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rces, distribution, behavior,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of microplastics in soil: A review
1
作者 Yu-chen Yan Zhong-fang Yang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95-715,共21页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microplastic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erms of the sourc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char...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microplastic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erms of the source, content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harm,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soil microplastics 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soil microplastics worldwide. It concludes that:(1) Existing studies worldwide have detected the pres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soil, water, and atmosphere, and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films, sewage sludge,and other man-made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microplastics in soil;(2) microplastics can adsorb heavy metal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and antibiotics in soil, chang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This will result in composite pollution and harm to the ecosystem;(3) microplastics in soil not only can destroy the activity of key soil microorganisms, but also enter the body of crops and soil animals, affecting normal growth of crops and soil animals, and further threaten human health;(4) at present, there is no unified operating standard for the sampling, processing, and detection process of microplastics. Analysis methods such as visual inspection,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emerging detection technologies require urgent development.Microplastics have become a new pollutant in soil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ctivities. They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nd threaten human health through the food chain.Although related research on soil microplastics has just begun, it will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icroplastic heavy metal organic pollutant antibiotic microorganism ecological risk composite pollution detection method
下载PDF
病原体宏基因检测在器官捐献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潘丽 罗颖 +6 位作者 万晓菲 周鑫 叶啟发 潘华勤 徐智高 周威 徐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应用于器官捐献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器官移植后的抗感染药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142例器官捐... 目的探讨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应用于器官捐献者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为器官移植后的抗感染药物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6月142例器官捐献者的临床病例,收集捐献者的血液样本的mNGS检测和病原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42例捐献者中98例在mNGS中检测到病原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为69.01%。其中,59例(60.20%)为单纯病毒感染,12例(12.24%)为单纯细菌感染,4例(4.08%)为单纯真菌感染,混合感染23例(23.47%)。共检测出病原微生物173株。其中,病毒125株(72.25%),细菌40株(23.12%),真菌8株(4.62%)。对捐献者血液样本送检mNGS同时送检微生物培养检测,142例捐献者中20例(14.08%)血培养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共检测出21株病原微生物,其中20例(95.24%)为细菌,1例(4.76%)为真菌。器官保存液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2例(1.40%)。结论mNGS对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高于微生物血培养检测。mNGS检测和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在细菌的诊断上差异不明显,而在检测真菌及病毒阳性时有统计学意义,且mNGS检测比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大幅度缩短检验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原微生物检测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供者来源性感染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探索
3
作者 高银平 祁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7期155-157,共3页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显得尤为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显得尤为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等优势,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意义,然后分析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食品 病原微生物检测
下载PDF
乳制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亚洁 乌日娜 +5 位作者 周津羽 刘至立 林旭 丁瑞雪 赵三军 武俊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乳及乳制品因营养丰富而成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多种有害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乳及乳制品因营养丰富而成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多种有害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近年来,乳制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已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热点。传统检测技术因检测周期长且准确率低,无法满足乳制品安全检测高通量、时间短的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纳米探针技术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发光技术等因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被逐渐应用于乳品安全检测。鉴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乳制品安全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在乳制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未来乳制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有害微生物 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下载PDF
现制饮料中腐败微生物及其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诺 邹纯 +1 位作者 余启明 尹军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我国现制饮料种类丰富,产业发展快速且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现制饮料中由腐败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制饮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腐败微生物的有效防控。因此,本文总结了现制饮料中存在的主要腐败... 我国现制饮料种类丰富,产业发展快速且前景广阔。然而,近年来现制饮料中由腐败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制饮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腐败微生物的有效防控。因此,本文总结了现制饮料中存在的主要腐败微生物种类、污染源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介绍了传统检测法和快速检测法在腐败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阐述了物理杀菌法和食品防腐剂抑菌法等在腐败微生物防控中的应用,为现制饮料腐败微生物控制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微生物 现制饮料 防控 检测
下载PDF
生鲜乳中16种致病微生物多重荧光定量PCR集成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肖沙 赵格 +6 位作者 赵建梅 向祝 宋时萍 刘娜 张喜悦 徐莹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7期86-95,116,共11页
为满足生鲜乳中微生物快速通量检测的需求,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集成方法,从而快速检测生鲜乳中潜在的16种致病微生物,通过设计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目标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 为满足生鲜乳中微生物快速通量检测的需求,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集成方法,从而快速检测生鲜乳中潜在的16种致病微生物,通过设计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目标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等,建立了稳定的4组多重集成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利用人工污染的生鲜乳样品对所建立的方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显示:各对引物探针对目标菌株均能有效识别并扩增,每组体系中引物探针未发现交叉反应,对其余3组体系的12株非目标菌均未有特异性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3%;该方法对布鲁氏菌的最低检出限为10^(2) CFU/mL,对阪崎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等7种致病微生物的最低检出限为10^(3) CFU/mL,对蜡样芽胞杆菌、弯曲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8种致病微生物的最低检出限为10^(4) CFU/mL;所建方法和传统培养法对人工污染不同致病菌的各25份样品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集成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可实现对生鲜乳样品中多种致病微生物的快速高效检测,为生鲜乳微生物性风险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微生物 多重荧光定量PCR 生鲜乳 集成检测技术
下载PDF
食醋变质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奎 李建龙 +4 位作者 胡凯弟 李琴 赵宁 刘爱平 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58-366,共9页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醋变质的主要原因,对食醋酿造生产中微生物进行检测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解决食醋中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变质问题。该文对食醋污染微生物的现象和原因、常见的食醋污染微生物种类、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开...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醋变质的主要原因,对食醋酿造生产中微生物进行检测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解决食醋中微生物污染导致的变质问题。该文对食醋污染微生物的现象和原因、常见的食醋污染微生物种类、检测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开放式发酵、管路运输、大罐陈酿是导致食醋污染微生物的主要原因。污染食醋的微生物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葡糖醋杆菌等,这些微生物会导致食醋出现产气、沉淀、返浑、恶臭、产膜等一系列变质现象。传统检测法在食醋污染微生物检测中广泛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技术、高通量测序等在食醋污染微生物检测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针对不同污染源引起的食醋变质提出了相应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醋 腐败变质 微生物 检测 防控
下载PDF
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顾真庆 冯志新 +4 位作者 王占伟 刘茂军 王海燕 白昀 邵国青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是一种能够检测DNA突变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与适于大样本筛选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对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检测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简要的...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是一种能够检测DNA突变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与适于大样本筛选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对PCR-SSCP技术在微生物检测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作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cp 微生物 检测
下载PDF
RT-fqPCR检测腐乳耐药基因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张娜娜 刘洋 +2 位作者 赵磊 赵燕 俞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1,共5页
该研究根据腐乳中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中耐药基因的丰度筛选出3种耐药基因(Baca、Emra、Imrp)设计引物,建立一种非培养方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方法检测不同腐乳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并对该方法的灵... 该研究根据腐乳中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中耐药基因的丰度筛选出3种耐药基因(Baca、Emra、Imrp)设计引物,建立一种非培养方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方法检测不同腐乳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及重复性进行检测,最后应用于市售腐乳样品中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T-fqPCR方法对3种耐药基因检测的灵敏度较高,均达到5.4 pg;添加黄豆基因对检测结果影响不显著,抗干扰能力较好;重复性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8%,重复性较好。采用该方法对市售的47批次腐乳样品进行检测发现,3种耐药基因Baca、Emra、Imrp在腐乳中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6.5%、92.2%和97.2%;青方腐乳、白方腐乳、红方腐乳3类腐乳含有的耐药基因分别为84.4%、83.3%和89.6%。综上,建立的RT-fqPCR方法可快速检测不同腐乳中的3种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微生物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耐药基因 检测
下载PDF
噬菌体在食品发酵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姚雨桦 康佳木 +2 位作者 陈小雪 薛岩松 韩北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噬菌体是一类能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传统发酵食品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其复杂多样的微生物体系,因而是噬菌体理想的生存环境。噬菌体来源于食品原料或发酵环境,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发酵失败,但也会对体... 噬菌体是一类能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传统发酵食品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其复杂多样的微生物体系,因而是噬菌体理想的生存环境。噬菌体来源于食品原料或发酵环境,在食品发酵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发酵失败,但也会对体系中微生物的群落演替、风味物质的产生以及腐败菌的抑制有积极影响。该文将从有害和有益方面对发酵食品中发现的噬菌体进行分析和论述,并对噬菌体的控制措施和检测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为深入探究发酵食品中噬菌体群落结构和功能以及更好的控制发酵过程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发酵食品 微生物 功能和作用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小燕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179-181,共3页
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暴发,从而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法和生物化学检测等,虽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但面临着耗时长、灵敏度低和特异性有限等局限。随着科技的进步,分... 微生物污染会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暴发,从而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培养法和生物化学检测等,虽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但面临着耗时长、灵敏度低和特异性有限等局限。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子生物学方法、纳米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等先进方法,正在逐渐改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格局。文章就食品微生物的种类、检验标准方法及高级检测技术等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食品微生物的全面检验提供指导,推动食品安全技术的持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 检验内容 检测技术
下载PDF
食品变质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12
作者 刘欢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被各种微生物污染,从而引起食品变质或引发食源性疾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微生物检测快速、高效的需求。因此,本文从食品变质微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特性出发,分析其在食... 食品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被各种微生物污染,从而引起食品变质或引发食源性疾病。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微生物检测快速、高效的需求。因此,本文从食品变质微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特性出发,分析其在食品变质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发展,以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变质 微生物 微生物检测方法
下载PDF
食源性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中菌体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君彦 朱颜翎 +2 位作者 严茂圳 赵喜红 徐振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5期47-56,共10页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食源性致病菌环境适应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其带来的食物安全事件频发,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传统基于平板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的需求,尤其是难以有效识别“活的非可... 微生物在食品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食源性致病菌环境适应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其带来的食物安全事件频发,对公共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传统基于平板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的需求,尤其是难以有效识别“活的非可培养”(the 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的微生物,以及近年引起争论的中空细胞,常导致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严重时可能忽略实际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对食品微生物活菌进行早期、快速且准确的检测对食品安全和追踪疫情爆发至关重要,以便及时识别并召回受污染食品,防止感染的扩散。本文详细论述了当前广泛报道的食源性细菌VBNC状态中菌体活性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膜通透性、细胞代谢活性、免疫学、核酸扩增的活菌检测技术等,重点关注基于恒温核酸扩增技术的活菌检测法,对基于不同生物技术的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实际应用及其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并展望了食源性细菌VBNC状态中菌体活性检测方法特别是核酸扩增技术的研究,为后续食源性细菌VBNC状态中菌体活性检测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开发和筛选针对食源性细菌VBNC状态中菌体活性检测方法的新兴技术,从而更全面地监控食品中的微生物状态,能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精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微生物 活菌快速检测 活的但不可培养状态 食品安全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在病原微生物分子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龙文巧 许永杰(综述) 张华(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687-691,717,共6页
快速、灵敏、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防控至关重要。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as)系统的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特点,该文概述了CRISPR-Cas系... 快速、灵敏、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防控至关重要。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as)系统的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度的特点,该文概述了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及不同Cas的核酸酶活性,总结了基于CISPR-Cas系统的检测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核酸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对该系统在核酸检测应用中的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解决方案。目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非核酸分析物检测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但其在扩大检测范围、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为开发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平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系统 病原微生物 核酸检测 非核酸分析物检测 应用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检测脓毒症病原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15
作者 王黎(综述) 丁艳辉 +2 位作者 曹子鋆 薛建江 王晓亮(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97-3201,3206,共6页
脓毒症患者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识别其病原体尤为关键。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能实现无偏倚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对早期发现脓毒症病原微生物较传统培养技术等更灵敏、准确、高效。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mNG... 脓毒症患者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识别其病原体尤为关键。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能实现无偏倚检测临床样本中的所有微生物,对早期发现脓毒症病原微生物较传统培养技术等更灵敏、准确、高效。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mNGS在诊断脓毒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提高,该文就mNGS在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优势、临床应用及进展、挑战与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脓毒症 病原微生物 早期检测 综述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的临床应用评估
16
作者 胡秀花 王子华 +5 位作者 黄鹏成 刘园园 毛君杰 王桂琴 马翀 王少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9,共9页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 为了评估商品化的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后文简称为“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性,本试验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检测试剂盒、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9个牧场155份奶牛乳房炎奶样分别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并将检测试剂盒与其他3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检测试剂盒与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在病原菌检出情况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主要检出了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等;检测试剂盒与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结果在菌属组成上一致性较高,均主要检出了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率较高的66株病原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偏高;奶样中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Z的检测试剂盒检出结果与同一奶样中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率达58%(7/12)。综上所述,该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病原覆盖率,可为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的快速诊断和耐药基因(blaZ)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牧场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病原微生物20联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细菌分离培养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Paper-based biosensors based on multiple recognition modes for visual detection of microbially contaminated food
17
作者 Jie Li Keren Chen +4 位作者 Yuan Su Longjiao Zhu Hongxing Zhang Wentao Xu Xiangyang Li 《Journal of Future Foods》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Microbially contaminated food can cause serious health hazards and economic losses,therefore sensitive,rapid,and highly specific visual detection is called for.Traditional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s complex and ti... Microbially contaminated food can cause serious health hazards and economic losses,therefore sensitive,rapid,and highly specific visual detection is called for.Traditional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s complex and time-consuming,which cannot meet current testing demands.The emergence of paper-based biosensors provid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fficient and visual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due to its high speed,all-in-one device,low cost,and convenience.This review focused on 5 biomarkers,namely nucleic acids,proteins,lipopolysaccharides.metabolites,and the whole microorganism of microorganisms.Besides,the recognition methods were summed up in 5 forms,including immunological recognition,aptamer recognition,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mediated recognition.DNAzyme recognition and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mediated recognition.In addition,we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s of paper-based biosensors in the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thoroughly.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 biomarkers,identification methods,and applications,we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aper-based biosenso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afeguarding the food ch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er-based biosensor microorganism Multiple recognition BIOMARKER Visual detection
原文传递
基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方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丽娜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0期25-27,共3页
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是食品走出加工生产单位必不可少的过程,也是食品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完善食品微生物质量控制,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控制管理,多维度保障食品安全,形成多元化的控制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 检测技术 控制管理
下载PDF
浅析质控品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丽娜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55-57,共3页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食品微生物检测在食品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质控品作为评价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其地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分析了质控品的定义、种类以及其在食品微生物...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食品微生物检测在食品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质控品作为评价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具,其地位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分析了质控品的定义、种类以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等,以期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品 食品微生物 检测应用
下载PDF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苏华彬 刘蒙达 +7 位作者 南文龙 孙明军 焉鑫 毛迎雪 曲瑶 孙淑芳 李桂梅 樊晓旭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检测技术,以荧光微球为标记物,既保留了传统胶体金试纸条检测速度快、价格便宜、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又通过荧光技术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对实验设备、资源的要求低,特别适合在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及野外开展动物疾病快速诊断。本文详细介绍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病原微生物现场快速诊断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荧光微球 病原微生物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