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伐他汀钠对斑马鱼肝抗氧化体系及肝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贤锐 牟全玲 +3 位作者 李小龙 史嘉烨 李茹萌 丁存宝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钠(FLU)对斑马鱼肝内抗氧化体系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暴露法,以氟伐他汀钠为研究对象,选取斑马鱼为指示生物,将斑马鱼分别暴露在空白对照组和0.004、0.04、0.4 mg/L的氟伐他汀钠溶液中,于暴露48 h后,取样检...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钠(FLU)对斑马鱼肝内抗氧化体系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暴露法,以氟伐他汀钠为研究对象,选取斑马鱼为指示生物,将斑马鱼分别暴露在空白对照组和0.004、0.04、0.4 mg/L的氟伐他汀钠溶液中,于暴露48 h后,取样检测氟伐他汀钠对斑马鱼肝内ROS含量和抗氧化酶SOD、CAT、GPx、GST的活性,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钠暴露48 h后,中、高浓度的氟伐他汀钠会造成ROS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CAT、SOD、CuZn-SOD、GPx的活性变化具有同步性,但低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对所有的抗氧化酶均无显著的激活或抑制作用。中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对CAT、SOD具有激活作用(P<0.01),高浓度的氟伐他汀钠对抗氧化酶SOD、CAT、GPx、GST都有激活作用(P<0.05,P<0.01),同时对ALT和AST也具有显著性的激活作用(P<0.01)。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氟伐他汀钠能够与斑马鱼CAT蛋白对接,最佳对接位点为Met392,对接能量为-4.63 kcal/mol。结论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氟伐他汀钠能够对斑马鱼肝内抗氧化体系和肝功能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钠 斑马鱼 氧化体系 肝功能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体系提取枳壳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晓婧 林平冬 +3 位作者 王晶晶 张红 陈丽妃 吴允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丙酮/NaH_(2)PO_(4)·2H_(2)O双水相体系提取枳壳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法和ABTS法评价枳壳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枳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0∶1(g∶g)、提取... 采用超声辅助丙酮/NaH_(2)PO_(4)·2H_(2)O双水相体系提取枳壳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法和ABTS法评价枳壳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枳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0∶1(g∶g)、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70℃、NaH_(2)PO_(4)·2H_(2)O质量分数23%、丙酮质量分数45%,在此条件下,枳壳总黄酮得率为75.90 mg·g^(-1);枳壳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浓度为800μg·m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57%,IC_(50)值为48.96μg·mL^(-1);浓度为3000μg·mL^(-1)时,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40%,IC_(50)值为207.71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双水相体系 超声波 总黄酮 氧化活性
下载PDF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香椿籽总黄酮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慧娟 张佳奇 +1 位作者 张乐乐 刘生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79-3883,共5页
目的优化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香椿籽总黄酮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硫酸铵用量、香椿籽用量、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萃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 目的优化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香椿籽总黄酮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硫酸铵用量、香椿籽用量、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萃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考察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3.6 mL,硫酸铵用量2.2 g,香椿籽用量0.2 g,超声时间29 min,总黄酮萃取率为93.430%。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3.68%、85.61%、82.2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香椿籽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籽 总黄酮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工艺 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野葛不溶性膳食纤维在不同碱体系中的分离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4
作者 苏福联 王睛芳 +3 位作者 廖璐婧 罗凯 黄东海 何美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4-119,共6页
探究野葛不溶性膳食纤维(LIDF)在不同碱体系中的提取工艺。以LIDF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LIDF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分别为NaOH/CH_(3)OH体系,反应时间92 min、反应温度85℃、NaOH添加量3.5 g、CH_(3)OH... 探究野葛不溶性膳食纤维(LIDF)在不同碱体系中的提取工艺。以LIDF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LIDF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分别为NaOH/CH_(3)OH体系,反应时间92 min、反应温度85℃、NaOH添加量3.5 g、CH_(3)OH添加量800 mL、超纯水添加量200 mL,在此条件下LIDF得率为62.77%;NaOH/CH_(4)N_(2)O体系,反应时间148 min、反应温度80℃、NaOH添加量7.5 g、CH_(4)N_(2)O添加量12 g、超纯水添加量900 mL,在此条件下LIDF得率为63.51%;NaOH/H_(2)O_(2)体系,反应时间150 min、反应温度70℃、NaOH添加量4.5 g、超声功率90 W、超纯水添加量200 mL,质量分数3%H_(2)O_(2)添加量800 mL,在此条件下LIDF得率为66.53%。NaOH/H_(2)O_(2)提取的LIDF对DPPH·有较好的清除率、NaOH/CH_(3)OH提取的LIDF对ABTS^(+)·有较好的清除率,LIDF有较好的还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葛 不溶性膳食纤维 体系 氧化活性
下载PDF
化感物质对小球藻抗氧化体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李锋民 胡洪营 +2 位作者 门玉洁 洪喻 郭美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91-2094,共4页
利用水生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1种藻类控制新技术、研究了选择性抑藻化感物质EMA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感物质浓度为0.25mg/L时,2种藻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利用水生植物产生的化感物质抑制有害藻类是1种藻类控制新技术、研究了选择性抑藻化感物质EMA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抗氧化酶体系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化感物质浓度为0.25mg/L时,2种藻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高于对照组.但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升高,蛋白核小球藻3种酶活性都逐渐下降,当化感物质浓度为4mg/L时,SOD活性为0;而普通小球藻的酶活性随着化感物质浓度升高持续升高,都达到对照组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蛋白核小球藻 普通小球藻 氧化体系
下载PDF
乳酸菌抗氧化调控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明阳 田建军 +3 位作者 景智波 赵丽华 张开屏 靳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90-295,共6页
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已经在多种体内外实验中被证实,其通过螯合金属离子、清除自由基、调控氧化还原系统、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作用。利用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和抗衰老药品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乳... 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已经在多种体内外实验中被证实,其通过螯合金属离子、清除自由基、调控氧化还原系统、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作用。利用抗氧化活性乳酸菌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和抗衰老药品成为各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研究现状,论述了乳酸菌抗氧化作用的调控体系、评价体系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氧化活性 调控体系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热激处理对青椒耐冷性及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慧 张艳梅 +3 位作者 王大鹏 刘达玉 张正周 秦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2-316,共5页
为探讨热激处理能否减轻青椒果实冷害以及对抗氧化体系影响,以"牛角椒"为试材,采后用45、50℃热水浸泡处理4min和1min后,置于温度(1±1)℃的冷藏库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青椒的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H_2... 为探讨热激处理能否减轻青椒果实冷害以及对抗氧化体系影响,以"牛角椒"为试材,采后用45、50℃热水浸泡处理4min和1min后,置于温度(1±1)℃的冷藏库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青椒的冷害指数、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体系相关酶活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激处理诱导了青椒冷藏初期H_2O_2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果实的冷害指数和O_2^-·生成速率,提高了抗氧化酶SOD、CAT、APX的活性,延缓了抗氧化物质AsA含量的减少,从而抑制了贮藏中后期LOX活性的升高,并使MDA和O_2^-·的积累得到控制。说明热激处理可以通过调节抗氧化酶体系的活性来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延缓膜脂过氧化进程,从而减轻冷藏期青椒冷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 热激处理 冷害 氧化体系
下载PDF
烟草与TMV不同互作体系中的活性氧及抗氧化酶系活性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孔凡明 杨光 +3 位作者 陈学平 夏凯 许志刚 周燮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23,共7页
3种不同抗性烟草与 TMV互作体系中的活性氧 (AO)、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系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 :在 Xanthi-NN/ TMV的非亲和性互作体系中 ,超氧阴离子 (O2- · )的释放量除与 Xanthi-nn/ TMV和 K3 46/TMV的亲和性互作体系一样在互作... 3种不同抗性烟草与 TMV互作体系中的活性氧 (AO)、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系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 :在 Xanthi-NN/ TMV的非亲和性互作体系中 ,超氧阴离子 (O2- · )的释放量除与 Xanthi-nn/ TMV和 K3 46/TMV的亲和性互作体系一样在互作后的 6h形成一个峰值外 ,在互作后的 2 4h又出现了第二个特异性峰值 ,在互作的中、后期 ,Xanthi-NN的叶片内 O2- ·含量显著高于后者两个品种 ;在互作的早期 ,H2 O2 的产生速率尽管明显比 O2- · 的低 ,但也是以较快的速度上升 ,Xanthi-NN的非亲和性互作体系中 H2 O2 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两个互作体系 ;互作早期的非亲和性体系中 SOD、 POD活性均低于亲和性体系 ,但随着互作的进行 ,对比关系发生逆转 ;CAT活性变化趋势刚好与 SOD、POD的相反 ;互作前期的 Xanthi-NN叶片内 LOX活性值和上升速率都低于另外两个品种 ,但中、后期的情形正好相反 ;非亲和性互作中的 MDA含量一直低于亲和性互作。 3种互作体系的非接种叶内 AO和有关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变化远不如各自接种叶显著 ,且互作前期的活性水平也明显低于接种叶 ,上、下部叶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这也部分解释了抗病信号转导的时空动态 ;近等基因系 Xanthi-NN和 Xanthi-nn中的 AO和有关抗氧化酶系活性变化差异较大 ,而后者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TMV 互作体系 活性氧 氧化酶系 脂质过氧化 信号转导 系统获得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内源性抗氧化体系及氧化应激水平 被引量:12
9
作者 齐晓丹 常凌峰 +6 位作者 于海涛 刘颖 高勇 林树东 闫晓光 许冬霞 张春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1-123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内源性肌肽、谷胱甘肽系统和氧化应激水平,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体检健康者(对照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96例,确诊DCM患者(DCM组)74例。采用ELISA测定人... 目的探讨糖尿病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内源性肌肽、谷胱甘肽系统和氧化应激水平,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体检健康者(对照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96例,确诊DCM患者(DCM组)74例。采用ELISA测定人血清肌肽含量,微量酶标法测定T-GSH、GSH、GSSG水平,比色法测定GSH-Px和GST活性及GRAC,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钼酸显色法测定H_2O_2含量,比色法测定NOS和CAT活性。结果 DCM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人血清肌肽含量、GSH含量、GSH/GSSG比值、GRAC、GST、T-SH含量显著降低(P<0.05);NO含量、H_2O_2含量和i NOS活性显著升高;但CAT活性却显著降低。结论 DCM患者机体血清内源性抗氧化肽肌肽、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降低,氧化还原状态失衡,促进DCM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氧化体系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生物体系中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检测与评价 被引量:30
10
作者 纪俊敏 谢文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3-37,共5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很多疾病和衰老现象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对近些年来检测生物体系中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作一简单综述 ,包括氧耗、电子自旋共振、紫外和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的测定等 ,并对不同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很多疾病和衰老现象都与脂质过氧化有关。对近些年来检测生物体系中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的方法作一简单综述 ,包括氧耗、电子自旋共振、紫外和脂质过氧化降解产物的测定等 ,并对不同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与评价。各种检测技术的对象各有不同 ,而且各有优缺点。由于脂质过氧化过程的复杂性 ,要用一种测定方法准确地得出生物体中的脂质氧化的机理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可靠的。因此 ,要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及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体系 脂质过氧化 氧化 氧化活性 检测方法 评价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不同pH值和酶提取体系对丹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璇 王升 +3 位作者 岳红 林淑芳 吴志刚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12期46-49,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的pH值磷酸缓冲溶液,以及加入EDTA-Na2或/和PVP的酶提取体系对丹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pH值的磷酸缓冲溶液考察了丹参SOD、CAT、POD酶活性在冷冻前后10d的差异;在最优的pH值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质考察... 目的:考察不同的pH值磷酸缓冲溶液,以及加入EDTA-Na2或/和PVP的酶提取体系对丹参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pH值的磷酸缓冲溶液考察了丹参SOD、CAT、POD酶活性在冷冻前后10d的差异;在最优的pH值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不同物质考察SOD、CAT、POD的活性差异。结果:使用0.05mol·L-1,pH值为7.0的磷酸缓冲溶液,内含0.1mmol·L-1EDTA-Na2,1%(w/v)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提取体系,检测SOD酶、CAT酶和POD酶活性获得的数据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提取体系 PH值 氧化
下载PDF
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抗氧化防御体系酶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婧 王国兴 +3 位作者 金明 张寒钰 杨立沛 谢苗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抗氧化防御体系酶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912液组、地塞米松组。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912液组于制模前1h灌胃1... 目的探讨中药912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抗氧化防御体系酶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912液组、地塞米松组。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912液组于制模前1h灌胃10mg/kg912液6ml;地塞米松组于注射LPS后即刻注射0.5mg/kg地塞米松1ml。各组于制模后6h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制备匀浆,用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线粒体总ATP酶、SOD、GSH—Px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912液组线粒体总ATP酶、SOD、GSH—Px活性明显增加(均P〈0.01),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地塞米松组仅总ATP酶、SOD活性明显升高(均P〈0.05),GSH—Px活性及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症时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能量代谢障碍;中药912液可以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线粒体 氧化防御体系 中药912液
下载PDF
利用Fenton体系对西藏灵菇酸奶的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书美 刘敬兰 郝迎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采用Fenton体系对市售酸牛奶、自制西藏灵菇酸牛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绘制了酸牛奶清除羟自由基清除率曲线,结果表明它们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君乐宝酸牛奶>蒙牛酸牛奶>西藏灵菇酸牛奶,抗坏血酸的Ec50为0.113 ... 本文采用Fenton体系对市售酸牛奶、自制西藏灵菇酸牛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绘制了酸牛奶清除羟自由基清除率曲线,结果表明它们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大小顺序为:君乐宝酸牛奶>蒙牛酸牛奶>西藏灵菇酸牛奶,抗坏血酸的Ec50为0.113 mg/mL,约600~700 g酸牛奶相当于1 g抗坏血酸的抗氧化性活性。同时对反应体系所需时间、温度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Fenton反应体系不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自由基 FENTON体系 氧化活性 酸牛奶 藏灵菇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臧鹏 屈维丽 +1 位作者 于燕波 陈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61-363,共3页
目的:考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高脂肪含量的压缩饼干为载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EGCG,考察其抗氧化能力及与VE和BHA抗氧化能力的大小,并考察EGCG分别与VE和柠檬酸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EGCG在食... 目的:考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方法:以高脂肪含量的压缩饼干为载体,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EGCG,考察其抗氧化能力及与VE和BHA抗氧化能力的大小,并考察EGCG分别与VE和柠檬酸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EGCG在食品体系中的抗氧化能力优于VE和BHA,且在压缩饼干中的最佳添加量为200mg/kg,与VE和柠檬酸均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EGCG在食品体系的应用中能够发挥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食品体系 氧化作用
下载PDF
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体系制备抗油抗菌纸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焦丽 马金霞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9,共7页
使用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水溶液选择性溶解滤纸纤维,以制备自增强的抗油抗菌纸。探讨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纸张强度性能和抗油性能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制备的抗油抗菌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的抗菌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使用氢氧化钠-尿素-氧化锌水溶液选择性溶解滤纸纤维,以制备自增强的抗油抗菌纸。探讨了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纸张强度性能和抗油性能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制备的抗油抗菌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杆菌的抗菌性能。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对纸张结构进行表征,同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了纸张中氧化锌的含量。结果表明,滤纸经过处理后,纸张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提高2倍,在24 h内能够完全阻止油脂渗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同时纸张中氧化锌含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范围,此法制备的抗油抗菌高强度纸张具有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钠-尿素-氧化锌溶解体系
下载PDF
电子束辐射对铜绿微囊藻蛋白质及抗氧化体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书宇 姜钦鹏 +2 位作者 王岩 敖细勇 吴明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7-1310,共4页
铜绿微囊藻以其毒素和产生的嗅味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且因大量生长和难去除性给水处理带来困难。本文以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铜绿微囊藻培养液(对数生长期)分别进行1、2、3、4和5kGy剂量的辐射,通过考察藻细胞蛋白质、抗氧化体系酶... 铜绿微囊藻以其毒素和产生的嗅味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且因大量生长和难去除性给水处理带来困难。本文以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铜绿微囊藻培养液(对数生长期)分别进行1、2、3、4和5kGy剂量的辐射,通过考察藻细胞蛋白质、抗氧化体系酶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研究辐射对铜绿微囊藻生命特征及机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kGy的辐射对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及POD、SOD活性的影响较小;而2~5kGy的辐射明显降低了蛋白质含量,并破坏了藻细胞的抗氧化系统,光合速率也因辐射明显降低,使铜绿微囊藻短时间内失活。表明一定剂量的电子束辐射能有效控制藻细胞生长,并影响其重要生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蛋白质 氧化体系 酶活性 光合速率
下载PDF
乳化剂对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抗亚油酸及其乳化体系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留记 杨贤强 张锡林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对亚油酸及其乳化体系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联合处理组在亚油酸及其乳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都显著优于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单独处理组。进一步研究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在油/... 本文研究了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对亚油酸及其乳化体系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联合处理组在亚油酸及其乳化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都显著优于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单独处理组。进一步研究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在油/水界面分配系数的实验证明,乳化剂能显著增加水溶性抗氧化剂在油相中的分布,降低脂溶性抗氧化剂在油相中的分布,而增加其在水相中的分布,从而为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联合处理组抗氧化的协同增效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茶多酚 脂溶性茶多酚 亚油酸 乳化体系 氧化作用 食品
下载PDF
当飞利肝宁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灏 陈伟平 蒋兰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6-466,共1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当飞利肝宁胶囊 氧化体系 防御体系 股份 药业 四川
下载PDF
亚硝态氮对草鱼离体肝细胞抗氧化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晓燕 田兴 +1 位作者 李大鹏 汤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探究亚硝态氮对于草鱼离体肝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分离得到的离体草鱼肝细胞在含0(空白),1,10和100 mg/L(浓度以氮计)的亚硝酸钠的M199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培养6、12、24、48和96 h后,检测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 为探究亚硝态氮对于草鱼离体肝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将分离得到的离体草鱼肝细胞在含0(空白),1,10和100 mg/L(浓度以氮计)的亚硝酸钠的M199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培养6、12、24、48和96 h后,检测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结果显示:高浓度的亚硝酸钠会引起肝细胞内的SOD、CAT、GST、γ-GCS活性显著升高;除100 mg/L实验组外,各实验组的G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AC则随着亚硝酸钠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且当亚硝酸钠浓度为10 mg/L时,TAC达最高水平。结果表明,较低剂量的亚硝态氮急性暴露可激活肝细胞抗氧化系统并促进其提高抗氧化能力,而高剂量亚硝态氮(100 mg/L)则显著降低了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态氮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肝细胞 氧化体系
下载PDF
Cd胁迫对发芽玉米抗氧化酶体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洪宝 常华兰 +1 位作者 焦艳娜 李晖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51-157,162,共8页
为了解重金属毒害机理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毒害耐性,探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氧化代谢变化及分子机理,采用对重金属镉有一定耐受能力的玉米为试材,综合研究了不同镉浓度(5~1 00μmol/L)、处理时间12 h的玉米秧苗活性氧代谢情况,结合最新... 为了解重金属毒害机理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毒害耐性,探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氧化代谢变化及分子机理,采用对重金属镉有一定耐受能力的玉米为试材,综合研究了不同镉浓度(5~1 00μmol/L)、处理时间12 h的玉米秧苗活性氧代谢情况,结合最新报道的抗氧化酶结构信息,分析了不同镉剂量下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比对蛋白质数据库(PDB)中最新酶结构信息后可知,在耐镉作物玉米发芽过程中,抗氧化酶体系(SOD、POD、CAT、APX)在一定镉剂量阈值范围内能起到正常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功能,而当超过此阈值时,多数抗氧化酶活性丧失,并通过丙二醛含量测定可知,质膜受损程度严重。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中,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等含量水平较高,对机体尤其是质膜产生毒害作用较深。指出在不同条件下,不同抗氧化酶活性差异较大。实验也验证了上述4种抗氧化酶分子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胁迫 镉剂量 氧化体系 酶活性 玉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