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OX联合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VX-2胃癌并幽门梗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豫吉 王春荣 金颖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PDOX联合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VX-2胃癌并幽门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40只健康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建立鼠VX-2胃癌并幽门梗阻模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细胞减灭... 目的研究PDOX联合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VX-2胃癌并幽门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40只健康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建立鼠VX-2胃癌并幽门梗阻模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PDOX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大鼠各区域腹膜癌指数情况,腹水量、荷瘤质量以及生存期,脏器受累情况。结果研究组大鼠各区域腹膜癌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大鼠腹水量与荷瘤质量分别为(8.21±2.75) mL、(14.52±4.49) 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9±3.40) mL、(23.11±7.11) g,而研究组生存期为(54.23±18.05) d,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8±12.59)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大鼠肺受累、盆腔受累以及肠壁受累占比分别为30.0%、25.0%、2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60.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OX联合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VX-2胃癌并幽门梗阻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延长大鼠生存期,且有利于降低器官受累情况,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梗阻 pdox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下载PDF
新型阿霉素前体药PDOX对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珏 邵丽华 +5 位作者 王群 袁静萍 唐利 钟燕军 刘少平 李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10-1715,共6页
目的:比较PDOX与DOX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MGC-803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35只,随机分为PDOX组(n=12)、DOX组(n=12)和Control组(n=11),接种后第10、17、24天按体质量给药,每周进行两次详细全面记录。末次... 目的:比较PDOX与DOX对裸鼠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建立MGC-803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35只,随机分为PDOX组(n=12)、DOX组(n=12)和Control组(n=11),接种后第10、17、24天按体质量给药,每周进行两次详细全面记录。末次给药后1周终止实验,取血行常规、生化检查;解剖裸鼠,详细记录胃部肿瘤及腹腔播散情况,对肿瘤进行称重,计算抑瘤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至研究终点时,Control组和PDOX组全部存活,DOX组6只死亡。在肿瘤局部控制指标中,PDOX组和DOX组的胃肿瘤质量、体积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PDOX组和DOX组抑瘤率分别为26.4%和24.9%,两组疗效相当(P>0.05)。在血常规指标中,PDOX组血小板计数高于Control组(P<0.05),淋巴细胞比例低于Control组(P<0.05),而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指标中,PDOX组CK-MB水平高于Control组(P<0.01)。CK、LDH、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OX组和DOX组淋巴管癌栓发生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DOX组Ki-67水平显著低于DOX与Controll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Bcl-6、Tunel、VEG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D2-40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PDOX治疗人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的整体疗效优于DOX,毒副作用低于DO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pdox前体药 胃癌原位移植瘤模型
下载PDF
PDOX与DOX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比较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伟明 薛毅 +2 位作者 梁红梅 田曼 李敬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1853-1860,共8页
目的:比较PDOX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阐述PDOX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研究PDOX对正常肝细胞LO2、肾小管细胞NRK52E的毒性。方法:用DOX及PDOX按一定的浓度梯度的分别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计算两种药物对MC... 目的:比较PDOX与阿霉素(doxorubicin,DOX)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阐述PDOX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研究PDOX对正常肝细胞LO2、肾小管细胞NRK52E的毒性。方法:用DOX及PDOX按一定的浓度梯度的分别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计算两种药物对MCF-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用相同浓度梯度的DOX及PDOX处理人正常肝LO2细胞、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比较PDOX、DOX对LO2、NRK-52E的毒性大小。流式细胞术分析PDOX、DOX处理后MCF-7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采用TUNEL、Hoechst染色、对PDOX、DOX处理后的MCF-7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相关形态学分析并计算凋亡细胞比例。结果:DOX、PDOX处理MCF-7细胞48 h后,对MCF-7细胞的IC50分别为0.94、3.91μM;72 h时IC50分别为0.63、1.62μM。体外实验显示PDOX对LO2、NRK-52E细胞的细胞毒性较DOX小;PDOX处理后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DOX及DOX处理后的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细胞特点;1.96、3.91μM DOX或者1.96、3.91μM PDOX处理48 h后,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1%、61.1%、41.3%及48.1%。结论:PDOX在体外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能力较相同浓度的DOX弱;PDOX对LO2、NRK-52E细胞的毒性较DOX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ox 细胞凋亡 P53 P21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可视化PDOX肿瘤动物模型免疫表型Ki-67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柳盛 李小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5期179-185,共7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所有病理类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患者生存周期极短,死亡率极高。虽然SCLC对化疗药物敏感,临床上抗肿瘤药物治疗成为主流,但有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在临床中不同的患癌个体之间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着差异...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所有病理类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患者生存周期极短,死亡率极高。虽然SCLC对化疗药物敏感,临床上抗肿瘤药物治疗成为主流,但有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在临床中不同的患癌个体之间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着差异,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此,人们急需要一种能高度模拟体内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能与患者进行同步化动态观察抗肿瘤药物应答的理想动物模型。可视化PDOX肿瘤动物模型满足了这些需求,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肿瘤动物模型构建技术,避免了个体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个性化思路,同时Ki-67免疫表型表达的监测为早期SCLC的诊断提供了有效帮助。现对最近国内外SCLC可视化PDOX肿瘤动物模型构建技术和免疫表型Ki-67表达监测的研究进展以及该模型对临床上不同个体之间抗肿瘤药物应答差异做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可视化pdox肿瘤动物模型 KI-67
下载PDF
Effect of PdOx structure properties on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d/Ce0.67Zr0.33O2 catalyst for CO,HC and NOx elimination 被引量:4
5
作者 Ting Wang Xiaolin Guo +1 位作者 Siyu Lin Renxian Zhou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06-713,共8页
Pd/Ce0.67Zr0.33O2 catalyst was pretreated in different atmosphere respectively, and characterized by CO chemical adsorption, XPS, HR-TEM, H2-TPR, Raman, OSC and in situ DRIF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 Pd/Ce0.67Zr0.33O2 catalyst was pretreated in different atmosphere respectively, and characterized by CO chemical adsorption, XPS, HR-TEM, H2-TPR, Raman, OSC and in situ DRIF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PdOx species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CO, HC and NOx eli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Pd/CZ catalyst pretreated in air atmosphere has higher oxidation activity of HC due to having high Pd dispersion and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dOx and CZ support. Pd/CZ-H catalyst pretreated in reducing atmosphere exhibits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NOx elimination because of having relatively big Pd particle size, more Pd species in metallic state and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While for the Pd/CZ-RG catalyst pretreated in reactant atmosphere, strong adsorption of HC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s would lead to a part of active sites being covered, which inhibits HC and NO conver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TREATMENT atmosphere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pdox species Pd/Ce0.67Zr0.33O2 CATALYST TWCs performance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肝癌临床标本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谭邓旭 张彩勤 +4 位作者 赵宁宁 张贺 赵勇 白冰 师长宏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肝癌手术标本的原位移植(patient-derived orthotopic xenograft PDOX)模型,研究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活体成像和PET/CT在模型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新鲜肝癌手术标本接种于重度免疫缺陷NPG...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肝癌手术标本的原位移植(patient-derived orthotopic xenograft PDOX)模型,研究近红外荧光(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活体成像和PET/CT在模型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新鲜肝癌手术标本接种于重度免疫缺陷NPG小鼠皮下建立肝癌PDX模型,通过组织形态观察、STR分型检测和免疫组化分析对PDX模型进行评估。进一步将PDX模型肿瘤组织进行裸鼠肝原位移植建立PDOX模型,注射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检测肿瘤的发生;尾静脉注射18F-FDG,通过小动物PET/CT观察确认肝原位肿瘤的生长。结果 STR分型结果表明PDX肿瘤的人源性特征,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表明PDX肿瘤保持了原发肿瘤病理学特征;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检测到肝脏肿瘤的发生;PET/CT可清晰观察到小鼠肝脏部位18F-FDG分子探针富集。结论成功建立了肝癌PDOX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和PET/CT影像技术可对该模型进行评估,为肝癌的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pdox模型 近红外荧光 分子影像
下载PDF
基于临床手术标本的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贺 张彩勤 +2 位作者 赵勇 谭邓旭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肿瘤标本的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开展模型的评价研究。方法将临床新鲜的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到裸鼠胰腺部位,建立原位异种移植模型(PDOX),通过活体成像技术和PET/CT对肿瘤生长状况进行评价;采用STR技术分析移植瘤的来源,... 目的建立基于临床肿瘤标本的胰腺癌原位移植模型,开展模型的评价研究。方法将临床新鲜的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到裸鼠胰腺部位,建立原位异种移植模型(PDOX),通过活体成像技术和PET/CT对肿瘤生长状况进行评价;采用STR技术分析移植瘤的来源,通过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判定移植瘤的病理学特征,同时检测PDOX模型外周血中CA19-9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建立6周后,通过活体成像观察到近红外荧光信号明显富集在肿瘤部位,通过荧光强度可以初步判断肿瘤位置和大小;使用小动物PET/CT可清晰观察到腹部18F-FDG分子探针富集区域,与预期的肿瘤位置和大小一致;安死术后,解剖分离的各个脏器组织及肿瘤组织,通过近红外荧光成像进一步确认肿瘤生长状况;STR检测证实移植瘤人源性比率为99.99%;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移植肿瘤生长于裸鼠胰腺;血清中CA19-9检测进一步证实了胰腺癌的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胰腺癌原位异种移植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PET/CT等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全面评估,为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原位异种移植 近红外荧光 活体成像技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下载PDF
人源性肿瘤组织原位异种移植模型的特征及研究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薛 张贺 师长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人源性肿瘤组织原位异种移植模型(PDOX模型)能够更好地保持原发肿瘤的基因特征,在组织学、转录组、多态性和拷贝数变异中具有高的保真度,保留了原发瘤的微血管、基质成分和相互作用,以及肿瘤转移的特点,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临床患者的疾... 人源性肿瘤组织原位异种移植模型(PDOX模型)能够更好地保持原发肿瘤的基因特征,在组织学、转录组、多态性和拷贝数变异中具有高的保真度,保留了原发瘤的微血管、基质成分和相互作用,以及肿瘤转移的特点,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临床患者的疾病预后,可以筛选出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临床转化应用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由于小鼠和人体微环境仍有差别,原位移植瘤的形态结构与原发瘤仍存在一定差别,且原位移植并不能确保肿瘤发生转移。因此,构建个体化PDOX模型就需要分析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建立异种移植模型的数据库,共享异种移植模型的信息与研究结果,促进PDOX模型的转化应用。本文总结了PDOX模型的主要特征,概述了其优势以及局限性,并对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肿瘤组织原位异种移植 肿瘤微环境 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