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PⅢаPLA2、PEAR1基因多态性分析
1
作者 李六水 栾好明 +1 位作者 李亚利 刘宪军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90-93,共4页
目的分析汉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受体血小板抗原2(GPⅢa PLA2)、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的多态性,并总结GPⅢa PLA2、PEAR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阿司匹林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汉... 目的分析汉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受体血小板抗原2(GPⅢa PLA2)、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的多态性,并总结GPⅢa PLA2、PEAR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阿司匹林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汉族AMI患者265例,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位点的基因型,计算基因型频率和相关等位基因频率,并与1000 Genomes数据库中收录的部分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进行对比。结果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本研究中汉族AMI人群具有良好群体代表性。GPⅢa PLA2(rs5918)位点TT型和TC型分别占98.11%和1.89%,CC型缺如;PEAR1(rs12041331)位点突变较多,GG、GA和AA型分别占38.87%、45.28%和15.85%。GPⅢa PLA2(rs5918)位点T、C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汉族、南方汉族及日本东京等东亚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孟加拉、非洲裔美国人群及芬兰人群等非东亚人群(P均<0.05);PEAR1(rs 12041331)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与北京汉族、南方汉族、日本东京及孟加拉人群和非洲裔美国人群均类似,但该位点上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芬兰、秘鲁利马以及墨西哥裔美国洛杉矶人群(P均<0.05)。结论在汉族AMI患者中,GPⅢa PLA2(rs5918)位点突变极少,以GG型野生纯合子为主;PEAR1(rs12041331)位点突变多见,GA型突变杂合子所占比例最多。汉族AMI患者中GPⅢa PLA2(rs5918)、PEAR1(rs12041331)位点上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数据库中收录的数据存在部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受体血小板抗原2基因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 基因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鲁燕 徐炳欣 郭明拴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并收治的3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确诊后给予阿司匹... 目的探讨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许昌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确诊并收治的36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确诊后给予阿司匹林持续治疗30 d,并分析患者的PEAR1基因型频率。根据患者PEAR1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型(GG组,n=118例)、突变杂合型(GA组,n=124例)和突变纯合型(AA组,n=122例)。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血清环氧化酶(COX)-1、COX-2、血栓素(TXA)-2和前列腺素(PGs)的水平。结果三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血清COX-1、COX-2、TXA-2和PG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后,三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GG组与GA组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COX-1、COX-2、TXA-2和PG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GG组和GA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清COX-1、COX-2、TXA-2和PGs水平均显著低于AA组(P<0.05);GG组和GA组血小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AA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与PEAR1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PEAR1基因GG型对阿司匹林的应答性最好,PEAR1基因AA型对阿司匹林存在严重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1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阿司匹林 相关性
下载PDF
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沛 聂小燕 +7 位作者 孙宇彤 孙浩宁 史轶群 特日格乐 聂文畅 郭萌 刘健 崔鸣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检测患者PE... 目的分析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接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检测患者PEAR1基因(rs822441、rs12041331)以及CYP2C19基因(rs4986893、rs424428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临床随访2年,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导致再次住院的复合事件。在校正CYP2C19功能缺失型(LOF)等位基因及其他混杂因素后,利用Cox回归分析研究PEAR1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11例冠心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37.7±0.7)d,共有22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将年龄、总胆固醇、肌酐、左主干病变、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状态作为协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PEAR1基因SNP rs822441、rs12041331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无相关性,但rs822441突变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UA导致再次住院事件风险升高(校正HR 5.084,95%CI 1.071~24.131,P=0.041)。结论PEAR1基因SNP rs822441与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小板受体 基因多态性 抗血小板治疗 pear1基因
下载PDF
PEAR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静静 田京辉 +2 位作者 徐炳欣 岳延涛 兰丙欣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反应与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latelet endothelial aggregation receptor1,PEA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日,连续服用7 d后,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结...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反应与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latelet endothelial aggregation receptor1,PEAR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日,连续服用7 d后,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结果分为对照组(即阿司匹林敏感患者,102例)和观察组(即阿司匹林抵抗患者,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对PEAR1基因型进行检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中,发现观察组的性别、饮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照组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768759位点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HDL-C和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GA+AA)是阿司匹林抵抗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A等位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1 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
下载PDF
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自然转归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张瑞 高佳惠子 +2 位作者 董翰宇 李昶 尹海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65,共4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a(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aBV)患者不同转归的关系,以期对aBV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方法 对aBV患者进行自然转归的研究,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留取了一份静脉血标本和阴道灌洗液的标本单独冻存。4...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a(IL-1Ra)基因多态性与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aBV)患者不同转归的关系,以期对aBV患者进行分组管理。方法 对aBV患者进行自然转归的研究,在入组时,所有患者均留取了一份静脉血标本和阴道灌洗液的标本单独冻存。4个月后,临床研究结束时,根据临床结局,将完成研究的患者分为3组:自愈、进展和无改变。再检测所有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以及阴道微环境中IL-1β和IL-1Ra浓度,并比对上述指标在3组不同结局的患者间的差别。结果 共有1 014例中国汉族女性患者入组,984例完成临床随访并获得临床结局数据。其中13例患者的冻存标本在检测时无法使用,共有971分标本完成检测。所有患者均检测到IL-1Ra基因,有A_(1)/A_(1)、A_(1)/A_(2)和A_(2)/A_(2) 3种基因型,主流人群的基因型为A_(1)/A_(1),最少见的基因型为A_(2)/A_(2),未发现少见类型的基因型女性。病情进展组的A_(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自愈组(P<0.05)。在所有患者的阴道灌洗液标本中均能检测到IL-1β和IL-1Ra存在。与进展组比较,自愈组的IL-1β水平明显偏低(P<0.05)。当携带A_(2)等位基因时,进展组IL-1β水平相对偏低,而IL-1Ra水平相对升高,无变化组的数值介于进展组和自愈组之间。结论 aBV患者中的IL-1Ra基因多态性特征与阴道分泌物中的IL-1Ra含量有关。携带等位基因A_(2)与IL-1Ra含量升高、IL-1β含量降低有密切相关性。携带等位基因A_(2)可能通过与IL-1Ra和IL-1β有关的机制影响了aBV的临床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基因 基因多态性 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 IL-1Β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Th1/Th2平衡及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的相关性
6
作者 何帆 杨文君 +1 位作者 马丽 韩媛媛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36-1340,共5页
目的:探讨Th1/Th2平衡及人白细胞抗原DQA1(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血液透析无导管性感染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Th1/Th2平衡及人白细胞抗原DQA1(HLA-DQA1)基因多态性与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血液透析无导管性感染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h1、Th2细胞及因子、以及HLA-DQA1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观察组Th1、Th2、TNF-α、TGF-1、IL-4和IL-6分别为(43.35±9.10)%、(3.10±0.92)%、(46.22±8.87)pg/mL、(50.05±13.36)pg/mL、(1.03±0.35)pg/mL和(40.05±11.65)pg/mL,高于对照组(P<0.05),而Th1/Th2为(14.01±2.2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LA-DQA1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患者TNF-α、IL-4、IL-6分别为(58.07±2.65)pg/mL、(1.22±0.21)pg/mL和(46.67±9.96)ng/L,高于存活患者(P<0.05)。观察组存活和死亡患者HLA-DQA1基因多态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患者Th1、Th2细胞及相关因子水平升高,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患者HLA-DQA1基因型有所差异,其中TNF-α、IL-4、IL-6与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2 人白细胞抗原DQA1基因多态性 血液透析导管性感染
下载PDF
CYP2C19和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给药后ADP抑制率的关系
7
作者 赖志荣 彭卓 +4 位作者 梁嘉碧 罗文基 张雷 田琳 陈文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6期21-24,共4页
目的 分析CYP2C19和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给药后二磷酸腺酐(ADP)抑制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和脑血管病科确诊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 目的 分析CYP2C19和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个体化给药后二磷酸腺酐(ADP)抑制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内科和脑血管病科确诊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住院患者1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75 mg治疗7 d后,检测患者ADP抑制率,同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患者CYP2C19和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ADP抑制率的关系。结果 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存在显著差异(χ^(2)=6.807,P=0.033),男性患者ADP抑制率高于女性患者(t=2.686,P=0.008)。CYP2C19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的ADP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9,P=0.340)。CYP2C19*1/*17型、*1/*1型、*1/*2型、*1/*3型、*2/*2型和*2/*3型的ADP抑制率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6,P=0.126),组间两两比较显示,*1/*1型的ADP抑制率高于*2/*2型(t=2.257,P=0.036)。ABCB1 C3435T的CC型、CT型和TT型的ADP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55,P=0.576)。CYP2C19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中ABCB1 C3435T不同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的ADP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P=0.192/0.826、0.525/0.594、0.666/0.540)。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在CYP2C19各代谢型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U=2 146.50,P=0.608)。结论 在氯吡格雷个体化治疗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ADP抑制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ADP抑制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CYP2C19 ABCB1 C3435T 基因多态性 ADP抑制率
下载PDF
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中的交互作用
8
作者 刘星亮 范磊 +1 位作者 娄展 宋征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5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 目的 探讨COX1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交互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3年7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并分析COX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OX1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及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的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 两组的血小板计数、COX1、血小板聚集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X1基因(rs1330344位点)CC基因频率、CT基因频率、TT基因频率及基因型C分布和基因型T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1(rs1330344位点)CC型基因携带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是未携带者的1.872倍。观察组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基因型CT患者>基因型TT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相关。糖尿病史、高血压史、TG、HCY、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血小板聚集率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与血小板聚集率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3.266<1.736×2.114,为次相乘模型)。结论 COX1(rs1330344位点)基因型CC和血小板聚集率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易感性显著增加,临床上可据此制定早期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1 基因多态性 血小板聚集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下载PDF
华法林相关基因CYP2C9、VKORC1、CYP4F2的多态性分布
9
作者 王慧 甄拴平 +2 位作者 冯淳 王华 邓明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研究CYP2C9、VKORC1、CYP4F2基因多态性在陕西省宝鸡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遗传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华法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 目的研究CYP2C9、VKORC1、CYP4F2基因多态性在陕西省宝鸡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遗传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华法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华法林药物相关基因CYP2C9、VKORC1、CYP4F2分别进行检测,然后对检测结果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华法林药物相关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规律,475例患者VKORC1基因型分别是AA型、AG型、GG型,基因频率分别为83.79%,15.58%,0.63%;CYP2C9基因型分别是*1/*1型、*1/*3型、*1/*2型,基因频率分别为95.17%,4.74%,0.11%,未检出*2/*2、*2/*3、*3/*3基因型;CYP4F2基因型分别是*1/*1型、*1/*3型、*3/*3型,基因频率分别为52.40%,39.37%,8.21%。各基因型分布在患者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陕西宝鸡地区汉族人群华法林药物基因VKORC1(c.-1639G>A)以变异型为主,包括纯合变异和杂合变异,而CYP2C9(*1、*2、*3)和CYP4F2(*1,*3)以野生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华法林 CYP2C9基因 VKORC1基因 CYP4F2基因
下载PDF
UGT1A6基因多态性对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Meta分析
10
作者 毛盼盼 宋沧桑 +4 位作者 李兴德 张函舒 王国徽 马雪娇 杨艳梅 《中国药物评价》 2024年第5期377-383,共7页
目的:探讨UGT1A6 A541G、A552C基因多态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4年4月,收集UGT1A6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文献,提取数据与... 目的:探讨UGT1A6 A541G、A552C基因多态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24年4月,收集UGT1A6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文献,提取数据与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999例癫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UGT1A6 A541G基因中,除AG vs GG[MD=0.16,95%CI(-0.39,0.70),P=0.50]外,AA vs AG[MD=0.53,95%CI(0.32,0.75),P<0.00001],AA vs GG[MD=0.67,95%CI(0.10,1.23),P=0.02],AA vs AG+GG[MD=0.61,95%CI(0.45,0.76)P<0.00001],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癫痫患者UGT1A6 A541G AA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高于AG型或/和GG型。在UGT1A6 A552C中,除AC vs CC[MD=0.21,95%CI(-0.31,0.74),P=0.43]外,AA vs AC[MD=0.90,95%CI(0.77,1.03),P<0.00001],AA vs CC[MD=0.90,95%CI(0.77,1.03),P<0.00001],AA vs AC+CC[MD=1.58,95%CI(1.07,2.10),P<0.00001],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UGT1A6 A552C AA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高于AC型或/和CC型。结论:癫痫患者UGT1A6 A541G和A552C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且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GUT1A6 基因多态性 癫痫 META分析
下载PDF
白介素1β及白介素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关联
11
作者 杨静 陈璐 +2 位作者 刘燕子 祝金冉 王胜根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36-240,250,共6页
目的分析人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关联,并探讨其生理病理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15例食管癌患... 目的分析人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关联,并探讨其生理病理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11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n=28)和非感染组(n=87),检测IL-1β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511C/T(rs16944)、-31C/T(rs1143627)和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IL-6-572C/G(rs1800796)、IL-6-174G/C(rs1800795)的多态性,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IL-1β、IL-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临床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时间、肿瘤长度、肿瘤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基因的rs16944、rs1143627位点,IL-6基因的rs1800796、rs180079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两组IL-1β基因rs16944位点基因型频率,CC、CT、TT基因型频率,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43627位点CC、CT、TT基因型频率,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基因rs1800796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C、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800795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C、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显示,IL-1βrs1143627(C/T)位点、IL-6 rs1800796(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疗时间、肿瘤长度、肿瘤位置、IL-1βrs1143627位点、IL-6 rs18007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P<0.05)。结论IL-1β基因rs1143627(C/T)位点多态性及IL-6基因rs1800796(C/G)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放疗后肺部感染有关,其中rs1143627位点T等位基因、rs1800796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基因多态性 食管癌 放疗 肺部感染
下载PDF
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他汀药物个性化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孙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9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个性化使用他汀药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急性...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SLCO1B1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个性化使用他汀药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接受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根据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给予适宜种类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进行个性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和血清中主要血脂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指导他汀药物用药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脂代谢,减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他汀药物 基因多态性 SLCO1B1基因 APOE基因
下载PDF
在不同猪群体中检测OVGP1基因的多态性分布
13
作者 刘林清 李庆岗 +3 位作者 苏世广 周梅 张威 王重龙 《猪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05-105,共1页
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Oviduct-specific glycoprotein,OVGP1)基因,主要在输卵管中表达。OVGP1基因定位于猪4q22-23,并发现存在可控制排卵率的QTL。OVGP1基因是由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其合成受卵巢类固醇激素的调控,还可以与移动的... 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Oviduct-specific glycoprotein,OVGP1)基因,主要在输卵管中表达。OVGP1基因定位于猪4q22-23,并发现存在可控制排卵率的QTL。OVGP1基因是由输卵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其合成受卵巢类固醇激素的调控,还可以与移动的输卵管中的卵子或受精卵相结合。总之,OVGP1基因在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类固醇激素 GP1 繁殖过程 输卵管上皮细胞 排卵率 基因多态性 基因定位
下载PDF
NOS3、IL-1β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仲军 毛宝宏 +2 位作者 倪亚莉 许文婧 刘青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66-70,共5页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是妇产科中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给患者身心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是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的一大威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当前生殖健康领域的一大难点。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酶3...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是妇产科中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给患者身心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是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的一大威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当前生殖健康领域的一大难点。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合酶3(NOS3)、白介素-1β(IL-1β)基因的相关功能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URSA疾病相关,但文献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NOS3、IL-1β基因多态性与URSA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3 白介素-1Β 基因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下载PDF
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佳 李芳菲 +1 位作者 梁晓龙 牛家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55-58,67,共5页
目的分析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口腔检... 目的分析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60例(观察组)及同期接受口腔检查健康人群6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血清、龈沟液IL-1、IL-1β、IL-6、IL-10表达水平,检测全血DNA中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龈沟液中IL-1、IL-1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1.987、28.911、14.201、16.562、21.315、19.146、-45.554、-57.942,P<0.05),各组龈沟液中IL-1、IL-1β、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0、-10.316、-10.686、10.713;t=-9.567、-6.422、-9.904、3.944,P<0.05)。观察组IL-1基因rs7413228、IL-1β基因rs2356789、IL-6基因rs5357964、IL-10基因rs4543211位点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相关(P<0.05)。IL-1基因rs7413228位点等位基因T、IL-1β基因rs2356789位点等位基因T、IL-10基因rs4543211位点等位基因G分布频率与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相关(P<0.05)。IL-1基因rs7413228、IL-1β基因rs2356789、IL-6基因rs5357964、IL-10基因rs4543211位点多态性是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L-1、IL-1β、IL-6、IL-10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牙周炎易感性相关,临床可通过检验患者基因多态性评估糖尿病性牙周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牙周炎 IL-1 IL-1Β IL-6 IL-10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SLCO1B1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16
作者 鲁春云 王松 +4 位作者 刘克锋 薛莹 陈娟娟 赵院霞 杜书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97-2403,共7页
目的 研究SLCO1B1基因(521T>C和388A>G)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harmGKB、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21T>C和388A>G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 目的 研究SLCO1B1基因(521T>C和388A>G)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harmGKB、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521T>C和388A>G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有效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2月,用RevMan 5.3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相关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在显性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CC+T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疗效[MD=2.38,95%CI(0.61,4.16),P=0.009 0];在纯合子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的疗效[MD=-7.50,95%CI(-13.05,-1.95),P=0.008 0];在杂合子基因模型下,与TT基因型相比,TC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5.14,95%CI(-9.74,-0.53),P=0.03]和升高HDL-C[MD=5.67,95%CI(2.61,8.73),P=0.000 3]的疗效。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亦有显著相关性——在显性或纯合子基因模型下,与AA基因型相比,GG+AG基因型[MD=-6.88,95%CI(-7.46,-6.30),P<0.000 1]或GG基因型[MD=-9.23,95%CI(-9.41,-9.04),P<0.000 1]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的疗效;在杂合子基因模型下,与AA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MD=-3.00,95%CI(-3.19,-2.82),P<0.000 1]、总胆固醇[MD=-5.80,95%CI(-6.00,-5.59),P<0.000 1]和甘油三酯[MD=-11.79,95%CI(-19.57,-4.02),P=0.003 0]的疗效;在隐性基因模型下,与AA+AG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能显著提高瑞舒伐他汀降低LDL-C[MD=-4.31,95%CI(-8.47,-0.14),P=0.040 0]和升高HDL-C[MD=4.49,95%CI(2.20,6.77),P=0.000 1]的疗效。4种基因模型下,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发生概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但并未发现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相关ADR发生概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521T>C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显著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增强和ADR增多的因素之一;388A>G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显著相关,但与其安全性无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O1B1基因 基因多态性 瑞舒伐他汀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GLP-1R基因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常鸣珂 褚超 +10 位作者 杜鸣飞 贾昊 孙月 胡桂霖 张玺 王丹 罗文婧 严瑜 满子悦 汪洋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基因遗传变异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2004年在陕西眉县共招募了来自124个家系的514名受试者,并建立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对受试者进行了为期3 d的正常饮食、7 d的低盐饮食、7 d...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基因遗传变异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2004年在陕西眉县共招募了来自124个家系的514名受试者,并建立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对受试者进行了为期3 d的正常饮食、7 d的低盐饮食、7 d的高盐饮食和7 d的高盐补钾饮食干预,并测量不同干预期的血压,并采集外周血标本。此外,采用MassARRAY检测平台对GLP-1R基因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分型检测。结果 GLP-1R基因SNP rs9462472与低盐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反应呈显著相关性。而SNP rs2268637则与高盐期的收缩压反应呈显著相关性。此外,SNP rs2268637还与高盐补钾饮食期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反应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GLP-1R基因的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密切相关,提示其参与调节血压盐敏感性及钾反应性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R 基因多态性 盐敏感性 高血压
下载PDF
SD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汉族孕产妇伴有严重特征的子痫前期易感性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谭家余 黄湘 +2 位作者 钟苑芳 蔡凤娥 甘玉杰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1期830-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SDC1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汉族孕妇伴有严重特征的子痫前期(PE-sf)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PE-sf孕产妇201例和健康孕产妇171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对SDC1基因的4... 目的:探讨SDC1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汉族孕妇伴有严重特征的子痫前期(PE-sf)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PE-sf孕产妇201例和健康孕产妇171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对SDC1基因的4个SNPs位点(rs1131351、rs11899121、rs2230924和rs11544860)进行基因分型,探讨SDC1的SNPs对其编码产物血清syndecan-1浓度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E-sf组的血清syndecan-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基因分型成功率为100%,其中rs11544860全部为GG基因型,未见AA、GA基因型,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与对照组相比,PE-sf组rs1131351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2,P=0.021),rs2230924和rs11899121均无差异(χ^(2)=0.025,P=0.873;χ^(2)=0.053,P=0.818)。与对照组相比,PE-sf组rs1131351和rs2230924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1,P=0.001;χ^(2)=6.788,P=0.034),rs11899121则无差异(χ^(2)=0.155,P=0.926)。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rs113135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30924则无差异(P>0.05)。与CC基因型相比,rs1131351的CG和GG基因型均显著增加PE-sf发生的危险性,OR分别为2.731(1.616~4.617)和2.118(1.171~3.833)。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SDC1基因的rs1131351位点SNPs与血清syndecan-1水平具有相关性(r=-0.352,P=0.022)。与CC、GG基因型组相比,PE-sf患者CG基因型组的血清syndecan-1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SDC1基因的SNPs可能与PE-sf易感性有关,CG基因型对血清syndecan-1浓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SDC1 SYNDECAN-1 基因多态性 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关联分析
19
作者 马立聪 阎小霞 +3 位作者 高芳 董文杰 李迎泽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53,共7页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探讨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基因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结直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的方法,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探讨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基因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结直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390例和正常体检人群413例,留取2 ml外周血用于后续基因分型;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人类单体型图数据库提供的中国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数据筛选MST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基因分型;Logistic回归计算各SNP在共显性、显性、超显性、隐性四种遗传模型下与结直肠癌、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共筛选出4个MST1基因SNP,即rs8000、rs2234197、rs2267853、rs6073629,其中SNP rs2234197与直肠癌发病风险有关,相对于GG+AA基因型,AG基因型可降低直肠癌发病风险,OR[95%置信区间(CI)]=0.657(0.442~0.976);SNP rs8000与结肠癌发病风险有关,相对于TT+GT基因型,GG基因型可降低结肠癌发病风险[OR(95%CI)=0.425(0.182~0.992)]。结论MST1基因SNP rs2234197 AG基因型和SNP rs8000 GG基因型可能分别是直肠癌和结肠癌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ippo通路 MST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分型 关联研究
下载PDF
TEAD1/TEAD4基因多态性与非贲门胃癌变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阎小霞 董文杰 +2 位作者 张云翔 高芳 贾彦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TEA转录因子1(TEA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304733、TEA转录因子4(TEAD4)SNPrs7135838和rs1990330与非贲门胃癌变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血清样本中抗幽门螺杆菌(Hp)的特异性抗... 目的探讨TEA转录因子1(TEA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304733、TEA转录因子4(TEAD4)SNPrs7135838和rs1990330与非贲门胃癌变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血清样本中抗幽门螺杆菌(Hp)的特异性抗体,根据抗体滴度将470例正常对照组分为Hp感染阴性组(n=223)和阳性组(n=247)。在450例非贲门胃癌病例组和470例对照组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评估各SNP位点与非贲门胃癌变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TEAD1、TEAD4各SNP位点均与Hp感染没有关联;TEAD1 rs2304733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与携带TT基因型者相比,携带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者均增加了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CTvsTT:OR=2.321,95%CI:1.690~3.188;CCvsTT:OR=5.140,95%CI:1.080~24.463);TEAD4 rs1990330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相关,与携带GG基因型者相比,携带GT基因型者增加了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OR=2.405,95%CI:1.480~3.908);TEAD4 rs7135838与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联;TEAD1rs2304733、TEAD4 rs7135838以及rs1990330对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包头地区汉族人群中,TEAD1 rs2304733、TEAD4 rs1990330在Hp感染中不起主要作用,在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中可能起一定作用;TEAD4 rs7135838在Hp感染以及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中可能均不起主要作用;TEAD1 rs2304733、TEAD4 rs1990330对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的协同效应最强,为最佳交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转录因子1 TEA转录因子4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非贲门胃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