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PD-L1通路在急性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歌 王叨 刘玉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50-52,共3页
通过近年来对肿瘤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发现在实体肿瘤及淋巴瘤中,肿瘤微环境对保护肿瘤细胞不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PD-1 ligand,PD-L1)是肿瘤微... 通过近年来对肿瘤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发现在实体肿瘤及淋巴瘤中,肿瘤微环境对保护肿瘤细胞不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杀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及其配体PD-L1(PD-1 ligand,PD-L1)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信号,抑制了肿瘤特异性CD8+T细胞的免疫活性,介导了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1]。PD-1/PD-L1轴被认为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成为一个重要的免疫检查点[2]。PD1与其配体PD-L1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近几年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也进行了新的临床和临床前试验,本文对PD-1/PD-L1检查点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前景等方面的医学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实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pd1/pd-l1 AML
下载PDF
PD1/PD-L1激活促进癌症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丽叶 付杰军 +1 位作者 卢奕 张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T细胞表面PD1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配体结合,向细胞内传递调控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及对常规放化疗的抵抗。近年来,...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是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因子。T细胞表面PD1受体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PD-L1配体结合,向细胞内传递调控信号,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及对常规放化疗的抵抗。近年来,针对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著改善了部分肿瘤患者的临床进展和不良预后。本文综述了PD1/PD-L1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PD1/PD-L1抗体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pd-l1 肿瘤发展 转移 免疫治疗
下载PDF
PD1/PD-L1阻断治疗肿瘤的影响因素、疗效预测标志物及联合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帅 李淑莲 施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9-675,共7页
最近,程序性死亡之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抗体在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长期控制。然而,多数患者并未从治疗中获益。本文将综述影响PD1/PD-L1阻断治疗的关键因素,评价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可靠性... 最近,程序性死亡之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抗体在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长期控制。然而,多数患者并未从治疗中获益。本文将综述影响PD1/PD-L1阻断治疗的关键因素,评价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可靠性,并分析基于PD1/PD-L1阻断治疗的不同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之受体1及其配体 影响因素 预测标志物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PD-1/PD-L1抑制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青 李艳 +4 位作者 张文杰 杨圣杰 王晨 郭其森 史文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05-612,共8页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抑制剂和多西他赛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有... 背景与目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抑制剂和多西他赛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有限。多西他赛联合PD-1/PD-L1抑制剂是否能增加疗效并使患者更好地获益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索多西他赛联合PD-1/PD-L1抑制剂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IV期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就诊的IV期NSCLC患者11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89.9%)高于对照组(73.5%)(P=0.019),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24.6%)与对照组(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6)。随访至2021年6月22日,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7.17个月)长于对照组(4.43个月)(P=0.027)。观察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15.6%,对照组为7.7%,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2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多为1级-2级,均可耐受,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余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 PS)(P=0.020)及年龄(P=0.049)是多西他赛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驱动基因阴性IV期NSCLC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PD-1/PD-L1抑制剂二线治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西他赛 pd1/pd-l1抑制剂 安全性 近期疗效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与CAR-T治疗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疆帆 单云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5-70,74,共7页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临床上超过六分之一的HCC患者处于晚期,系统治疗仍然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选择。除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外,免疫治疗已成为HCC治疗的中心。HCC的发生发展常伴随免疫耐...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临床上超过六分之一的HCC患者处于晚期,系统治疗仍然是这些患者的治疗选择。除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外,免疫治疗已成为HCC治疗的中心。HCC的发生发展常伴随免疫耐受信号的累积与免疫逃避,免疫治疗的主要目标正是激活患者自身失效或者受抑制的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抗肿瘤效应。本文综述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两种创新的免疫疗法在HCC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联合治疗策略在未来HCC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下载PDF
肺癌PD1/PD-L1免疫检查点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冠璇 宋现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702,共6页
程序化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化死亡受体的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但目前尚无明确... 程序化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程序化死亡受体的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者期望找到明确的标志物来筛选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最大程度地让患者获益。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有关PD-1/PD-L1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标志物的研究成为热点。本综述整理分析本次大会上关于肺癌免疫治疗标志物的内容,归纳为以下6个方面: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及基因突变修复能力、肿瘤驱动基因突变、免疫效应标志物、血细胞计数、综合分析模型,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来筛选能够获益的患者和对治疗疗效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d1/pd-l1 标志物 世界肺癌大会
下载PDF
来那度胺抑制PD1/PD-L1信号调节淋巴细胞对HepG2的免疫杀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阮水良 韩晨阳 官俏兵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究来那度胺抑制PD1/PD-L1信号增强淋巴细胞杀伤HepG2的能力。方法提取人淋巴细胞与HepG2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的凋亡,CCK-8检测HepG2的活力,Western blot检测PD-L1/PD-1表达,Elisa法检测IL-2、IL-12、TNF-α的表达。构建He... 目的探究来那度胺抑制PD1/PD-L1信号增强淋巴细胞杀伤HepG2的能力。方法提取人淋巴细胞与HepG2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的凋亡,CCK-8检测HepG2的活力,Western blot检测PD-L1/PD-1表达,Elisa法检测IL-2、IL-12、TNF-α的表达。构建HepG2的荷瘤小鼠模型,来那度胺干预后,计算抑瘤率,Westernblot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qPCR检测肿瘤组织中IL-2、IL-12和TNF-α的mRNA表达。结果来那度胺可以增加淋巴细胞对于HepG2的杀伤能力,HepG2凋亡率显著增高,PD-1和PD-L1表达下降。IL-2、IL-12和TNF-α表达增高。来那度胺对于荷瘤小鼠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可以降低肿瘤组织中PD-1和PD-L1表达,IL-2、IL-12和TNF-α的mRNA表达增高。结论来那度胺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有关,来那度胺可以通过抑制PD-1/PD-L1信号增强淋巴细胞对HepG2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pd1/pd-l1 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致甲状腺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
8
作者 吴爱俤 周晓燕 +2 位作者 林琴 方跃华 林雨虹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2期87-94,共8页
目的探讨PD1/PD⁃L1抑制剂不同策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致甲状腺不良反应(Adverse thyroid reac⁃tions,ATRs)的风险。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的... 目的探讨PD1/PD⁃L1抑制剂不同策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致甲状腺不良反应(Adverse thyroid reac⁃tions,ATRs)的风险。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Network meta⁃analysis,NMA)。结果共纳入31项研究,涉及17850例患者。NMA结果显示:①发生ATRs的前三项治疗策略为:PD1+CTLA4+Chemo>PD1+CTLA4>PD1,PD⁃L1抑制剂致ATRs的概率低于PD1抑制剂;②联合化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Nivo、Pem及Atezo导致的ATRs的发生风险;③亚组分析显示,16个治疗组中,Nivo+Ipi联合组发生ATRs的风险最高,Sinti+Chemo最低。结论①Chemo仍是目前治疗NSCLC发生ATRs概率最低的方案;②PD1+CTLA4+Chemo是发生ATRs概率最高的治疗方案;③亚组分析结果显示Nivo+Ipi联合治疗发生ATRs的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pd1/pd⁃L1抑制剂 甲状腺炎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RGS1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对PD-L1表达调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欣玮 孙梦妍 +6 位作者 王宇翀 戴海英 徐建国 武铠 郭蕊 吴敏靓 薛春雨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85-488,共4页
目的研究RGS1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对PD-L1表达的调控和影响,进而探究RGS1对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⑴选取34组黑色素瘤临床样本,对每组标本的病理切片分别行抗RGS1和抗PD-L1免疫组化染色,并且分析在黑色素瘤细胞中,两种... 目的研究RGS1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对PD-L1表达的调控和影响,进而探究RGS1对恶性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⑴选取34组黑色素瘤临床样本,对每组标本的病理切片分别行抗RGS1和抗PD-L1免疫组化染色,并且分析在黑色素瘤细胞中,两种分子的表达是否具有相关性。⑵选取A375(人体黑色素瘤)细胞,构建RGS1过表达组、RGS1敲低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细胞中PD-L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并且分析RGS1对PD-L1是否具有调控作用。结果分别以色素痣的RGS1和PD-L1的免疫组化染色深度作为基准,将34例黑色素瘤临床样本染色分组。发现PD-L1与RGS1在人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在细胞实验中,RGS1敲低组的PD-L1蛋白表达量出现明显降低;而RGS1过表达组的PD-L1蛋白表达量及mR NA表达量较对照组均出现明显增高。说明PD-L1的表达会随RGS1的表达变化而产生变化。结论在恶性黑色素瘤中,RGS1对PD-L1的表达可能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RGS1 pd-l1 pd1 表达调控
原文传递
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鲍柏屹 汤贯光 +3 位作者 王兴伟 唐书炳 李歆 韩峰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8期719-724,共6页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医学难题,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中显示出...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医学难题,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价值和优势,在传统免疫抗肿瘤的治疗药物和疗法的基础之上,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迅速发展,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从肿瘤的免疫治疗出发,论述了目前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基本类别和研究进展,同时对该类药物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在此领域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新型免疫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用药以及抗肿瘤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 肿瘤疫苗 CAR-T 溶瘤病毒
下载PDF
来那度胺抑制小鼠Lewis瘤作用机制的研究
11
作者 杨毅 郭丽 +1 位作者 李文燕 韩晨阳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2419-2422,251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来那度胺对Lewis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比例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通路的影响,探讨来那度胺经免疫途径治疗实体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中,采用CCK8法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来那度胺对细胞... 目的通过观察来那度胺对Lewis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比例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通路的影响,探讨来那度胺经免疫途径治疗实体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实验中,采用CCK8法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来那度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动物实验中将小鼠设置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正常小鼠,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为移植Lewis肺癌细胞的荷瘤小鼠,低剂量组采用1mg/kg来那度胺、高剂量组采用10mg/kg来那度胺灌胃,连续14d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并称重。流式细胞术测定肿瘤浸润组织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测定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来那度胺对Lewis肺癌细胞株无明显细胞毒性,但在小鼠体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加肿瘤浸润组织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比例,且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均P<0.05)。来那度胺还可以降低肿瘤组织中PD1、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来那度胺对Lewis肺癌细胞株无细胞毒性,抗肿瘤作用与提高体内免疫功能,减小免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Lewis荷瘤小鼠 T淋巴细胞亚群 树突状细胞 pd1/pd-l1
下载PDF
CD8+T细胞干细胞样亚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2
作者 刘红涛 孙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669-672,共4页
免疫治疗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仍需探索.免疫细胞亚群对于免疫治疗中的肿瘤控制至关重要.CD8+T细胞干细胞样亚群具有自我增殖和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从而产生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将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应答的机制... 免疫治疗带来一定的临床获益,仍需探索.免疫细胞亚群对于免疫治疗中的肿瘤控制至关重要.CD8+T细胞干细胞样亚群具有自我增殖和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从而产生持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将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应答的机制,分子功能特性,与免疫治疗疗效的相关性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策略等方面来阐述CD8+T细胞干细胞样亚群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淋巴细胞 干细胞样 免疫治疗 pd1 pd-l1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萍 刘丽宏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12-2817,共6页
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免疫检查点分子,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最近几年,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FDA批准上市。虽然有些患者经以上药物治疗后出现完全缓解或生... 肿瘤细胞可表达一些免疫检查点分子,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最近几年,以程序性死亡因子(PD-1/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FDA批准上市。虽然有些患者经以上药物治疗后出现完全缓解或生存期延长,但尚存在较大比例的患者并未从中获益,而联合用药成为克服这一局限的有效方式。派姆单抗与化疗联用后因其出色的表现,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式。伊匹单抗与纳武单抗在黑色素瘤中联用较纳武单抗单用的客观缓解率显著提高,成为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选择。除了以上获批的几种联用方案,大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靶向治疗、疫苗、放疗、免疫调节剂及其他治疗方式等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因子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
原文传递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对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14
作者 熊浩然 刘春桂 许赟兴 《生物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对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PD1/PD-L1信号通路表达及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复苏EGFR敏感性突变细胞株PC9、HCC827,野生型A549、H1299肺癌细胞,分离健康人群外周血的T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采用... [目的]分析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对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PD1/PD-L1信号通路表达及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复苏EGFR敏感性突变细胞株PC9、HCC827,野生型A549、H1299肺癌细胞,分离健康人群外周血的T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D-L1表达和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来那度胺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处理EGFR突变肺癌细胞株PC9,HCC827Spd-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单独使用来那度胺细胞[(0.83±0.02)比(0.46±0.05),(1.13±1.10)比(0.6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来那度胺可显著促进PC9、HCC827等EGFR敏感型细胞株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增殖[(0.531比1.912),(0.492比1.954)],且来那度胺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对PC9、HCC827等EGFR敏感型细胞株共培养体系中T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来那度胺和纳武利尤单抗可协同下调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PD1/PDL1信号表达,增强T细胞增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利尤单抗 来那度胺 EGFR敏感性突变肺癌细胞 pd1/pd-l1信号通路 T细胞
原文传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analysis
15
作者 Weina Tang Long-Teng Ma +2 位作者 Yang Deng Wei Wang Hong-Wei Zhang 《Hepatoma Research》 2019年第6期7-15,共9页
Aim: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are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he disease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But there is still plenty of uncertainty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ICI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 Aim: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are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the disease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But there is still plenty of uncertainty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ICI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The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CIs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HCC.Methods:Four electronic databases,including PubMed,Embase,Cochrane database,and ClinicalTrials.gov,were systematically retrieved for relevant observational studies published before November 1,2018.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and adverse events were analyzed.Meta and Metafor Packages in R were utilized to accomplish meta proportion analysis.Results:A total of 462 patients from 7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meta-analysis.The pooled estimated ORR of ICIs was 19.8%(95%CI 16.4%to 23.7%).No substantial heterogeneity was observed among studies(Q=2.0427,P=0.92,I 2=0.0%).The common adverse events on any grade were saw in increased AST(22.7%,95%CI 13.8%to 35.2%),fatigue(20.9%,95%CI 10.9%to 36.3%),rash(18.5%,95%CI 8.9%to 34.4%)and pruritus(17.3%,95%CI 13.5%to 21.8%).Increased AST(9.9%,95%CI 4.4%to 21.0%)and increased ALT(5.8%,95%CI 3.7%to 8.9%)were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events on grade greater than 3.Conclusion:Although ICIs treatment has a certain efficacy on liver cancer,it also causes some adverse events which should be noticed by clinici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 CLAT-4 pd1/pd-l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