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膜包装对香蕉冷害及后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邱佳容 张良清 +1 位作者 陈纯 王则金 《龙岩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2-88,共7页
以漳州平和"坂仔"香蕉为试材,通过对比PE膜包装和未包装的香蕉在(-1±0.5)℃、(0±0.5)℃、(3±0.5)℃、(6±0.5)℃、(8±0.5)℃、(10±0.5)℃、(12±0.5)℃和(14±0.5)℃下贮藏期间出现的... 以漳州平和"坂仔"香蕉为试材,通过对比PE膜包装和未包装的香蕉在(-1±0.5)℃、(0±0.5)℃、(3±0.5)℃、(6±0.5)℃、(8±0.5)℃、(10±0.5)℃、(12±0.5)℃和(14±0.5)℃下贮藏期间出现的冷害程度及后熟情况,并对(6±0.5)℃下贮藏的香蕉果实冷害相关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表明:PE膜包装可以有效地减轻香蕉果实冷害,较好地维持果皮亮度,延缓可溶性蛋白质的降低和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延缓香蕉果实的成熟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膜包装 香蕉 冷害 后熟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对PE食品包装膜中再生料的快速鉴别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庆飞 张胜军 +1 位作者 李学颖 马健翔 《现代食品》 2016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利用红外光谱法鉴别聚乙烯包装膜中是否含有再生料,结构表明,红外光谱分析法作为定性分析,通过和样品标准光谱特征的对比,完全能够鉴别出样品中是否添有再生料。该方法除了测量速度快的优点外,还具有分析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单方便等... 利用红外光谱法鉴别聚乙烯包装膜中是否含有再生料,结构表明,红外光谱分析法作为定性分析,通过和样品标准光谱特征的对比,完全能够鉴别出样品中是否添有再生料。该方法除了测量速度快的优点外,还具有分析成本低、无污染,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在所建立模型的预测范围内,能对样品进行准确、快速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食品包装 再生料 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流延聚乙烯专用料在重包装PE膜袋(FFS)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忠阳 林华杰 顾亦力 《塑料包装》 CAS 2019年第1期36-40,共5页
介绍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ZF4533H和ZF4527C树脂在重包装PE膜/袋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对比了市场常用的国外双峰聚乙烯树脂与ZF4533H和ZF4527C在重包装PE膜/袋应用的热封性能。结果表明:使用ZF4533和ZF4527C树脂,重包装PE膜/袋(FFS)起热温... 介绍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ZF4533H和ZF4527C树脂在重包装PE膜/袋领域的应用研究,分析对比了市场常用的国外双峰聚乙烯树脂与ZF4533H和ZF4527C在重包装PE膜/袋应用的热封性能。结果表明:使用ZF4533和ZF4527C树脂,重包装PE膜/袋(FFS)起热温度低,热封强度高,达到重包装PE膜/袋原料国产化替代、降低成本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延聚乙烯(Cpe) 包装pe(FFS) 起热封温度 热封强度
下载PDF
温度和PE袋包装对皖金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香兰 朱贤东 +4 位作者 郑志华 薛洁 李欢 祝庆刚 饶景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0-591,共12页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皖金 冷害 pe包装 贮藏温度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通江段木鲜银耳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少华 许青莲 +5 位作者 邢亚阁 黎星辰 顾世 刘浏 肖奎 马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37,共5页
以新鲜银耳为原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其保鲜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PE膜打孔包装、PE膜不打孔包装和无包装方式贮藏于1℃和4℃条件下,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1℃贮藏期间,打孔、不打孔和无包装的鲜银耳的可溶性蛋... 以新鲜银耳为原料,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其保鲜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PE膜打孔包装、PE膜不打孔包装和无包装方式贮藏于1℃和4℃条件下,定期测定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1℃贮藏期间,打孔、不打孔和无包装的鲜银耳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分别为40.86%、43.01%和45.16%;鲜银耳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白度变化率低于4℃贮藏条件。贮藏25 d时,1℃贮藏的PE膜打孔包装鲜银耳品质最佳,失重率23.76%、亨特白度43.4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55 mg/g、总糖含量3.39%、微生物的抑制情况显著好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木银耳 pe膜包装 贮藏品质 低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