含量 ,了解其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和 EL ISA法 ,分别检测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 DNA含量和免疫学指标。 结果 :2 87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检出 HBV DNA 199例 ,阳性率为 6 9.34 % (199/2 87) ;144例 HBs Ag、H Be Ag、抗HBc三项阳性的血清 ,其血清中 HBV DNA也全部阳性 ;而 HBs 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和 HBs Ag、抗 H Bc二项阳性的标本 ,HBV DNA的检出率分别 38.9% (42 /10 8)和 37.1% (13/35 )。 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 HBVDNA的拷贝数与 HBe A g密切相关 ,但系统转换不能说明 HBV停止复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 PCR技术 HBVDNA 免疫学指标
下载PDF
脂血和溶血对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翠莉 刘萍 魏文波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溶血和脂血两种因素对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影响。方法 (1)收集临床HBV DNA标本,按HBV DNA浓度分为Ⅰ水平、Ⅱ水平;收集HBV DNA阴性的重度乳糜状脂血标本和正常人标本。将以上标本按不同比例混合,制作成极高TG浓度不同H... 目的探讨溶血和脂血两种因素对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影响。方法 (1)收集临床HBV DNA标本,按HBV DNA浓度分为Ⅰ水平、Ⅱ水平;收集HBV DNA阴性的重度乳糜状脂血标本和正常人标本。将以上标本按不同比例混合,制作成极高TG浓度不同HBV DNA水平:AⅠ、AⅡ组;高TG浓度不同HBV DNA水平:BⅠ、BⅡ组;正常TG浓度不同HBV DNA水平:CⅠ、CⅡ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2)收集临床HBV DNA标本,每人采集3份血标本,其中2份标本进行-20℃冷冻不同时间,制成重度溶血DⅠ、DⅡ组;中度溶血EⅠ、EⅡ组;无溶血对照组FⅠ、FⅡ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3)利用方差分析各检测结果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浓度脂血和溶血,对两种水平HBV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溶血和脂血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结果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血 溶血 实时荧光定量PCR HBV DNA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母脐血HBV-DNA与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小兰 胡美霞 周世琼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84-1685,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病毒含量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及母乳喂养的临床指导。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20例HBV感染产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其孕晚期的血清,产时的脐血及产后乳汁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行脐血乙肝病毒标志物检... 目的探讨孕妇乙肝病毒含量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及母乳喂养的临床指导。方法对我院分娩的120例HBV感染产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分别检测其孕晚期的血清,产时的脐血及产后乳汁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行脐血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脐血HBV-DNA含量与孕母血清HBV-DNA含量有相关性;乳汁中HBV-DNA含量与其血清中HBV-DNA含量相关,同时与血清HBeAg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孕妇血清HBV-DNA含量相关,孕晚期高病毒血症(>108cp/ml)与宫内感染显著相关;产妇血清高HBV-DNA含量,乳汁HBV-DNA异常(>103cp/ml)或HBeAg阳性者不适宜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HBV—DNA水平 母婴传播
下载PDF
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HBV DNA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海霞 崔珍 +3 位作者 王东武 王明儒 刘中芹 王晓琼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寿光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HBV DNA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寿光市3个镇街道居民体检发现的HBs Ag阳性者静脉血5 m L,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 目的了解寿光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者HBV DNA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2年寿光市3个镇街道居民体检发现的HBs Ag阳性者静脉血5 m L,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分析HBV DNA与性别、年龄、有无乙肝/肝癌家族史、密切接触史、输血史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2 026例HBs Ag阳性感染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49.41%(1 001/2 026),HBV DNA载量的平均值为6.27×107拷贝/m L。其中男性HBV DNA阳性率为53.28%(585/1 098),女性为44.83%(416/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0,P<0.01);HBV DNA均值男性为(6.72×107±2.07×108)拷贝/m L,女性为(5.56×107±1.44×108)拷贝/m 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7,P>0.05)。HBVDNA阳性率与年龄呈负相关(r=-0.983),与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乙肝/肝癌家族史、密切接触史、输血史等均无关。结论 HBV DNA阳性率与慢性HBV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有关,与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感染者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BV DNA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学标志与其病毒DNA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瑛 王冬娥 +1 位作者 邓坤仪 李栓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标志(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O-PCR)技术分别对1573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BVM(HBsAg...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标志(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O-PCR)技术分别对1573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DNA检测。结果HBsAg(+)、HBeAg(+)、抗-HBc(+)模式,HBVDNA≥10^3copy/ml检测率高达91.84%,其余HBsAg(+)、抗-HBe(+)、抗-HBc(+)为58.13%,抗-HBe(+)、抗-HBc(+)模式为33.33%,抗-HBs(+)、抗-HBe(4-)、抗-HBc(+)为16.28%,抗~HBs(+)模式为10.53%及HBVM全部阴性模式10.00%,并对HBVM各种模式HBVDNA表达的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模式,HBVDNA拷贝值由低(≥10^3 copy/ml)向高(10^8 eopy/ml),且50.20%乙肝患者在10^7~10^8copy/ml范围内。HBVM其余模式,多数患者集中在较低拷贝值范围内(10^3copy/ml)。分别是HBsAg(+)、抗-HBe(+)、抗-HBc(+)为71.4%,抗-HBs(+)、抗-HBe(+)、抗-HBe(+)为42.86%,抗-HBe(+)、抗-HBe(+)为66.70%。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72.38%血清HBVDNA≥10^3eopy/ml,且HBsAg(+)、HBeAg(+)、抗-HBe(+)模式的血清中HBVDNA≥10^3 copy/ml检出率及HBVDNA的拷贝值均明显大于其他各种模式(P〈0.05),病毒复制活跃,传染力强,但其余模式仍可能存在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BV DNA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水山 余戎 +1 位作者 刘晶美 叶如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方法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健康者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啶治疗前后血清HB...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方法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对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健康者血清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啶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进行定量监测。结果 :(1)血清HBV DNA的检出率与HBeAg阳性率呈正相关 ,无症状健康者仍有 3%的检出率。 (2 )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的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无症状HBV感染者和急性乙型肝炎 (P <0 .0 1)。 (3) 30例慢性乙型肝炎 ,经拉米夫啶治疗 12个月 ,HBV DNA阴转率为 73.3% (2 2 / 30 ) ,明显高于HBeAg阴转率 (46 .2 % ) (P <0 .0 5 )。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 ,能直接反映血清HBV DNA含量 ,在判断体内HBV是否复制、复制的程度 ,HBV是否被清除以及HBV血清标志阴性肝炎的诊断等方面明显优于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是抗病毒治疗选择和考核抗病毒疗效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指标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HBV-DNA 临床研究
下载PDF
PCR-ELISA检测HBV DNA方法学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志华 陈晓东 +3 位作者 陆永绥 林向阳 张文辉 袁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2-144,共3页
建立PCR ELISA检测HBVDNA的方法学 ,探讨其最佳实验条件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常规PCR引物用地高辛标记 ,使扩增产物带有地高辛标记成份 ,再通过亲合素 生物素系统把生物素标记探针包被在固相聚苯乙烯板小孔中 ,通过固相探针与HBV... 建立PCR ELISA检测HBVDNA的方法学 ,探讨其最佳实验条件并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常规PCR引物用地高辛标记 ,使扩增产物带有地高辛标记成份 ,再通过亲合素 生物素系统把生物素标记探针包被在固相聚苯乙烯板小孔中 ,通过固相探针与HBVDNA扩增产物进行杂交 ,与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反应 ,经NPP显色 ,根据其A4 0 5nm值大小 ,推算样品中HBVDNA模板含量。建立PCR ELISA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CR循环次数为 30次 ,杂交温度 37℃ ,杂交时间 1h ,批内变异系数为 9 4% ,批间变异系数 16 9% ,在 6 0例乙肝患者血清标本检出率为 70 % (4 2 /6 0 ) ,而常规凝胶电泳检出率为 46 7% (2 8/6 0 )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χ2 =6 6 7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PCR-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