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en-Fe_3O_4/PLA-PEG-PLA微球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亚瑜 毛晓颖 +1 位作者 汪凌 甄卫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5-88,101,共5页
采用微波合成的PLA-PEG-PLA和单微乳法制备的纳米Fe3O4为载体,以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释放模型药物,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hen-Fe3O4/PLA-PEG-PLA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 H-NMR)、... 采用微波合成的PLA-PEG-PLA和单微乳法制备的纳米Fe3O4为载体,以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释放模型药物,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hen-Fe3O4/PLA-PEG-PLA微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 H-NM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LA-PEG-PLA及磁性微球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体外释放行为表明PLA-PEG-PLA作为载药基质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 微波合成 邻菲罗啉 纳米四氧化三铁 载药微球 药物释放
下载PDF
PLA-PEG-PLA的微波合成工艺及其在鬼臼毒素载药微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亚瑜 毛晓颖 +1 位作者 汪凌 甄卫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7-130,共4页
采用微波法合成PLA和PLA-PEG-PLA,以PLA和PLA-PEG-PLA的粘均分子量和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微波功率和微波反应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以合成的PLA-PEG-PLA为药物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o-dophyllotoxin,PPT)/PLA-PEG-PLA载药微球... 采用微波法合成PLA和PLA-PEG-PLA,以PLA和PLA-PEG-PLA的粘均分子量和得率为评价指标,对微波功率和微波反应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实验。以合成的PLA-PEG-PLA为药物载体,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o-dophyllotoxin,PPT)/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了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波法合成的PLA和PLA-PEG-PLA以及制备的载药微球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微波功率为200W,最佳反应时间为30min时,合成的三元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粘均分子量为5.2×103。体外释药研究表明,PPT/PLA-PEG-PLA-MS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 微波合成 鬼臼毒素 载药微球 药物释放
下载PDF
PLA-PEG-PLA的微波合成及其磁性载药微球的表征、释药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瑜 甄卫军 +2 位作者 汪凌 刘月娥 庞桂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9-934,938,共7页
目的采用微波法合成PLA-PEG-PLA,并以该嵌段共聚物为基质制备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磁性载药微球和非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对微波法合成的... 目的采用微波法合成PLA-PEG-PLA,并以该嵌段共聚物为基质制备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考察磁性载药微球和非磁性载药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方法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NMR)对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ASA/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载药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单微乳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制备了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微观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载药微球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载药微球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20μm。体外模拟释药试验表明ASA/PLA-PEG-PLA载药微球和ASA-Fe3O4/PLA-PEG-PLA载药微球24h释药率分别为69.16%和100%。结论以微波法合成的PLA-PEG-PLA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ASA-Fe3O4/PLA-PEG-PLA磁性载药微球比ASA/PLA-PEG-PLA非磁性载药微球具有较快的药物释放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 微波合成 纳米四氧化三铁 载药微球:释药性能
下载PDF
姜黄提取物PLA-PEG-PLA微球的制备
4
作者 周礼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564-566,共3页
目的:优选姜黄提取物PLA-PEG-PLA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PLA-PEG-PLA为材料,将姜黄素提取物微球化,通过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最佳处方备工艺。结果:微囊的最佳处方工艺为:乳化剂含量为0.5%,转速为1000rmp,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比例为2:1... 目的:优选姜黄提取物PLA-PEG-PLA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PLA-PEG-PLA为材料,将姜黄素提取物微球化,通过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最佳处方备工艺。结果:微囊的最佳处方工艺为:乳化剂含量为0.5%,转速为1000rmp,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比例为2:1,药物和聚合物的最佳配比为1:3。结论:根据最佳工艺制出的微球其包封率差别很小,重现性好,包封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提取物 PLA-peg-pla 微球
下载PDF
PLA-PEG-PLA/PLA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128,132,共4页
系统研究了含有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含有PLA-PEG-PLA共聚物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 系统研究了含有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通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随着含有PLA-PEG-PLA共聚物的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模拟体液的pH值有下降趋势;支架材料的质量有升有降,是降解和矿化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和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浸在SBF中的支架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并且PLA-PEG-PLA共聚物降解速度比PLA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组织工程 降解 生物矿化
下载PDF
含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的PLA中空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鹏 张玉坤 +2 位作者 许嘉瑛 陈顺权 杜如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7,39,共5页
合成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用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LA-PEG-PLA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PLA-PEG-PLA的加入对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A-PEG-PLA和PL... 合成制备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用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将PLA-PEG-PLA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于中空纤维的制备,并研究了PLA-PEG-PLA的加入对中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PLA-PEG-PLA和PLA有很好的相容性,而且PLA中空纤维的抗污性能明显得到改善。随着PLA-PEG-PLA用量的增加,中空纤维的透水量逐渐下降,牛血清白蛋白(BSA)阻止率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 中空纤维 透水量 抗污性能
下载PDF
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合成及其共混改性聚乳酸中空纤维膜抗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沈鹏 张秋吉 +2 位作者 杨昌玉 陈顺权 杜如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3,70,共7页
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并应用1 H NMR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然后将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自行研发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对应制备了不同的PLA共混中空纤维膜.对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水通量、残留率、水接触角、抗... 合成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PLA-PEG-PLA嵌段共聚物,并应用1 H NMR对其进行测试表征.然后将共聚物作为亲水性添加剂,用自行研发的中空纤维膜纺丝机对应制备了不同的PLA共混中空纤维膜.对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进行水通量、残留率、水接触角、抗污染性能等测试以及SEM观察,研究了该添加剂对PLA中空纤维膜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制成的中空纤维膜超滤性能优异,添加PLA-PEG-PLA嵌段共聚物会提高PLA中空纤维膜的抗污染性能,并且共聚物分子量越大,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越好,抗污染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亲水性 抗污染性能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PEG-PLA微球制备工艺研究
8
作者 赵刚 苏庆 +3 位作者 李静 刘拥军 朱庆增 姚丙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2-608,共7页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提高微球制备质量,并对其特性进行预测。采用油/水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自变量为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聚乙二醇-聚乳酸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产率、包封率、平均粒...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雌二醇聚乙二醇-聚乳酸微球制备工艺,提高微球制备质量,并对其特性进行预测。采用油/水乳剂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自变量为水相聚乙烯醇浓度、有机相聚乙二醇-聚乳酸浓度和理论载药量,以微球产率、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为因变量,对各自变量的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根据因变量面法选择较佳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区间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产率、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用二项式模型拟合较好,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2 6、0.964 2、0.963 2和0.962 8,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分别为2.84%、7.56%和8.58%。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对多因素和多指标的实验进行综合优化筛选,对试验结果预测较准确,是进行处方和制备工艺优化筛选的较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聚乙二醇-聚乳酸 微球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PDLLA/PLA-PEG-PLA新型人工骨修复恒河猴颅骨缺损实验研究
9
作者 李森 靳安民 +4 位作者 王清 刘成龙 张力 王高举 闵少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评估PDLLA/PLA-PEG-PLA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在4只恒河猴双侧顶骨24个10 mm颅骨去骨膜全层骨缺损中分别植入4种筛选出的支架/成骨细胞复合体,术后6、12周采用X线、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 目的评估PDLLA/PLA-PEG-PLA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在4只恒河猴双侧顶骨24个10 mm颅骨去骨膜全层骨缺损中分别植入4种筛选出的支架/成骨细胞复合体,术后6、12周采用X线、组织学及扫描电镜观察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都未引起明显的全身反应,局部切口愈合良好。X线、组织学及扫描电镜均证实人工骨在术后6周、12周成骨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也高于单纯注射成骨细胞对照组,而改性的PDLLA/PLA-PEG-PLA、PDLLA/β-TCP及PDLLA/BG成骨能力优于单纯PDLLA,X线评分证实PDLLA/PLA-PEG-PLA成骨能力最强,12周时成骨量达缺损区70%。结论 4种筛选的支架与成骨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具有较强的体内成骨效能,PDLLA/PLA-PEG-PLA在骨组织工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内消旋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新型人工骨 修复 恒河猴 颅骨缺损
下载PDF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经鼻腔、静脉给药后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瑾 展冠军 郭立玮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411-2416,共6页
目的采用与静脉注射对比的方式,研究聚乙二醇-聚乳酸-α-细辛脑纳米粒(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以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血药动力学、脑药动力学及荧光标记法对比研究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经... 目的采用与静脉注射对比的方式,研究聚乙二醇-聚乳酸-α-细辛脑纳米粒(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以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血药动力学、脑药动力学及荧光标记法对比研究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经鼻腔给药与静脉注射后药物/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静脉注射及鼻腔给药后血浆中的AUC(0-∞)分别为(11032.4±1827.1)ng·mL^-1·min及(5992.9±717.5)ng·mL^-1·min,Cmax分别为(421.9±100.2)ng·mL-1及(171.7±26.3)ng·mL-1,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54.3%。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静脉注射后α-细辛脑在脑组织中的Cmax与鼻腔给药后α-细辛脑在脑组织中的浓度Cmax分别为(217.9±29.9)ng·mL-1及(334.2±62.7)ng·mL-1,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静脉注射与鼻腔给药后的AUCbrain/AUCplasma值分别为1.37和2.85,且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的药物脑靶向效率及鼻-脑传递百分比分别为208.03%及52.01%。荧光标记法结果显示,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脑靶向性比静脉注射后更强。结论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适合于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 鼻腔给药 药动学 脑靶向
原文传递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的表征及其鼻纤毛毒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瑾 展冠军 郭立玮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80-2284,共5页
目的将α-细辛脑制备成聚乙二醇-聚乳酸-α-细辛脑纳米粒(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考察其表面性能及鼻腔给药后的鼻纤毛毒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将α-细辛脑制备成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纳米粒度定位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 目的将α-细辛脑制备成聚乙二醇-聚乳酸-α-细辛脑纳米粒(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考察其表面性能及鼻腔给药后的鼻纤毛毒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法将α-细辛脑制备成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纳米粒度定位仪、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及X射线衍射法对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进行表征;透析法研究PEG-PLA-α-细辛脑体外释放行为;大鼠模型考察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的鼻纤毛毒性。结果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72.3 nm,PDI指数0.256,载药量10.70%,包封率59.36%;α-细辛脑主要以分子分散的形式存在于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中;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中α-细辛脑的体外释放行为符合Ritger-peppas拟合方程;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鼻腔给药后对鼻纤毛无明显的毒性。结论有机溶剂挥发法制备的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可用于鼻腔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la-α-细辛脑纳米粒 鼻腔给药 表征 鼻纤毛毒性
原文传递
生物活性玻璃/PLA-PEG-PLA/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SBF溶液中的降解和矿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葛建华 王迎军 +1 位作者 陈晓峰 郑裕东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100,共5页
通过测定pH值、质量损失率、SEM、XRD和FTIR,系统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架在SBF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SBF... 通过测定pH值、质量损失率、SEM、XRD和FTIR,系统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生物矿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架在SBF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SBF的pH值和支架的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活性玻璃的存在使pH值升高,而PLA-PEG-PLA嵌段共聚物的存在使pH值降低。XRD、FTIR图谱和SEM图像表明:在SBF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有无定型或结晶不完善的磷灰石在生物活性玻璃/PLA-PEG-PLA/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沉积形成,并且PLA-PEG-PLA共聚物降解速度比聚乳酸快;在SBF中浸泡7天后,PLA-PEG-PLA共聚物的含量已经很难通过FTIR检测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PLA—PEG—PLA 组织工程支架 降解 生物矿化
原文传递
Characterization of amphiphilic dendrimer modified PEG-PLA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a double 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13
作者 李欣 庞宁 +1 位作者 李骥 齐宪荣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21-527,共7页
Drug delivery by nanocarriers requires characterizations of suitable particle size, high drug loading and safety. In this work, we prepared an amphiphilic dendrimer modified PEG-PLA mixed nanoparticles(NPs) by a dou... Drug delivery by nanocarriers requires characterizations of suitable particle size, high drug loading and safety. In this work, we prepared an amphiphilic dendrimer modified PEG-PLA mixed nanoparticles(NPs) by a double 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DESE) method. The particle size and drug encapsulation efficacy(EE)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and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parameters. The mixed NPs had average size ranging from(102±1) nm to(137±5) nm, and the zeta potential turned to positive with incorporation of the amphiphilic dendrimer. The NPs showed different EE of docetaxel(DTX) and paclitaxel(PTX) with higher affinity to more lipophilic PTX. The blank mixed NPs showed little cytotoxicity, and the DTX-loaded NPs could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antiproliferation activity on PC-3 cells. The NPs c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its anti-tumor effect is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la nanoparticles DOCETAXEL PACLITAXEL Double 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Amphiphilic dendrimer
原文传递
APP/PS1小鼠中PEG-PLA纳米粒的表面蛋白冠组成及其脑内递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玉云 谷晓 +5 位作者 高金超 章倩 黄萌 汪安恬 余人和 高小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4期4601-4608,共8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r’s disease,AD)模型鼠中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lactide),PEG-PLA)纳米粒表面蛋白冠组成及其对脑内递送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PEG-PLA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的zeta电位及粒径,采用透...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mer’s disease,AD)模型鼠中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lactide),PEG-PLA)纳米粒表面蛋白冠组成及其对脑内递送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PEG-PLA纳米粒,测定纳米粒的zeta电位及粒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形态。通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APP/PS1小鼠与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脑内PEG-PLA纳米粒分布特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PEG-PLA纳米粒分别与APP/PS1小鼠和WT小鼠血浆孵育形成的两种不同蛋白冠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制备的PEG-PLA纳米粒粒径均一,分散性较好。静脉注射PEG-PLA后,APP/PS1小鼠脑内纳米粒量明显高于WT小鼠。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APP/PS1小鼠血浆孵育组PEG-PLA纳米粒表面蛋白冠中凝聚素(Clusterin)明显高于WT小鼠血浆孵育组,该蛋白与纳米粒逃避机体清除有关。此外,纳米粒蛋白冠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玻连蛋白(Vitronectin)、肌球蛋白重链-9(Myosin-9)等参与细胞粘附作用相关蛋白在APP/PS1小鼠血浆孵育组也明显多于WT小鼠血浆孵育组。结论:PEG-PLA纳米粒在AD模型小鼠中表现出的高入脑量,可能与AD疾病影响纳米粒蛋白冠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la纳米粒 脑内递送 阿尔茨海默病 蛋白冠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drug loading and multiple administration on the protein corona formation and brain delivery property of PEG-PLA nanoparticles 被引量:1
15
作者 Yuyun Tang Jinchao Gao +6 位作者 Tao Wang Qian Zhang Antian Wang Meng Huang Renhe Yu Hongzhuan Chen Xiaoling Gao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043-2056,共14页
The presence of protein corona on the surface of nanoparticles modulates their 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s such as cellular association and targeting property.It has been shown that α-mangostin(αM)-loaded poly(ethyle... The presence of protein corona on the surface of nanoparticles modulates their 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s such as cellular association and targeting property.It has been shown that α-mangostin(αM)-loaded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lactide)(PEG-PLA)nanoparticles(NP-αM)specifically increas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expression in microglia and improved clearance of amyloid beta(Aβ)after multiple administration.However,how do the nanoparticles 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access microglia remain unknown.Here,we studied the brain delivery property of PEG-PLA nanoparticl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finding that the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higher brain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microglia uptake efficiency afterαM loading and multiple administration.To reveal the mechanism,we performed proteomic analysis to characterize the composition of protein corona form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finding that both drug loading and multiple dosing affect the composition of protein corona and subsequently influence the cellular uptake of nanoparticles in b.End3 and BV-2 cells.Complement proteins,immunoglobulins,RAB5A and CD36 were found to be enriched in the corona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nanoparticles uptake.Collectively,we bring a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odulator role of protein corona on targeted drug delivery,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gineering brain or microglia-specific targeted deliv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 corona NANOPARTICLES Brain delivery MICROGLIA peg-pla
原文传递
前体化合物PEG-PLA-PTX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16
作者 孙玉 张新明 +2 位作者 陈云艳 汤琳 周凌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通过酯键将末端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与紫杉醇连接,合成了前体化合物PEG-PLA-PTX(1),总收率约56%。芘荧光探针法测得1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98×10-4 g/L,1在p 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能缓慢释放出紫杉醇。体外抗肿瘤... 通过酯键将末端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与紫杉醇连接,合成了前体化合物PEG-PLA-PTX(1),总收率约56%。芘荧光探针法测得1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98×10-4 g/L,1在p 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能缓慢释放出紫杉醇。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1具有抑制鼻咽癌LMP1细胞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聚乳酸 紫杉醇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薄膜水化法制备长春西汀胶束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志军 李桃 +6 位作者 郭晓娟 王昱婷 杨梦琪 黄淑玲 杨帆 吴玉玲 佃少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50-1854,共5页
目的:制备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的长春西汀胶束。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长春西汀胶束,考察投药量、有机溶剂种类、有机溶剂用量、水化温度、水化转速、水化水用量、水化时间等7个单因素对长春西汀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 目的:制备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为载体的长春西汀胶束。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长春西汀胶束,考察投药量、有机溶剂种类、有机溶剂用量、水化温度、水化转速、水化水用量、水化时间等7个单因素对长春西汀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产率、粒径及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得出制备长春西汀胶束的最佳工艺。采用动态光散射法(DLS)测定胶束粒径和PDI,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产率。结果:制得的长春西汀胶束载药量为20.35%,粒径为118.3 nm。结论:该制备以PEG-PLA为载体的长春西汀胶束工艺简单可行,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peg-pla 薄膜水化法 单因素考察
下载PDF
农药用可降解缓释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艳红 付丽英 +1 位作者 张贞浴 张凌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8,共5页
通过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以聚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作为壳材料,以农药虎威(又名氟磺胺草醚)作为囊芯的微胶囊,并研究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制备方法。通过红外表征了壳材料PLA-P... 通过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以聚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作为壳材料,以农药虎威(又名氟磺胺草醚)作为囊芯的微胶囊,并研究不同的工艺条件对微胶囊形貌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的制备方法。通过红外表征了壳材料PLA-PEG-PLA的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热分析、拉曼证明微胶囊中农药的存在;利用扫描电镜、粒度仪等仪器检测不同工艺条件对微球形貌及粒径的影响,确定了理想的工艺条件为:转数为800rpm;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溶液的浓度为2%;壳材料以含PEG1000的共聚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球 PLA-peg-pla 降解 农药
下载PDF
PLA/PEG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焦明立 郑瑾 +2 位作者 杨凯 潘玮 张旺玺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13-17,共5页
通过使用端羟基PEG作为引发剂,制备了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在CHCl3溶液中通过OCN-PEG-NCO作为扩链剂对不同PEG含量的三嵌段共聚物进一步扩链,从而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的多嵌段共聚物.通过FTIR证明了反应过程中,NCO基团和O... 通过使用端羟基PEG作为引发剂,制备了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在CHCl3溶液中通过OCN-PEG-NCO作为扩链剂对不同PEG含量的三嵌段共聚物进一步扩链,从而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的多嵌段共聚物.通过FTIR证明了反应过程中,NCO基团和OH基团间发生了反应,最终制备了多嵌段的共聚物.DSC曲线表明,随着PEG含量的增加,材料的Tg大幅下降了26.5℃,同时冷结晶温度和熔点也都出现了降低,热稳定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pla-PEG三嵌段共聚物 OCN-PEG-NCO扩链 PLA-PEG多嵌段共聚物 增韧
下载PDF
α倒捻子素与载α倒捻子素纳米制剂促进小胶质细胞摄取Aβ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大元 宋华华 +3 位作者 胡朦 李娟 谷晓 高小玲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α倒捻子素(αM)和载αM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制剂(NP-αM)对小胶质细胞摄取β-淀粉样蛋白(Aβ)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制备空载纳米制剂(NP)和NP-αM,测量其电位、粒径,并进行透射电镜下纳米制剂表征分析;分别使用NP、αM... 目的探讨研究α倒捻子素(αM)和载αM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制剂(NP-αM)对小胶质细胞摄取β-淀粉样蛋白(Aβ)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制备空载纳米制剂(NP)和NP-αM,测量其电位、粒径,并进行透射电镜下纳米制剂表征分析;分别使用NP、αM、NP-αM(包含与前两组相同浓度的NP或αM)处理BV2细胞和原代小胶质细胞,采用高内涵扫描系统定量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摄取的羧基荧光素标记Aβ;使用香豆素6(Cou6)分别标记NP和NP-αM,并以其分别作用BV2细胞和原代小胶质细胞。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和高内涵扫描系统检测各组细胞摄取纳米粒的量。结果①纳米制剂稳定、大小均匀、分散均一;②NP对细胞摄取Aβ无效果,αM和NP-αM均显著促进了小胶质细胞摄取Aβ,NP-αM的作用更显著(P均<0.05);③与NP比较,αM、NP-αM均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摄取纳米制剂(P均<0.05)。结论NP-αM较αM可以更好地促进小胶质细胞摄取Aβ,此有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蛋白Aβ清除提供一种纳米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小胶质细胞 peg-pla纳米制剂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兹海默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